汽车的缸体铸铁与铝哪个寿命长?
铸铁的寿面更长些。铝合金有着优异的导热性,以便于将铸铁缸套所发出的热传导出去。结合铸铁缸套其高耐热、硬度高等特性的铝质汽缸,克服了本身铝材不耐磨的缺点目前此种汽缸被广泛运用在市售车款&改装品上。铝合金机体闪热效果好,机体重量会变低,可以减轻整车的安装重量。
但是铝合金闪热很好这一特性会使得再制造机体的时候给机体铸造过程带来技术难题。铸铁寿命要长些,铸铁汽缸还是有其优异的地方,有着极佳的刚性表现,高耐热、硬度高不易变形等优点。铸铁缸套铝制汽缸算是目前最常见的汽缸产品。
扩展资料:
金属是一种具有光泽(即对可见光强烈反射)、富有延展性、容易导电、导热等性质的物质。 地球上的绝大多数金属元素是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的。这是因为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只有极少数的金属如金、银等以游离态存在。
金属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在生活中应用极为普遍,是在现代工业中非常重要和应用最多的一类物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金属
依照历史的发展,最先出现的是铸铁发动机,然后才是铝合金发动机。铸铁发动机制造工艺相比铝合金技术要求更低,但是不代表铸铁发动机比铝合金发动机差,其实两种材质发动机各有优势。
铸铁发动机:优点是,制造技术条件低,且工艺成熟,铸铁发动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能够承受高温高压的工作环境。不足是,发动机重量过重,散热不及铝合金好。
铝合金发动机:优点是,重量轻,有效降低发动机自重,散热好,另外,制造工艺要求相比略高,制造成本比铸铁发动机贵。不足是,发动机在工作时受热易变形,造成缸内壁和活塞匹配度在长时间运行下间隙变大,动力泄漏较大。另外铝合金发动机不可过分压榨发动机的动力。但是现在经过技术的改良,铝合金发动机的耐高温性也不比铸铁差。
汽车制造业为了减轻车辆自身质量,对铝铸件的需求不断增长。在整个铝铸件总产量中,大约有60%-70%的铝铸件用于汽车制造,
在国内,镁合金材料工艺应用于机械制造业开始主要是在航空工业,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苏联引进镁合金铸造技术。而在汽车行业应用镁合金产品,是近年以来才逐渐发展起来的。“九五”时期,在国家“九五”轿车新材料技术开发项目中,以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富康轿车用国产化新材料为科研对象,组织研制开发了新型铝合金(铸态铝合金)及镁合金产品(汽车发动机产品,铝件为重力铸造,镁件为冷室压铸),这是我国将镁合金工艺应用于汽车产品的开端。该项目系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计划重点科研课题和国家“863”高新技术项目,由东风汽车有限公司、重庆汽车研究所及北京有色冶金设计总院合作完成。
铸铁发动机:
优点:铸铁发动机的强度好,很多车型上搭载的高增压引擎都将它作为唯一的选择,主要就是因为其优异的耐高温、耐高压特性。有数据显示,1.5L排量的铸铁发动机配合涡轮增压技术,最高可以达到2.0L发动机的动力要求.
缺点:铸铁发动机的缺点是重量上比铝质发动机要重30%左右,生产线占地面积大,对环境污染大,加工工艺复杂。
铸铝发动机:
优点:全铝质发动机的重量轻,通过减轻重量实现省油。在同等排量的发动机中,使用铝缸体发动机,能减轻20公斤左右的重量。汽车整车重量每减少10%,燃油的消耗可降低6%~8%。
缺点:全铝质发动机的单位体积结构强度小,导致所需体积大;铝容易与燃烧时产生的水发生化学反应,耐腐蚀性及强度差;为了降低往复运动的部件惯性,摩擦系数较大。
扩展资料:
铁和铝的物理性能不同。铸铁的缸体热负荷能力更强,在发动机的升功率方面,铸铁的潜力更大。据了解,1.5升排量铸铝发动机通过涡轮增压等技术,可以达到2.0升排量发动机的动力要求,而铸铁缸体发动机则很难达到这一要求。
铝制缸体发动机内部仍然有一部分使用铸铁材料,特别是气缸,要使用铸铁材料。铸铝与铸铁在燃料燃烧后热膨胀率不统一,这是铸铝缸体在铸造工艺上的一个难题。在发动机工作时,配装有铸铁气缸的铸铝缸体发动机就要满足密封要求。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全铝发动机
百度百科——发动机
铸铁缸套铸好后在浇注铝缸体时放入铸模中成型,主要靠控制浇注液的流动及冷却速度来控制缸套贴合度,目前主流发动机厂要求缸套缸体贴合度在全部接触面积的98%以上,挺复杂的工艺呢,属于企业秘密吧。
还有就是压入式缸套,缸体和缸套都铸好后,用过盈配合来装配。修配厂无法完成,只能在专业发动机厂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