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苯 Jaben Oriolus BD20耳放怎样
还是不错的。
Jaben(甲本)于2006年成立于新加坡,由耳机爱好者创业发展而来,是在亚太地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音频品牌,旗下有耳机、耳机放大器等多个系列的产品。
7月流火,肆意绽放的烈日并不能阻挡发烧友参与展会的热情。时隔一年,因新冠疫情中断举办的中国(北京)国际耳机展又重新回到了我们身边。HiFi发烧友们积蓄了一年的热情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当口。展会上人头攒动,前来试听的朋友络绎不绝。厂家们也纷纷拿出了新品,让驻足的发烧友大饱耳福。现场究竟是怎样一副盛景?请跟随耳机美学的笔触,与我们一同见证吧~
锦福厅 HIFIMAN
这次HIFIMAN好像要搬空自己的家底儿似的,在售的所有产品悉数到场。其中包括常年销量常青树ARYA、HE1000SE、HE6SE,新晋人气王R10,便携新贵901R,照例“小香”和“大香”也被一并搬了过来。前来试听的发烧友排满了试听位。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想要听到心仪的耳机恐怕是件困难的事情。
锦禄厅 Audio-technica铁三角
这里是黑胶爱好者的天堂。多款黑胶唱机联手铁三角大耳,为喜欢黑胶的朋友创造出“独享的moment”。
锦寿厅
金平面GoldPlanar 多款新原理耳机:气动(GL850)、履带(GL1200)、平板(GL2000),各种耳机好像只有你想像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出来的。
HarmonicDyne和声力
展台上除了之前大受好评的耳机宙斯与高性价比新品——平板/动圈混合单元耳塞P.D.1,还有一款基于宙斯设计的限量版,木头与耳罩使用了不同的工艺,更具高级感。人声距离更近,密度也相对更大一些,更适合流行音乐。
展台前厅
A 赛耳之声
B Cayin凯音
凯音前段时间发布的N62TI与R01音频主板口碑不断发酵,带动了更多爱好者前来试听。R01好似“柴火饭”般丰满、扎实的音色在当今数码声横行的市场上称得上特立独行。“为了给发烧友带来尽量完美的体验”,或许这才是凯音推出TI版的原因吧。
展会上怎么能少了真旗舰-黄铜版N8和“高保真HuFi”电子管旗舰耳放C9呢?
C 飞傲
传说中的M17依然只是个壳子,真让人望眼欲穿。倒是M11plus和FH5s,配合默契,相得益彰,展现出应有的竞争力。
旁边的小台机K9pro堆料堆得让人惊掉下巴,AK4499解码芯片,THXAAA-788PRO全平衡耳放电路,平衡XLR输出接口,期待它正式上市后的表现。
D beyerdynamic拜雅/帝捷
拜雅展台还能多说什么?“动圈鼻祖,永远滴神”就完事了。
E 4-Ear
尽管过了一两年,in ear PMX已经不算新品,但在动铁圈子里论声音素质的话,它依然是“泰山北斗”般的存在。
很多人也对同展台的ASH 4+2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诅咒圣剑”这个造型蛮有意思,既然要打造品牌IP,自然得坚持到底。
无论上次成都展展出的“伊利亚特”,还是这次的“依涅德”,ET这个品牌总能凭借出色的外观和声音让玩家为线材侧目。
突如其来的T+A让人防不胜防。
F DUNU达音科
颇有大厂风范的达音科一下子拿出了三款诚意满满的动圈新机。TITAN S主打千元以内,整体走向偏中低频,听起来就一个字:“倍儿爽”。全新改进的隼pro工程机相比成都展时大幅提高了上限,不仅磁通量达到了惊人的1.6T,振膜也因为换成了刚性更高、厚度更薄的DLC材质,降低了分割振动产生的概率,从而减少了失真。相对于千元塞,隼pro能让人一耳朵感受到低频动态和声场规模上的提升。而更进一步优化的磁路也提高了它的下限。即使用手机直推,动态也足够震撼。“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全新设计的“禅pro”。这是一次全面的强化升级,在保留适当流行调音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动态和解析力。以至于听完了禅pro再听其他的耳塞,好像它们演绎出的歌手都跟没吃饭一样。听完之后,我当场化身六小龄童:“什么才是真正的流行调音耳机?战术后仰~”
G 北京安润/锦锋音响
歌德全系产品悉数出厂。凭借热情的鼓点和人声,饱满的音色,歌德耳机一直拥有一批忠实的拥趸。
安润展台还展出了UM最近新推出的几款高端耳机,都是Mason FS、“扶桑”这种“狠货”。
H Max Digital
01 Quloos乾龙盛
陈总倾力打造的QA390限量版终于在北京展上登场啦。正式版印有激光雕刻的限量编号,机身表面处理也更精细,彰显其限量版的身份。更换DAC并不是主要目的,QA390限量版最大的升级是在时钟和电源部分。陈总坦言,这是他能够找到的最好的时钟晶振,虽然贵,但是换的值。更精确的时钟保证了更完整的波形,让音色变得更扎实细腻。而大幅升级的供电则让390即使在推HD820这种高端高阻耳机时也能拥有磅礴的气势,甚至比原来的390加PS1还要猛。1打2还能打赢,简直不讲武德。390限量版让不少前来试听的发烧友直呼“我一定要买一台”。
02 HIDIZS海帝思
海帝思颇具巧思的推出一款自带电池的解码耳放——DH80s。更大的体积适合布置更完整的架构,包括时钟,解码,放大等芯片一应俱全,声音素质自然也有提升。除了不跟手机抢电,在更充足供电的支持下,DH80s的推力也表现的可圈可点。
03 沸谷音频/KM原音再现
卡卡西黑骑士能得到“万元也有性价比”这样的评价,声音素质自然也不容小觑。
04 凯声 科技 /智通
凯声 科技 展出了他们的新品,钛铃plus,专注于平头塞的凯声,新旗舰钛铃plus相比上代产品在密度上又有提升,采用更大的振膜,素质和听感兼具,佩戴也非常舒服。对了,还使用了可换插头,增强了适配性。不过作为旗舰产品,钛铃PLUS对前端有较高要求。
05 Lee’s ears
第一次参展的Lee’s ears,展出了旗下多款耳机。其中Chorus采用了一圈3铁双静电的架构,进一步丰富了静电混合耳塞的市场。
06 声滙 科技 /森海塞尔Pro/ Skullcandy
听到了森海塞尔旗下的神秘真无线新品——CX200 wireless,做出了真无线耳机里面难得的自然音色和相对出类拔萃的动态表现。作为大厂产品,CX200 wireless售价却只有1099。喜欢真无线耳机的朋友,如果你有一份森海情怀,那么这副真无线值得你出手。
入门级的IE100pro与IE300pro,凭借更均衡的调音赢得了森海粉丝的好评。
07-08 qdc
财大气粗的qdc包了两个展台,带着它庞大的“Family”——变色龙动铁家族强势登陆北京展。
09 铄耳声学SHUOER
铄耳声学墙内开花墙外香,深耕国外市场也让他们收获颇丰。EJ07m专为国内市场研发,换成了金属腔体和如名表陨面表盘一般漂亮的面板。采用一枚动圈,2枚声扬动铁,一枚声扬一拖四静电单元,好家伙,原来这玩意也是奔着“内卷”去的。听了一下,一拖四的静电味道更浓烈,整体的声音素质可以跟另外两家杀得难解难分,但是调音更还原一些,还在犹豫的同学不妨试试。
银色版本颜值依旧能打
EJ07m的硬件配置以及相对标准、平滑的频响曲线
10 甲苯中国
作为DC叔的团队同事,当然不能错过fitear家同名的耳塞DC啦。不过国风元素可不止是包子头。看看隔壁那个“黑暗降临”的 游戏 IP,这回轮到他们跟我们学习文化输出了(滑稽)。
11 Ovidius奥维德
当神秘的代工厂开始走向前台,他们强大的技术力和成本控制能力自然就显现了出来。展出的几款成品都颇具性价比,有望成为今后具备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传说中拥有100mm超大平板单元的大耳机,但体积却与一般的动圈耳机无异。
12 TSMR唐宋未来
作为此前深耕国外市场的新晋品牌,这次是TSMR唐宋未来首次在国内参展。
13-14 醇音音响
醇音音响在本次展会上召开了新品发布会,发布了德国极致/德国湖人五款新品,分别是极致Signature系列Pulse/Natural/Master;
湖人新品小尾巴Chronos;
以及“湖五万”旗舰晶体管耳放升级版本US5 Pro
15 香港瞬声/Flash Acoustics
16 北京今日电器/美国舒尔耳机
舒尔携新老众多经典产品前来参展,有老当益壮的SE846,有这两年推出的AONIC5,更有自带静电耳放的KSE1500。
17 七赫兹(7Hertz)
七赫兹带来了自家的新平板工程机。得益于最近一段时间新一代平板单元技术不断成熟,使得小体积的平板全频单元也成为了可能。虽然这个平板塞子为了性能牺牲了点外观,被迫将背板做得足够大。但体积足够大的全频平板振膜的确沾染上了平板大耳的风貌。中高频沉稳细腻,解析力远超一般的动圈耳塞,而且不会有动铁耳机音色不自然,亦或是衔接容易翻车这样的缺点。只不过平板耳机动态不容易做好的毛病,让这条塞子完美的继承了下来。如果用普通的便携前端,它的低频下潜和动态确实不够凶猛,但如果可以保证推力,这款平板入耳一定会带给你超值的感受。
18 Lotoo乐图
旗舰钛菊依然炙手可热,但奇怪的是很少有人专程来乐图展台听。原来仔细一观察,原来其他参展的耳机厂商展台前大抵都摆着一台墨菊,甚至是钛菊。就连玩家手里的墨菊也有不少是自己从家带过来的。这普及程度,我要是王总,心里要乐开花了。
19 DITA/FirAudio
展台上除了联名款糸竹,FirAudio也在这里,无导管设计,ATOM舒压技术为他们的产品带来了独特的听感。
20 iBasso中国
这次珍妮没来,感觉艾巴索展台冷清了许多。开句玩笑,实际上是前几天刚刚披露的DX300MAX没有来,让人略感遗憾。前来试听的朋友很多也都听过了DX300amp12,不过这台机器依然受到了展会上众多发烧友的肯定。
21 aune奥莱尔
荣获日本HiVi BEST BUY 2021 SUMMER大奖的JASPER也来到了展会。作为获奖产品,声音自然是有两把刷子。
22-23 SOUNDAWARE享声
看来最近MR2卖的不错,享声也搞了两个大展台。AMC D1 A300 A1PRO MR2等机器悉数到场。中正自然的调音也颇受老一辈发烧友的喜爱。
24 GUSTARD歌诗德
25-26 SHANLING山灵
旗下多款播放器换芯成功,素质提升的同时加量不加价。小尾巴跟蓝牙耳放产品也一应俱全,做到了HiFi产品线全覆盖。当然,新推出的ME500 Shine“耀”也是烧友关注的焦点,这款颜值颇高的耳机DC叔最近也会带来评测,敬请期待。
27-28 海贝音乐/HiByMusic
海贝这次最大的亮点就是拿出了之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RS6。虽然屏幕,主控,数字音频处理芯片等硬件用的还是全新R6上备受好评的那一套,但从前级整形滤波开始,换装了全部海贝自主研发的芯片。负责解码的部分使用的是R2R结构,拥有所有R2R架构一样自然、饱满的音色。同时还因为这个自主研发的前级,海贝有能力为一些耳塞设置专属的调音,并且能够通过插件很方便的进行安装。他们给这套系统起了个令人心潮澎湃的名字:达尔文。预示着这套系统不仅可以在软件层面不断进化,硬件层面也有潜力做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海贝家的产品一向拥有良好的用户体验。这次的RS6也有机会成为市面上用户体验最好的R2R架构便携产品。
29 节奏音频
最近节奏音频在小尾巴上颇有建树。CS43131被他们用得炉火纯青,想找价格实惠素质又高的小尾巴,不妨看看他们家的产品吧。
数播“幻想曲”与界面“小夜曲”,不得不说这个造型实在是特立独行。
30 Tralucent Audio传神
传神的GEN3因为其独特的设计思路,做到了极其强大的素质。但时这种直接用耳放控制独立分频器的方式的确显得有点繁琐。好在声音素质上的强大能让人忘记调节时的繁琐。
31 NG audio
NG audio最新推出的海格力斯援引于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因为采用了平板单元,所以推力足够的情况下会展现出越级的素质。“大力出奇迹”也是厂家对它最恰当的评价。
32 AROMA AUDIO
A100自打推出时就备受好评。这次展会他们拿出了全平衡版本的A100TP,素质更强大,推力更强劲,售价却没怎么变化。
33 TANCHJIM
天使吉米可谓是国内最重视外观设计的厂家之一。北京展上他们终于憋不住了,一口气发布了三款产品。比较亲民的当属新旗舰棱镜和回声了。棱镜的颜值简直太高了,很多耳机跟这东西比起来都要相形见绌。而棱镜的圈铁音色也融合得相当出色,很和谐,不刺激。再加上同样惹眼调音更成熟的新hana,外观 时尚 ,连接迅速的真无线耳机回声(尚未上市),终于要上市了的台式解码耳放一体机,贪吃鸡未来可期。
34 北京今日电器/飞利浦
35 北京今日电器/Vision Ears
VE7和极乐纷纷引得发烧友们驻足试听
37 黎音电声/PISLO平头佬
黎音这次带来了包括平头佬系列、胆机解码耳放、线材等多个代理品牌的产品前来参展。
38 北京宸琒/64 Audio/Lime Ears
作为64家最新锐的旗舰,U18S除了外观工艺更上一层楼之外,声音也相当精进。除此之外,现场还有fourte、Nio、U18t、U12t、trio等经典耳塞。
MA-1S(4.4mm单端)耳放,用料考究奢华,体积小巧。
EARMAN小尾巴也用料扎实,值得期待。
39 Ostry奥思特锐
Ostry家的这个平板耳机实在太显眼了,用了100mm的超大号单元。众所周知,振膜越大,声音越容易做得更好。所以这个平板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40 Zephone泽锋
作为老牌的线材厂商,参展的线材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41-42 GOLDENWAVE高登音频
43 Matrix Audio 矩声音频
44 Colorfly七彩虹
新品五重奏虽然是一条圈铁耳塞,但是整体的调教却相当柔和,自然,听起来颇有点高素质动圈的味道。现场还带来两款很有意思的工程机,与五重奏相比,整体更偏重流行人声。最后,日常催更UX(手动狗头)。
45 xDuoo乂度
专心耕耘便携台机交叉地带,展出了多款耳放及小型台机产品。
46 Oriolus老人家
DPS-L2作为最复古的新鲜玩意,致敬得相当彻底。如果不细看,大伙没准真的会认为你还在拿着一款磁带随身听来听歌。想必这也就是喜欢这款产品的朋友们追求的效果吧。
47-48 iFi Audio
大菠萝自从开卖以后,一直维持着不错的热度。主打便携可移动小台机的定位相当精准。不少人都会拿大耳来进行试听。当然,现场绝对少不了大菠萝的随身最佳拍档——大水泥啦。
49 Campfire Audio
Campfire Audio这次主推的是两款外观 时尚 的入门级产品,橙色的这个名字叫蜜柑,使用了一颗定制的动铁单元。偏浅色的这款叫蜜露,是一款10mm单动圈。对于CFA,这两款耳塞的定价已经相当亲民了。
50 Astell&Kern
艾利和家最火爆的产品当属最新出炉的联名款SOLARISX。又是一贯的联名隔壁经典款式“太阳神”,辅以艾利和独到的流行调音,相信这款“艾阳神”会复制T9IE热销的势头。
艾利和展台上怎么可以少了SE180?
KannAlpha又推出了新款配色
51 NF Audio
老羊向来是一位圈内非常有个性的品牌话事人,很善于鼓捣新奇的东西。既然播放器可以通过更换音频主板来做出不同的声音,耳塞也可以遵循这个道理呀。于是就有了这个可换分片器(调音板)的4单元动铁耳塞-NE4。一款动铁耳机仅仅靠更换分频器就能做出两种不同的音色,还是挺有意思的。喜欢折腾的同学不妨去听听看。
52 JVC
提到JVC,自然绕不开木振膜的冯伟文(FWW)了,华丽的高频令众多发烧友魂牵梦绕。
53-55 天域联达/FIDUE飞朵
牙哥又开始玩他那独(特)具(立)匠(独)心(行)的设计了,推出的“鉴”三星堆联名款用上了及其复杂的工艺,造型足够古色古香,拿在手里仿佛给人一种“走错片场”,穿越隔壁品鉴国宝的感觉。
FAudio家售价7488的蓝神圈,凭借其在万元价位也能站得住脚的优秀素质,对比大神圈做到了更高的性价比。
初听飞夺的GEM4,真没想到它是一条4单元动铁耳塞。只用4只动铁单元,表现出的气势比动圈耳塞有过之而无不及。同时声音又足够干净利落。真心佩服他们的研发实力。
56-57 水月雨
水月雨这次展会可谓“赢麻了”,前来试听人数最多的展台之一就属他们家了。
人多也是因为新品多。新的“内卷型产品”变奏曲就不多说了,能把静电单元混合耳塞干到2999直接跟竞品面对面,可见他们的魄力。实际这俩听起来也各有所长,喜欢谁的可能也都有。新的动圈工程机售价不到2000,在均衡的基础上做出了比较有活力的声音,但声底依旧很干净,且不刺激。
最令人拍案叫绝的当属马上快要完工的水静电了。用更大的单元做出了一般静电耳机无法企及的气势,同时又能保留静电耳机的高素质。更重要的是,这东西有一个极其劲爆的售价,让几乎所有想玩静电大耳的同学都有了入场的机会,具体细节等产品上市后便可知晓。但这东西实在有点缺德,骗人入了静电耳机坑,又让小白们自己去挑静电耳放,这要是万一挑翻车了,又要回来怒吼:“带混蛋水月,骗我入坑,坑我钱财~”你说水月雨这锅背还是不背?
Sparks做出了TWS当中难得的较为热情的声音。
白川作为“光”的升级线材,有针对性地补全了它的动态,又适当改变了一点音色。使得光成为真正的杂食多面手。
58 Softears/成都戈声
耙耳朵的产品虽然不多,但样样都是精品。
59 沃基数码
嗯?沃基数码?怎么没听说过?定眼一看,原来是我们的老朋友扬仕。扬仕本次依然带来了丰富的线材产品供烧友试听。
60 audirect
Audirect的旗舰级便携蓝牙解码耳放Beam 3plus,小而强大。
J01 耳机王
耳机王的二次元展台实在太魔性了,圈内的梗几乎都被他们玩了个便,看见饮茶哥买了一堆耳机,笑得我前仰后合,差点没把持住。
U77的雪花面板审美无人能及,而且人声毒性很高。难怪这些年它虽贵为万元耳塞,但还是一直卖这么好。
J03 ddhifi
ddhifi家的各种转接做得相当精致,上市以后很快受到烧友的普遍好评。新品耳机2020b设计相当有意思,一头可以插0.78一头可以插mmcx,大开脑洞的设计让我拍案叫绝。
J04 OE Audio
OE家的各种线材和配件也备受烧友喜爱,这次他们带来了两款耳机工程样机。
J05 TP听宝
新品五单元动铁耳机TP-5,佩戴舒适外加高水平调音。
J06 Ranko Acoustics龙格
终于有厂家肯做原生TYPE-C接口,集成小尾巴的解码耳放耳机线了。小尾巴插在手机上总感觉有点累赘,但是这条线的解码放大部分在分线器这个地方。特别方便随身携带,音质还比直推情况下强得多。不错的跨界产品。
J07 上海知音堂
国内著名代理商上海知音堂本次展会主推L&Y AUDIO线材。
J08 Effect Audio
EA又出新旗舰了。额,为什么要说又?新线的名字叫做百夫长,取材于斯巴达克斯武士。分线器被设计成了斯巴达战士头盔的形状,象征东征西讨,无往不利。线基采用金银合金线材,这种线材的冶炼成本极高,但强大的声音素质配合具有独特光泽感的高频音色,相信这条线会成为少数氪金大佬手里的心头好。
J09 研音 科技
烟叔带来了过段时间即将上市的旗舰机圈静铁工程塞,听了一下,声音素质跟其他旗舰相比丝毫不逊色,只是调音完成度有待提高。此外还有已经上市的迷迭香、卡农和阿拉丁。
J11 高斯音响/克鲁采音频
Kinera品牌的耳塞好看又好听,旗下产品对于人声的演绎颇有些U77的意思,饱满热情有活力,十分讨喜。
J12 BQEYZ先超声学
J14 锐可余音
SG01这款耳机称得上国产耳机的“内卷先锋”,用199的售价,却能做到竞品3-400元的声音素质,的确难能可贵。
J15 KBEAR魁宝
平民化的高素质耳机,也许买条棍子是不错的思路。
J16 ZMF耳机
J17 激光鼠
一晃两天的展会就结束了,这次北京国际耳机展无论从参展规模还是观众人数都让我们对HiFi行业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喧嚣过后,HiFi圈精彩继续,耳机美学将会持续为您报道HiFi圈的最前沿资讯,我们九月广州国际耳机展再见!
原文链接:http://t.hk.uy/7Fx
回想起自己的随身HIFI耳塞的发烧之路,应该是从2001年的索尼EX70SL开始的,到现在正好有20年了。但就万元以上价位随身耳塞而言,除了2013年首个出现的AKG K3003之外,其实大多数也是最近几年间才大量出现的。这个价位区间一直饱受争议,但是本文并不是讨论该不该买的,我只是分享一下我个人为什么买这些耳塞的心路历程以及对这些耳塞的看法。所以也请楼下回帖的小伙伴不要去聊该不该买,智商不智商的话题,咱们就讨论耳机本身。OK话不多说,先上镇楼图。
图中从左至右从上至下分别是Dita Dream XLS、XJE-MH2LS、XJE-MHRNZKB、TOGO! 333、UE18、Traillii、U77S这7条耳塞,并且除了TO GO 333和UE18外其他都是搭配着原线,至于这两个为啥不是下面会说到。然后所有聊到的主管听感都是默认搭配钛墨菊下的听感。
首先来聊一下这条DITA的Dream XLS(发售价15700),这是7条塞子里唯一一条单动圈耳机,其实我个人一直认为动圈耳机的调音是最有技术含量的,并且有圈味有弹性的低频是我喜欢的类型。这也是DITA这个品牌下第一条我听了喜欢的耳机,XLS之前所有的DITA的耳机我都听过,都是一言难尽,总有着诸多这里或者那里比较明显的缺点。再来看XLS本身,首先值得一提的是DITA的包装设计还有开箱的仪式感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可以吊打之后6条塞子的总和。一般来说我入手一条塞子的购买决策中包装占的比例相当小,几乎可以忽略,但XLS这条塞子的包装可以说是唯一占到较高的比例并且是几乎满分的。然后我本人也是相当喜欢钛合金的东西,所以钛合金+蓝宝石的外壳也就一眼相中了,说真的这条塞子看上去就会透露着一种贵气的感觉。另外DITA也算是一个比较有故事的品牌。
这是19年10月14号在上海举行的DITA的Dream XLS的发布会,当时邀请了杭州织语的白河(也就是大家知道的图灵和玥的外观设计者)来聊了DITA的前身和设计理念等等,这一点其实也占了相当一部分购买决策的成分。虽然在8月份上海壹视听的试听会和4月的SIAV上我都听过了这条塞子,不过4月时的还是调音未确定的,8月时基本确定了调音。但是在音质上决定购买的一锤定音的事件就是在发布会这天对比听了煲开的XLS和没煲的XLS的区别后,记得那天大家都在抢着煲开的那条听哈哈。最后聊一下这条塞子的声音,这条塞子的声场和瞬态是在所有单动圈塞中名列前茅的,低频量不大但下潜深弹性好,中频人声稍远不适合听口水歌但我个人喜欢这样的中频(所以这个大多数流行听音取向人的减分项对我来说并没有减分),高频不刺也几乎没有齿音,延展上也相当不错,可以说是我目前最满意的单动圈耳塞了。总体上非常适合听交响古典,当然我也可以用它来听摇滚和ACG。
所以,最终DITA Dream XLS(发售价15700)购买地点:上海壹视听 购买决策比例:开箱最富有仪式感的包装:15%、钛合金+蓝宝石腔体+不会绿并且很软的OSLO油浸线外观设计:25%、DITA的品牌 历史 底蕴和专注致力单动圈耳机设计的品牌文化:20%、音质:40%
接下来的这2条索尼的JUST EAR定制塞可以一起来讲。一条是第一代出音口软膜的聆听版XJE-MH2LS(发售价15999),另一条是二代全硬膜的泽野弘之特调版XJE-MHRNZKB(限时发售价18990)。所有的JE都是一圈一铁(一个表面没有镀任何材质的液晶振膜动圈单元和一个声扬2356动铁单元)的单元架构,区别全部都只是在调音上。所以这里就很容易先得到一个结论:所有型号JE的声底的硬素质都是一样的。然后还是从外观先讲吧,我个人认为JE是我心目中最漂亮的耳塞,没有之一!外观评分上我可以给JE打满分,这也是我目前唯一给出满分外观的耳塞。然后在我的购买决策中,所有万元以上的耳机我都是必须要听到声音才下单购买绝不盲狙的,但JE是唯一一个例外,如果外观满分我可以不论音质直接盲狙!毕竟我是个外观党,好看的东西诱惑力实在太大了。这个外观在设计上采用了一个金属封闭后开气压孔的动圈单元设计,这和市面上所有其他的私模耳机都不同,这也是造成了JE的辨识度远远凌驾于其他纯树脂外壳的私模耳机。然而要实现这个设计的制作上成本是相当昂贵的,这点从JE取耳印的几乎苛刻的要求上就可以看出来,取JE的耳印还需要额外的头梁架来测定动圈单元的朝向和接线口的位置,好不夸张的说,JE是目前全球私模耳机中对耳印要求最高的耳机。接着来聊一下JE最有意思的调音,JE的调音和其他耳机都不同,内部没有分频器,靠的是纯物理声学调音,我个人认为这是难度和技术含量最高的调音手法,那些调分频器分频点的在这面前就是弟弟,原因很简单,物理声学调音可不是学个一两年做几个耳机就可以学会的,是需要相当长时间从事大量的设计制作中的经验提炼出来的。
所以这里也不得不提到一个人,索尼第5代耳机声学掌门人——松尾伴大老师,(图中是他2020年1月疫情爆发之前来上海旗舰店做的JE2代的发布会)使用相同的2个单元造就出如此丰富多彩的调音的艺术家和工匠。在JE之前的作品有EX800,也还参与制作了大名鼎鼎的动圈之王MDR-EX1000(EXK的动圈之王的名号是10年时期所有烧友共同公认的,因为在当时EXK的声音简直就像是一条从未来穿越回来吊打一切的存在。在此之后由于HiFi市场品牌变的更多产品变的更杂,各家都有各家的支持者,所以就再也没有公认的动圈之王这个名号了)当然我本人既是索粉也是松尾伴大的粉丝。(索尼在我心目中是一个特别的品牌,因为我的随身HIFI之门是它为我打开的,从磁带WALKMAN到MD到现在的数播都是跟着索尼一路走来,俗话说的好,饮水思源(也是我母校上海交通大学校训的前半句),索尼就是我随身HIFI的本源,所以索尼出的任何随身HIFI旗舰我都是无条件首发盲狙入手,不需要任何理由。但其他品牌,请拿出你们的实力来证明自己,才能撼动我的腰包。最后来谈一下JE的声音吧,JE的声音其实也是充满着争议的,我在此表达一下我个人的观点,首先要说清楚的是,JE试听用的公模总体大概只有私模音质的一半。这也是松尾本人不愿意出售公模JE的原因,他的原话就是公模JE在声学上没有达到他的要求。所以公模只是用来给用户听JE各个调音版本声音区别的,而不是JE就是这个声音的。这一点其实JE是很吃亏的,我见到实在太多太多种草JE但听了公模样机立马拔草的案例了。我这里说一下我的意见,如果你听了公模对JE的素质不满意,那就拔草吧,JE不是素质爆炸的那种万元塞。但如果是觉得听感没达到预期,那我建议你想想一下这个听感再好一倍的样子,或许就是你喜欢的类型了。JE的声音大多情况下都不会受初烧的待见,因为一般来讲绝大多数初烧都喜欢一耳朵抓耳暴力解析绝对素质的听感。但JE的声音的确是一种退烧的声音,拥有着其他所有耳机都不及的正圆形大声场以及柔和耐听的音色,JE绝对是一条怎么听都不会累的塞子。另外再提一点吧,私模的JE在低频量感上会小于等于公模的低频量感的,(原因在于JE特殊的泄压设计外加佩戴上可能存在的些许密闭性问题的叠加)结合自己和其他用JE的朋友们的数据低频量感大概在公模的50%-90%不等。
所以,最终Just ear XJE-MH2LS(发售价15999)购买地点:上海索尼直营旗舰店 XJE-MHRNZKB(限时发售价18990)购买地点:上海甲苯 购买决策比例:外观100%(一个平行维度比例)品牌及信仰40%、音质:50%、松尾伴大老师的作品:10%
这条Fitear的TOGO!333(发售价7280)是我第一条购买的Fitear耳塞,它其实并不是一条万元塞,但我把他放着边的原因有2个,第一这是为我今年下半年要拿到的私模泰坦(发售价24999不含线)占个坑。另外就是这条塞子的原线013实在太拉胯以至于我不好意思配它拿出来见人,就配了一条我给未来到手的私模泰坦做的线拿出来(8股龙鳞配订制钛合金五金件)算上这条线的价钱(因为没有公开定价所以就不写了)就妥妥的上万了,没毛病哈哈。谈到Fitear那就不得不说一下须山齿研的创始人须山庆太,肯定有人会问怎么搞牙医的来做耳机了?这个就请大家自行搜索考古了。自从他创立的Fitear之后,大家更喜欢叫他须山老贼,他本人也挺喜欢这个名字的。至于为什么,还请自行考古。须山老贼和松尾伴大在日本耳机调音界算是两位并列的泰斗级人物,并且须山更擅长使用跟多的单元(目前最多也就5个而已)来做耳机,产品线也更多更丰富,并且fitear家的耳机是日本艺人用的最多的耳返品牌(就像是日本的QDC),但是fitear的塞子的调音绝大多数都不和我胃口,有的太强调人声,把所有乐器都消了,就是给艺人舞台上用来做耳返的调音(还真有好多人喜欢买这个调音,反正我不喜欢)这个JE的露娜春奈版调音也是接近这样的工作用调音,个人觉得并不适合用来聆听歌曲。还有的fitear调音很扭曲,总觉得三频被严重扭曲的感觉,反正太多太多我不喜欢的塞子了,直到去年12月这条333出现了,和泰坦一样的正声向,3导管,3分频,2高频单元1中低频单元,声音在保持了他们家女声特色的基础上高频更加靓丽低频量感也不太差,结合不到万元的售价着实挺香的。
然后顺带说一下我这个月就能拿到另一条国行唯一独苗私模ROOM也是这个调音取向,但声音会明显糊一些,硬素质欠缺一点。购买主要原因还是好看。然后一定有人会问为啥只有我一个人买?因为太贵了!日版折合人民币售价才3000出头的ROOM国行定价居然直接翻倍到6600!所以别问了,问就是我就是那个为了外观甘愿被宰的^(* (oo) )^
所以,最终Fitear TOGO! 333(发售价7280)购买地点:上海甲苯 购买决策比例:一直想要买一条Fitear的塞子15%、全浇注树脂工艺外壳以及外观25%、音质:60%
然后这条UE18(发售价10999)其实是我从上海甲苯白嫖的,并没有花钱买,而且这条当年UE给予众望的6单元旗舰的声音也并不怎么好,对我这个老烧而言,声音还不及UE11甚至TF10。所以它的声音就不聊了,而且因为年代久远,原线也已经嗝屁了。所以这里值得聊一下的是我给它配的这条泽丰的雅典娜(发售价2777非可换头版本图中的是可换头)。了解我的小伙伴都知道我是个粉色控,雅典娜这条线外观上这么正的粉直接就脑放加分,并且配在接下来要聊的U77S上一耳朵秒杀beat audio的那条原线。然后我这两天也用它配朱鹂出街,效果也不错,总体来讲这颜色这声音对我来说挺喜欢的。
接下来的这条Canal Works 的U77S(发售价14000)第一眼给人的带来的感觉就是好看,真好看,太好看了!的确,这条U77S的颜值在我心中已经能有90分了,能在传统的背板上做出这样的色彩的确不容易,以至于后面要聊的我那条朱鹂也是抄了它的外观制作的。然后CW这个品牌也是日本本土的一个定制耳机品牌,其特点是比须山老贼能够驾驭更多的单元(最新出的L91已经堆到了单边16单元了)也是日产多单元私模耳机中单元最多的品牌。这条U77S为8单元配置4高频2中频2低频。素质基本也到了准万元级别的素质,但调音比较一般,不过U77S的一般的比较特殊,虽然没有什么出众的有点,但也没有什么明显的缺点,属于一条非常万精油的杂食塞,听啥都可以,然后再配上这样的颜值,那就够香了。由于U77S是耳机王的联名塞,这个配色只有耳机王有卖并且U77S还附赠了一条beat audio的2.5平衡线,色彩上和塞子非常的搭,音质上也吊打了原线,CW的原线基本都是送的类型,拉胯的一批U77S原线还是透明的颜值至少还过得去,别的那些黑色原线真是又丑又难听。这条塞子也是我出街的主力塞之一。
所以,最终CW U77S(发售价14000)购买地点:上海耳机王 购买决策比例:好看!60%、(超值的)送了一条好看声音也还过得去的原线30%、想要凑齐日产(除KL外,哪天声音做好了考虑买个)三大私模品牌的耳机:10%
最后这条老人家的朱鹂(发售价42000,入手价46200还尼玛涨了就离谱)应该是在售价上最受争议的耳塞了,有太多人反感朱鹂不给试听和天价的售价等等等等的问题,但开头我说过了本文不讨论值不值得和智商不智商的这类问题,咱们只讨论耳机本身。不过有一点我要说的是,我买东西的态度从来都是预算都没有上限,只存在我看不看得上的问题,不存在我买不买得起的问题,没有买你就是因为我还看不上你。emmm有点凡尔赛了,言归正传,其实了解我的小伙伴都知道我一直黑老人家他们家耳机的老年人审美外观有些年头了,而且在我的审美里老人家这个品牌的耳机和丑字是可以划等号的。于是就出现了一个契机,今年年初在和几个烧友聊天正常操作说老人家完全做不出也没有年轻人审美的塞子时突然想到个有趣的事情,就是我脑海中突然蹦出个点子,要不要我来试试看拯救一下老人家的老年人审美?做个订制外观塞来看看老人家到底做外观有几斤几两的水平?抱着这样的想法我就在今年3月的上海耳机展上找到了老人家的展台,提出了我想做个完全自定义外观的塞子,但是如果做水黄鹂这种我担心老人家懒得陪我玩,所以就直接整个旗舰朱鹂吧(当时的想法是他们8成是做不到我的要求的,反正也不花钱看看他们能做到怎么样的水平)当然我之前也是做足了功课把我的需求全部都整理成文档P好效果图给到老人家的。其实需求也并不复杂。
就是我要做一个和我U77S一样的背板底色,然后腔体颜色做成U32GRV这样的水蓝色,然后左单元后面画上我拉帝亚斯的轮廓图,右单元后面写上Latias的名字,也就是我钛墨菊的开机图上的图和字,并且不能做在底面上,要做在尽可能接近背板表面的地方并且要使用变色油墨做成我订制的日本手工a Ori宇宙玻璃星空水晶里的效果。emmm需求就这样,不过分吧?在展会上老人家的人也把我的U77S和宇宙玻璃水晶拍照加摄像后拿回去研究怎么做这个折射的变色效果。我是3月24号下的订单,(但是一分钱都没付哦)然后过了一个礼拜第一稿的背板来了,是这样的:
当我看到第一个打样的瞬间我差点当场去世,这是啥啊?然后理智的我马上说服了自己恢复了过来,emmm毕竟上老人家,这个属于可以理解范围内的正常发挥。然后我和他们的工匠又在微信群里展开了百来条聊天记录的修改意见和提议,但是后来一直过了将近2周那边没有任何反馈,我心想可能这个事情黄了,他们搞不定那也就算了吧,没想到事情在4月12日迎来了转机,那天收到了一张改进后的背板效果图:
虽然和原版在细节上还差了好多,但色彩层次感上要提升了很多,虽然还没达到我的要求,但是明显可以看出来这个背板已经是当时老人家所有做出来过的背板里我看上去最好看的了,并且很明显的老人家的工匠们在研究怎么做的更好。然后我那快凉的心又重新振作起来了,又是几百条的聊天记录确认了进一步的修改意见,还有他们去尝试购买各种变色油墨来测试我要的效果。至此我还是一分钱没给的状态,不过感觉基本上这个外壳是有希望做的出来的了,然后就把朱鹂的全款(46200)付了,至此真正下单了这条涨价后首单的朱鹂。然后又是10来天后得到的消息是买来的变色油墨不合格效果不行,还要重新去选,这个时候从最初下单制作了快一个月了,外观都还没法确定,真的是挺着急的。好在又将近一周后传来的好消息,新买的油墨效果不错,然后外壳也按照我的要求整好了。
看起来还不错吧,和要求的色彩挺接近了。然后因为51长假的关系又是过了好久直到5月11日来了最终打样的确认:
基本上除了字体排列上有点问题外其他都已经差不多了。然后总算可以正式开始单元的制作了,最终在5月29号收到了这条塞子:
总体还原度上虽然称不上完美,但我可以非常肯定的说,至少这条塞子是老人家目前为止外观上做的最年轻的塞子,我一开始想要让老人家做出个年轻塞子的目的也圆满达成了。虽然最终成品并没有和我要求的样板非常接近的还原,但看得出老人家在制作时也嵌入了一些他们对这套外观的审美并且做到了虽然不像但有着它自己的风格。所以总体上我对这个外观是认可的,做的不错。
聊了那么多制作过程,最后来聊一下朱鹂的声音吧,朱鹂单元配置尾4静电单元(高频超高频),6中频动铁单元(其中2个中低频)2低频动铁单元,所有单元均为声扬的,(而且都是声扬品牌里最贵的那些单元型号)先来说高频吧,其实用到声扬静电方案的塞子我基本都听过,能把它驾驭好的寥寥无几,甚至大多用到静电的要么听感没啥提升,更过分的还有减分的。但朱鹂的高频真的是非常的通透,延展好,泛音足,尤其是听大编制乐曲时里的三角铃那个“叮”的敲一下的声音,太让人中毒了。接下来人声也是朱鹂的强项,层次感做的相当出色,结项位置中前方。声场比JE还要大,但没有JE那么圆。唯一没有什么亮点的是低频,虽然也说不上什么缺点,至少在动铁的低频里还是算好听的。下潜到位量也足,弹性略微欠佳。最后还有一点,我个人其实很喜欢小腔体的塞子,但现在塞子的腔体由于单元越来越多也做的越来越大,朱鹂是我见过所有10单元以上带静电的耳塞里腔体最小的,空间利用率极高,这也是在我心中它的加分项。
所以,最终Oriolus Traillii(发售价42000,入手价46200)购买地点:上海甲苯 购买决策比:双阶音频的服务:15%、老人家的工匠精神:20%、最终美丽的外观:25%、完美的音质:40%
好了,年更长文终于肝了5个小时搞完了,希望本文能对烧友们了解万元塞起到一定的帮助。也希望本文能对耳机厂商们研究如何抓住高端用户购买心理起到一定帮助。最后也希望能让我的小伙伴和想要了解我的小伙伴们更加深入的了解我。最后希望广州的疫情赶快好转,9月的广州耳机展可以顺利举行。
或者和我一样选择官升线的替代线,甲苯的w13n升级线,400块钱不到,素质的话和索尼的官升线nb1一样。
改善也比较明显,人声要比单端更为厚实,细节上也更为丰富,w13比n3原线略粗,但线身很软,佩戴也很舒服,插针好像做了优化,和n3插的比原线还紧,就是长的比较粗犷。整体性价比高
先选择与耳机导管直径相同或相近的耳套,太大或太小将导致耳套无法牢固地安装在耳机的导管上面。 2 把耳套的内侧对准耳机的导管,倾斜着将耳套慢慢用力往导管方向推,直到耳套与耳机导管的凹槽完全嵌入。
耳机喇叭调音网,有带双面背胶粘接的,也有直接用胶水粘接的, 如果是粘接好后,另外加上的胶,一般直接影响中频表现,降低灵敏度用, 如果耳机两边都一样,听起来就没有什么明显的不同,如果一边有,一边没有, 可能有胶的一边会略小声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