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甲苯 > 正文

PTSA全称是什么

爱撒娇的丝袜
美丽的母鸡
2023-01-28 04:37:11

PTSA全称是什么

最佳答案
欣喜的大象
清爽的战斗机
2025-04-05 04:55:34

对甲苯磺酰胺。

也叫4-甲苯磺酰胺、PTSA、对甲苯磺胺、甲苯-4-磺酰胺,分子量171.217,化学式C7H9NO2S。

由己二酸与过量乙二醇酯化生成的饱和聚酯多元醇,是配制聚氨酯涂料用的一种羟基树脂。

最新回答
酷酷的未来
体贴的小天鹅
2025-04-05 04:55:34

二乙基间甲苯酰胺是危险品运输。

二乙基甲酰胺是一种遇明火、高温、强氧化剂可燃燃烧排放有毒氮氧化物烟雾的化学物质。

性质 、淡黄色液体。有淡的柑桔清香气味。为各种固、液体驱蚊系列的主要驱避成分;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杀虫剂。将其喷洒在皮肤或衣服上,避免虫蚊叮咬。并且包含人类的汗液和气息,通过阻断昆虫嗅觉受体的1辛烯- 3 -醇起效。

比较流行的理论是避蚊胺有效地使昆虫失去对人类或动物发出特殊气味的感官。正如人们初期所猜想,避蚊胺并没有影响到昆虫对二氧化碳的嗅觉能力。 常温下, 避蚊胺是淡黄色液体。 它能由二乙基的和甲基苯甲酸制成。它还能由酰基氯和乙胺制成。 

主义事项:

[急性毒性] 腹注- 大鼠 LD50: 1740 毫克/ 公斤腹注- 小鼠 LD50: 3200 毫克/ 公斤。

[毒性分级] 中毒。

[闪点] 69 ℃。

[可燃性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温、强氧化剂可燃。

[储运事项] 包装完整、轻装轻卸库房通风、远离明火、高温、与氧化剂、酸分开存放。

[灭火剂] 泡沫、干粉、二氧化碳、雾状水、砂土。

以上内容参考:二乙基甲酰胺-百度百科

沉默的曲奇
长情的招牌
2025-04-05 04:55:34
驱蚊胺,化学名称N,N-二乙基间甲苯酰胺,习惯以其国外商品名DEET或其它称呼名,是一种广泛性公认的优良广谱蚊虫驱避剂,为夏季驱蚊虫推荐产品。驱蚊效果可长达4-7小时,含量99%。

驱蚊胺可用于制备驱蚊花露水、驱蚊香水、驱蚊香皂、驱蚊香波等众多类驱蚊产品,驱蚊效果好,用途相当广泛。

驱蚊酯是脂类,对皮肤伤害小

避蚊胺是胺类,碱性,利于中和蚊虫等叮咬后注入人体的鞣酸,对皮肤略有刺激。

避蚊胺易挥发,并且包含人类的汗液和气息,通过阻断昆虫嗅觉受体的1辛烯- 3 -醇起效。比较流行的理论是避蚊胺有效地使昆虫失去对人类或动物发出特殊气味的感官。正如人们初期所猜想,避蚊胺并没有影响到昆虫对二氧化碳的嗅觉能力。 常温下, 避蚊胺是淡黄色液体。 它能由二乙基的和甲基苯甲酸制成。它还能由酰基氯和乙胺制成。

驱蚊酯又称丁基乙酰氨基丙酸乙酯、BAAPE,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昆虫驱避剂,它对苍蝇、虱子、蚂蚁、蚊子、蟑螂、蠓虫、牛虻、扁蚤、沙蚤、沙蠓、白蛉、蝉等都有良好的驱避效果它的驱避作用时间长,能在不同气候条件下使用。

瘦瘦的龙猫
魁梧的巨人
2025-04-05 04:55:34
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氰菊酯和吡虫啉能一起用

高效氯氰菊酯,是一种拟除虫菊酯类除虫剂,生物活性较高,是氯氰菊酯的高效异构体,具有触除和胃毒作用。除虫谱广、击倒速度快,除虫活性较氯氰菊酯高。适用于防治棉花、蔬菜、果树、茶叶、森林等多种植物上的害虫及卫生害虫。

1、棉蚜、蓟马:蚜株率达30%或卷叶株率在5%时进行防治。每亩用4.5%乳油30至50mL,加水40至50kg,均匀喷雾。

2、棉蛉虫、红蛉虫:在棉花二三代卵孵化盛期施药。每亩用4.5%乳油30至50mL,加水40至50kg,均匀喷雾。

3、菜青虫、小菜娥:幼虫2至3龄期进行防治,每亩用4.5%乳油20至40毫升,加水40至50kg,均匀喷雾。

4、菜蚜:在无翅蚜发生盛期防治,每亩用4.5%乳油20至30毫升,加水40至50kg,均匀喷雾。

5、柑橘潜叶娥:在放梢初期及卵孵化盛期进行防治。每亩用4.5%乳油加水稀释 2250至3000倍,均匀喷雾。

6、柑橘红蜡蚧:在卵孵化盛期防治。用4.5%乳油加水稀释900倍均匀喷雾。

7、茶尺蠖:于2至3龄幼虫盛发期施药,每亩用4.5%乳油25至40毫升,加水60至75kg,均匀喷雾。

8、烟青虫:于2至3龄幼虫期施药,每亩用4.5%乳油25至40毫升,加水 60至75kg,均匀喷雾。

9、各种松毛虫、杨树舟娥、美国白娥:在2至3龄幼虫发生期,用4.5%乳油4000至8000倍液喷雾,飞机喷雾每公倾用量60至150毫升。

10、卫生害虫:防治成蚊及家蝇成虫,每平方米用4.5%可湿性粉剂0.2至0.4克,加水稀释250倍,进行滞留喷洒。防治蟑螂,在蟑螂栖息地和活动场所每平方米用4.5%可湿性粉剂0.9克,加水稀释250至300倍,进行滞留喷洒。防治蚂蚁,每平方米用4.5%可湿性粉剂1.1至2.2克,加水稀释250至300倍,进行滞留喷洒。

适用作物

高效氯氰菊酯是一种广谱性除虫剂,对许多种害虫均具有很高的除虫活性。可应用于多种果树、多种蔬菜、粮棉油茶等作物及多种林木、植物、对烟青虫、棉铃虫、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茶尺蠖、红铃虫、蚜虫类、斑潜蝇类、甲虫类、椿象类、木虱类、蓟马类、食心虫类、卷叶蛾类、毛虫类、刺蛾类及柑橘潜叶蛾、红蜡蚧等多种害虫均具有很好的除灭效果。

使用技术

高效氯氰菊酯主要通过喷雾防治各种害虫,一般使用4.5%的剂型或5%的剂型1500至2000倍液,或10%的剂型或100克/升乳油3000至4000倍液,均匀喷雾,在害虫发生初期喷药效果最好。

注意事项

高效氯氰菊酯没有内吸作用,喷雾时必须均匀、周到。安全采收间隔期一般为10天。对鱼、蜜蜂和家蚕有毒,不能在蜂场和桑园内及其周围使用,并避免药液污染鱼塘、河流等水域。

阔达的秀发
稳重的八宝粥
2025-04-05 04:55:34
氯虫甲苯酰胺(应为氯虫苯甲酰胺)不能和三环唑能混合使用。

氯虫苯甲酰胺,能高效激活昆虫鱼尼丁(肌肉)受体。过度释放细胞内钙库中的钙离子,导致昆虫瘫痪死亡,对鳞翅目害虫的幼虫活性高,除虫谱广,持效性好。根据目前的试验结果对靶标害虫的活性比其它产品高出10-100倍,并且可以导致某些鳞翅目昆虫交配过程紊乱,研究证明其能降低多种夜蛾科害虫的产卵率,由于其持效性好和耐雨水冲刷的生物学特性,这些特性实际上是渗透性、传导性、化学稳定性、高除虫活性和导致害虫立即停止取食等作用的综合体现。因此决定了其比目前绝大多数在用的其他除虫剂有更长和更稳定的和对作物的保护作用。目前登记在防治水稻主要害虫上,能迅速保护水稻生长,尤其对其他水稻除虫剂已经有抗性的害虫更有特效,如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大螟,对稻瘿蚊、稻象甲、稻水象甲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该农药属微毒级,对施药人员无药害,对稻田有益昆虫、鱼虾也无药害。持效期可以达到15天以上,对农产品无残留影响,同其他农药混和性能好。

氯虫苯甲酰胺对鳞翅目害虫有特效,也能防治鞘翅木甲虫,半翅目粉虱和双翅目潜蝇等害虫且在低剂量下就有可靠和稳定的防效,能够很好的保护作物不受药害影响。常用于防治水稻粘虫、棉铃虫、食心虫、小菜蛾、二化螟、玉米螟、斜纹夜蛾、稻水象甲、小地老虎、烟粉虱、美洲斑潜蝇等害虫。氯虫苯甲酰胺属于低毒类除虫剂,对人畜没有药害,对鱼、虾、蜜蜂、鸟类等都没有药害,使用范围很广。

氯虫苯甲酰胺主要除虫特点是使用后害虫立即停止取食,具有渗透性和防雨水冲刷,所以持效期更长,可用在作物生长的各个时期。

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可以用在稻纵卷叶螟卵期到幼虫期的防治,在蔬菜产卵孵化高峰期时喷施氯虫苯甲酰胺能够防治蔬菜上的小菜娥、夜蛾等,在花期的时候喷施氯虫苯甲酰胺能够防治豆角/豇豆地中的豆荚螟、豆野螟等,在蛾子盛发期和产卵期喷施氯虫苯甲酰胺能够防治果树上的金纹细蛾、桃小食心虫,在莲藕地蛆成虫产卵期和幼虫孵化期撒施氯虫苯甲酰胺拌土,可以防治莲藕地的地蛆危害,在玉米喇叭口期时喷施氯虫苯甲酰胺能够防治玉米螟等等。具体使用浓度和用量参考使用说明书,复配使用时要注意药剂的酸碱性,以免产生药害。

使用氯虫苯甲酰胺为避免对该农药产生抗药性,建议当季作物使用2至3次即可,每次使用间隔时间为15天以上。3.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用于当季蔬菜除虫时,每次使用间隔必须超过1天以上,当季作物最多使用3次。对桑蚕有毒性禁止在附近使用。

自2016年12月31日起,禁止在蔬菜上使用。

勤恳的钢笔
纯真的柜子
2025-04-05 04:55:34
1.苯类:

苯、联苯、异丙苯、乙基苯、丁基苯、135三甲苯、碘代苯、氯苯、对二氯苯、邻二氯本、间二氯苯、对硝基氯代苯、2,4二硝基氯代苯、对硝基溴代苯、六氢代苯、邻溴氯苯、第二丁基苯、第三丁基苯、偶氮苯、聚氯羟苯、硝基苯、间二硝基苯、甲苯、二甲苯、对二甲苯、1,2,4,5四甲基苯、三氯甲苯、3,4二氯甲苯、间溴甲苯、间硝基甲苯、2,4二硝基甲苯,2,4一二硝基氟苯,二乙烯苯,过氧化羟异丙苯。

2.胺类:

氨水、甲胺(水溶液)、二甲胺溶液、乙二胺、三甲胺、二乙胺、三乙胺、正丙胺、异丙胺、1,2-丙二胺、正丁胺、二正丁胺、三正丁胺、特丁胺、仲丁胺、二仲丁胺、异戊胺、环戊胺、环己胺、二环己胺、正庚胺、二正辛胺、三正辛胺、正葵胺、乙烯亚胺、硫化胺、苯胺、二苯胺、邻甲苯胺、对甲苯胺、4-甲苯磺酰胺、间甲苯胺、间苯二胺、邻联甲苯胺、邻甲苯联胺、苄胺(苯甲胺)、N-苄基苯胺、邻氯苯胺、间氯苯胺、间溴苯胺、对硝基苯胺、间硝基苯胺、2,4二硝基苯胺、邻硝基对甲苯胺、N-甲基苯胺、N-N-二已基苯胺、邻乙氧苯胺、3-3二甲氧基联苯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乙酰乙酰苯胺、氰乙酰苯胺、N-N二乙基乙二胺、羟(基)乙基乙二胺、四甲基乙二胺NNNN、NNNN四甲基乙烯二胺、四丁基氢氧化胺、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六甲基磷酰三胺、1,6已二胺。

3.醇类:

甲醇、无水甲醇、苯甲醇、乙醇、无水乙醇、β-苯乙醇、β-巯基乙醇、α-二甲胺基乙醇、二乙氨基乙醇、2-氨基-1丁醇、α-甲基3丁烯-乙醇、α-丁烯-乙醇、2-氯乙醇、α-溴乙醇、2,溴乙醇、硫代乙醇、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二缩三乙二醇、正丙醇、异丙醇、3-氯丙醇1,3二氯2,丙醇,(1,2)丙二醇丙烯醇、丙炔醇、1,4-丁二醇、正丁醇、异丁醇、仲丁醇、叔丁醇、正戊醇、异戊醇、环戊醇、叔戊醇、正己醇、环己醇、4-甲基环己醇、1,6己二醇、正庚醇、正辛醇、正辛醇-2、异辛醇、糠醇、甲硫醇、乙二硫醇、正丁硫醇、1,3丙二硫醇。

4.烯、腈类:

偏氯乙烯、四氯乙烯、氯丙烯、溴丙烯、苯乙烯、α-、氯化苄、青化苄、对硝基氯化苄、溴化苄、四氢萘、乙腈、氯化乙腈、苯甲腈、β溴丙腈、丙二腈、偶氮二异丁腈、丁二腈、丙烯腈、四氯乙炔、呋喃、四氢呋喃、呋喃酰胺F、四氢化哌喃、3,4二氢吡喃、α-甲基砒啶、砒啶、3,5二甲基砒啶、4-甲基砒啶、4二甲氨基砒啶、1,2,3,4-四氢砒啶、六氯砒啶、α甲基哌啶、过氧化氢叔丁基、喹啉。

5.醚类:

乙醚、无水乙醚、三氟化硼乙醚溶液、β-β’二氯二乙醚、乙二醇乙醚、苯甲醚、对溴苯甲醚、对氨基苯甲醚、间硝基苯甲醚、乙二醇独甲醚、乙二醇二甲醚、六甲基二硅醚、三缩三乙二醇二甲醚、叔丁基甲醚、二苯醚(苯醚)、二甲流醚、正丙醚、异丙醚、石油醚。

6.酮类:

丙酮、工业丙酮、乙酰丙酮、氯丙酮、丙酮基丙酮、三氟乙酰丙酮、甲基异丁基甲酮、甲基异丙基甲酮、V溴苯乙酮、N-溴代苯乙酮、氯苯乙酮、丁酮、3-甲基酮-2、2-戊酮、4-甲戊酮-2、环乙酮、3-丁烯γ--酮

7.脂类:

苯甲酸甲酯、乙酸甲酸甲酯酯、氯乙酸甲酯、三氯乙酸甲酯、溴乙酸甲酯、三氟乙酸甲酯、正戊酸甲酯、巴豆酸甲酯、丙烯酸甲酯、乙烯乙酸甲酯、水杨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硫酸二甲酯、草酸二甲酯、草酸乙甲酯、乙酸乙酯、氯乙酸乙酯、溴乙酸乙酯、氰乙酸乙酯、乙酰乙酸乙酯、甲酸乙酯、氯甲酸乙酯、苯甲酸乙酯、α-氯丙酸乙酯、碳酸二乙酯、溴丙二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乙二酸二乙酯、原甲酸三乙酯、2氨基苯甲酸甲酯、对氨基苯甲酸乙酯、乙酸丁酯、氯甲酸异丁酯、磷酸二丁酯、磷酸三丁酯、二酸二丁酯、乙酸正戊酯、乙酸异戊酯、乙酸正丁酯、二酸二正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千酯、氟磷酸二异丙酯、磷酸二异辛酯、乙酸异丙酯、磷酸三甲苯酯、异硫氢酸本酯、乙酸乙烯酯、甲酸苄酯、肼基甲酸叔丁酯、东莨菪内酯、甲苯2,4二异氰酸酯、1.4丁内酯

8.醛类:

甲醛、苯甲醛、呋喃甲醛(糠醛)、苯乙醛、间氯苯甲金属醛、乙醛、水合(氯醛)三氯乙醛、正戊醛、异戊醛、正已醛、千醛、柠檬醛、水杨醛

9.烷类:

氯仿(三氯甲烷)、二氯甲烷、溴甲烷、二溴甲烷、碘甲烷、硝基甲烷、三氯硝基甲烷、二甲氧基甲烷、1,2二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溴乙烷、1,2二溴乙烷、碘乙烷、环氧乙烷、1,2二甲氧基乙烷、硝基乙烷、环氧丙烷、环氧氯丙烷、1,2二氯丙、1-溴-3氯丙烷、2-硝基丙烷、1-氯丁烷、溴代正丁烷、溴代叔丁烷、氯代仲丁烷、溴代(第二)仲丁烷、1,4二溴丁烷、正戊烷、异戊烷、溴代环戊烷、1,5二溴戊烷、正己烷、环己烷、苯基环已烷、三甲氯硅烷、氯代环已烷、溴代环已烷、正庚烷、正辛烷、异辛烷、碘正辛烷、正烷、1-氯烷、1,10-二氨基烷、十六烷、正二十烷、二甲基氯硅烷、三甲基氯硅烷、六甲基二硅烷、四氧吡咯、丁烯-1、N-甲基吗啡啉、环已烯、β-砒哥啉、四-甲基砒啶、四氯化碳、四氯化钛溶液、四氯化硅

10.固体类:

金属钠、镁屑、铅粉、硝酸钾、肖酸钾、硝酸钠、硝酸铁、硝酸铅、硝酸钙、硝酸锶、硝酸铋、硝酸镍、硝酸镉、硝酸镁、硝酸铵、硝酸铈铵、亚碲酸钾、亚硝酸钾、亚硝酸钠、高氯酸钾、高碘酸钾、氯酸钾、高(过)锰碘酸钾、过硫酸钾、过硫酸钠、过硫酸铵、过碘酸钠、过硼酸钠、乙酸钡、过氧化铅、过氧化钡、氟化钾、氟化氢钾、氟化钠、氟化铵、氟硼酸钠、重铬酸钠、重铬酸钾、重铬酸铜、重铬酸铵碘酸钠、氨基钠、碘酸钾、硫酸钴、铬酸钾、过碘酸、碘酸、过氯酸、高氯酸、乙酸铀(乙酸双氧铀)、红色氧铀、硫氰酸铅、四乙酸铅、硫氰酸钾、硫化汞钾(氏试剂)、苦味酸、铬酸(三氧化铬)三氧化二铬、过氧化氢、过氧化二丙苯、氯化锆铣、(氧氯化锆)、沉降硫、升华硫磺、保险粉(连二亚硫酸钠)、低亚硫酸钠、赤(红)磷、黄磷、五氧化二磷、五硫化二磷、五氯化磷、三氯化磷、一氯化碘、三氯化碘、三氯化钛、无水氯化高锡、五氯苯酚钠、五氯酚钠、氯化亚砜(亚硫酰氯)、二氧硫酰、硼氢化钾、硼青化钾、硼氢化钠、叠氧钠、多聚(固体)甲醛、氢化锂、氢化钠、氢化钙、加拿大树胶、中性树胶、固体水棉胶、重水、重氢硫酸、重氢邻二氯苯、重氢甲醇、重氢乙醇、重氢二氯甲烷、乙酰丙铜铬、9,10-甲基1,2苯蒽

一般将闪点在25℃以下的化学试剂列入易燃化学试剂,它们多是极易挥发的液体,遇明火即可燃烧。闪点越低,越易燃烧。常见闪点在-4℃以下的有石油开过、氯乙烷、凝乙烷、乙醚、汽油、二碳化碳、丙亚同、苯、乙酸乙酯、乙酸甲酵。

使用易烯化学试剂时绝对不能使用明火力。热也不能直接用加热器加热,一般不用水浴加热,这类化学试剂应存放在阴凉通风处,放在冰箱中时,一定要使用防爆冰箱,曾经发生过将乙醚存放在普通冰箱而引起火灾,烧毁整个实验室的事故,在大量使用这类化学试剂的地方,一下要保持良好通风,所用电器一定要采用防爆电器,现场绝对不能有明火。

易燃试剂在激烈燃烧时也可引发爆炸,一些固体化学试剂如:硝化纤维、苦味酸、三硝基甲苯、三硝基苯、叠氮或重叠化合物,霍酸盐等等,本身就是炸燃,遇热或明火,它们极易燃烧或分解,发生爆炸,在使用这些化学试剂时绝不能直接加热,使用这些化学试剂时也要注意周围不要有明火。

还有一类固体化学试剂,遇水即可发生激烈反应,并放出大量热,也可产生爆炸。这类化学试剂有金属钾、钠、锂、钙、氢化铝、电石等等,在使用这些化学试剂时一定要避免它们与水直接接触。

还有些固体化学试剂与接触即能发生强烈氧化作用。如黄磷;还有些与氧化剂接触或在空气中受热、受冲击或磨擦能引起急剧燃烧,甚至爆炸。如硫化磷、赤磷镁粉、锌粉、铝粉、蓉、摔脑等等,在使用这些化学试剂时,一定要注意周围环境温度不要太高(一般不要超过30℃,最好在20℃以下)不要与强氧化剂接触。

激昂的黑猫
害羞的石头
2025-04-05 04:55:34

二乙基胺和间甲基苯甲酸制成。

间甲苯甲酸与三氯化磷作用生成的间甲苯甲酰氯,再与二乙胺进行氨解生成

或将间甲苯甲酸用亚硫酰氯转化为间甲苯甲酰氯;再将制得的间甲苯甲酰氯与二乙胺反应制备N, N-二乙基间甲苯甲酰胺。

试剂:间甲苯甲酸、亚硫酰氯、乙醚、二乙胺、5%的NaOH、蒸馏水、10%的HCl、无水硫酸钠

器材:回流冷凝管、橡皮管、湿毛巾、三颈圆底烧瓶、烧杯、试管、滴管、干燥装置、减压蒸馏装置

称取2.8g间甲苯甲酸加入到500ml三颈圆底烧瓶中,再加入4.5ml亚硫酰氯,装上一只,其上端接一根橡皮管,橡皮管另一端用湿毛巾包住,放在下水道上面。三颈瓶的另一口上配一只恒压漏斗。缓慢加热反应物,直至无气体放出。反应物冷却后,加入120ml 乙醚。恒压漏斗中加入7ml的二乙胺的乙醚溶液。多次少量的加入二乙胺的乙醚溶液,同时注意沸腾情况,不可反应过剧,大约需20~25min. 加入过程中,需要注意絮状物质的生成情况。

加完二乙胺后,用少量水冲洗粘在冷凝管壁上的固体,溶液

中加入35ml 5%的NaOH溶液,然后分液,再用5%的NaOH

溶液洗涤一次醚层。然后把醚层用10%的HCl和水各洗涤一

次,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干燥后,蒸掉乙醚,在2.7x103Pa

压力下减压蒸馏,收集160~163℃馏分。

在生成酰氯过程中,气体出口可用一只湿抹布包住,不可与冷凝水的出口放在一起,否则会发生倒吸现象,导致实验失败,甚至出现危险。

二乙胺加入速度要控制,加入过快,会造成恒压漏斗的出口堵塞。

减压蒸馏时,要注意整个装置的安装、密封、操作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反应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戴橡胶耐油手套。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禁忌物】: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强酸、强碱。

我也上高中  今年高三````还没碰到做这种实验````

...百度百科里有这个东西叫避蚊胺  杀虫用的  你要它做什么

笑点低的过客
失眠的微笑
2025-04-05 04:55:34
改善加工性。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少量配合即可改善加工性、使固化均匀,赋予制品良好的光泽。对甲苯磺酰胺没有液体增塑剂的软化效果,与聚氯乙烯及氯乙烯共聚物不相容。甲苯磺酰胺注射液是治疗实体瘤的创新型化学药物,对肿瘤细胞具有高度选择性,是我国首次批准的经纤维支气管镜肿瘤内局部注射的化学消融药物。

执着的薯片
高挑的发卡
2025-04-05 04:55:34

1、皮肤损害:接触环氧树脂、正己烷、甲苯、氯乙烯引起皮肤过敏,接触性皮炎;接触氯丁胶的工人发生接触性皮肤色素消失;接触含有表氯醇的胶(如环氧胶)引起皮肤起水疱。

2、刺激作用:含有表氯醇、氯化溶剂、甲苯或二甲苯的胶或者蒸气刺激眼睛;甲苯、三氯乙烯或二甲苯刺激口、喉和鼻腔;正己烷的蒸气刺激呼吸道。

3、窒息:接触高浓度正己烷的工作场所,有发生窒息的可能性;过热的热熔粘结剂会引起一氧化碳中毒。

4、肺部疾患:接触正在粘结的某些无机绝缘材料的细尘或纤维有可能引起肺尘埃沉着病;长时间或吸入高浓度的混合的芳香族溶剂和汽油蒸气,有可能发生肺水肿;吸入液态苯或者二甲苯,发生肺水肿、化学局部急性肺炎和出血的机会增加。

5、胃肠功能失调:在刷胶过程中,摄入小量各种胶可引起胃肠功能失调。

6、神经系统影响:吸入丙烯腈、环己烷、甲苯、二甲苯、1,1,1-三氯乙烷和三氯乙烯,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可能发生头痛、眩晕、动作失调、麻木和昏迷;正己烷能引起多神经病变。

扩展资料:

胶粘剂的预防措施:

1、贯彻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2002年5月1日颁布实施,中国的职业卫生开始迈向一个崭新的时代。《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规定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对辖区内和职权范围内的职业病防治工作监督管理。

2、用人单位的预防措施:用人单位应当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的权利。

3、劳动者的自我防范:劳动者有权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的权利。有关专家指出,劳动者缺乏职业病预防知识是近几年职业安全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因此对劳动者进行必要的职业病预防知识培训是减少和杜绝职业病的有效之举。

职业病的预防具有专业性,为此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胶粘剂

人民网-广州两成胶粘剂成健康“杀手”

直率的悟空
幽默的帅哥
2025-04-05 04:55:34
 蚊子属四害之一。其平均寿命不长,雌性为3-100天,雄性为10-20天。 蚊子有雌雄之分,雄蚊触角呈丝状,触角毛一般比雌蚊浓密。它们的食物都是花蜜和植物汁液。雄蚊口器退化,雌蚊因繁殖需要,在繁殖前雌蚊需要叮咬动物以吸食血液来促进内卵的成熟。 蚊子的唾液中有一种具有舒张血管和抗凝血作用的物质,它使血液更容易汇流到被叮咬处。被蚊子叮咬后,被叮咬者的皮肤常出现起包和发痒症状。几乎每个人都有被蚊子“咬”的不愉快事,事实上应该说被蚊子“刺”到了。蚊子无法张口,所以不会在皮肤上咬一口,它其实是用6枝针状的构造刺进人的皮肤,这些短针就是蚊子摄食用口器的中心。这些短针吸人血液的功用就像抽血用的针一样;蚊子还会放出含有抗凝血剂的唾液来防止血液凝结,这样它就能够安稳地饱餐—番。当蚊子吃饱喝足、飘然离去时,留下的就是一个痒痒的肿包。但是,痒的感觉并不是因为短针刺人或唾液里的化学物质而引起的。我们会觉得痒,是因为体内的免疫系统在这时会释出一种称为组织胺的蛋白质,用以对抗外来物质,而这个免疫反应引发了叮咬部位的过敏反应。当血液流向叮咬处以加速组织复原时,组织胺会造成叮咬处周围组织的肿胀,此种过敏反应的强度因人而异,有的人被蚊子咬后的过敏反应比较严重。 蚊子每次叮咬吸吮大约五千分之一毫升的鲜血,每次饱餐一顿之后,蚊子通常是在出生地2公里范围内活动,不过最远活动距离可达180公里。 每只雌蚊子一生产卵总数约为1000-3000个,它们一般把卵子产于水面,两天后孵化成为水生的幼虫——孑孓(jiéjué)。孑孓以水中的藻类为食,它们经历4次脱皮后才成长为蛹,漂浮在水面上,最终蛹表皮破裂,幼蚊诞生。 蚊子的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蛹、成虫4部分,一般卵1-2天,幼虫期5-7天,蛹2-3天,成虫羽化至吸血产卵3-7天,整个世代1-2周左右。 蚊子的形态与结构 1.成虫外部形态 蚊是小型昆虫,体长约 1.6mm ~ 12.6mm 。呈灰褐色、棕褐色或黑色。分头、胸、腹 3 部分。 ⑴ 头部: 似半球形,有复眼和触角各 1 对,喙 1 支。触角( Antnna )有 15 节:第一节称柄节( Scape ),第二节称梗节( Torus ),第三节以后各节均细长称鞭节( Flagellum )。各鞭节轮生一圈毛,雌蚊的轮毛短而稀,雄蚊的轮毛长而密。在雌蚊触角上,除轮毛外,还有另一类是短毛,分布在每一鞭节上,这些短毛对空气中化学物质的变化产生反应,对二氧化碳、乳酸等化合物和湿度尤其敏感,起寻找吸血对象作用的是短毛,而不是复眼。 ⑵ 胸部: 分前胸、中胸和后胸,每胸节有足 1 对,中胸有翅 1 对,后胸有 1 对平衡棒,中胸、后胸各有气门 1 对。中胸特别发达,其背板几乎占据全胸背,由前而后依次为盾片、小盾片及后背片。库蚊和伊蚊的小盾片呈叶状,缘毛在凸叶上,按蚊的小盾片后缘呈弧形,缘毛分布均匀。蚊翅窄长,膜质。翅脉简单,纵脉( V ) 2 . 4 . 5 各分两支(图 20 - 2 ),其余纵脉均不分支。翅脉上覆盖鳞片,翅的后缘有较长的鳞片,称翅繸。翅鳞可形成麻点、斑点或条纹,在按蚊的分类方面是一重要依据。蚊足细长,分别称前足、中足和后足。足上常有鳞片形成的黑白斑点和环纹,为蚊种分类特征之一。 ⑶ 腹部: 分 11 节,第一节不易查见; 2~8 节明显可见,有的蚊种在其背面具有由淡色鳞片组成的淡色横带、纵条或斑;最末 3 节变为外生殖器。雌蚊腹部末端有尾须一对,雄蚊则为钳状的抱器,构造复杂,是鉴别蚊种的重要依据。 2.口器(喙)结构 蚊喙为刺吸式口器 , 是传播病原体的重要构造。由上内唇(上唇咽)、舌各 1 个,上、下颚各 1 对,共同组成细长的针状结构,包藏在鞘状下唇之内。上内唇细长,腹面凹陷构成食物管的内壁,舌位于上内唇之下,和上颚共同把开放的底面封闭起来,组成食管,以吸取血液。舌的中央有一条唾液管。上颚末端较宽如刀状,其内侧具细锯齿,是蚊吸血时首先用以切割皮肤的工具。下颚末端较窄呈细刀状,其末端具有粗锯齿,是随着皮肤切开以后,起锯刺皮肤的功用。下唇的表面被覆鳞片,多呈暗色,其末端裂为二片,称唇瓣( Labellae )。当雌蚊吸血时,针状结构刺入皮肤,而唇瓣在皮肤外挟住所有刺吸器官,下唇则向后弯曲而留在皮外,具有保护与支持刺吸器的作用。但雄蚊的上、下颚已退化或几乎消失,不能刺入皮肤,因而不适于吸血。在喙的两旁有触须(下颚须) 1 对,为下颚的附肢。按蚊的雌、雄蚊触须与喙等长,但雄蚊触须的末两节膨大而向外弯曲;库蚊、伊蚊的雌蚊触须比喙短,雄蚊的触须则较缘长或等长(少数蚊种例外)。触须是刺吸时的感觉器官。 3.内部构造 蚊具有消化、排泄、呼吸、循环及生殖等系统。其中,与流行病学有关的主要为消化和生殖系统。 ⑴ 消化系统: 包括口腔、咽、食管、胃、肠及肛门。胃是消化道的主要部分,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均在胃内进行。在前胸内有 1 对唾腺,每一唾腺分 3 叶,每叶有一小唾腺管,最后汇合成总唾腺管,通入舌内。唾腺管能分泌和贮存唾液。唾液中含有多种酶,例如能阻止被叮刺的人或动物的血液凝聚的抗血凝素( Anticoagulin ),破坏吸入的红细胞的溶血素( Haemolysin )和使破坏的红细胞凝集的凝集素( Agglutinin )。 ⑵ 生殖系统: 雄蚊有睾丸 1 对,自每一睾丸发出的输精管在远端膨大为储精囊,两者会合成射精管。射精管远端为阴茎,阴茎两侧有抱器。雌蚊有卵巢 1 对,输卵管在汇成总输卵管前的膨大部称壶腹,总输卵管与阴道相连。在阴道的末端有受精囊(按蚊 1 个,库蚊和伊蚊 3 个)和 1 对副腺的开口,阴道则开口于第八、九腹节交界处的腹面。每个卵巢由几十个至二百多个卵巢小管组成。每个卵巢小管包括 3 个发育程度不同的卵泡囊( F0llice ), 顶端的为增殖卵泡囊,中间为幼小卵泡囊,靠近输卵管的为成卵卵泡囊。当成卵卵泡囊中的卵成熟排出后,幼小卵泡囊又发育为成卵卵泡囊,卵泡囊依次逐个发育成熟。每排出一次卵,顺卵巢小管上就留有1个膨大部。此外,呼吸系统中的微气管在卵巢上的分布成卷成细密的丝状,卵巢在妊娠后膨大,微气管也因而伸直,故可鉴别雌蚊是否经产。 蚊子的种类蚊子的种类 蚊属昆虫纲,约3,300种及亚种,中国有15属33种及亚种。蚊媒疾病的重要媒介,是总的划分为三大类,一个是按蚊,一类是库蚊,另一类是伊蚊。 第一大类是按蚊 按蚊成虫的特征是翅大多有斑,身体大多是灰色的,身体在停留的时候,与停留面保持一定的角度,它大多在夜间活动; 第二大类是库蚊 库蚊成虫的特征是翅大多无斑,体色是棕黄色,身体在停留的时候,往往与停留面保持平衡状态,平行状态,它的活动也大多在夜间; 第三大类是伊蚊 伊蚊成虫的特征是翅没有斑,身体大多是黑色的,而且有白斑,它因为喜欢白天活动,因此我们经常在室内,在阴凉的地方,白天经常有这类蚊子来袭扰,可能大家都会有印象,它的身体是黑色的,有白色的斑纹。 全球传播病毒和疟疾的各种蚊子:美国库蚊、埃及伊蚊、非洲疟蚊、热带家蚊、三带喙库蚊、白线斑蚊。 虽然蚊子的种类繁多,但百姓家中常见的只有伊蚊、库蚊和按蚊三类。 1、库蚊 蚊科库蚊亚科的一属。通称库蚊。广布全世界,是蚊科的第二大属,已知800余种和亚种。中国已知达70余种。幼虫孳生于各类水体或容器积水中。它们是室内最常见的蚊子,一般称为家蚊。 2、白纹伊蚊 俗称“花蚊子”,主要白天吸血,叮人凶猛,传播登革热,有“亚洲虎蚊”之称。孳生在天然积水和小型容器中,如缸、罐、罐头盒、花坛、竹筒、树洞、饭盒、废旧轮胎、盆景、堵塞的楼顶笕沟等处。花斑蚊不论黑夜白天都会叮人吸血。花斑蚊不仅凶恶,而且善飞。一般蚊子飞程只有数十至数百米,最远不超过1-2公里,但花斑蚊能飞行5-7公里,而且速度极快,还可以随心所欲地做前后滚翻、俯冲、急转弯、突然加速或减速等“高难动作”。 3、埃及伊蚊 是典型的嗜吸人血的“家蚊”,白天吸血,习性类似白纹伊蚊。喜欢在水缸及其他器皿里产卵,孳生幼虫。 4、中华按蚊 中华按蚊的幼虫孳生在大型积水中,如水稻田、沼泽、芦苇塘、缓流沟渠等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