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和乙醚有什么区别
乙醚性质:C2H5OC3H5 又称二乙醚。易流动的无色透明液体。有相当爽快的特殊气味。蒸气能使人失去知觉甚至死亡。密度0.7135。沸点34.5℃。凝固点-116.2℃。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和氯仿等。乙醚挥发性比乙醇强很多
乙醇分子式 C2H6OCH3CH2OH
分子量 46.07,无色液体,有酒香,易燃蒸汽压 5.33kPa/19℃闪点12℃熔点-114.1℃沸点78.3℃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密度:相对密度(水=1)0.79
乙醇的闪点是12℃,苯的闪点是-14℃,丙酮的闪点是-18℃。
乙醇的闪点是12℃,苯的闪点是-14℃,丙酮的闪点是-18℃,这三者比较的话,丙酮的闪点最低,危险性最高,最容易发生火灾。
乙醇是甲类。闪点小于28℃的属于甲类,常用的有甲醇、乙醇、甲苯、丙酮、丁酮、异丙醇等。闪点小于28℃-60℃的属于乙类。可燃物属于丙类。难燃和不燃分属于丁戊。
引言:人们都知道火焰的温度是比较高的,所以人们不能触碰,因为人的皮肤是比较脆弱的,触碰火焰可能会危险健康问题。有的人就会问生活中有哪些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火焰温度是最低的吗?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一、生活中哪些物质燃烧产生的温度是比较低的首先我们要知道火焰燃烧之后它的温度是比较高的,但有什么物质燃烧后的火焰温度是比较低的吗?这个时候就是燃烧后拿在手里不会烫伤的那种温度其实会有一样物质存在。这个物质就叫做白磷,据说它的温度非常低,但是白磷是有毒的。因为它的温度比较低,但是又无毒,味道最好也没有。而且人们经常看见有一种魔术叫做火焰魔术,它就是利用一些低温燃点能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的物质,这个时候随着物质的放热会使物质的局部温度达到它的燃点,但是燃烧不起来。
二、远离一些高温的东西所以这种火焰的温度只会在40度或者是60度。但分量过多的话,它的温度会持续升温,所以它都是会燃烧起来的,因为它是液体可燃物,这个时候会有一定的燃点。人们都知道物体要燃烧它会有一个闪点,这是因为液体的表面蒸汽与空气里形成一个可燃性混合物,这个时候会发生一些蓝色的火焰,闪光的温度。当是低闪点的液体,这个时候他的低燃点事迹都是有危险性的易燃物,所以低燃点的易燃液体会有乙醇,甲醇,乙醚,丙酮,苯,甲苯这些物质。易燃试剂的保管和注意安全事项一定要懂得,虽然一些金属中有离能够自然,但是把它放在装有水的玻璃瓶里,这样会更安全,它不会燃烧。
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刺激气味。带甜味。极易挥发。其蒸汽重于空气。在空气的作用下能氧化成过氧化物、醛和乙酸,暴露于光线下能促进其氧化。当乙醚中含有过氧化物时,在蒸发后所分离残留的过氧化物加热到100℃以上时能引起强烈爆炸; 这些过氧化物可加5%硫酸亚铁水溶液振摇除去。与无水硝酸、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物反应也会发生猛烈爆炸。溶于低碳醇、苯、氯仿、石油醚和油类,微溶于水。相对密度0.7134。熔点-116.3℃。沸点 34.6℃。折光率1.35555。闪点(闭杯)-45℃。易燃、低毒。
液态烃的火灾危险性大小是以闪点的高低来衡量的。按闪点的不同,可分为三类液态烃。
低闪点液体——闪点低于-18℃,如汽油、乙醚、丙酮等。
中闪点液体——闪点在-18℃~23℃,如原油、甲醇、乙醇等。
高闪点液体——闪点在23℃~61℃,如煤油、碘酒、丙苯等。
我们确定可燃液体是“易燃”的,还是“可燃”的,是视此液体的闪点是在45℃以下还是45℃以上。闪点在45℃及以下的为“易燃液体”;闪点在45℃以上的是“可燃液体”。
由于分子运动,液体都有一定的挥发性。挥发性的大小,既与液体分子量大小有关,又和周围环境温度、液体的暴露面、饱和蒸气压有关。如果环境温度升高,暴露面扩大,就加大了可燃液体的挥发量,着火的危险性也就大增。
固体烃有易燃固体、自燃品和遇湿易燃品之分。这些物品的火灾危险性主要表现在熔点低、燃点低、自燃点低、热解温度低、燃烧时所需氧浓度低,再加上大多数易燃固体是还原剂,易与氧化剂、强酸等发生反应,当反应剧烈时,还会引起爆炸。
乙醇的闭合闪点为13℃。
1、乙醇液体密度是0.789g/cm³,乙醇气体密度为1.59kg/m³,相对密度(d15.56)0.816。
2、乙醇相对分子质量为46.07g/mol。沸点是78.2℃,13℃闭口闪点,熔点是-114.3℃。纯乙醇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有特殊香味,易挥发。
扩展资料:
乙醇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
1、乙醇易燃,具刺激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2、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
3、长期酗酒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器质性精神病等。
4、乙醇具有成瘾性及致癌性。但乙醇并不是直接导致癌症的物质,而是致癌物质普遍溶于乙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醇
闪点越低,越容易燃烧。闪点在-4℃以上的溶剂是甲醇、乙醇、乙腈。
闪火点,又叫闪点,是材料或制品与外界空气形成混合气与火焰接触时发生闪火并立刻燃烧的最低温度。表示材料或制品的蒸发倾向和受热后的安定性。是材料或制品贮存、运输及使用中安全防护的重要指标。闪点高的材料或制品不易起火引起火灾;闪点低的贮运时需注意安全。
鉴别
缓慢加热物质至一定温度,如出现火苗,即闪火而燃烧,但瞬间熄灭,此温度就称为闪火点(flash point)。但如果温度继续升高,其所发生的挥发组分足以继续维持燃烧,而火焰不再熄灭,此时的最低温度称为物质的着火点(ignition point)或燃点。
CH3CH2O-比OH-结合质子的能力更强,所以碱性更强。
CH3CH2OH不能电离,即很难给出质子,反过来,CH3CH2O-就很容易结合质子。
易燃类液体的特点是易燃。
在化工行业中,如甲醇、汽油、乙醇、乙醚、丙酮、苯、甲苯、二甲苯等都是易燃液体。这类物质也是化工生产中重点管理的物质。
1、大多易燃液体都属于沸点低、闪点低、挥发性强的物质。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蒸发速度加快,当蒸气与空气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易燃烧爆炸。闪点越低的易燃液体其燃点也低,遇明火易引起燃烧。这类气体的饱和蒸汽压也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会增加火灾爆炸的危险性。
2、易燃液体大部分的黏度都比较小,具有流动性和扩散性。当有火灾发生时有蔓延和扩大火灾的危险。如果出现跑、冒、滴、漏现象,易燃液体挥发出的蒸气、流出的液体会迅速向四周扩散和空气形成混合爆炸物。
3、易燃液体受热后体积会膨胀,液体的表面蒸汽压会增加把部分液体就会挥发成蒸气。在密闭容器中储存时,经常会出现鼓桶或爆裂现象。如果体积急剧膨胀就会引起爆炸,所以,盛装易燃液体的铁桶都是避免在阳光下曝晒和受热的。也因为液体的不可压缩性和受热膨胀性,盛装容器内都不会装满,总要留会留有一定的空隙。
4、大部分易燃液体都是电解质,如汽油、醚类、酯类、酮类、芳香烃及石油产品等,极其容易因为摩擦产生静电,有引起燃烧和爆炸的危险。
5、大多数的易燃液体都有一定的毒性,会对人体的造成毒害作用。
扑救易燃液体火灾的基本对策:
1、首先应切断火势蔓延的途径,冷却和疏散受火势威胁的压力及密闭容器和可燃物,控制燃烧范围,并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如有液体流淌时,应筑堤(或用围油栏)拦截飘散流淌的易燃液体或挖沟导流。
2、及时了解和掌握着火液体的品名、比重、水熔性、以及有无毒害、腐蚀、沸溢、喷溅等危险性,以便采取相应的灭火和防护措施。
3、对较大的贮罐或流淌火灾,应准确判断着火面积。小面积(一般50m2以内)液体火灾,一般可用雾状水扑灭。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卤代烷(1211,1301)灭火一般更有效。
4、扑救毒害性、腐蚀性或燃烧产物毒害性较强的易燃液体火灾,扑救人员必须佩戴防护面具,采取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