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装配做导线要注意哪些
开关柜装配
1、总则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低压配电产品的装配的内容与要求,适用于本组织生产的各类低压配电产品如:开关柜、动力箱、配电箱、控制屏、台、母线插接箱的组装工艺过程。
2、设备和工具
21设备:弯排机、50KVA试验变压器、平衡电桥、搪锡炉、台钻等。
22工具:螺丝刀、尖嘴钳、剥线钳、压线钳、万用表、兆欧表、扳手、钢卷尺、钢直尺、游标卡尺、塞尺、涂层测厚仪等。
3、装配规范
31 在产品装配前,应对下列各项逐一进行检查,做好工艺准备。
311 结构应该符合该型号产品结构的要求,产品应有固定的安装孔。
312 门应能在大于90°角内灵活转动,门在转动过程中不应损坏漆膜,不应使电器元件受到冲击,门锁上后不应有明显的晃动。检验禅迅方法:手执门锁轻轻推拉,移动量不超过2㎜。
313门与门及门与框架之间的缝隙检验:门与门之间的缝隙均匀差小于1000㎜为1㎜,大于1000㎜为15㎜,门与门框之间缝隙均匀差小于1000㎜为2㎜,大于1000㎜为25㎜。
314壳体焊接应牢固,焊缝派袭租应光洁均匀,不应有焊穿、裂缝、咬边、溅渣、气孔等现象,焊药皮应清除干净。
315壳体表面处理后,漆膜表面应丰满、色彩鲜明、色泽均匀、平整光滑、用肉眼看不到刷痕、皱痕、针孔、起泡、伤痕、斑痕、手印、修整痕迹及沾附的机械杂质等缺陷。
316 产品上所有电镀件的镀层(包括元器件本身的电镀件的镀层及紧固件)不得有起皮、脱落、发黑、生锈等现象。
32 元器件选择及安装
321 产品内选择的电器元件和材料,必须符合认证产品要求和顾客图纸的要求,在不影响产品内在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征得顾客同意并得到相关批准进行认证规定范围内的代用。
322元器件必须采用取得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非认证产品不得使用。
323产品上的所有指示灯和按钮颜色应符合GB/T2682-1981《电工成套装置中的指示灯和按钮颜色》的规定,或符合原理图或接线图的规定。
324 所有元器件应按照其制造规定的安装使用条件进行安装使用,其倾斜度不大于5°,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害,手动操作的元器件,操作机构应灵活,无卡阻现象。
325所有元器件均应牢固的固定在骨架或支架上,每个元器件应标注醒目的符号,使用的符号或代号必须与原理图或接线图一致。
326 辅助电路导线的端头与元器件连接时,必须穿导线号码管,标号应正确清楚、完善牢固、有永久的附着力,标号必须与接线图标号一致。
327 电器元器件装配后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不小于表尘兆一规定。
表一
额定绝缘电压ui(V) 电器间隙(㎜) 爬电距离(㎜)
63A及以下 大于63A 63A及以下 大于63A
ui≤60 3 5 3 5
60<ui≤300 5 6 6 8
300<ui≤660 8 10 10 125
33紧固件的使用
331用以固定元器件及压线紧固螺钉应拧紧,无打滑及损坏镀层现象,并有防松措施,拧紧后螺纹露出螺母或套扣的固定板长度2-5牙。不接线的螺钉也应拧紧。
332用以与壳体连接的元器件应采用爪型垫片,以保证与壳体接触良好,符合保护电路连续性的要求。
34 一次绝缘软母线
341 一次绝缘软母线的选择应满足回路额定电流的要求,其绝缘等级应大于各配电装置的绝缘等级,一般采用黑色铜芯导线。
342 软母线在配线时应拉紧挺直行线应平直齐牢,整齐美观,尽量减少重叠交叉。
343软母线可以在硬母线平弯机上进行弯曲,其弯曲半径不得软母线绝缘直径的三倍,但导线线芯和绝缘都不能损坏
344根据铜芯绝缘导线的线芯截面来选择相应的接线鼻,独股线直接连接,不用接线鼻,4㎜2以下的BVR线也可以采用线头搪锡的方法而不采用接线鼻。
345根据接线鼻的尺寸,用电工刀削去导线两头的绝缘层,误差不超过+(15~2)㎜。导线削除绝缘层后,在导线芯表面不得有明显的划痕,以免弯曲时导线断裂,削去绝缘层后,应将线芯表面的污物和氧化层除去,以保证接触良好。
346将导线线芯插入接线鼻的圆管中,用压模或冷压钳压接,压接牢固,但线芯与接线鼻接触处,不得有明显的变形,然后进行搪锡。整个导线电阻不大于同样规格长度导线电阻值的110~120%。
347多根绝缘导线并列在接线鼻铜管中压接时,伸入铜管的裸露部分应尽可能短,绝缘处不整齐度小于1㎜。导线芯伸出铜管部分长度在1~2㎜之间,且不应有明显的不整齐现象。
348软母线在电器元件的接线端连接时,不应使接点受到任何附加应力。
349一次软母线一般采用绑扎线进行帮扎固定,特殊情况也可采用缠绕管绕扎,控制屏(柜)则一律采用行线槽固定线束。
3410绑扎线的每扎距离保持在150㎜左右,拐弯处可适当加密,但不能再弯曲部分绑扎。绑扎线的圈数,以扎线与导线成正方形为基准,且最少不低于三股,绑扎线扎成后,接头应留在不可见部位。
3411注意事项:
a导线在穿越金属板孔时,必须在金属板孔上套上大小适宜的保护套,如橡皮圈、保证导线外层不磨损。
b线束应尽量远离发热元件(如电阻母排等),并应避免敷设于发热元件的上方。
35 一次母排
351按认证产品规定要求的电器元件的电流等级选用母排,回路中有多个一次元件时按电流值大的选用一次母排。
352按电路选择导线颜色的规定(GB2681)见表二
表二
序号 电 路 颜 色
1 交流三相电路 A相 黄线
B相 绿线
C相 红色
零线或中性线 淡蓝色
安全用接地线 黄绿双色
2 直流电路 正极 棕色
负极 蓝色
接地中间线 淡蓝色
说明:母排表面涂刷黑色漆或用相应颜色的套管或贴上规定的相序色标。
353母排的排列应符合表三的规定要求:
表三
相 别 垂 直 排 列 水 平 排 列 引 上 线
A 上 后 左
B 中 中 中
C 下 前 右
中性线 最下 最前 最右
正极 上 后 左
负极 下 前 右
说明:方向定位以屏的正视方位准。
354母排规格按载流量选择,应符合认证产品检测报告中规定的要求。其宽度应大于或等于电器元件引出端头的宽度,以保证连接部分的温升不超过极限。
355连接孔尺寸应与电器元端头相同,连接部位接触面积应不小于两个母排宽度的乘积。
356制作母排的材料表面应平整洁净,不得有划痕、气孔、裂纹和起皮等缺陷,对于有变形的母排应先行校正。
357根据所需长度下料打弯钻孔并去毛刺及油污等杂物后,母排接触面经压花模校平(压出麻点)进行搪锡处理,搪锡宽度应比搭接部位多15mm以上。
358母排安装连接前应刷去接触面的氧化层,并立即涂上导电膏进行安装连接,母排连接时螺栓贯穿方向应是由下向上,由后向前,由左向右,特殊情况下螺母处于维护侧。
359母排连接处的任何侧面用厚度005mm,宽度10mm的塞尺检查其塞入深度,对于母排宽60mm以上者,不得超过6mm;对于母排宽60mm以下者,不得超过4mm。
3510一次母排应横平竖直,同一方向的打弯应一致,保持在同一平面内。
3511母排应包裹不同颜色的绝缘套管或涂黑漆并按规定贴色标以分辨不同相位。母排四面涂漆应均匀,连接处两侧相距10mm不涂漆,起点和终点应保持整齐一致,三相之间不允许超过±5mm,并无脱漆现象。
3512一次电器设备与母线及其他带电导体的最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不小于表四的规定。
表四
电压等级(kV) 电气间隙(mm) 爬电距离(mm)
04及以下 12 20
05~10 15 28
3513注意事项
a、切割母排应用机械方法,严禁使用气焊或电焊。
b、母排在校正、校平时,不得使用铁锤直接敲打。
36二次配线工艺
361根据过门线、接地线和固定压板安装位置确定导线总走向,固定线束采用BV系列导线,活动线束采用BVR系列导线,颜色一般采用黑色,应选用认证产品申报的厂家的CCC认证合格的产品。
362电压回路导线截面选用15平方毫米,电流回路选用255平方毫米的导线,特殊情况按要求选用,但应符合认证相关要求。
363放线时必须根据实际需要长短来落料,一段根据实际需要留有一弹性弯头,另一段放有100~150毫米的余量。活动线束应考虑最大极限位置需用长度,放线时尽量利用短、零线头,以免浪费。
364二次导线不允许有中间接头、强力拉伸导线及其绝缘被破坏的情况。导线排列应尽量减少弯曲和交叉,弯曲时对其弯曲半径应不小于3倍的导线外径,并弯成弧形,导线交叉时,则应少数导线跨越多根导线,细导线跨越粗导线为原则。
365布线时每根导线要拉勒挺直,行线做到平直整齐,式样美观。导线穿越金属板孔时,必须在金属板孔上套上合适的保护物,如橡皮护圈。
366导线束用阻燃缠绕管绕扎,为了达到导电时的散热要求,缠绕管每绕一周应有3~10mm空隙,同时亦可分段缠绕,分段缠绕的间距为150~180mm,缠绕长度为100mm,分段缠绕的线束,分段亦应整齐,不允许参差不齐,导线应在行线槽内行走。
367活动线束多于10根时,允许分束捆扎,但线束在最大、小极限范围内活动时,不允许出现线束松动、拉伸和损坏绝缘等现象。
368二次线束用螺丝压板固定,固定点的间距水平不得大于200mm,垂直不得大于300mm,压板和线束之间必须有保护层,可以采用塑料套管或者缠绕管密接缠绕,保护导线不受损坏。
369活动线束的活动部位两端固定时应考虑减少活动部位的长度和减少活动时线束的弯曲程度。
3610每一个接点接线最多不超过两根,当需要连接两根以上导线时,应采用过渡端子,以确保连接可靠性。
3611当接线端子为压接式端子时,独股线直接插入,导线绝缘外皮至端子压板距离为10~20mm,多股线采用相应规格的冷压接头,导线绝缘外皮至接头管之间距离为10~20mm。
3612各类压接式端子必须用螺钉将插入导线压紧,不得有松动现象。
3613当接线端子为螺丝连接时,多股导线必须采用相应规格的冷压接头,独股线弯曲成羊眼圈按顺时针方向弯曲,内径比端子接线螺丝外径大05~10mm,羊眼圈导线不能重叠,连接后导线至绝缘层之间距离为10~20mm。
3614二次导线用螺丝、螺母、平垫、弹垫压接紧固,插入部件后,弹垫应压平,螺母紧固后螺栓外露长度为2~5牙。
3615二次线与母线相接时,应在母线相接处钻Φ5mm的孔,用M4螺栓、螺母、平垫、弹垫紧固。
3616号码套管连接后应同元器件安装平面平行,标号字迹的方向符合国家国家制图标准线性尺寸的数字注法。
3617号码套管字迹应按国家机械制图规定标准字体用打字机打印,字迹内容同二次接线图一致。
3618号码套管当导线连接后距接线端子距离为10~20mm,当无外力处于垂直位置时应不存在滑动现象。
3619注意事项
a、线束应尽可能远离发热元件敷设(如:电阻、母排、指示灯、变压器等),并应避免敷设于发热元件的上方。
b、线束接入发热元件时,在电阻15W以上(含15W),应剥去40~50mm绝缘层,并套上瓷珠。
c、在同一合同号中,二次接线相同,元件布置相同,共用一、二次接线图时,其导线走向和颜色应一致。
如有不明白请联系QQ:369111995
1、零线颜色要采用蓝色。埋好山
2、照明及插座回路一般采用25mm2导线,每根导线所串连空开数量不得大于3个。空调回路一般采用25mm2或40mm2导线,一根导线配一个空开。
3、不同相之间零线不得共用,如由A相配出的第一根导线连接了二个16A的照明开空,那么A相所配空开零线也只能配这两个空开,配完后直接边接到零线接线端子上。
4、箱体内总空开与各分空开之间配线一般走左边,配电箱出线一般走右则。
5、箱内配线要顺直不得有纹接现象,导线要用塑料扎带绑扎,扎带大小要合适,间距要均匀。
扩展资料配电柜操作要求
一、配电柜为船舶配电中枢八产和设备的正常运转,任何无关人员不得扳动板弯中上的开关。
二、发电机组启袜槐动后,应利用动力屏升速开关手动缓慢加速,直到发电机进入正常工作状态,电压与频率达到规定值,方可合闸送电。
三、配电板进入配电状态后,不得随意拔动动力屏升速开关,空气断路器的闭锁开关非紧急情况不得使用。
四、发电机并联运行要严格按照并车条件要求与规定进行操作,要注意出现逆功率(逆流)和并车失败等现象。
五、停机时应先切断发电机负荷,然后空载停车,不得带负荷直接停机。
六、交插岸电时,应先切断岸电屏各动力开关,然后检查接线与相序的正确性,确认正确后,方可实施船岸电的转换,严禁带负荷操作。
七、配电柜应定期进行清洁和维护保养工作,以便使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八、发电机工作,轮机人员进行配电板操作时,应集中思想,谨慎操作,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否则将追究个人事故责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配电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1插针安装简单,绝缘导线无需剥皮,确保良好的电气连接而不损伤导线。
2不需电缆返线,节省对电缆投资。
3不需截断主电缆,可在电缆任意位置做分接点。
4成本低,安装空间要求极小。
5接头完全绝缘,不需剥去电缆的绝缘皮即可做电缆分支。
二连接器插针环氧式:绝缘子和外壳打孔后,使用环氧树脂固定插针。
1耐化学腐蚀性强,耐酸、耐碱和耐有机溶剂。
2成型收缩率低,尺寸稳定好,开裂几率低。
3机械性能和耐热性能优良。
4黏结强度高,特别适用于有嵌件的制品和线圈、电子器件没厅的塑壳封装。
5电性能优良,能作髙频和高压的绝缘材料,耐电弧和耐表面漏电性能比一般绝缘材料强。
三连接器插针点铆式:压入后,点铆外壳固定插针。
1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是高性价比的永久性固定装配的方法。
2装配的金属组件牢固、紧密、稳定,具有高抗冲击、抗腐蚀察纳性,抗震且耐候性强。
3加工过程无振动、无污染、无噪声,环保、节能、快速、高效、优质、美观。
4可多点铆接固定,无须添加任何粘接剂、溶剂、填料和紧固件,能源消耗低,设备紧凑、占地面积小。
想了解很多关于插针插败察没孔,弹簧顶针的知识可以关注景诚实业。
镀锌管的连接方法有以下三种:
1、滚槽方式连接
滚槽焊缝开裂:
①将管口压槽部分的内壁焊筋磨平,减少滚槽阻力;
②调整钢管与滚槽设备的轴心,并要求钢管与滚槽乱则穗设备水平;
③调整压槽速度,压槽成型时长不能超过规定,均匀、缓慢施力。
滚槽钢管断裂:
①将钢管管口压槽部分内壁焊筋磨平,减少滚槽阻力;
②调整钢管与滚槽设备的轴心,要求钢管与滚槽设备水平;
③调整压槽速度,压槽速度不能超过规定,均匀、缓慢施力;
④检查滚槽设备的支撑辊与压力辊的宽度和型号,是否存在两辊尺寸不相匹配而造成咬合现象;
⑤用游标卡尺检查钢管的沟槽是否规定。
滚槽机滚压成型的沟槽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管端至沟槽段的表面应平整无凹凸、无滚痕;
②沟槽圆心应与管壁同心,沟槽宽度、深度应符合要求,并检查卡箍件型号是否正确;
③在橡胶密封圈上涂抹润滑剂并检查橡胶密封圈是否有损伤,润滑剂不得采用油润滑剂。
2、焊接式连接
①镀锌钢管管口对接后不在一条直线和钢管存在斜口的问题,建议将钢管管头截掉一小段儿后再进行加工;
②镀锌钢管管口对接后出现两支管口对接不严现象,导致焊口薄厚不均匀,以及钢管由于本身原因或运输磕碰,造成管口椭圆,盯消建议将钢管管头截掉一小段儿后再进行加工;
③镀锌钢管管口对接后,管口部位出现砂眼,这是焊接时由于技术原因造成的;
④管口存在锌瘤,造成焊接困难和砂眼问题,对锌瘤过大、过多管进行简单的锌瘤去除处理。
3、车丝式连接
①丝扣乱扣:管箍与丝扣不能完全接触、松动,截掉乱扣部分,重新车丝安装;
②钢管丝扣与管箍丝扣不吻合,不能连接,应更换管箍或调整设备重新车丝;
③钢管车丝后漏印:测量钢管的壁厚是否能哗卜够达到车丝管标准厚度要求。
1 施工前应进行现场勘测,了解周围环境和条件,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2 施工前应准确测量隔离刀闸的尺寸和位置,确保安装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施工前需要对隔离刀闸进行全面检查和试验,确保其各项性能指标符合标准要求,且无损坏变形等情况。
4 安装前应做好防雷接地,确保现场安全。
5 安装时应选用适当的吊装设备,梁局保证隔离刀闸的平稳安装。同时,技术人员应掌握吊装平衡点,避免因失重等情况导致安装事故。
6 隔离刀闸安装完毕后,需要做橡掘让好紧固件的固定,确保其稳固性。并进行电气连接、接地等作业。
7 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多项检测和试验,包括外观检散枝查、漏电测试、动作开关试验、耐压试验等等。确保隔离刀闸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8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现场安全操作规程,做好防护措施,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完整性。
以上是南方电网柱上安装隔离刀闸的基本施工工艺要求,如有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注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