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为什么采用品牌延伸策略?
品牌延伸可以产生品牌伞效应,降低营销费用。
所谓品牌伞效应,是指在市场枯轮中已经建立起良好品牌信誉的企业,在对同一牌子的其它商品进行广告宣传时,成本能够降低,因为消费者往往会运用其在市场上所获得的信息去推断同一品牌的其它商品。
企业通过品牌延伸可以充分借助原有品牌的市场信誉和产品声誉,使消费者在短期内消除对新产品产生的排斥、生疏和疑虑的心理,进而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新产品,从而节省新产品进入市场所必需的宣传、促销等营销费用,并能迅速占领市场。
扩展资料
成功的品牌延伸能为现存的品牌或产品线带来活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完整的选择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的品牌不进行延伸,就要承担其品牌市场份额被其它知名品牌侵占的风险,最典型的例子是“胜家”品牌的厄运。作为美国首家国际性公司,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世界上每3部缝纫机中就有两部是“胜家”公司的产品。然而到了1986年,“胜家”宣早败扮布从此不再生产缝纫机。
“胜家”为何如此惨败原因很简单,胜家公司在初步成功后,过分依赖传统产品,没有实行任何品牌延伸策略,忽视了国际市场和陆灶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而此时,其它竞争者纷纷顺应社会潮流,大规模进行品牌延伸,开发新产品,如日本研制出的“会说话”的缝纫机等。这样,“胜家”公司的市场份额逐渐被其它品牌侵吞,最终被完全挤出市场。可见,企业只有通过品牌延伸不断地推出新产品,才能满足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不同的选择需求,同时还可以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品牌的知名度也只有在企业不断的推陈出新中,随着品牌的广泛使用才逐步得到提升。
品牌产品延伸策略包括:横向延伸和纵向延伸。
1、横向延伸:产品横向延伸策略是指旗舰产品与延伸产品无论是在名称、包装、价格,还是在产品的主要原料及构成上几乎完全相同,不同的只是产品之间的配方、功效而已。
2、纵向延伸:在实施产品延伸策略时,若延伸产品之间的价格有较大差异,则这种延伸被称为产品纵向延伸。
品牌产品延耐孝伸策略的重要性:
1、原品牌使新产品迅速得到市场承认,节约新产品市场导入费用。
2、原品牌喊亩源的良好影响,可能对新产品产生效应,让消费者好感。
3、品牌延伸有助于郑态减少新产品的市场风险。新产品推向市场首先必须获得消费者的认识、认同、承受和信任,这一过程就是新产品品牌化。
品牌延伸策略可以使新产品借助成功品牌的市场信誉在节省促销费用的情况下顺利地进占市场。品牌延伸是品牌策略的重要方面。对于拥有顾客忠诚的某种品牌来说,怎样才能使品牌永葆吸引力,使其能长期受到顾客的青睐和高度的忠诚呢答案是:应不断追求品牌的延伸并准确把握和运用品牌延伸策略。品牌延伸策略是把现有成功的品牌,用于新产品或修正过的产品上的一种策略;此外,品牌延伸策略还包括产品线的延伸(Line Extension),即把现有的品牌名称使用到相同类别的新产品上,推陈出新,从而推出新款式、新口味、新色彩、新配方、新包装的产品。当一个企业的品牌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后,该品牌则具有市场影响力,会给企业创造超值利润。随着企业发展,企业在推出新的产品时,自然要利用该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品牌延伸就成为自然的选择。
这样不但可以省去许多新品牌推出的费用和各种投入,还通过借助已有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将人们对品牌塌型的认识和评价扩展到品牌所要涵盖的新产品上。品牌延伸从表面上看是扩展了新的产品或产品组合,实际上从品牌内涵的角度,品牌延伸还包含有品牌情感诉弯衫纯求的扩展。如果新产品无助于品牌情感诉求内容的丰富,而是降低或减弱情感诉求的内容,该品牌延伸就会产生危机。不应只看到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对新产品上市的推动作用,而应该分析该产品的市场与社会定位是否有助于品牌市场和社会地位的稳固,两者是否兼容。品牌延伸的本源含义是指的是企业把原有的品牌用到新产品上,以此来降低新产品的营销成本并尽快促成新产品推广成埋咐功的策略。品牌延伸后品牌麾下有多种产品,所以就形成了综合品牌战略(也叫“一牌多品战略”、“统一家族品牌战略”,或形象地比喻为“伞状品牌战略”)。
品牌延伸可以为企业带来一系列的好处:
首先,品牌中逗团延伸使新产品能够迅速被消费者了解并识别,而且更快地为人所接受;
其次,品牌延伸能够指皮节省建立一个新品牌所需的高额广告开支;
再次,品牌延伸有助于强化品牌效应,增强核心品牌的形象,积累品牌这一无形资产的卖橘价值,从而提高整体品牌组合的投资效益。
一、品牌延伸的概念和背景
1、品牌延伸的概念
品牌延伸是指企业利用现有的品牌延伸到新产品之上的经营行为。这里我们需要对新产品的概念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或许我们大脑中认为新产品即全新的产品,而实际上这里的新产品不仅包括了全新的产中猜品,还包括了经过改进的产品,前者迹盯无须多说,而后者所谓的改进包括了在色、味、包装、容器甚至形状方面的变化,因而我们对品牌延伸更深入的理解应为企业利用现有的品牌延伸到全新的产品或经过改进的产品之上的经营行为。为了更清楚的理解这一概念,我们举一例说明:
“康师傅”方便面在中国方便食品市场上独领风骚已多年,到1997年,“康师傅”在方便市场上的占有率高达5837%。在“康师傅”成为名牌的同时,为了充分利用这一品牌的巨大资产辐射功能,“康师傅”在原有的“康师傅”碗面的基础上推出了“康师傅面霸120”,与原有产品想比,后者容量发生了变化,这就是典型的改进产品的品牌延伸战略。而几乎与此同时,“康师傅”纯净水也于1998年进入市场,纯净水与方便面相比虽然都是入口东西,但很显然“康师傅”纯净水相对于顶新公司来说是全新的产品。这样大家对品牌延伸这一概念应有了一定的了解。
2、品牌延伸的背景
首先品牌延伸的提出是市场经济的必然,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品牌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市场竞争越加激励,厂商之间的同类产品在性能、质量、价格、等方面的差异变得越来越困难,厂商的有形营销威力大大减弱。品牌资源的独占性使得无形品牌成为厂商间竞争力较量的一个重要筹码。于是,使用新品牌或旧品牌成了企业推出新产品是必须面对的品牌决策。
⑵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使品牌延伸重要性增强
全球信息划时代的到来,使得技术寿命周期缩短,产品的开发、上市、节奏加快,这就导致了一对矛盾:一方面,新产品要被市场接受并不断扩大市场份额,要培育自己的品牌优势,而品牌培育工程又难以在短期内完成;另一方面产品寿命周期缩短又增加了品牌培育的风险和代价,甚至出现品牌刚树立却又恰逢产品转入衰退期的尴尬境况,而品牌延伸较好地缓解了这一矛盾,并为企业所广泛采用。
⑶品牌延伸是实现品牌无形资产转移、发展的有效途径
品牌也受寿命周期的约束,存在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品牌作为无形资产是企业的战略资源,如何充分发挥企业的品牌资源潜能并延续其寿命周期便成为企业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品牌延伸使得:一方面在新产品上实现品牌资产的转移,另一方面以卖州型新产品形象延续了原有品牌的寿命,因而成为企业的现实选择。
其次品牌延伸策略之所以为众多企业所采纳,还因为它具有以下几大可直接实现的竞争优势
⑴品牌投资节约效应
品牌延伸有利于提高品牌家族的投资效应,因为对同一品牌进行广告、宣传投资就意味着对企业所有产品进行产品宣传投资;反之,只要对任何一个产品进行广告,宣传或促销投资,对意味着对企业核心品牌的推广,因而企业可借品牌延伸实现低成本扩张,达到品牌家族节约化的投资目标。
⑵家族品牌伞效应
消费者对新产品的接受有一个过程,企业利用品牌延伸策略,推出新产品,消费者由于对原有品牌的认识,会缩短对导入期“产品认知”过程,即“品牌伞”效应。因为原有的成功品牌在市场中确立了良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种品牌形象为新产品的市场营销提供了强而有力的信任支持,这样,品牌延伸下的产品就更容易为消费者所认可和接受。因此品牌伞效应不仅有利于新产品的迅速推广,而且还有利于节省新产品推广所需的广告宣传促销费用。
⑶成功的品牌延伸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完善的选择,能为企业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一般说来,很少有消费者对某一品牌忠诚到对其他品牌不想试一试的程度。截获这些品牌转换者的唯一办法就是进行品牌延伸,为目标市场提供几种品牌。一个被消费者熟知的品牌容易得到认可,一个被认同的品牌容易为经营者打开市场,赢得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从而扩大了企业的产销能力,发展了规模经济,实现了企业收益最大化。
⑷品牌活力创新效应
品牌延伸下的新产品扩大了原有品牌的产品组合,可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和需求满足,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广大消费者认识到企业品牌在时间推移过程中一直在不断创新,而非保守性老化,这种创新认识势必进一步强化市场对企业品牌的良性认知,并趋于形成极具新内涵的价值品牌形象;另一方面由于推出的新产品能有效地满足市场的现时需求,又进一步强化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关联性,经由这种品牌活力创新效应,增强了品牌的整体竞争力
二、品牌延伸战略可选用的策略和具体实施方案
1、品牌延伸战略可选用的策略
⑴品牌的直接延伸策略
即将原有的品牌原封不动地直接用在延伸产品上。这种方法虽简单易行,但仅适用于与原品牌联系非常紧密的产品,如“高露洁”牙膏,“高露洁”牙刷。反之,像“娃哈哈” 那种作法是极其危险的。
⑵品牌推出改进型新产品策略
如“乐百氏”奶,“乐百氏”AD钙奶。改进型产品与原产品属同一产品线,故其相关性很大。在原有品牌的基础上,加上说明产品属性的文字既能借原有品牌迅速提高认知度,又能够突出新产品的个性。但弊端在于如果市场细分不明确,很可能会瓜分原有产品的市场。
⑶原有品牌与单个同类型新产品的名称相结合的策略
如“海尔”冰箱的“大王子”,“小王子”,“双王子”系列;“康师傅”方便面的“珍品”系列,“家常”系列,“大排档”系列。这种延伸方式除具有第二种方式的优点外,而且由于它的分类是建立在较为准确的市场细分的基础之上的,对原有产品市场的影响较小。
⑷品牌的变异延伸策略
杭州“华立”集团,其主导产品电能表的品牌是“华立”,铜箔板的品牌是“华立达”,家用电器的品牌是“HOLLEY”。这一方式中品牌的名称虽有一定的变化,但它却适应了延伸产品与原有品牌产品联系减弱的现实,好处在于分散了风险,各行业上的品牌均能消化在原有品牌的名下而又不致于给其带来负面影响,弱点则在于容易造成品牌资产的浪费。
2、品牌延伸战略的具体实施方案
如何正确实施品牌延伸战略是很多企业和个人想解决的问题,我个人结合了许多方案的优点概括出了以下一套普遍方案,希望对欲进行及正在进行品牌延伸的企业有所帮助!
⑴科学评估企业及其品牌的实力
事实上并不是每一个企业都有能力进行品牌延伸战略的,对一个企业来说,只有当品牌具有足够的实力时,才能保证实施品牌延伸战略的成功,如果企业在没有多少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品牌下不断推出新产品,这些新产品就很难获得品牌伞效应,因而这样与上市新品牌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因此,科学评估企业及其品牌的实力是实施品牌延伸战略的起点。
⑵正确概括现有品牌的价值内涵
对于要进行品牌延伸战略的企业来说,只有深入的了解品牌的价值内涵,才能防止品牌淡化稀释现象的产生,反之,越是品牌延伸推出新产品,越是能强化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⑶根据企业品牌的价值内涵和企业现有的自身状况(生产、技术、销售等方面),并加以市场调查,正确选择企业要新进入的行业及要推出的新产品。
⑷新产品的试制、试销,通过市场反馈确认消费者对新产品的接受程度。
⑸根据市场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新产品的价格和性能,从而向市场大量推出新产品。
⑹企业内部讨论这次利用品牌延伸策略推出新产品取得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并备案,为企业下一次利用品牌延伸推出新产品做铺垫。
以下举一例说明上述过程:
上海雨花石服饰有限公司,1993年成立,至今已有8年历史,公司成功利用“雨花石”这一品牌服饰,使得企业资产从原来的20万增值到了现在的8000万元,但现在由于服装行业的普遍不景气,原材料的上涨,再加上外商的进入,企业高层为了降低企业风险,拟要利用品牌延伸策略推出新产品,以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这就涉及到如何实施品牌延伸这一问题,而企业高层就是利用上诉方法实施了新产品的选定和推广,并在市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第一步:评估:“雨花石”这一品牌推出已有8年时间,并且在市场上有广泛的知名度和 美誉度,而企业的自身实力也以相当,因此企业高层认为企业已经拥有了利用品牌延伸推出新产品的实力
第二步:价值:“雨花石”这一品牌的价值内涵是什么呢?多年来,雨花石服饰为广大的青年人所喜爱,他们追求时尚,流行,另类。因而高层认为“雨花石”这一品牌的内涵在于——年轻,时尚,流行。
第三步:选择,企业根据“年轻,时尚,流行”这一品牌特征,并加以对市场及企业自身实力的考虑,认为企业进入自行车市场较为合适,主要原因是:虽然中国是自行车大国,但是自行车的款式都相当陈旧,而适合年轻人的自行车更是少之又少,在这一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实力又都相对较弱,国外的对手也不象其它行业一样强,而年轻人的购买能力又合适买自行车,因而企业高层决定要为年轻人造车,推出各种超前的车型,并加之以原有品牌的优势,以期迅速占领市场。事实证明他们的选择是对的。
第四步:企业迅速吞并了一家自行车生产商,请来外国的专家,设计出全新时尚是车型,
然后是试制、试销,市场反馈确认消费者对新产品的接受程度非常良好。
第五步:企业根据市场反馈信息,不断改进产品的价格和性能,从而向市场大量推出新款自行车产品。
第六步:企业内部讨论这次利用品牌延伸策略推出新产品取得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并备案,为企业下一次利用品牌延伸推出新产品做铺垫。
事实证明:由于使用了这种分析方法,企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从而避免了市场的风险,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三、实施品牌延伸战略的风险及获胜关键
1、实施品牌延伸战略时的风险由来
现实中的企业在实施品牌延伸战略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在这里让我们来看一些例子:
1984年后十五年来,海尔公司利用品牌延伸策略共兼并18家企业,盘活亏损额超过5亿元的15亿元资产。现在海尔集团已拥有包括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58大门类9200多个规格品种的家电群几乎覆盖了所有家电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了海尔家电王国的形象。
早年,美国“派克”钢笔质优价贵,是身份和体面的标志,许多社会上层人物都喜欢带一支派克笔。然而,1982年新总经理上任后,把派克品牌用于每支售价仅3美元的低档笔上。结果,派克公司非但没有顺利打入低档笔市场,反而丧失了一部分高档笔的市场。其市场占有率大幅下降,销售额只及其竞争对手克罗斯的一半。
品牌延伸前乐百氏的销售额只有4亿多,延伸后不到三年就达到近20亿。企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另一个典型例子是“皮尔卡丹”。皮尔卡丹是一位著名的时装设计师,他创作的时装作品别具一格且价格昂贵。因之,皮尔卡丹牌成了社会上层人物身份和体面的象征。“皮尔卡丹”时装一度与“夏奈尔( Chanel)”香水、“路易威登( Louis Vuitton)”皮包齐名,以高贵的品质拥有自己的优越地位。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皮尔卡丹品牌延伸到日常生活用品上,从家具到灯具,从钢笔到拖鞋,甚至包括廉价的厨巾。后果是“皮尔卡丹”在大多数市场上丧失了高档名牌的形象,也丢掉了追求独特的品牌忠诚者。
………
看了上述的例子,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导致了这现象的产生呢?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原因有那些呢?我想归结起来有这么几点:
⑴品牌延伸损害原品牌的高品质形象。如果把高档品牌使用在低档产品上,就可能堕入这种陷阱。就像上面的派克笔的例子。
⑵品牌延伸使原品牌定位淡化。“金利来,男人的世界”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把品牌定位表达得简洁明了。然而,当精巧的“金利来”女用皮包上市后,就模糊了品牌的定位,它削弱了品牌原有的男子汉的阳刚之气,也没有赢得女士们的欢心。这就是品牌延伸不当所带来的品牌淡化效应。
⑶品牌延伸.导致消费者心理冲突。以美国Scott公司为例。该公司生产的舒洁牌卫生纸原本是美国卫生纸市场上的佼佼者,但随着舒洁牌餐巾、舒洁牌纸面巾、舒洁牌婴儿纸尿布等系列产品的问世,消费者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舒洁”到底是什么?结果是“舒洁” 卫生纸的头牌位置很快被宝洁公司的“Charmin”卫生纸取代。
⑷品牌延伸只重数量,不重质量。企业为进行品牌延伸,或吞并中小企业,或重新投资生产。中小型企业技术水平一般偏低,重新投资又受资金技术的制约,质量难以上档次,会对整个品牌的声誉产生恶劣影响。
⑸品牌延伸面临着竞争与风险。采取品牌延伸策略的企业大多会遭到竞争对手的威胁。因此,可能导致以下情况发生:
一是企业因实力有限,难以匹敌,致使新产品无法进入市场;
二是企业顾此失彼,虽然新产品打入了市场,但原品牌产品却丧失了市场领导地位。
三是企业不分主次、轻重,对新老产品“平分秋色”,结果新产品开发失败,原产品又被竞争对手“挖了墙角”,企业经营全面溃败。
⑹企业在进入与现有产品技术关联度小、行业跨度大的产业领域,缺乏应有的技术支持力量,生产经营中难以形成产品质量优势,对新市场也缺乏必要的支配能力。
⑺品牌延伸策略下的几种产品,只要有一种产品在市场经营中失败,就可能波及到其他产品的信誉,影响其他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正所谓“一着不慎,全局皆输”。
2、品牌延伸获得最终胜利的三个关键点
⑴不轻易动摇原有品牌的定位
但凡知名品牌,一般都是在市场定位上获得成功的品牌。市场定位实际上是指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所占据的位置,它的含义有两层:一是作为产品的代名词;二是体现产品特征。例如,飘柔二字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已经成了洗发水的代名词,而且是高档次的洗发用品。由此可见,“飘柔”这一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已占据很高的位置,这正是品牌定位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能够使品牌占据定位阶梯的最高层实属不易。树立名牌形象需要企业对品牌宣传推广进行大量的长期的投资,而品牌延伸却极易动摇品牌的定位。下面以“金利来”和“娃哈哈”作为正反两个例证;
“金利来,男人的世界”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把品牌定位表达简洁明了。然而,当精巧的“金利来”女用皮包上市后,却模糊了品牌的定位,它削弱了品牌原有的男子汉的阳刚之气,也没有赢得女士们欢心。这就是品牌延伸不当所带来的品牌淡化效应。
“非常可乐”是娃哈哈集团新近上市的碳酸型饮料。其广告语也表明了自己的定位,“非常可乐,中国人自己的可乐,非常可乐,非常选择”。令人欣慰的是,该公司没有再像以往那样,借“娃哈哈”之名连带推广系列饮料食品。试想,假若叫“娃哈哈”可乐,会是个什么样子的定位?相比之下,“非常可乐”更有回味的余韵,也更“大气”。
通过上述两个案例,可以从更深的层次理解定位的含义。当一个品牌成为定位准确、个性鲜明的著名品牌以后,它的名称便蕴涵着某种感情色彩。这时,品牌名称的意义除了代表物而外,还给消费者留下一些印象、一种感觉、一点暗示,这便是品牌的个性特征。企业在实施品牌延伸策略时应注意不要轻易动摇原有品牌的定位,亦即强化这种品牌的个性,而不是使品牌个性变得模糊不清。
⑵不轻易打破消费者的心理定势如何把握品牌延伸的度
这是经济学上的科学判断,也是个心理学上的艺术技巧。企业在品牌延伸之前要研究消费心理、洞悉消费行为。
以北京日化二厂为例,其厂在推出“金鱼”洗涤灵之后,又推出了“金鱼”领洁净,而后竟然推出“金鱼”洁厕灵。如果说“金鱼牌”领洁净消费者还可以勉强接受的话,再把洗碗的洗涤灵和刷厕所的洁厕灵同叫“金鱼”,消费者心里会是一种什么感受?
⑶不轻易丢掉老顾客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如果从更深的层面分析,企业真正的无形资产是品牌忠诚度。要是没有忠诚的品牌消费者,品牌不过就是一件普通的商标或一个识别标记。国外许多研究资料表明,品牌价值与忠诚度密切相关,企业保有一个消费者的费用仅仅是吸引一个新的消费者所需花费的1/4。
一些热衷于品牌延伸的企业往往把注意力放在新消费群体上,在吸引新客户的同时却忽略了维系老主顾。结果顾此失彼,像翘翘板,这头起来,那头却下去了。
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例子如上述的“皮尔·卡丹”。
综上所述,我们对品牌延伸战略有了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对于每个企业来说,其自身的环境又各不相同。所以,对企业来说,一定要正视自己,不可盲目使用品牌延伸战略;在运用品牌延伸战略时,也要时刻注意外部环境的变化,注意各种陷阱,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对不起!不是我写的,是转载的。
(1) 它可以加快新产品的定位,保证新产品投资决策的快捷准确。
(2) 有助于减少新产品的市场风险。品牌延伸,是新产品一问简前世就已经取得了品牌化,甚至获得了知名品牌化,就可以大大缩短被消费者认知、认同、接受、信任的过程,极为有效地防范了新产品的市场风险,并且可以节省数以千万计的巨额开支,有效地降低了新产品的成本费用。与同类产品相比,它就与之站在同一起点上,甚至略优于对手,具备了立于不败之地的竞争能力。 品牌延伸有益于降低新产品的市场导入费用。
(3) 品牌延伸有助于强化品牌效应,增加品牌这一无形资产的经济价值。
(4) 品牌延伸能够增强核心品牌的形象。能够提高整体品牌组合的投资效益。 (1).损害原有品牌形象。当某一类产品在市场上取得领导地位后,这一品牌就成为强势品牌,它在消费者心目中就有了特殊的形象定位,甚至成为该类产品的代名词。将这一强势品牌进行延伸后,由于近因效应(即最近的印象对人们的认知的影响具有较为深刻的作用)的存在,就有可能对强势品牌的形象起到巩固或减弱的作用。如果运用不当的品牌延伸,原有强势品牌所代表的形象信息就被弱化。
(2).有悖消费心理。一个品牌取得成功的过程,就是消费者对企业所塑造的这一品牌的特定功用、质量等特性产生特定的心理定位的过程。企业把强势品牌延伸到和原市场不相容或者毫不相干的产品上时,就有悖消费者的心理定位。如“999”原是胃药中的著名品牌,“999”延伸到啤酒上,消费者就难以接受。这类不当的品牌延伸,不但没有什么成效,而且还会影响原有强势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特定心理定位。
(3).容易形成此消彼长的“跷跷板”现象。当一个名称代表两种甚至更多的有差异的产品时,必然会导致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模糊化。当延伸品牌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绝对优势时,消费者就会把原强势品牌的心理定位转移到延伸品牌上。这样以来,就无形中削弱了原强势品牌的优势。这种原强势品牌和延伸品牌竞争态势此消彼长的变化,即为“跷跷板”现象。
(4).株连效应。将强势品牌名冠于别的产品上,如果不同产品在质量、档次上相差悬殊,这就使原强势品牌产拦拿清品和延伸品牌产品产生冲击,不仅损害了延伸品牌产品,还会株连原强势品牌。
(5).淡化品牌特性。当一个品牌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后,在消费者心目中就有了特殊的形象定位,消费者的注意力也集中到该产品的功用、质量等特性上。如果企业用同一品牌推出功用、质量相差无几的同类产品,使消费者昏头转向,该品牌特性就会被淡化。 测试新产品的构想不但要识别适合品牌延伸的相关产品,确定延伸是否与品牌保持一致,而且也要确定产品是否被认为是超越它的竞争对手,即延伸是否创造了一种市场欲望。例如麦当劳这个快餐品牌,如果要进入摄影领域,并非特别不现实。譬如,把主题放置于麦当劳超越汉堡包本身的对家庭关系的洞察力上,其表现就是在环境中设置主题活动区域。
通过以上阶段的研究,即可以对品牌延伸划分出几个区域:内部核心域/产品线延伸,外部核心域/自然联想,延伸域/隐在潜力,禁区/威胁品牌资产。它们由内到外构成敏昌四个同心圆的关系。这对企业的品牌延伸战略具有长期的指导作用。
品牌延伸决策不能单独依靠以上两个步骤的决策。因为品牌延伸是战略决策的结果,还要结合生产、营销、财务和人力资源等因素作综合考虑。品牌延伸通常也涉及某种风险,没有一种研究能够精确地预测品牌延伸在一段时间里的效果。因此,企业实施品牌延伸战略,一定要着眼于长远利益。不管怎样,拥有品牌情况的完整认识对于品牌延伸决策来讲总是必要的。
品牌延伸策略的优势就是快速占有并扩大市场,减少新产品的市场风险。
品牌延伸是指企业将某一知名品牌或某一具有市场影响力的成功品牌,扩展到与成名产品或原产品不近相同的稿余产品上,以凭借现有成功品牌推出新产品的过程。品牌册扰延伸的优点就是加快新产品的定位。
品牌延伸可以加快新产品的定位,保证企业新产品投资决策迅速、准确。尤其是开发与本品牌原产品关联性和互补性极强的新产品时,它的消费与原产品完全一致,对它的需求量则与原产品等比例增减,因此它不需要长期的市场论证和调研,原产品逐年销售增长幅度就是最实际,最准确和最科学的佐证。
减少市场风险
新产品推向市场首先必须获得消费者的认识、认同、接受和信任,这一过程就是新产品品牌化。而开发和创立一个新品需要巨额费用,不仅新产品的设计、测试、鉴别、注册、包装设计等需要较大投资,而且新产品和包装的保护更需用较大投资。
此外,还必须有持续的广告宣传和系列的促销活动。这种产品品牌化的活动旷日持久且耗资巨大,它往往超过直接生产成本的数倍、数十倍。如在美国消费品市场,开创一个新品大约需要很多钱。这显然不是一种键姿滚新产品能承受的,没有巨大财力支撑就只能被扼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