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卷制钢管厚度问题请问大家一个问题,用钢板卷制
这种钢管的一般制造工序是:下料→卷制→裁直边→焊接→整圆→端面精加工→对接焊→外圆精加工。损耗要这样计算:1、下料:采用火焰切割超厚钢板时需要预留5~8mm割缝宽度,损耗应在1%;2、卷制、裁直边:考虑到是卷制超厚钢板,需要用大功率卷板机,辊的直径相应要比一般卷板机的要大,两辊间的距离也很大。因此,卷制到钢板边时预留的直边应达到800mm以上(一般薄板预留的直边大约200~250mm左右),直边裁下后不应再拼装接成整板进行卷制(对接焊缝区域存在很大的焊接应力,较难消除,卷制时焊缝处易产生裂纹)。此部分损耗为直边宽度800mm×2×长度×厚度,即1.6米/(1.5米×π)×%=35%;3、端面精加工:一般卷板机的工作长度为2500~3000mmm,按每段钢管的卷制长度为2.5米计算,卷20米共需要卷制8根,为了保证同轴度要求,钢管两端头须加工一部分长度以保证对接平直,此部分损耗约为4%;4、外圆精加工:按要求精加工至设计尺寸时,需考虑卷管的不圆度,因为是超厚板,应加大精加工余量,个人认为应为5mm加工余量,按此计算加工余量为5mm×长度20米×周长4.7米,设板厚为80mm损耗约为总量的6.25%。总损耗=1%+35%+4%+6.25%=46.25%
不同类的管道有不同标准要求,错偏量与管道壁厚成正比如错偏量不超标,可对错偏部分按1:3(轴向:径向)方向进行机械磨削,以减少焊接后的错偏应力。如超过相关标准,就要割开从新组对焊接,主要是根据管道的重要性而定。
十米长钢管切成一米长需要切九次。
十米的长钢管切成一米长的钢管需要切9次,因为十米长管划分十等份,每份一米,只要划九下,即只要切割九次。
因为按小学数学方法,是10减去1等于9次,即切了9个一米,尾部一段是自然而成的,所以10米的长钢管切成一米长的一段,只需要9次就可以。
钢管的分类:
按截面形状分为圆形、方形、矩形和异形钢管。
按材质分为碳素结构钢钢管、低合金结构钢钢管、合金钢钢管和复合钢管。
按用途分为输送管道用、工程结构用、热工设备用、石油化工工业用、机械制造用、地质钻探用、高压设备用钢管等。
按生产工艺分为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其中无缝钢管又分热轧和冷轧(拔)两种,焊接钢管又分直缝焊接钢管和螺旋缝焊接钢管。
子弹的工艺不适合你,那是冲压拉伸工艺。
枪管的工艺产量不行。
我看其实也很简单,用气动自动仪表车床加工。
理由:
1.自动化。一个人可以看数台,只管上、下料。
2.成本低。人工费、设备运行、损耗都很低。
3.投资小,风险低。一台气动自动仪表车床,3、5千元左右。规模可以迅速扩大。
4.效率高。自动进料,走刀,切断。0.7mm只需数秒。
5.精度适合。据厂家资料,重复精度0.1以下,完全可以满足你的0.2的公差。
注意事项:管子超出主轴范围要加支撑,防止管子在离心力作用下弯曲,“抡大鞭”伤人。
毛刺的问题:不用滚切,用切刀切。在切刀的刃口形状上下工夫,完全可以解决。
买来的钢结构焊接方管开裂是否属于质量问题
写回答有奖励共4个回答
2016-01-05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关注
是质量问题:
从问题描述看,开裂是在方管上,不是在其他构件上,而方管是整体采购来的;
方管是经过焊接过程的,结构钢的可焊性比特殊用途钢的可焊性要差,出现裂纹不足为奇;
问题描述中没有反应出买方对方管进行了工作导致其开裂;
综上所述,可以基本判定方管的焊接质量存在问题,是导致方管现场开裂的根本因素;下面原因的第一条可以基本解释结构钢焊接裂纹出现的基本原因;
产生焊接缺陷裂纹的原因:
裂纹产生与金属种类有关:一般低碳钢不容易产生裂纹,包括热裂纹与冷裂纹。低合金高强度钢容易产生冷裂纹,对热裂纹敏感性小。不锈钢恰恰相反,特别容易产生热裂纹,而对冷裂纹敏感性小;含碳量较高的结构钢焊接则容易产生焊接裂纹,在某些承载的构件焊接时,应优先考虑碱性焊条,确保焊缝的塑性,而不宜采用工艺性能好,而焊缝塑性较差的酸性焊条;
裂纹产生与金属焊接性有关。金属焊接性越好,越不容易产生裂纹。焊接性越差,容易产生裂纹。例如铸铁、铜合金;
不锈钢管焊接口约1--3cm处断裂一般是由于不锈钢钢带褪火时炉温不够造成钢带过硬,在焊接处热胀冷缩的时候出现的断裂现象,属于产品质量问题
防止方法:针对不同的金属焊接采用不同的焊接方法、工艺措施。例如焊接Q345采用合适焊接线能量、预热、保持层间温度、焊后热处理等措施防止冷裂纹产生;而在焊接不锈钢时,则采用限制焊接电流等焊接工艺规范,采用小摆动、控制层间温度,采用退火焊道布置、敲击、防止弧坑裂纹与结晶裂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