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XP是什么意思
CXP是一种保温板,是由保温隔热层与刚性保护层粘接在一起的复合板材。保温隔热层可选用挤塑型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硬泡聚氨酯板、泡沫玻璃保温板或高密度模塑型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保护层可选用花岗岩、水磨石、彩色混凝土等无机刚性板材。
21 构造
CXP保温板构造如图1所示。
图1 CXP保温板构造
A为保护层,几何尺寸400×400mm,厚度为16~20mm。
B为保温层,几何尺寸400×400mm,厚度为30~80mm。
22 圆游绝 特点
221保温性能好
CXP保温板保温层选用挤塑型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硬泡聚氨酯板、泡沫玻璃保温板或高密度模塑型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作保温材料。这四种材料是目前倒置式屋面保温常用材料,导热系数在0024~0062W/(m•K)之间,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满足我国各地区建筑节能要求。
222 耐久性能好
CXP保温板保护层采用花岗岩、水磨石、彩色混凝土等无机刚性板材,与保温层复合成整体。由于这些材料都具有不吸水、耐冻融、抗渗性高、干湿体积稳定性好等优点,大大地提高了产品耐久性。提高屋面使用功能
223 抗压强度高
CXP保温板压缩强度级别分别在01~04MPa之间,可以满足各种上人或不上人屋面的强度要求。
23 接缝处理
根据屋面构造特点,CXP保温板设计几何尺寸不宜过大,相反,增多了板块安装接缝数量,因此,解决接缝热桥问题非常关键。
231构造措施
将CXP保温板保温层的一对相邻边与另一对相邻边裁切成不同的凸凹状企口,铺设时采取榫与凹槽配合紧密对接,避免产生通缝,减少热桥。
232 安装措施
CXP保温板屋面施工技术标准规定,“复合板铺设时,块与块应靠紧挤实,下部保温层间不留缝隙。”目的是尽量做到无缝隙,最大限度地阻断热桥。
233热桥计算
考虑到产品生产、施工安装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质量误差,我们对3项工程8000 m²施工屋面进行了抽样检查,测定复合板铺设后,保温层板间平均缝宽2mm以内,接缝缝隙内嵌密封膏会形成热桥,根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要求,通过面积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有接缝热桥的屋面平均热阻R=1652 m²K/W,与理想状态的无接缝屋面热阻R=1667 m²K/W相差不到1%。
3安装工艺流程
防水层完工并验收合格→清扫屋面杂物→超平挂线→铺砂垫层→干铺CXP保温板→密封膏嵌缝→细部构造→清理屋面→验收
4细部构造要求
屋面细部构造做法是倒置式屋面做法中的重要技术环节,不正确的细部构造做法将直接影响CXP保温板的保温性和耐久性。
41 边口堵头
CXP保温板铺设至屋面天沟、挑檐、落水口处时,边口应设堵头,常规做法是顺复合板边砖砌堵头水泥砂浆抹面,或是安装特制混凝土条砖堵头,要在堵头构件中正确设置排水口,排水口尺寸、构造、设置间距,可参照国家标准图集《平屋面建筑构造(一)》99J201—1相关做法施工,其目的是保证CXP保温板向外排水通畅,不得有积水现象。
42 女儿墙
节能建筑女儿墙外侧都要做保温层,女儿墙内侧往往被忽视,其原因是女儿墙内侧设有防水层,保温板在防水层上不宜固定。CXP弧形复合板专为女儿墙阴角、立面保温设计,构造巧妙,安装方便,不仅使女儿墙阴角及内立面防水层得到了保护,同时,使屋面观感更加完整美观。
43嵌缝
CXP保温板倒置式屋面保温层不要求具备防水功能,但使用性能好的密封材料和正确的嵌缝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雨水渗入,无论是对保温层、防水层的使用寿命和保温隔热性能都是有益的。所以技术标准要求,缝隙内应采用CXP保温板专用嵌缝膏或建筑密封膏嵌填,嵌缝要饱满、密实。
5工程应用
郑州市郑东新区康平苑小区1~9号高层住宅楼,屋面面积约7000㎡,设计要求屋磨逗面传热系数K≤08 W/(㎡•K)。
屋面用料及分层做法橘姿:
•干铺CXP保温板(保温层采用挤塑板,厚度50mm)
•砂垫层(仅用于找平,厚度不宜大于10㎜)
•3厚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15厚自粘型高分子防水卷材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
•找坡层(1:8水泥珍珠岩)
•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8-10厚防滑地砖
美化屋面
这样造价太高
完全没有必仔册要
建议采用郑州工大建材的CXP倒置式屋面做法
将保温层和保护层完美结合在一起
防水上面直接中粗纱铺设保温砖
表面
能
不过你做完卷材
如果打算上人的话
必须再做个保护层
如果不是上人屋面的话
直接做就可以了
不会对你的防水有什么影响
只要原屋面不存在渗漏这种方法是可行的,如果原屋面有渗水情况建议最好是敲掉地砖重新做防水处理。
实际操作按屋面建筑面积11倍计滚戚禅算材料就很充裕了,105倍有时会少一点
可以用一块卷材或塑料布平放在屋面上,三四个小时后翻开看若凝结有水珠或盖住的地方潮湿既不适合做防水
屋顶是公共面积,要改建、扩建私人的设施,不是物业说的算,要取得整座楼户主的同意大尘才行。
(1985 ——2005)
1985年
△1985年7月17日 原浙江工学院党委决定成立职业技术师范系筹备小组。小组成员有任贤朋、韩生健、黄海凤,由任贤朋同志负责。
△1985年10月21日 浙江工学院党委、院行政决定,成立浙江工学院技术师范系。任贤朋同志任副系主任,韩生健同志任系党总支副书记,黄海凤同志任系办公室主任。
△1985年9月16日—18日 首届技术师范系本科生入学报到,共90名。专业有:化学工程师资、机械工程师资、电气工程师资。
△1985年9月23日 国家教委副主任王明达、职教司司长孟广平等3人来校视察技术师范系,接见了系首届学生代表,参观了校园和部分实验室,对创建技术师范系作了充分肯定。9月24日在浙江电视台新闻节目里播放了视察时的实况。
△1985年11月15日 技术师范系首届团代会、学代会召开。国家教委职教司、省教委、团省委学工部、校党委宣传部发来了贺电、贺信。
1986年
△1986年5月2日 学院下发了浙工院(86)52号文件,内容是“关于加速技术师范系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了六条具体措施,包括将基础部工程制图教研室、无机化学教研室、电子系的电工教研室、化工系的机械基础教研室、社科部的中文教研组,成建制划归师范系,作为该系建系基础。并决定由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项浙学同志负责此项工作。
△1986年5月23日 经学校书记、院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成立浙江工学院贷款办公室,任贤朋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黄世钧同志任主任)。
△1986年10月18日 院党委批准成立技术师范系党总支,由韩生健、黄海凤、金鹏超三人组成。
△1986年10月29日 经院党委批准,郑耀华同志任技术师范系副主任。
△1986年10月4日 技术师范系召开了职业教育调查报告会,介绍本系师生对我省职业教育进行社会调查的情况。应邀出席报告会的有浙大、杭大、农大、杭州商学院、杭州师范学院、宁波农技师专等六所高校的代表,副省长、教委主任李德葆同志充分肯定这次调研活动。省教委副主任杨丽英、职教处长王绍法、高教处长徐胤飞等领导同志参加了会议。
△ 1986年11月,化师85班柴红同学作为我校3个代表之一出席了浙江省第八次团代会。
1987年
△1987年3月20日 以罗伯特·麦古先生为组长的世界银行职业技术教育考察组一行二人,由国家教委刘贵云(外资贷款办)、黄海春(计划司)拍铅、省职教处长钱根珊以及李明德、余水根(翻译)等同志陪同来校参观、考察技术师范教育情况。
△1987年4月6日 洪起超副院长主持研究技术师范系向省教委的汇报提纲,系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1987年4月16日 国家教委职教处孙尔仁同志来学院了解技术师范教育情况,以及高级技工培训中心筹备及世界银行贷款等情况。
△1987年12月2日 技术师范系下发了浙工师[1987]4号和浙工师1987]5号文件,决定或重新明确了李志成等18位教师的职务,使系属的13个专业教研室或实验室都有了负责人。
1988年
△1988年5月19日 技术师范系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出席招待会的有新华社记者、中央广播电视台、光明日报、文汇报、浙江日报等单位的记者。
△1988年,经院党委批准,林镜川、李啸林两位同志任技术师范系副主任。
△1988年12月21日 世界银行国内专家评估团来校对职业教育情况进行评估。
1989年
△1989年3月9日 学校以浙工院函[89]5号文件,向浙江省教委袭颂好报送了“关于接受世界银行贷款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应承诺的函”。函中再次明确加强技术师范系建设的具体项目。
△1989年4月22日 技术师范系以浙工师[89]02号文件印发公布了“技术师范系首届毕业生综合评分条例”。
△1989年5月6日 技术师范系以浙工师[89]03号文件公布了“技术师范系首届毕业生分配工作的若干原则”。
△1989年5月 系务会议讨论制订了“技术师范系主任1989—1992年任期目标”。
1990年
△1990年3月27日 学校人事处发文陈新同志任技术师范系办公室主任。同年9月19日经系党政联席会议决定陈新同志任系主任助理。
△1990年10月22日 院党委批复技术师范系党总支选举结果,韩生健同志任总支书记,黄海凤同志任党总支副书记。史旦旦、任贤朋、金鹏超、黄海凤、韩生樱孝健为委员。
△1990年11月20日 院组织部发文张佩芳同志任技术师范系办公室主任,免去陈新同志办公室主任的职务。
△1990年10月 经多次论证、申报,国家教委核准,本院获得世界银行贷款100万美元,改善了技术师范系的办学条件,固定资产达90万元。
1991年
△1991年1月7日 举行与黄岩市长期合作协议签定仪式。双方在生产、科研、教育、培训等方面进行长期合作。田志芳副院长、黄岩市副市长分别代表双方在协议书上签字。
△1991年9月26日 经系务会议决定,成立职业技术研究室(筹),梁宏业同志任主任。成立电工工艺实习车间筹备组,吴健元同志任组长。
1992年
△1992年6月15日 院党委发文夏振鲁同志任技术师范系党总支书记。
△1992年12月23日 院组织部发文黄朝阳同志任技术师范系办公室主任。
△1992年12月26日 经省教委批准,成立浙江工学院“神钟科技实业公司”。任贤朋同志为法人代表,地址为浙江工学院东配楼,总注册资金60万元,其中流动资金20万元,其他为固定资产。
1993年
△1993年7月1日 经学校批准,技术师范系改名为技术师范学院。
△1993年7月 技术师范学院成立,经学校批准,学院拥有5个师范类本科专业,即:机械、土木、化工、工自、食品;2个非师范类专科专业,即:计算机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学院下设5个专业教研室,4个专业实验室,1个轻工研究室,1个电子电工实习车间,1个计算机房。有教职工60余人。
△1993年10月30日 学校召开技术师范学院成立大会(还有成教学院同时成立)。省高校工委副书记吴金水、省计经委副主任金德水、国家教委师范司处长乔玉全等同志出席会议。省委办公厅、劳动厅、省教委等部门负责人也到会祝贺。学校党委领导、各部门负责人和两院的教师及部分学生参加了大会。
△1993年 建立全省“维修电工”考工培训中心,第一期接纳学员50人。并与诸暨机械成套工程公司、杭州无线电七厂,建立了教学、生产、科研联合体。还与黄岩市华日集团公司、黄岩城关镇科委及城关一中建立了联合办学点。
1994年
△1994年2月28日 技术师范学院下发浙工大技师院(1994)1号文件,任命或确认孙建辉、范谦等16位同志分别为教研室或实验室的负责人,进一步完善了学院的组织领导机构。
△1994年10月10日—21日 根据国家教委的安排,由技术师范学院承办的世界银行贷款职教项目“关于在市场经济下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专题讲座开课。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及哥伦布市等两位专家来校讲课。
△1994年暑假开始,经省教委批准由学校组织考试,招收职业高中为起点的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学生。
1995年
△1995年1月2日 经学校研究决定,技术师范学院改名为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下设三个系,即:技术师范系、教育技术系、应用技术系。学院设有6个本科教育类专业,一个文秘专科专业,2个高职专科专业,8个学科方向。
△1995年1月10日 职教学院设立培训部,机构、人员全部由院内工作人员兼职。主任:夏振鲁(兼)副主任:黄朝阳(兼)、祝飞鹏(兼)。
△1995年4月18日 职教学院制订公布“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1995年4月18号—5月9日 职教学院召开第一次教代会。 议题讨论通过1)教学、科研、实验室工作管理条例 2)教辅人员、管理干部考核办法 3)院奖酬金分配办法 4)1995—2000年学院发展规划。
△1995年4月20日 职教学院制订、公布“两公开、一监督”的规定。
△1995年 职教学院设立职业教育研究室,主任为沈中伟。学科方向是高等技术师范教育和职业教育理论研究。
1996年
△1996年1月23日学校党委研究决定钱俊青同志任职教学院副院长。
△1996年6月15日 全国数控培训网络杭州分中心挂牌。该中心是浙江省唯一经机电部批准成立的全国性数控培训机构,挂靠在职教学院,具有数控机床操作工的技能鉴定资格。
△1996年12月20日 职教学院被评为“校园文明建设活动先进集体”,受到学校的表彰。
△1996年 职教学院设立计算机应用教研室和实验室。同时还设立了文秘教研室,与中文教研室两块牌子,一个班子。
1997年
△1997年6月24日 学校党委研究决定,沈中伟同志任职业技术教育学院院长,史旦旦同志任副院长。
△1997年6月26日 学校党委研究决定,陈小鸿同志任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党总支委员、书记。
△1997年10月14日 浙江省电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成立,挂靠职教学院。校党委书记王国榜同志、省劳动厅、省教委有关领导同志出席授牌仪式并讲话。该所具有全省范围内电工、维修电工初、中、高等级鉴定资格。
△1997年10月27日 全院教职工开展了以“学十五大精神,明职教形势,促教学改革,树教师形象”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思想讨论。
△1997年 “工程智能决策研究室”由建工学院划入职教学院。研究室主任俞文泰,学科方向为工程建设中的智能辅助决策系统的应用研究。
△1997年5月 经学校党委核审批准,职教学院学生党支部被评为1996年度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1998年
△1998年1月 职教学院成立轻化工研究室,计伟荣博士任研究室主任。学科方向为:超临界萃取流体介质研究及应用。
△1998年2月 职教学院所属的化工教研室及实验室成建制划归生环学院。
△1998年5月1日 职教学院制定“职教学院创收(培训)工作实施与管理办法”。
△1998年6月20日 校党委批复学院党总支选举结果,党总支由沈中伟、张一青、陈小鸿、姚莫诩、黄朝阳等五位同志组成。陈小鸿同志任总支书记,张一青同志任副书记。
△1998年6月 职教学院学生党支部被评为“浙江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1998年9月15日 学院决定建立“职业教育综合教研室”。
△1998年9月 职教学院所属电工教研室、电子实习车间及实验设备仪器成建制划归信息学院。
△1998年 经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省职教师资培训中心,其办公室与职教学院合署办公。
△1998年 学院决定改变实验室隶属教研室的体制,将专业实验室合并,成立职教学院实验与技能训练中心。
△ 1998年9月16日 职教学院成立“林礼根振兴职业教育奖学金评审委员会”。名誉主任:林礼根,主任:沈中伟。林礼根先生捐资10万元作为奖学金基金。
△ 1998年12月 全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委员会二届三次常委会在我校召开。
1999年
△1999年3月17日 职教学院副院长史旦旦同志兼任浙江工业大学高等建材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该院院长为顾申良同志)。
△1999年5月4日 学校工会在全校青年教师中评选出十位青年教师标兵,我院杜时贵、袁巨龙两位教师榜上有名。
△1999年6月30日 职教学院成立教育技术教研室,应文良同志任教研室主任。
△1999年7月,学校党委研究决定,常雪梅同志任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1999年9月 职教学院中文教研室划归本校人文学院。
△1999年 职教学院加强学科建设,组建职业教育与工程技术复合学科,还组建了教育技术学科。原有的其他教研室均调整为学科方向。
△1999年11月15日教育部职成教司刘占山副司长在省教育厅黄新茂副厅长的陪同下来我校视察工作。
△1999年12月30日 职教学院与天水街道举行“浙江工业大学大学生思想教育实践基地”和“天水街道下岗女工再就业培训基地”揭牌仪式。
2000年
△2000年4月17日以教育部职成司司长黄尧为组长、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副所长余组光、中国科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孙建教授、教育部职成司师资处副处长刘杰等四人组成的教育部专家组在校党委书记王国榜、副校长张立彬的陪同下对我校申报的“国家重点建设全国50个职教师资培训基地”进行了考察、评估。
△2000年5月24日 职教学院制订、公布了“职教学院构建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体系的实施意见 (试行)”。
△2000年6月 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本校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其办公室与职教学院合署办公。
△2000年6月 学院学科构架基本形成。复合学科包括:机械工程技术教育方向、电气工程技术教育方向、土木工程技术教育方向、计算机工程技术教育方向。
△2000年9月27日 浙江工业大学“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正式挂牌。校党委书记王国榜、校长吴添祖为基地揭牌。
2001年
△2001年4月 职教学院高职学生党支部被评为“浙江工业大学1999/2000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同年9月该党支部又被评为“浙江省高校系统先进基层党支部”。
△2001年6月 陈小鸿同志被评为“浙江省高校系统1998/2000年度优秀党务工作者”。
△2001年6月25日 浙工大决定撤销浙工大建材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成立浙工大职业技术学院,与浙工大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增设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技术方向、环境工程技术方向。9月份学院的实训中心由学校本部全部迁入假山路职业技术学院内。
△2001年9月14日 浙工大党委决定,杜时贵同志任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史旦旦同志任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顾申良同志任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石建敏同志任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同时决定成立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党总支,史旦旦、陈小鸿、陈金媛、常雪梅、曹李民、黄朝阳等6同志为党总支委员,陈小鸿同志任书记,常雪梅同志任副书记。
△2001年10月24日 浙江工业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被国家教育部高教司指定为全国第三批教育技术培训中心。
△2001年12月,教师邱飞岳“基于Intranet的房地产集成化信息系统”项目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2年
△2002年1月28日 教育部职成司王继平副司长、师资处郭春鸣副处长在省教育厅职成处叶向群处长的陪同下视察我校。
△2002年4月1日 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委员会成立,杜时贵任主任,史旦旦任副主任。
△2002年5月9日 浙工大举行聘任仪式,聘任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黄新茂同志为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兼职教授。
△2002年5月28日 成立职教、职技学院实验室项目建设小组。组长为石建敏同志,副组长为汪小洪同志。
△2002年12月2日 职教、职技学院三届三次教工代表大会开幕。
△2002年12月2日 校党委对院党总支选举结果批复,由史旦旦、陈小鸿、陈金媛、常雪梅、曹李民等5人组成党总支委员会,陈小鸿同志任书记,常雪梅同志为副书记。
△2002年 职教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获得学校“党支部创新二等奖”。
△2002年 学院举办首届“职业技术教育学术周”活动,邀请省教育厅副厅长黄新茂、华东师大教授钱景舫、上海职教所所长马树超来院讲座。聘请钱景舫为学院专职教授,实质性启动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工作,组织申报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点。
2003年
△2003年4月2日 职教、职技学院成立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创新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杜时贵,委员共17名,秘书:汪华斌、汤斌华。
△2003年4月28日 校党委下发浙工大[2003]18号文,史旦旦同志任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2003年6月24日 学院印发:《职教、职技学院师德规范》和《职教、职技学院教师公约》。
△2003年11月,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点申报成功。
2004年
△2004年1月,学校发文聘任邱飞岳同志为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2004年2月12日 学院制订、公布“职教职技学院岗位聘任实施细则”。
△2004年5月 学院举办“教育-技术-职业”科研学术周活动。
△2004年6月18日 中国职教学会副会长杨金土教授来校考察,为职教学院学生作了题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的高职课程改革”的学术报告。
△2004年 顾容、赵立影指导的我院学生二项多媒体作品获“浙江省大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一等奖。由傅志明、沈中伟、陈小鸿、张常洁、徐佳参加的“不同体制、不同模式的高职办学比较研究”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4年12月8日 学校召开会议,欢送应征入伍的学生。职教学院郑彬、胡立东、刘金俊三同学应征入伍,参加了学校的欢送会。
2005年
△ 2005年1月6日 我校6名教师获省高校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优秀奖,我院青年教师徐佳名列榜首。
△ 2005年1月19日 省教育厅副厅长鲍学军在教育厅职成处处长叶向群的陪同下来校考察。校党委书记汪晓村、常务副校长张立彬向鲍学军介绍了学校的有关情况。
△ 2005年4月15日 全省职教师资培训工作会议在我校举行,鲍学军副厅长到会讲话。
△ 2005年7月11日—11月22日 职教学院党委开展了保持员先进性教育。
△ 2005年11月,申报成功教育技术学硕士点。
△ 2005年12月9日,学校发文将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与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 2005年12月28日,学院举行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暨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建院二十周年庆祝大会。校党委书记汪晓村,校党委副书记沈传缘、韩翼祥,副校长肖瑞峰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教育厅职成处、师范处领导,学院老领导和校友代表,兄弟学院与学校职能部门负责人代表,学院师生代表等近70人参加了庆祝会。
武汉工业大学的前身是1958年8月成立的北京建筑工业学院。1985年8月更名为武汉工业大学。是一所隶属于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的国家重点大学。 武汉工业大学是一所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为特色,以工科为主干,以理科为基础,理科、工科、文科、经济与管理学科相结合,相互渗透的多旁隐科性全国重点大学,由国家教育部主管,进入了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
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就是现在的武汉理工大学余家头校区,武汉水运工程学院最早的前身为1946年1月于武昌下新河创办的国立海事职业学校,1957年1月改为武汉水运工程学院。1965年武汉水运工程学院本部从下新河迁余家头。1992年与武汉河运专科学培仔校合并,组成新的学校,1993年11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改名为武汉交通科技大学。1998年,部分学科通过211工程预审,2000年5月27日,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和武汉工业大学及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武汉理工大学,原武汉交通科技大学以滚动发展形式跨入211工程建设序列。
武汉汽车工业大学隶属于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经、管、文、理、法、教相结合,协调发展的多学科性大学。学校坐落在有“九省通衢”之称的历史名城武汉市南湖之滨。前身为武汉工学院,创建于1958年。1972年湖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并入该校,学校改名为湖北农业机械学院。1979年恢复武汉工学院校名。1983年,学校划归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领导并于1988年率先在全国高校中提出“双向参与,一校二制、产学研合作”的改革思路,成立了有一汽、东风、重汽配启汪、南汽等汽车(摩托车)行业和航空航天兵器等部门65家骨干企事业单位组成的武汉工学院董事会。1995年学校更名为武汉汽车工业大学。1996年5月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与武汉市人民政府共建该校。1997年学校通过了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部门预审。建校以来,学校培养3万余名大学生,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已成为中国汽车工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
你是不是考不上就心生嫉妒了啊
还有,你总是翻别人的旧账,总想找出别人的劣势来打击别人,只是你没这个本事。你不要忘记了:你曾经还不会擦自己的屁股啊!好像现在也不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