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设计时,钢管混凝土柱的构造应符合哪些要求
JGJ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对所采用建筑材料要求并不苛刻。3.2节就只下列5条:3.2.1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宜采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和高强钢筋;构件内力较大或抗震性能有较高要求时,宜采用型钢混凝土、钢管混凝土构件。
3.2.2 各类结构用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均不应低于C20,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抗震设计时,一级抗震等级框架梁、柱及其节点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2 筒体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
3 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楼盖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
4 转换层楼板、转换梁、转换柱、箱形转换结构以及转换厚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不应低于C30;
5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不应低于C30
6 型钢混凝土梁、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
7 现浇非预应力混凝土楼盖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高于C40
8 抗震设计时,框架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9度时不宜高于C60,8度时不宜高于C70;剪力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高于C60。
3.2.3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受力JGJ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对所采用建筑材料要求并不苛刻。3.2节就只下JGJ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对所采用建筑材料要求并不苛刻。3.2节就只下列5条:
3.2.1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宜采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和高强钢筋;构件内力较大或抗震性能有较高要求时,宜采用型钢混凝土、钢管混凝土构件。
3.2.2 各类结构用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均不应低于C20,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抗震设计时,一级抗震等级框架梁、柱及其节点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2 筒体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
3 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楼盖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
4 转换层楼板、转换梁、转换柱、箱形转换结构以及转换厚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不应低于C30;
5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不应低于C30
6 型钢混凝土梁、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
7 现浇非预应力混凝土楼盖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高于C40
8 抗震设计时,框架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9度时不宜高于C60,8度时不宜高于C70;剪力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高于C60。列5条:
3.2.1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宜采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和高强钢筋;构件内力较大或抗震性能有较高要求时,宜采用型钢混凝土、钢管混凝土构件。
3.2.2 各类结构用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均不应低于C20,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抗震设计时,一级抗震等级框架梁、柱及其节点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2 筒体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
3 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楼盖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
4 转换层楼板、转换梁、转换柱、箱形转换结构以及转换厚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不应低于C30;
5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不应低于C30
6 型钢混凝土梁、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
7 现浇非预应力混凝土楼盖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高于C40
8 抗震设计时,框架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9度时不宜高于C60,8度时不宜高于C70;剪力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高于C60。
钢管混凝土就是把混凝土灌入钢管中并捣实以加大钢管的强度和刚度。
一般的把混凝土强度等级在C50以下的钢管混凝土称为普通钢管混凝土;
混凝土强度等级在C50以上的钢管混凝土称为钢管高强混凝土;
混凝土强度等级在C100以上的钢管混凝土称为钢管超高强混凝土。
——摘自百度百科。
至于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中将混凝土强度等级从C15~C80,而一般C60以上属于高强混凝土。
此外,在CECS
28-2012《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范》中对混凝土材料的要求是:3.2.1
钢管内的混凝土可采用普通混凝土和自密实混凝土,其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综上,钢管混凝土并不一定都要用高强混凝土。
钢混结构这百度百科的“钢混结构住宅的结构材料是钢筋混凝土,即钢筋、水泥、粗细骨料(碎石)、水等的混合体。”词条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术语钢筋混凝土结构已隶属于混凝土结构是不太协调的。且从未有夲规范定性钢混结构。只是我们平常叫叫“钢混结构”而已。可以说没有这个“钢混结构”的术语。
现在有些规范已经在细化譬如:钢管混凝土结构已经有:《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范》CECS 28-2012 、《钢管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628-2010,《组合结构设计规范》JGJ138-2016、《钢骨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YB 9082-2006。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版):
2.1.1 混凝土结构concrete structure
以混凝土为主制成的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
2.1. 5 钢筋混凝土结构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配置受力普通钢筋的混凝土结构。
《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范》CECS 28-2012
2. 1. 1 圆形铜管混凝土构件circular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rnernbers
在圆形钢管内浇注混凝土且共同受力的构件。
2. 1. 2 钢管混凝土结构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 structures
采用钢管混凝土(本规程特指圆钢管混凝土)构件的结构。
《组合结构设计规范》JGJ138-2016:
2. 1. 1 组合结构构件composite structure members
由型钢、钢管或钢板与钢筋泪凝土组合能整体受力的结构构件。
2. 1. 2 组合结构composite structures
由组合结构构件组成的结构,以及由组合结构构件与钢构件、钢筋混凝土构件组成的结构。
2. 1. 3 型钢混凝土框架梁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frarne bearns
钢筋混凝土截面内配置型钢的框架梁。
《钢骨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YB 9082-2006
参考资料: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版) 、《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范》CECS 28-2012 、《钢管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628-2010,《组合结构设计规范》JGJ138-2016、《钢骨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YB 9082-2006。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在结构构件受外力荷载作用前,先人为地对它施加压力,由此产生的预应力状态用以减小或抵消外荷载所引起的拉应力,即借助于混凝土较高的抗压强度来弥补其抗拉强度的不足,达到推迟受拉区混凝土开裂的目的。以预应力混凝土制成的结构,因以张拉钢筋的方法来达到预压应力,所以也称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
一、拱桥的类型与施工方法
1、类型
按拱圈与车行道的相对位置以及承载方式分:上承式、中承式、下承式
按拱圈混凝土浇筑的方式分:现浇混凝土拱、预制混凝土拱再拼装
2、主要施工方法
按拱圈施工的拱架(支撑方式 ):支架法、少支架法、无支架法
施工方法选用:根据拱桥的跨度、结构形式、现场施工条件、施工水平等因素
3、拱架种类与形式
拱架种类按材料分:木拱架、钢拱架、竹拱架、竹木混合拱架、钢木组合拱架、土牛拱胎架
按结构形式分:排架式、撑架式、扇架式、桁架式、组合式、叠桁式、斜拉式
选用拱架原则:拱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同时要求取材容易、构造简单、受力明确、制作及装拆方便,并能重复使用
二、现浇拱桥施工
1、一般规定
装配式拱桥构件吊装时,混凝土的强度不得低于设计要求,无设计要求是,不得低于设计强度值的75%
拱圈(拱肋)放样是应按设计要求设预拱度,当设计无要求时,可根据跨度大小、恒载挠度、拱架刚度等因素计算预拱度,拱顶宜取计算跨度的1/1000-1/500放样时,水平长度偏差及拱轴线偏差,当跨度大于20m时,不得大于计算跨度的1/5000当跨度小于或等于20m,不得大于4mm
拱圈(拱肋)封拱合龙温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宜在当地年平均温度或5-10°C时进行
2、在拱架上浇筑混凝土拱圈
跨径小于16m的拱圈或拱肋混凝土:应按拱圈全宽从两端拱脚向拱顶对称、连续浇筑,并在拱脚混凝土初凝前全部完成,不能完成时,则应在拱脚预留一个隔缝,最后浇筑隔缝混凝土
跨径大于或等于16m的拱圈或拱肋:宜分段浇筑分段位置:拱式拱架宜设置在拱架受力反弯点、拱架节点、拱顶及拱脚处满布式拱架宜设置在拱顶、1/4跨径、拱脚及拱架节点等处各段的接缝面应与拱轴线垂直,各分段点应预留间隔槽,其宽度宜为0.5-1m,当预计拱架变形较小时,可减少或不设间隔槽,应采取分段间隔浇筑
分段浇筑程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应对称于拱顶进行,各分段内的混凝土应一次连续浇筑完毕,因故中断时,应将施工缝凿成垂直于拱轴线的平面或台阶式接合面
间隔槽混凝土浇筑应由拱脚向拱顶对称进行,应待拱圈混凝土分段浇筑完成且强度达到75%设计强度且接合面按施工缝处理后再进行
分段浇筑钢筋混凝土拱圈(拱肋)时,纵向不得采用通长钢筋,钢筋接头应安设在后浇的几个间隔槽内,并应在浇筑间隔槽混凝土时焊接
浇筑大跨径拱圈(拱肋)混凝土时,宜采用分环(层)分段浇筑方法浇筑,也可纵向分幅浇筑,中幅先行浇筑合龙,达到设计要求后,再横向对称浇筑合龙其他幅
拱圈(拱肋)封拱合龙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各段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5%当封拱合龙前用千斤顶施加压力的方法调整拱圈应力时,拱圈(包括已浇间隔槽)的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
三、装配式桁架拱和刚构拱安装
1、装配式桁架拱、刚构拱采用卧式预制拱片时,为防止拱片在起吊过程中产生扭折,起吊时必须将全片水平吊起后,再悬空翻身竖立
2、大跨径桁式组合拱,拱顶湿接头混凝土,宜采用较构件混凝土强度高一级的早强混凝土
3、安装过程中用全站仪,对拱肋、拱圈的挠度和横向位移、混凝土裂缝、墩台变位、安装设施的变形和变位等项目进行观测
4、拱肋吊装定位合龙时,应进行接头高程和轴线位置的观测,以控制、调整其拱轴线,使之符合设计要求。拱肋松索成拱以后,从拱上施工加载起,一直到拱上建筑完成,应随时对1/4跨、1/8跨及拱顶各点进行挠度和横向位移的观测
四、钢管混凝土拱
1、弯管宜采用加热顶压方式,加热温度不得超过800°C
2、拱肋节段焊接强度不应低于母材强度
3、在钢管拱肋上应设置混凝土压注孔、倒流截止阀、排气孔及扣点、吊点节点板
4、钢管拱肋外露面应按设计要求做长效防护处理
5、钢管拱肋成拱过程中,应同时安装横向连系,未安装连系的不得多于一个节段,否则应采取临时横向稳定措施
6、节段间环焊缝的施焊应对称进行,并应采用定位板控制焊缝间隙,不得采用堆焊
7、合龙口的焊接或栓接作业应选择在环境温度相对稳定的时段内快速完成
8、采用斜拉扣索悬拼法施工时,扣索采用钢铰线或高强钢丝束时,安全系数应大于2
【拓展】拱桥
拱桥由来
赵州桥中国的拱桥始建于东汉中后期,已有一千八百余年的历史。它是由伸臂木石梁桥、撑架桥等逐步发展而成的。在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外形都是曲的,所以古时常称为曲桥。在古文献中,还用“囷”、“窌”、“窦”、“瓮”等字来表示拱。
拱桥。造型优美,曲线圆润,富有动态感。单拱的如北京颐和园玉带桥,拱券呈抛物线形,桥身用汉白玉,桥形如垂虹卧波。多孔拱桥适于跨度较大的宽广水面,常见的多为三、五、七孔,著名的颐和园十七孔桥,长约150米,宽约6.6米,连接南湖岛,丰富了昆明湖的层次,成为万寿山的对景。河北赵州桥的“敞肩拱”是中国首创,在园林中仿此形式的很多,如苏州东园中的一座。
拱桥特点
中国建造拱桥的历史要比以造拱桥著称的古罗马晚好几百年,但中国的拱桥却独具一格。形式之多,造型之美,世界少有。有驼峰突起的陡拱,有宛如皎月的坦拱,有玉带浮水的平坦的纤道多孔拱桥,也有长虹卧波、形成自然纵坡的长拱桥。拱肩上有敞开的(如大拱上加小拱,现称空腹拱)和不敞开的(现称实腹拱)。拱形有半圆、多边形、圆弧、椭圆、抛物线、蛋形、马蹄形和尖拱形,可说应有尽有。
拱桥孔数上有单孔与多孔,多孔以奇数为多,偶数较少,多孔拱桥,如果当某孔主拱受荷时,能通过桥墩的变形或拱上结构的作用将荷载由近及远的传递到其它孔主拱上去,这样的拱桥称为连续拱桥,简称连拱;江浙水乡的三、五、七、九孔石拱桥,一般是中孔最大,两边孔径依次按比例递减,桥墩狭薄轻巧,具有划一格局,令人钦佩。由于桥孔搭配适宜,全桥协调匀称,自然落坡既便于行人上下,又利于各类船只的航运。杭州市城北的拱辰桥是三孔的一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有的桥孔多达数十孔,甚至超过百孔,如1979年发现的徐州景国桥,就有104孔,估计它是明清桥梁。多跨拱桥又有连续拱和固端拱,固端拱采用厚大桥墩,在华北、西南、华中、华东等地都可见到,连续拱只见于江南水乡。按建拱的材料分有石拱、木拱、砖拱、竹拱和砖石混合拱。
单孔拱桥
拱桥以承受轴向压力为主的拱圈或拱肋作为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拱结构由拱圈(拱肋)及其支座组成。拱桥可用砖、石、混凝土等抗压性能良好的材料建造大跨度拱桥则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材建造,以承受发生的力矩。按拱圈的静力体系分为无铰拱、双铰拱、三铰拱。前二者为超静定结构,后者为静定结构。无铰拱的拱圈两端固结于桥台,结构最为刚劲,变形小,比有铰拱经济,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是普遍采用的形式,但修建无铰拱桥要求有坚实的地基基础。双铰拱是在拱圈两端设置可转动的铰支承,结构虽不如无铰拱刚劲,但可减弱桥台位移等因素的不利影响,在地基条件较差和不宜修建无铰拱的地方,可采用双铰拱桥。三铰拱则是在双铰拱的.拱顶再增设一铰,结构的刚度更差些,拱顶铰的构造和维护也较复杂,一般不宜作主拱圈。拱桥按结构形式可分为板拱、肋拱、双曲拱、箱形拱、桁架拱。拱桥为桥梁基本体系之一,一直是大跨径桥梁的主要形式。拱桥建筑历史悠久,20世纪得到迅速发展,50年代以前达到全盛时期。古今中外名桥(如赵州桥、卢沟桥、悉尼港桥、克尔克桥等)遍布各地,在桥梁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适用于大、中、小跨径的公路桥和铁路桥,更因其造型优美,常用于城市及风景区的桥梁建筑。
拱桥式样
拱桥是中国最常用的一种桥梁型式,其式样之多,数量之大,为各种桥型之冠,特别是公路桥梁,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公路桥中7%为拱桥。由于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石料资源丰富,因此拱桥以石料为主。建于公元1990年,跨径120m的湖南乌巢河大桥,是当今世界跨径第一的石拱桥。中国建造的钢筋混凝土拱桥的形式更是繁花似锦,式样之多当属世界之最,其中建造得比较多的是箱形拱、双曲拱、肋拱、桁架拱、刚架拱等,它们大多数是上承式桥梁,桥面宽敞,造价低廉。
拱桥箱形拱主要用于大跨径。重庆涪陵乌江大桥,跨径200米,是中国已建成的最大跨径的箱形拱,跨径420米的万县长江大桥正在设计中,它将是世界最大跨径的钢筋混凝土拱桥。双曲拱是中国首创并不断改进的一种新型钢筋混凝土拱桥,它发源于江苏无锡,遍步各地,最大跨径当推河南前河大桥,跨径150米;桁架拱是在软土地基上为了减轻自重、改善拱上建筑与主拱圈共同作用,藉桁架原理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轻型钢筋混凝土拱桥,适用于中小跨径桥梁。当采用了预应力措施和悬臂拼装的方法,就形成一种悬臂组合桁架拱桥,正在建造的贵州江界河大桥,主跨330米,是国内最大跨径的在建拱桥。四川宜宾小南门大桥为跨径240米的中承式肋拱,是中国该种桥型的最大跨径。刚架拱桥是从简化拱上建筑着眼,利用斜撑将桥面最不利荷载位置的荷载传至拱脚,以改善主拱的受力,在江苏无锡建成了跨越大运河的三座跨径100米的钢筋混凝土刚架拱。在中国也建有一定数量的下承式钢筋混凝土肋拱,其中有的是系杆拱或刚拱刚梁组合拱,后者是跨径100m米的中承式无铰拱;中国还修建了一些钢拱桥及斜腿刚架桥。
中国在建造钢筋混凝土拱桥的实践中进行了拱轴线优化,混凝土徐变对混凝土拱内力重分布影响、连拱计算、拱桥荷载横向分布、各种形式拱桥的设计计算理论的创立与完善、组合装配式混凝土拱桥的施工控制等研究。为了适应在软土地基上建造混凝土拱桥,提出了组合桥台形式与其计算理论。在拱桥施工方法上也有所创新:如中小跨径拱桥以预制拱肋为拱架,少支架施工为主,或采用悬砌方法;大跨径拱桥则采取纵向分条,横向分段,预制拱肋,无支架吊装,组合拼装与现浇相组合的施工方法;此外,在采用无支架转体施工方法建造拱桥方面也有不少成功的经验。
第一部分土建类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
1.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2.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GB/T50001-2010
3.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4.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5.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6.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7.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9.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10.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
1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9
12.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
13.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
14.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15.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
1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
17. 烟囱设计规范GB50051-2002
18. 烟囱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78-2008
19.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0-2002
20.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
21.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22. 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
23.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24.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87
25.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规范GB50098-2009
26. 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10
27. 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
28.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29.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30. 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程GB 50113-2005
31.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
32. 人防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34-2004
33. 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B 50135-2006
34.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 50137-2011
35.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2008
36.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50146-90
37. 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50152-92
38. 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
39.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40. 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1-2012
4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4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4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44.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45. 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12
46.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47.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48.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
49.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50. 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2002
51. 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2001
52.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001年局部修订)
53.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54. 建筑防腐蚀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24-95
55. 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GB/T50228-96
56. 工业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252-2010
57.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58.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2010
59.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60.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
61.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
62.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
63. 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50327-2001
64.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
65.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66.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67.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
68.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T50375-2006
69. 工程建设勘察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50379-2006
70. 硬泡聚氨酯保温防水工程技术规范GB50404-2007
71.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72.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50430-2007
73. 石油化工建(构)筑物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453-2008
74.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2008
75.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
76.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 50496-2009
77.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78.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
79. 双曲线冷却塔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573-2010
80. 铝合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76-2010
81. 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2010
82.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建设工程应用技术规范GB50608-2010
83. 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621-2010
84.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628-2010
85.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GB50656-2011
86. 钢筋混凝土筒仓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69-2011
87. 预制组合立杆技术规范GB50682-2011
88. 胶合木结构技术规范GB/T 50708-2012
89. 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技术规程GB/T50733-2011
90.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50755-2012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91. 呋喃树脂防腐蚀工程技术规程CECS01:2004
92.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2:2005
93.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2007
94. 静力触探技术标准CECS04:88
95. 砖砌圆筒仓技术规范CECS08:89
96. 进口木材在工程上应用的规定CECS12:89
97. 钢纤维混凝土试验方法CECS13:89
98.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21:2000
99. 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
100. 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CECS24:90
101.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25:90
102. 双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26:90
103. 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28:90
104. 柔毡屋面防水工程技术规程CECS29:91
105. 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38:2004
106.混凝土及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控制规程CECS40:92
107.钢筋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节点与连接设计规程CECS43:92
108.砂、石碱活性快速试验方法CECS48:93
109.整体预应力装配式板柱结构技术规程CECS52:2010
110.孔隙水压力测试规程CECS55:93
111.混凝土电视塔施工技术规程CECS58:94
112.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69:94
113.工程建设施工现场焊接目视检验规范CECS71:94 (与CECS 70:94)
114.二甲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防腐蚀工程技术规程CECS73:95
115.钢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77:96
116.砖混结构房屋加层技术规范CECS78:96
117.塔桅钢结构施工及验收规程CECS80:2006
118.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46:2003
119.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59:2004
120.建筑工程预应力施工规程CECS180:2005
121.聚苯模板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94:2006
122.聚合物水泥、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应用技术规程CECS195:2006
123.建筑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程CECS196:2006
124.聚乙烯丙纶卷材复合防水工程技术规程CECS199:2006
125.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CECS200:2006
126.植物纤维石膏渣空心砌块应用技术规程CECS201:2006
127.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CECS203:2006
128.建筑室内吊顶工程技术规程CECS255:2009
129.蒸压粉煤灰砖建筑技术规范CECS256:2009
130.混凝土砖建筑技术规范CECS257:2009
13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CECS266:2009
132.水工混凝土外保温聚苯板施工技术规范CECS268:2010
133.自承重砌体墙技术规程CECS281:2010
134.轻钢构架固模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CECS283:2010
135.波浪腹板钢结构应用技术规程 CECS290:2011
136.高差仪应用技术规程CECS314:2012
城镇建设工程行业标准
137.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
138.粉煤灰石灰类道路基层施工及验收规程CJJ4-97
139.煤渣石灰类道路基层施工暂行技术规定CJJ5-83
140.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06
141.乳化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程CJJ42-91
142.热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及验收规程CJJ43-91
143.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
144.民用房屋修缮工程施工规程CJJ/T53-93
145.房屋渗漏修缮技术规程CJJ62-95
建筑工程行业标准
146.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147.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2011
148.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7-91
149.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
150.轻骨料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12-2006
151.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JGJ/T14-2004
152.蒸压加气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17-2008
15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154.冷拔钢丝预应力混构件设计与施工规程JGJ19-92
155.V形折板屋盖设计与施工规程JGJ/T21-93
156.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
157.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
158.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JGJ28-86
159.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160.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61.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162.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51-2002
163.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164.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
16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16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167.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2006
168.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GJ65-89
169.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JGJ70-2009
170.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1-90
171.自流平面工程技术规程JGJ/T175-2009
172.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10/备案号J278-2010
173.网架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GJ78-91
17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175.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176.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
177.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2011
178.软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GJ83-91
179.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05/备案号J1006-2010
180.建设领域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规范JGJ/T90-92
181.软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GJ93-91
182.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02
183.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88-92
184.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
185.建设领域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规范JGJ/T90-92
186.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T92-2004
18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188.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2011
189.钢框胶合板模板技术规程JGJ96-95
190.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10/备案号J65-2010
191.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
192.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
193.塑料门窗安装及验收规程JGJ103-2008
194.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
195.机械喷抹灰施工规程JGJ/T105-2011
196.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197.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备案号J986-2010
198.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108--96
199.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JGJ109—96
200.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JGJ110—2008
201.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9
202.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T114—2003
203.冷轧扭钢筋混凝土构件技术规程JGJ115-2006
204.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2009/备案号J886-2009
20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206.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JGJ/T121-99
207.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126—2000
208.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10/备案号J43-2010
209.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备案号J84-2011
210.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132-2009/备案号J85-2009
211.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01
212.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备案号J886-2009
213.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JGJ137—2001
214.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GJ/T139—2001
215.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规程JGJ140-2004
216.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
217.逆作复合桩基技术规程JGJ/T186-2009
218.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160-2008
219.地下建筑工程逆作法技术规程JGJ165-2010/备案号J1138-2010
220.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221.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169-2009
222.建筑陶瓷薄板应用技术规程JGJ/T 172-2012备案号J861-2012
223.自流平地面工程技术规程JGJ/T175-2009/备案号J884-2009
224.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177-2009/备案号J970-2009
225.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178-2009/备案号J887-2009
226.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备案号J888-2009
227.液压升降整体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83-2009/J892-2009
228.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定JGJ/T185-2009/备案号J951-2009
229.逆作复合桩基技术规程JGJ/T186-2009/备案号J952-2009
230.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备案号J953-2009
231.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JGJ/T188-2009/备案号J954-2009
232.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193-2009/备案号J957-2009
233.液压爬升模板工程技术规程JGJ195-2010/备案号J987-2010
234.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备案号J974-2010
235.混凝土预制拼装塔机基础技术规程JGJ/T197-2010/备案号J1086-2010
236.施工企业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化管理规范JGJ/T198-2010/备案号J993-2010
237.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备案号J999-2010
238.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基础数据标准JGJ/T204-2010
239.建筑门窗工程检测技术规程JGJ/T205-2010/备案号J991-2010
240.海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JGJ206-2010/备案号J1038-2010
241.后锚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08-2010/备案号J1007-2010
242.轻型钢结构住宅技术规程JGJ209-2010/备案号J1009-2010
243.刚-柔性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JGJ/T210-2010/备案号1005-2010
244.建筑工程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技术规程JGJ/T211-2010/备案号J1004-2010
245.地下工程渗漏治理技术规程JGJ/T212-2010/备案号J1080-2010
246.建设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2010/备案号J1067-2010
247.铝合金结构工程施工规程JGJ/T216-2010/备案号J1068-2010
248.混凝土结构用钢筋间隔件应用技术规程JGJ/T219-2010/备案号J1139-2010
249.建筑工程可持续性评价标准JGJ/T222-2011/备案号J1217-2011
250.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技术规程JGJ224-2010/备案号J1127-2010
251.倒置式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230-2010/备案号J1124-2010
252.建筑施工承接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备案号J1128-2010
253.水泥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233-2011/备案号J1144-2011
254.择压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4-2011/备案号J1157-2011
255.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JGJ/T235-2011/备案号J1166-2011
256.混凝土基层喷浆处理技术规程JGJ/T238-2011/备案号J1156-2011
257.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技术规程JGJ 248-2012备案号J 1397-2012
258.拱形钢结构技术规程JGJ/T249-2011/备案号J1215-2011
259.建筑钢结构防腐蚀技术规程JGJ/T251-2011/备案号J1218-2011
260.无机轻集料砂浆保温系统技术规程JGJ253-2011/备案号J1329-2011
261.建筑施工竹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254-2011/备案号J1336-2011
262.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256-2011/备案号J1230-2011
263.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修复与防护技术规程 JGJ/T259-2012 备案号J1403-2012
264.钢丝网架混凝土复合板结构技术规程JGJ/T273-2012备案号J1411-2012
265.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 JGJ276-2012 备案号1354-2012
266.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81-2012备案号J1414-2012
267.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JGJ/T283-2012/备案号J14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