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磷白磷的化学式
您好,磷有四种同素异形体:白磷、红磷、紫磷、黑磷,它们的化学式可以简单地写为P,如果要详细研究则白磷为P4,红磷是P4的四面体的一个P-P键破裂后合起来的长链状结构,而白磷是四面体构型,键角为60度键长为221Pm,所以光用化学式是不能区别同素异型体的,要区别必须用结构式的立体组成。
红磷化学式:P
磷位于元素周期表第15位,元素符号P,红磷是磷的同素异形体之一。红磷是紫红或略带棕色的无定形粉末,有光泽。密度2.34g/cm3,加热升华,但在4300KPa压强下加热至590℃可熔融。
汽化后再凝华则得白磷。难溶于水和CS2,乙醚、氨等,略溶于无水乙醇,无毒无气味,燃烧时产生白烟(注:白烟为五氧化二磷),烟有毒。
化学活动性比白磷差,不发光磷在常温下稳定,难与氧反应,以还原性为主,80℃以上着火。与卤素、硫反应时皆为还原剂。
扩展资料:
包装方法:金属容器外坚固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装运本品的车辆排气管须有阻火装置。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严禁与氧化剂、卤素、卤化物、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
白磷:P4
红磷:P
白磷和红磷虽然都是由磷组成,但化学式是不同的.前一段时间做了很多有关它们的题目,白磷应该是P4
转化:P4=4P
是白磷转变成红磷的化学方程式,条件没写,读到高二高三就知道了,会有很多它们转化的题目。还有,楼上的说错了,红磷和白磷不是同一种物质,结构不相同,即使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也不能说是同一种物质,中学阶段肯定是这样的^○^没错的
纯磷酸是无色晶体,无臭,具有酸味,熔点42.3摄氏度,高沸点酸,易溶于水。
磷酸溶液为无色透明或略带浅黄色、稠状液体。 相对密度(水=1)1.87(纯品),相对密度(空气=1)3.38,饱和蒸汽压:0.67(25℃,纯品), 熔点:42.4°C(纯品),沸点:260°C,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
二 化学性质
磷酸是三元中强酸,分三步电离,不易挥发,不易分解,几乎没有氧化性。具有酸的通性。(1)与碱反应
NaOH+H3PO4=NaH2PO4+H2O
2NaOH+H3PO4=Na2HPO4+2H2O
3NaOH+H3PO4=Na3PO4+3H2O
(2)与某些盐反应NaBr+H3PO4(浓) =NaH2PO4+HBr↑
NaI+H3PO4(浓)= NaH2PO4+HI↑
原理:难挥发性酸制挥发性酸
(3)磷酸根离子具有很强的配合能力,能与许多金属离子生成可溶性的配合物。如Fe3+与PO43-可以生成无色的可溶性的配合物[Fe(PO4)2]3-和[Fe(HPO4)2]-,利用这一性质,分析化学上常用PO43+掩蔽Fe3+离子。(4)磷酸受强热时脱水,依次生成焦磷酸、三磷酸和多聚的偏磷酸。三磷酸是链状结构,多聚的偏磷酸是环状结构。
在《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总磷
一级标准:A标准:1.0mg/l
B标准 1.5mg/l
二级标准:3.0mg/l
三级标准:5.0mg/l
磷酸盐排放标准如下:
一级标准:0.5mg/l
二级标准:1.0mg/l
无三级标准。
磷
磷是第15号化学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VA族。体内的磷约有85%-90%以羟磷灰石形式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其余10%-15%与蛋白质、脂肪、糖及其他有机物结合,分布在细胞膜、骨骼肌、皮肤、神经组织及体液中。磷还是使心脏有规律地跳动、维持肾脏正常机能和传达神经刺激的重要物质。没有磷时,烟酸不能被吸收;磷的正常机能需要维生素(维生素食品) D 和钙(钙食品)来维持。
1基本简介
编辑
拼音:lín;
笔画数:17;
部首:石;
磷英文名称:phosphorus
元素名称:磷原子序数:15,第三周期,第15族(VA族元素、氮族)
元素符号:P
元素相对原子质量:30.97
晶体结构:晶胞为简单立方晶胞。
原子体积:(立方厘米/摩尔) 17.0立方厘米/摩尔
元素在太阳中的含量:7 ppm
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 0.0015ppm
地壳中含量:1000ppm
密度、硬度:白磷:1.823×103 kg/m3,NA
红磷:2.34 ×103 kg/m3,NA
黑磷:2.67 ×103 kg/m3,NA
颜色、外表:无色、红色、银白色
CAS号:7723-14-0
2历史简介
概述
磷的第一次制取是由 Hennig Brandt在汉堡(德国西北部一城市)于1669年完成的,他蒸发尿液并加热残渣直到它变为红热,于是蒸馏得到磷蒸汽,然后他用水冷凝来收集。Brandt保留着他发现的秘密,以为自己发现了点金石,它能把基本材料变成金子。当他没钱后,他把磷卖给了Daniel Kraft,他在欧洲各地包括伦敦展示它,Robert Boyle它非常着迷。他发现了它是如何制造的并系统的对它进行研究。(他的助手Ambrose Godfrey建立了自己的业务,制造并出售磷而变得富有。)
当意识到骨头就是磷酸钙,而且能用于制作磷后,其应用变得更为广泛了。在19世纪,火柴制造商确保了一个现成的市场。
在化学史上第一个发现磷元素的人,当推十七世纪的一个德国汉堡商人波兰特(Henning·Brand,约1630年~ 约1710 年)。他是一个相信炼金术的人,由于他曾听传说从尿里可以制得“金属之王”黄金,于是抱着图谋发财的目的,便用尿作了大量实验。1669年,他在一次实验中,将砂、木炭、石灰等和尿混合,加热蒸馏,虽没有得到黄金,而竟意外地得到一种十分美丽的物质,它色白质软,能在黑暗的地方放出闪烁的亮光,于是波兰特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冷光”,这就是新物质的消息立刻传遍了德国。
德国化学家孔克尔曾用尽种种方法想打听出这一秘密的制法,终于探知这种所谓发光的物质,是由尿里提取出来的,于是他也开始用尿做试验,经过苦心摸索,终于在1678年也告成功。他是把新鲜的尿蒸馏,待蒸到水分快干时,取出黑色残渣,放置在地窑里,使它腐烂,经过数日后,他将黑色残渣取出,与两倍于“尿渣”重的细砂混合。一起放置在曲颈瓶中,加热蒸馏,瓶颈则接连盛水的收容器。起初用微火加热,继用大火干馏,及至尿中的挥发性物质完全蒸发后,磷就在收容器中凝结成为白色蜡状的固体。后来,他为介绍磷,曾写过一本书,名叫《论奇异的磷质及其发光丸》。
在磷元素的发现上,英国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差不多与孔克尔同时,用与他相近的方法也制得了磷。波义耳的学生汉克维茨(Codfrey·Hanckwitz)曾用这种方法在英国制得较大量的磷,作为商品运到欧洲其他国家出售。他在1733 年曾发表论文,介绍制磷的方法,不过说得十分含糊,以后,又有人从动物骨质中发现了磷。
磷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中,因而它最初从人和动物的尿以及骨骼中取得。这和古代人们从矿物中取得的那些金属元素不同,它是第一个从有机体中取得的元素。最初发现时取得的是白磷,是白色半透明晶体,在空气中缓慢氧化,产生的能量以光的形式放出,因此在暗处发光。当白磷在空气中氧化到表面积聚的能量使温度达到40℃时,便达到白磷的燃点而自燃。所以白磷曾在19世纪早期被用于火柴的制作中,但由于当时白磷的产量很少而且白磷有剧毒,使用白磷制成的火柴极易着火,效果倒是很好,可是不安全,而且常常会发生自燃,所以很快就不再使用白磷制造火柴。到1845年,奥地利化学家施勒特尔发现了红磷,确定白磷和红磷是同素异形体。由于红磷无毒,在240℃左右着火,受热后能转变成白磷而燃烧,于是红磷成为制造火柴的原料,一直沿用至今。
磷是拉瓦锡首先把磷列入化学元素的行列。他燃烧了磷和其他物质,确定了空气的组成成分。磷的发现促进了人们对空气的认识。
磷的拉丁名称phosphorum有希腊文phos(光)和phero(携带)组成,也就是“发光物”的意思,元素符号是P。
另外,我们常说的的“鬼火”是P2H4气体在空气中自动燃烧的现象。
磷,原子序数15,原子量30.973762,元素名来自希腊文,原意是“发光物”。1669年德国科学家布兰德从尿中制得。磷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118%。自然界中含磷的矿物有磷酸钙、磷辉石等,磷还存在于细胞、蛋白质、骨骼中。天然的磷有一种稳定同位素:磷31。
磷有白磷、红磷、黑磷三种同素异构体。白磷又叫黄磷,为白色至黄色蜡性固体,熔点44.1°C,沸点280°C,密度1.82克/厘米³。白磷活性很高,必须储存在水里,人吸入0.1克白磷就会中毒死亡。白磷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到260°C或在光照下就会转变成红磷,而红磷在加热到416°C变成蒸汽之后冷凝就会变成白磷。红磷无毒,加热到240°C以上才着火。在高压下,白磷可转变为黑磷,它具有层状网络结构,能导电,是磷的同素异形体中最稳定的。
如果氧气不足,在潮湿情况下,白磷氧化很慢,并伴随有磷光现象。白磷可溶于热的浓碱溶液,生成磷化氢和次磷酸二氢盐;干燥的氯气与过量的磷反应生成三氯化磷,过量的氯气与磷反应生成五氯化磷。磷在充足的空气中燃烧可生成五氧化二磷,如果空气不足则生成三氧化二磷。
约三分之二的磷用于磷肥。磷还用于制造磷酸、烟火、燃烧弹、杀虫剂等。三聚磷酸盐用于合成洗涤剂。
氧元素是 -2价,磷元素是+5价
一、简介
五氧化二磷(P2O5),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化学式P2O5。白色无定形粉末或六方晶体。极易吸湿。360℃升华。不燃烧。溶于水产生大量热并生成磷酸,对乙醇的反应与水相似。相对密度 2.30。熔点340℃。为酸性氧化物有腐蚀性,不可用手直接触摸或食用,也不可直接闻气味。
五氧化二磷(化学式:P2O5,分子式:P4O10),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磷氧化物(4P+5O2=2P2O5)。它吸水性强、并有极强的脱水性,甚至可以将浓硫酸脱水,生成三氧化硫。极易潮解,是一种强力干燥剂。它与冷水生成偏磷酸,与热水主要生成正磷酸。
二、基本性质
1、物理性质
外观与性状:白色粉末,不纯品为黄色粉末,易吸潮。
熔点(℃):340
CAS号:314-56-3
相对密度(水=1):2.39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4.9
分子式:P2O5
分子量:141.94
饱和蒸气压(kPa):0.13/384℃
升华点(℃):360
溶解性:不溶于丙酮、氨水,溶于硫酸。
2、化学性质
能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先形成偏磷酸,后变成正磷酸。[3]在空气中吸湿潮解。与有机物接触会发生燃烧。接触有机物有引起燃烧危险。受热或遇水分解放热,放出有毒的腐蚀性烟气。具有强腐蚀性。
三、储存方法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25℃,相对湿度不超过75%。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活性金属粉末、碱类、过氧化物、醇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紫红或略带棕色的无定形粉末,有光泽。密度2.34克/厘米3,加热升华,但在43千帕压强下加热至590℃可熔融。气化后再冷凝则得白磷。难溶于水和CS2,乙醚、氨等,略溶于无水乙醇,有毒无气味,燃烧时产生白烟,烟有毒。化学活动性比白磷差,不发磷光在常温下稳定,难与氧反应。以还原性为主,200℃以上着火(约260℃)。与卤素、硫反应时皆为还原剂。用于生产安全火柴、有机磷农药、制磷青铜等。
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41001
CAS号 7723-14-0
中文名称 红磷
英文名称 Phosphorus red
别 名 赤磷
分子式 P4 外观与性状 紫红色无定形粉末,无臭,具有金属光泽,暗处不发光
分子量 123.90 蒸汽压 4357kPa(590℃)
熔 点 590℃(4357kPa) 溶解性 不溶于水、二硫化碳,微溶于无水乙醇,溶于碱液
密 度 相对密度(水=1)2.20;相对密度(空气=1)4.77 稳定性 稳定
危险标记 8(易燃固体) 主要用途 用于制造火柴、农药,及用于有机合成
2.对环境的影响:
该物质对环境有害。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经常吸入此种粉尘,可引起慢性磷中毒。可致皮炎。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摩擦、撞击有引起燃烧的危险。与氧化剂混合能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燃烧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烟雾。化学反应活性较高,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磷、磷烷。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直接进水样气相色谱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作业环境空气中有毒物质检测方法》,陈安之主编
5.环境标准:
中国(TJ36-79)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0.03mg/m3(黄磷)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相应的工作服。用水润湿,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倒至空旷的地方,干燥后即自行燃烧。如果大量泄漏,与有关技术部门联系,确定清除方法。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佩带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充分漱口、饮水,就医。
灭火方法:干粉、砂土。
磷,是一种元素。
化学元素表中第15号,符号P。处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ⅤA族。
【磷的特性】
中文名称:磷 外文名:phosphorus
别称:红磷、赤磷、白磷 符号:P
序号:15 CAS号:7723-14-0
族:15族(VA) 周期:3
元素分区:P 密度:2.2g/cm^3
外观:无色、红色、银白色 熔点:(红磷)280ºC或(白磷)40ºC
沸点:590℃ 分子量:30.973762
【发现简史】
关于磷元素的发现,还得从欧洲中世纪的炼金术说起。那时候,盛行着炼金术,据说只要找到一种聪明人的石头──哲人石,便可以点石成金,让普通的铅、铁变成贵重的黄金。炼金术家仿佛疯子一般,采用稀奇古怪的器皿和物质,在幽暗的小屋里,口中念着咒语,在炉火里炼,在大缸中搅,朝思暮想寻觅点石成金的哲人石。
1669年,德国汉堡一位叫布朗特(Brand H)的商人在强热蒸发人尿的过程中,他没有制得黄金,却意外地得到一种像白蜡一样的物质,在黑暗的小屋里闪闪发光。这从未见过的白蜡模样的东西,虽不是布朗特梦寐以求的黄金,可那神奇的蓝绿色的火光却令他兴奋得手舞足蹈。他发现这种绿火不发热,不引燃其它物质,是一种冷光。于是,他就以“冷光”的意思命名这种新发现的物质为“磷”。磷的拉丁文名称Phosphorum就是“冷光”之意,它的化学符号是P,它的英文名称是Phosphor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