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扣件与架子管的比例
100米钢管配80个扣件。
直角扣件与旋转对接扣件使用比例为8:1:1。
也就是用8个直角扣件,要用1个旋转扣件和1个对接扣件。
钢管脚手架扣件主要技术参数:
1、建筑扣件采用GB944-88《可锻铸铁件》的规定,其机械性能不低于可锻铸铁牌号KTH330-8的要求。
2、产品检验均按GB2828-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中规定的二次正常检查抽样方案进行。
3、建筑扣件活动部位都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均小于1mm。
4、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最小距离5mm。
一般来说,一吨架子管需要配300套扣件。而300套扣件里面,直角扣件、对接扣件、旋转扣件的配比为8:1:1,所配扣件分别为240、30、30。
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的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纵向水平杆可采用对接扣件,也可采用搭接。如采用对接扣件方法,则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如采用搭接连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 m,并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
扩展资料
注意
1、搭设过程中必须要求设置安全网和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2、脚手架2步以上,设置1.2m高的防护栏杆。
3、架体外侧的网体与操作层缝隙不大于10mm网间缝隙不大于25mm
4、施工操作层应铺设脚手板、高180mm的挡脚板。
5、施工操作层以下每隔10m应用平网隔离。
6、施工操作层脚手架部分与建筑物之间用平网实施封闭,当脚手架里立杆与建筑物的距离大于200mm时,进一步做四步一隔离。
7、操作层的脚手架必须铺满、固定,护栏高度1m,挡脚板要与立杆固定。
,100m钢管大概需要70~80个扣件;大概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对接扣件的比例为7:1:2。十字扣件和接头扣件的比例就是7:2。
并且要看立管间距等等
主要还是脚手架的设计等等因素
脚手架搭建一般都用到扳手比较多,铁锤需要配一个,看你是用什么样的扣件,如果是钢管冲压扣件就扳手和两个工人就可以了
钢管用6750米,扣件用大约32400个。
根据国家标准明文规定扣件分为直角扣、旋转扣、对接扣,其中直角扣自重为1.34kg/个,旋转扣自重为1.489kg/个,对接扣自重为1.877kg/个。
外墙双排钢管脚手架每平米需要钢管5米,双排脚手架的纵距为1.5米,横距为1.2米,作业为二层,长杆是273m,小横杆需要51根,直角扣件要187个,对接扣件需要55个,旋转扣件为是17个,底座要7个,脚手板14个。可以按此推导出每平米用量。
脚手架钢管宜采用Φ48.0×3.6钢管。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8kg。
建筑外墙架
一般标准的外墙双排架,高度不会超过20米,纵向间距通常为0.9米,且需要在外墙双排架铺满脚踏板,外围设定一定量的护栏和挡脚板和斜杆,预防安全事故。
按照常规方案标准要求搭建的双排外墙架每个平方的脚手架用量大概在27kg-28kg左右,按照建筑外墙的面积即可计算脚手架的面积。
如果一个外墙的高度为10米,长度为10米,那么,脚手架的面积通常按高10mX10m=100㎡计算,脚手架的大概用量会在27~28吨左右,但由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外墙的长度和高度各有所不同,防止外墙的高度过高或者过低,会存在一定数量的标准误差。
看你要多厚的钢管 !
比如常用的 2.75 厚度 的钢管 。 10000米就相当于30吨
一、按照吨位配比,就是每吨钢管需要300套扣件!
所以你需要30×300=9000套左右!
那么9000套扣件 包含的 十字扣件 对接扣件 选择扣件 这三种盖如何配比!
按照8:1:1的比例来配比!
也就是说 每 8个十字扣件 需要1个对接扣件 和1个旋转扣件
二、按照米数计算更简单!
每米配一个扣件 10000米也就是10000套扣件
如果您想更详细了解 请看 http://mt.sohu.com/20161011/n470033703.shtml
材料按建筑面积预知估用量:一般做利润预测和概算指标的时候可以按照建筑面积估算以下周转道材料,每建筑平方米含木模板4.0m2、方木6m、顶丝4个、脚手架(钢管回)10m、扣件8个。
模板是新浇混凝土成型用的模型,模板系统由模板、支承件和紧固件组成,
要求它能保证结构和构件的形状尺寸准确;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装拆方便可多次使用;接缝严密不漏浆。常用的模板包括木模板、定型组合模板、大型工具式的大模板、爬模、滑升模板、隧道模、台模(飞模、桌模)、永久式模板等。
扩展资料:
建筑面积:指建筑物长度、宽度的外包尺寸的乘积再乘以层数。它由使用面积、辅助面积和结构面积组成。
使用面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中直接为生产或生活使用的净面积的总和。
辅助面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为辅助生产或生活活动所占的净面积的总和,例如居住建筑中的楼梯、走道、厕所、厨房等。
结构面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中的墙、柱等结构所占面积的总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筑面积
1平方米钢管应采用木材模板4平方米,方木6米,顶丝4米,脚手架10米,紧固件8个。
全支架按安装水平投影面积计算,不扣除柱占用面积。全支架的高度按设计层的高度计算。当高度为3.6米至5.2米时,根据全支架的基层计算。在5.2米以上每增加1.2米,则按增加一层计算,如增加不到0.6米,则取消增加。
扩展资料:
1993年制定并公布的关于编制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的统一规定,以下简称统一规定,给出了与脚手架设计计算方法有关的问题,如风载计算和实际设计表达式。
经过四年的申请及研究,本规例的修订本已于一九九七年通过及发出,其中基本形成了脚手架设计计算方法的框架,成为陆续颁布和实施的各种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的指导文件。
由脚手架杆和各种形式的连接器形成的脚手架结构,如脚手架、支撑架等使用架,有各自的特点,与工程结构不同,不能完全应用于钢结构的计算,设计和计算应以统一规定中规定的方法和要求为依据。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钢管
百度百科-脚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