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铜晶体的化学式是什么?
硫酸铜晶体的化学式是:CuH10O9S。
晶体作扳状或短柱状,通常为致密块状、钟乳状、被膜状、肾状,有时具纤维状。颜色为天蓝、蓝色,有时微带浅绿。条痕无色或带浅蓝。光泽玻璃状。半透明至透明。断口贝壳状。硬度2.5。比重2.1~2.3。性极脆。常产于铜矿的次生氧化带中。
大晶体制备
准备:分析纯的硫酸铜、烧杯、玻璃棒、滤纸、蒸馏水、细线等。
在盛100mL水的烧杯里,加入研细的硫酸铜粉末10g,同时加1mL稀硫酸,加热,使晶体完全溶解。
继续加热到80—90℃,趁热过滤(推荐把滤纸折为菊花形),滤液流入一洗净并用热水加温过的烧杯里,加盖静置。
拣取一颗晶形比较完整的晶体,用细线系住,悬挂在盛饱和硫酸铜溶液的烧杯里,并加盖静置。
每天再往烧杯里加入少量微热的饱和硫酸铜溶液,小晶体会逐渐长大,成为一块大晶体。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硫酸铜晶体
化学式:CuSO₄·5H₂O。
更多相关信息:
中文名:五水合硫酸铜
英文名: Copper(II) sulfate pentahydrate
别 称:蓝矾;胆矾
化学式:CuSO₄·5H₂O
分子量:249.69
CAS登录号:7758-99-8
EINECS登录号:231-847-6
熔 点:110ºC
沸 点:脱水分解
水溶性:易溶320G/L(20ºC)
密 度:2.284
外 观:蓝色透明晶体
应 用:电镀、染色
安全性描述:S22 S60 S61
危险性符号:N Xn
危险品运输编号:UN3077
扩展资料:
性状特征:
形态:
三斜晶系。晶体作扳状或短柱状,通常为致密块状、钟乳状、被膜状、肾状,有时具纤维状。颜色为天蓝、蓝色,有时微带浅绿。条痕无色或带浅蓝。光泽玻璃状。半透明至透明。断口贝壳状。硬度2.5。比重2.1~2.3。性极脆。常产于铜矿的次生氧化带中。
性状:
为不规则的块状结晶体,大小不一。深蓝或浅蓝色,半透明。似玻璃光泽。质脆,易碎,碎块呈棱柱形,断面光亮。无臭,味涩。以块大、深蓝色、透明、无杂质者为佳。
露置干燥空气中,缓缓风化。加热烧之,则失去结晶水,变成白色,遇水则又变蓝色。易溶于水及甘油,不溶于乙醇。水溶液显铜盐及硫酸盐的各种特殊反应。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硫酸铜晶体
CuSO·5HO。
硫酸铜晶体是一种蓝色晶体,成分主要为五水硫酸铜,分子式为CuH10O9S,即硫酸铜的水合物。其可以用来电镀或染色,别称蓝矾、胆矾。
介绍:
主要用作纺织品媒染剂、农业杀虫剂、水的杀菌剂、防腐剂,也用于鞣革、铜电镀、选矿等。也可做中药成分。
水也可以不直接与阳离子或阴离子结合而依一定比例存在于晶体内,在晶格中占据一定的部位。这种结合形式的水称为晶格水,一般含有12个水分子。
俗称蓝矾、胆矾。
硫酸铜晶体是一种蓝色晶体,成分主要为五水硫酸铜,分子式为CuH10O9S,即硫酸铜的水合物。主要用作纺织品媒染剂、农业杀虫剂、水的杀菌剂、防腐剂,也用于鞣革、铜电镀、选矿等。也可做中药成分。
许多物质从水溶液里析出晶体时,晶体里常含有一定数目的水分子,这样的水分子叫作结晶水。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叫作结晶水合物。结晶水合物里的水分子属于结晶水合物化学固定组成的一部分。
制备
1、将瓷皿中放入电解铜(铜丝或刨铜屑),加入硫酸,加热至70~80℃。分次加入相对密度为1.40硝酸(小心喷溅!)。
2、若有结晶析出,可加入水。反应完毕时应剩余少量铜。倾出溶液,蒸发至出现结晶膜。冷却,吸滤出结晶,用少量水洗涤。
3、将制得的结晶溶于1.5倍热水,过滤,蒸发至形成结晶膜,冷却。吸滤出结晶。所得硫酸铜须经2~3次重结晶,方可制得化学纯的产品。
以上内容来自 百度百科-硫酸铜晶体
物理性质:蓝色结晶状固体物质,
结构:以晶体形式组成时,铜离子结合4个水分子,硫酸根结合一个水分子,结合水分子是以氢键的形式
俗名:胆矾
热稳定性不好,加热280℃脱水为硫酸铜,110℃开始分步脱水,有毒,化学实验里可仿制蓝宝石,另外硫酸铜晶体是无水硫酸铜吸水后的产物,本身不再吸水
1 作为晶体的性质:作为结晶水合物,加热条件下,有如下反应:
CuSO4·5H2O=CuSO4+5H2O
2 Cu2+的性质
(1) 被比Cu活泼的金属元素置换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CuSO4+Fe=Cu沉淀+FeSO4
(2) 复分解反应
CuSO4+2NaOH=Na2SO4+Cu(OH)2沉淀
3 SO4(2-)的性质
复分解反应
CuSO4+BaCl2=BaSO4沉淀+CuCl2
仪器和药品:
烧杯100mL、1000mL,玻璃棒,电炉或其它加热设备,小刀,硫酸铜(纯度不低于化学纯)固体。
时间:
每天30分钟,持续7-35天
操作:
1、在100mL的烧杯中配置硫酸铜饱和溶液,用培养皿盖住烧杯口,静置一夜。
2、从结晶出来的晶体中选择一块晶形比较好的硫酸铜晶体,作为晶种。注意晶种的每一个面都必须光滑,整齐。
3、用一根长约10-15cm的头发或细铜丝将晶种捆好,固定在玻璃棒上。
4、用1000mL烧杯配置3/4烧杯高于室温不超过5℃的饱和硫酸铜溶液,注意硫酸铜溶液中不能有硫酸铜固体
5、将捆有晶种的玻璃棒横放在烧杯口,晶种放入溶液中。注意晶种不能与烧杯接触。烧杯口用白纸盖住,静置、观察。
6、如果晶种上长出多个硫酸铜晶体或硫酸铜则应将晶体取出用小刀切去小的晶体。然后将烧杯内的硫酸铜重新配成高于室温不超过5℃的饱和硫酸铜溶液,注意硫酸铜溶液中不能有硫酸铜固体。
7、重复5、6步骤直到得到满意的晶体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