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乙酸盐是什么
乙酸CH3COOH
乙酸盐:乙酸的羧基氢被金属取代后的生成物,如CH3COO-Na乙酸钠
由弱酸HA及其盐NaA所组成的缓冲溶液对酸的缓冲作用,是由于溶液中存在足够量的碱A-的缘故。当向这种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强酸时,H+离子基本上被A-离子消耗:所以溶液的pH值几乎不变;当加入一定量强碱时,溶液中存在的弱酸HA消耗OH-离子而阻碍pH的变化。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901429.htm#4_4
CH3COOH
乙酸(醋酸)
分子量:60
结构:
H
O
|
‖
H-C-C
|
\
H
OH
酸又称为冰醋酸;
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其水溶液呈弱酸性.乙酸盐也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
1.酸性
乙酸的酸性明显,比碳酸(H2CO3)的酸性强。在水溶液中可以部分电离产生氢离子。
CH3COOH=CH3COO-
+
H+
乙酸的酸性促使它还可以与碳酸钠、氢氧化铜、苯酚钠等物质反应。
2CH3COOH
+
Na2CO3=2CH3COONa
+
CO2
+
H2O
2CH3COOH
+
Cu(OH)2=(CH3COO)Cu2
+
2H2O
CH3COOH
+
C6H5ONa=C6H5OH
(苯酚)+
CH3COONa
2.酯化
在有浓硫酸存在并加热的条件下,乙酸可以与醇发生酯化反应。
例如: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可以生成乙酸乙酯。
CH3COOH
+
C2H5OH
=CH3COOC2H5
+
H2O
制取方法:乙酸有多种制取方法。
发酵法
发酵法是乙酸最原始的制造方法。
这种方法采用含糖类物质的植物果实发酵制乙醇,乙醇经过发酵氧化成乙醛,再将乙醛进一步氧化制得乙酸。
食用的醋就是用这种方法制成的。
乙醇氧化法
由乙醇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和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制得.
C2H5OH
+
O2
CH3COOH
+
H2O
乙醛氧化法
由乙醛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催化剂为乙酸锰:(CH3COO)2Mn)和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制得.
2CH3CHO
+
O2=2CH3COOH
乙烯氧化法
由乙烯在催化剂(所用催化剂为氯化钯:PdCl2、氯化铜:CuCl2和乙酸锰:(CH3COO)2Mn)存在的条件下,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此反应可以看作先将乙烯氧化成乙醛,再通过乙醛氧化法制得。
丁烷氧化法
丁烷氧化法又称为直接氧化法,这是用丁烷为主要原料,通过空气氧化而制得乙酸的一种方法,也是主要的乙酸合成方法。
2CH3CH2CH2CH3
+
5O2
=4CH3COOH
+
2H2O
其他方法
除上述方法之外,还有许多制取乙酸的方法和途径。
用途: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用途十分广泛。
可以作溶剂(如喷漆溶剂);
制造乙酸盐(醋酸盐);
合成乙酸乙酯以及进一步合成乙酰乙酸乙酯;
合成纤维(如维纶等);
生产醋酸纤维;
制造香料、染料、医药、农药等
醋酸
比如 乙酸和氢氧化钠 生成 乙酸钠
乙酸和氢氧化钾 生成 乙酸钾
这些都是乙酸盐
而冰乙酸 是纯度很高的乙酸
所以两者是有很多区别的
望采纳
2.2CH3COOH + Na2CO3 =2CH3COONa + CO2 ↑+ H2O
2CH3COOH + Cu(OH)2 =Cu(CH3COO)2 + 2H2O
CH3COOH + C6H5ONa =C6H5OH (苯酚)+ CH3COONa
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
乙酸,也叫醋酸、冰醋酸,化学式CH3COOH,是一种有机一元酸,为食醋主要成分。纯的无水乙酸(冰醋酸)是无色的吸湿性固体,凝固点为16.6℃(62℉),凝固后为无色晶体,其水溶液中弱酸性且腐蚀性强,蒸汽对眼和鼻有刺激性作用。
物理性质:乙酸在常温下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酸味的无色液体.乙酸的熔点为16.6℃(289.6 K).沸点117.9℃(391.2 K).相对密度1.05,闪点39℃,爆炸极限4%~17%(体积).纯的乙酸在低于熔点时会冻结成冰状晶体,所以无水乙酸又称为冰醋酸.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其水溶液呈弱酸性.乙酸盐也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
酸性:
羧酸中,例如乙酸,的羧基氢原子能够部分电离变为氢离子(质子)而释放出来,导致羧酸的酸性.乙酸在水溶液中是一元弱酸,酸度系数为4.8,pKa=4.75(25℃),浓度为1mol/L的醋酸溶液(类似于家用醋的浓度)的pH为2.4,也就是说仅有0.4%的醋酸分子是解离的.乙酸的酸性促使它还可以与碳酸钠、氢氧化铜、苯酚钠等物质反应.
2CH3COOH + Na2CO3 =2CH3COONa + CO2 ↑+ H2O
2CH3COOH + Cu(OH)2=Cu(CH3COO)2 + 2H2O
CH3COOH + C6H5ONa =C6H5OH (苯酚)+ CH3COONa
二聚物:
乙酸的晶体结构显示,分子间通过氢键结合为二聚体(亦称二缔结物),二聚体也存在于120℃的蒸汽状态.二聚体有较高的稳定性,现在已经通过冰点降低测定分子量法以及X光衍射证明了分子量较小的羧酸如甲酸、乙酸在固态及液态,甚至气态以二聚体形式存在.当乙酸与水溶和的时候,二聚体间的氢键会很快的断裂.其它的羧酸也有类似的二聚现象.(两端连接H)
溶剂:
液态乙酸是一个亲水(极性)质子化溶剂,与乙醇和水类似.因为介电常数为6.2,它不仅能溶解极性化合物,比如无机盐和糖,也能够溶解非极性化合物,比如油类或一些元素的分子,比如硫和碘.它也能与许多极性或非极性溶剂混合,比如水,氯仿,己烷.乙酸的溶解性和可混合性使其成为了化工中广泛运用的化学品.
化学反应:
对于许多金属,乙酸是有腐蚀性的,例如铁、镁和锌,反应生成氢气和金属乙酸盐.因为铝在空气中表面会形成氧化铝保护层,所以铝制容器能用来运输乙酸.金属的乙酸盐也可以用乙酸和相应的碱性物质反应,比如最著名的例子:小苏打与醋的反应.除了醋酸铬(II),几乎所有的醋酸盐能溶于水.
Mg(s)+ 2 CH3COOH(aq)→ (CH3COO)2Mg(aq) + H2(g)
NaHCO3(s)+ CH3COOH(aq) →CH3COONa(aq) + CO2(g) + H2O(l)
乙酸能发生普通羧酸的典型化学反应,特别注意的是,可以还原生成乙醇,通过亲核取代机理生成乙酰氯,也可以双分子脱水生成酸酐.同样,乙酸也可以成酯或氨基化合物.如乙酸可以与乙醇在浓硫酸存在并加热的条件下生成乙酸乙酯(本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类型属于取代反应中的酯化反应).
CH3COOH + CH3CH2OH CH3COOCH2CH3 + H2O
440℃的高温下,乙酸分解生成甲烷和二氧化碳或乙烯酮和水.
鉴别:
乙酸可以通过其气味进行鉴别.若加入氯化铁,生成产物为深红色并且会在酸化后消失,通过此颜色反应也能鉴别乙酸.乙酸与三氧化砷反应生成氧化二甲砷,通过产物的恶臭可以鉴别乙酸.
缓冲液要求PH在(PKa-1,PKa+1)范围内,乙酸PKa约为4.75,缓冲液PH范围应在3.75~5.75之间,要配这个溶液缓冲效果肯定不好。
想知道加多少,查查Ka,再学学电离平衡,自己就会了。
缓冲液要求PH在(PKa-1,PKa+1)范围内,乙酸PKa约为4.75,缓冲液PH范围应在3.75~5.75之间,要配这个溶液缓冲效果肯定不好.
想知道加多少,查查Ka,再学学电离平衡,自己就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