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推尺的使用方法
先将折叠杆拉直,向下调整折叠杆套管,使折叠杆套管将上、下手柄杆锁紧并成为一直线状态。
复位钮逆时针旋压到底,计数器清零。
轮子最下方(指针)对准测量起始位置,手持手柄推动轮子向前旋转,计数器开始计数,至到轮子最下方(指针)对准测量的终点,读取计数器的值。
卷尺上的数字分为两排,一排数字单位是厘米/CM,一排单位是英寸,1CM约=0.3937英寸,1英寸约=2.54CM,所以两个数字相距较短的数字单位是厘米,较长的为英寸,单位厘米的数字字体也比英寸的小,100厘米=1米,使用中一般用单位是厘米的。
卷尺能卷起来是因为卷尺里面装有弹簧,在拉出测量长度时,实际是拉长标尺及弹簧的长度,一旦测量完毕,卷尺里面的弹簧会自动收缩,标尺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也跟着收缩,所以卷尺就会卷起来。
卷尺头是松的,以便于量尺寸,卷尺量尺寸时,有两种量法,量法的差别就是卷尺头部铁片的厚度,卷尺头部松的目的就是在顶在物体上时,能将卷尺头部铁片补偿出来。
扩展资料:
卷尺的受力
卷尺的“内芯”,里面有根小的一截钢片,作用就跟弹簧差不多,就是玩具手枪扳机上面的那个,用来“打击”子弹的那跟小钢丝,拉出来的时候使它受力弯曲,松开后外力消失,所以再自动弹回。
而卷尺上最前面有个折叠的那一部分,这时候就起作用了,使卷尺卡在外面,使它不会完全缩进去。
一开始他是松的,拉出来后他就变紧了,松手后它应该就有个复原的过程,所以再自动弹回。 就是他最开始里面就是松的,拉的时候就紧了,之间有个弹力,再松开自然就有弹回去。
皮尺的反面是市制刻度:市尺,市寸卷尺的正面分上下二部分,一边是公制刻度(公尺,公分),一边是英制刻度,(英尺,英寸).
一般卷尺上的数字分为两排,一排数字单位是厘米/CM,一排单位是英寸,1CM约=0.3937英寸,1英寸约=2.54CM,所以两个数字相距较短的数字单位是厘米,较长的为英寸,单位厘米的数字字体也比英寸的小,100厘米=1米,使用中一般用单位是厘米的.
看卷尺几个神秘功能
1、如果仔细观察过卷尺的话,你会记得卷尺的挂钩处是有一个孔的。
那么它到底是做什么用呢?下面这张图会让你瞬间理解,它就是可以这样卡在钉子上,然后就不用另外一只手,或者另外一个人帮你固定卷尺了。
2、卷尺挂钩边缘并不是平整的,而是带齿的。
它的用处就是当你需要在测量的地方画上一条线,而手中又没有笔的时候使用的,将它按住在需要划线的位置摩擦几下,就可以划出一条线帮你辨识了。
3、卷尺的最前端的这个位置是可以移动的,而且一般第一格的长度比第二格的长度要短,很多人觉得这处活动的设计会影响卷尺的精确度,然而实际上卷尺尺钩灵活是卷尺的一个很重要的质量要求。
其实在使用卷尺测量物体的外径的话,你需要将卷尺向后拉,这样测量的结果就是准确的。如果你测量物体的内径的话,卷尺尺钩本身就有厚度,这时候你就需要将这段可移动的距离缩回去。这就是卷尺前端为何要设计成灵活的原因。
一、直接读数法 测量时钢卷尺零刻度对准测量起始点,施以适当拉力(拉尺力以钢卷尺鉴定拉力或尺上标定拉力为准,用弹簧秤衡量),直接读取测量终止点所对应的尺上刻度。
二、间接读数法 在一些无法直接使用钢卷尺的部位,可以用钢尺或直角尺,使零刻度对准测量点,尺身与测量方向一致用钢卷尺量取到钢尺或直角尺上某一整刻度的距离,用读数法量出。
知识延展
一、卷尺,又称鲁班尺,台语称文工尺,是一种软性的测量工具,由塑料、钢条、布料等材料制成。它容易携带,能够测量一些曲线的长度。在服装业中所用的量衣尺即为一种卷尺,又称软尺,所用材料为PVC塑料和玻璃纤维。
二、卷尺的主要类型为钢卷尺,其次是纤维卷尺,就是大家常常看到的皮尺,很多人说是布尺,还有就是腰围尺(裁缝尺/量衣尺都属于此类)。在我国的南方和香港地区通常称卷尺为软尺或者拉尺。其材质是PVC塑料和玻璃纤维,玻璃纤维能防止在卷尺的使用过程中被拉长。
三、皮尺,一般是公英制的,就是一面150厘米,另外一面60英寸。英寸是国外常用的计量单位,电视机和显示器的尺寸单位就是英寸的。还有牛仔裤的尺码,也是英寸的。 在国内,量衣皮尺常用的是市寸的。一面150厘米,另外一面45市寸。经常说的2尺1的,2尺2的腰,就是市寸的单位。
对于新手来说,很多东西都是不太了解的。我们知道卷尺,卷尺在我们的生活虽然很常见,但是有的新手,根本看不懂卷尺。不知道卷尺他是怎么测量的,所以也不知道卷尺它的数字表示着是什么意思,如果我们想要正确的使用卷尺对于他一定要真心了解,那么我就来告诉你一个新手如何看懂卷尺?卷尺有哪些种类?
一个新手如何看懂卷尺
卷尺上的数字分为两排,一排数字单位是厘米/CM,一排单位是英寸,1CM约=0.3937英寸,1英寸约=2.54CM,所以两个数字相距较短的数字单位是厘米,较长的为英寸,单位厘米的数字字体也比英寸的小,100厘米=1米,使用中一般用单位是厘米的。
卷尺有哪些种类
卷尺的主要类型为钢卷尺,其次是纤维卷尺,就是大家常常看到的皮尺,很多人说是布尺,还有就是腰围尺(裁缝尺/量衣尺都属于此类)。在我国的南方和香港地区通常称卷尺为软尺或者拉尺。其材质是PVC塑料和玻璃纤维,玻璃纤维能防止在卷尺的使用过程中被拉长。
1、卷尺种类皮尺
皮卷尺是用玻璃纤维和PVC塑料合制而成,别名是纤维卷尺或者是软尺。一般是公英制的,就是一面150厘米,另外一面60英寸。英寸是国外常用的计量单位,电视机和 显示器 的尺寸单位就是英寸的。还有牛仔裤的尺码,也是英寸的。在国内,量衣皮尺常用的是市寸的。一面150厘米,另外一面45市寸。经常说的2尺1的,2尺2的腰,就是市寸的单位。
2、卷尺种类礼品尺
用于广告促销之用途,分为钢卷尺(钢带)和皮卷尺(PVC塑料纤维尺带),通常是造型可爱比较小巧。卷尺又称量具,世界上百分之八十五的卷尺都是从中国出口的。
以上是我为我们介绍的一个新手如何看懂卷尺?卷尺有哪些种类?如果我们是先手不懂卷尺的话,可以采取我的方法来了解卷尺,其实真者的卷尺的认识还是很简单的,如果我们不太懂的话,简单的去了解一下,可以帮助我们对卷尺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在生活当中使用更方便一点。
带表卡尺的读数方法:
表盘上面每一刻度的值为“0.02mm”,表盘指针每旋转一整圈的值等于主尺上面一个刻度的值,为“1mm”。
读数时,先读主尺上面的值,再读表盘上面的值。当主尺上面的值为偶数时,我们则在表盘上读右半圈的数值;当主尺上面的值为奇数时,我们则在表盘上读左半圈的数值。
举例如下图所示:
例1:主尺上的值为“4mm”,为偶数,我们在表盘上面的读数则取右半圈数值,为“0.66mm”,总数值为“4.66mm”。
例2:主尺上的值为“5mm”,为奇数,那么我们在表盘上面的的读数则取左半圈数值,为“0.92mm”,总数值为“5.92mm”。
扩展资料带表卡尺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应将游标卡尺擦干净,然后拉动尺框,沿尺身滑动应灵活、平稳,不得时紧时松或卡住现象。用紧固螺钉固定尺框身读数不应发生变化。
2、检查零位。轻轻推动尺框,使两测量爪的测量面合拢,检查两测量面接触情况,不得有明显漏光现象,并且表盘指针指向“0”,同时,检查尺身与尺框是否在零刻度线对齐。
3、测量时,用手慢慢推动和拉动尺框,使量爪与被测零件表面轻轻接触,然后轻轻晃动游标卡尺,使其接触良好。使用游标卡尺时因没有测力机构,全凭操作者手感掌握,不得用力过大,以免影响测量精度。
4、测量外形尺寸时,应先将游表卡尺活动量爪张开,使工件能自由地放入两量爪之间,然后将固定量爪贴靠在工作表面上,用手移动尺框,使活动量爪紧密贴在工件表面上。注意:1.测量时工件两端面与量爪不得倾斜。2.测量时,不得使用量爪间的距离小于工件尺寸,而强制将量爪卡到零件上。
5、测量内径尺寸时,应将两刀口内量爪分开且距离小于被测尺寸,放入被测孔内后再移动尺框内量爪使其在工件内表面紧密接触,即可以在卡尺进行读数。注意:游标卡尺测量爪应测在工件两端孔的直径位置处,且不得歪斜。
6、游标卡尺量爪测量面有多种形状。测量时,应根据被测零件的形状正确选用。如测量长和外形尺寸,则应选用外量爪测量;如测内径,应选用内量爪测量;如测深度,则应选用深度尺来测量。
7、读数时,带表游标卡尺应水平拿着,使视线正对刻度线表面,然后按读数方法仔细辨认指示位置,以便读出,以免因视线不正,造成读数误差。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带表卡尺我们来看一下卷尺上面的数字,手上的卷尺标注着64毫米,而这个数字就代表着卷尺外壳横向的直径,有了这个数字之后,在测量的时候,可以把卷尺直接竖起来测量,如果尺子上面的距离是10厘米,那么这个距离的总长度,就是10里面加上6.4厘米,一共是16.4厘米。
卷尺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工量具。 大家经常看到的是钢卷尺,建筑和装修常用,也是家庭必备工具之一。分为纤维卷尺,皮尺,腰围尺等。鲁班尺,风水尺,文公尺同样是属于钢卷尺。
特征
一、卷尺变形太大不会失效。为什么没失效;卷尺里的发条很长,它的完全放松到完全缩紧区间很大,卷尺的全部行程包括其中,两头都留有余量,所以卷尺不会失效。
二、拉一米长和拉二米长,拉力没什么区别;卷尺的发条很薄,缩紧时的变形量也很小,所以反作用力很小,拉尺时就感觉不到力的变化。
刻度
皮尺和卷尺公制刻度相同,皮尺的一公分就等于卷尺的一公分,黑心服装商人用的蒙人卷尺除外。
皮尺的反面是市制刻度:市尺,市寸;卷尺的正面分上下二部分,一边是公制刻度(公尺,公分),一边是英制刻度,(英尺,英寸)。
卷尺上的数字
卷尺上的数字分为两排,一排数字单位是厘米/CM,一排单位是英寸,1CM约=0.3937英寸,1英寸约=2.54CM,所以两个数字相距较短的数字单位是厘米,较长的为英寸,单位厘米的数字字体也比英寸的小,100厘米=1米,使用中一般用单位是厘米的。
一、皮尺测量法:
1、方法:用一个刻数清晰的皮尺(软尺)测量手腕最细处周长,可得到自己的净手围。
二、耳机、绳线等:
1、耳机测量手围法还是朋友告诉我的,我也是没想到这个方法。
2、方法:用线或者你身边可以利用的绳子之类的工具,用一头(中间位置也可以,但要记得标记好开头的位置)围绕手腕最细处一周,标记好结尾和开头重合的地方,即可得到净手围,然后将绳子拉直,用刻度尺测量。
3、用线缠绕手腕一周,并标记好结点处位置。
3、测量线的长度,即是手围长度
三、人民币测量法:
1、这个测量原理类似于绳线的测量法,为了减少大家测量人民币的长度工作量,小编这里先告诉大家各个面值人民币(注意是纸币哦)的长度。
2、100元面值人民币——15.5cm
3、50元面值人民币——15cm
4、20元面值人民币——14.5cm
5、10元面值人民币——14cm
6、5元面值人民币——13.5cm
7、1元面值人民币——13cm
四、身高、体重估算法:
1、这种方法适用于身边确实没有可利用的工具的情况,手围估算值也仅供参考。
度量之一:
1、远古时代“布指知寸,布手知尺”。
2、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3、周代,一尺合今19.91cm 。
4、秦时,一尺约23.1cm 。
5、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
6、三国,一尺合今24.2cm 。
7、南朝,一尺约25.8cm 。
8、北魏,一尺合今30.9cm 。
9、隋代,一尺合今29.6cm 。
10、唐代,一尺合今30.7cm 。
11、宋元时,一尺合今27.68cm 。
12、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尺《度量之一》一、皮尺测量法:
1、方法:用一个刻数清晰的皮尺(软尺)测量手腕最细处周长,可得到自己的净手围。
二、耳机、绳线等:
1、方法:用线或者你身边可以利用的绳子之类的工具,用一头(中间位置也可以,但要记得标记好开头的位置)围绕手腕最细处一周,标记好结尾和开头重合的地方,即可得到净手围,然后将绳子拉直,用刻度尺测量。
2、用线缠绕手腕一周,并标记好结点处位置。
3、测量线的长度,即是手围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