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甲基苯酚结构式
对甲基苯酚的结构式是一个OH和一个cH3。分子式为C7H8O。对甲基苯酚具有弱酸性,与氢氧化钠作用生成可溶性的钠盐,但不与碳酸钠作用。对甲酚钠盐与硫酸二甲酯一类的烷基化剂反应,生成酚醚。
结构式是指用元素符号和短线表示化合物(或单质)分子中原子的排列和结合方式的式子,是一种简单描述分子结构的方法。同分异构现象是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原因之一。
对甲基苯酚又称为抗氧剂264,抗氧防老剂T501;该产品在医药上用作TMB(二溴醛),TMP(3,4,5-三甲氧基苯甲醛)的原料中间体和消毒剂;在农药生产中也是重要的中间体;在塑料工业中用于制造酚醛树脂和增塑剂等。对甲基苯酚用于防老剂264(2,6-二叔丁基对甲酚)。包装:200KG镀锌桶或标准集罐包装。
外观:无色液体或晶体
性质: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液体或晶体,有腐蚀性和毒性,难溶于水,易溶于碱溶液或甲苯、乙醇等有机溶剂,能发生缓慢氧化反应.
无色结晶块状物,有苯酚气味。可燃。水中溶解度40℃时达2.3%,100℃时达5%。溶于苛性碱液和常用有机溶剂。
对甲基苯酚与溴水反应方程式:
CH₃-C₆H₄-OH+BR₂=CH₃-C₆H₄-BR+HBRO
1个对甲基苯酚+2个溴分子=1个甲基(任意一个甲基)的两边邻位被取代的××【即2,6-溴-对甲基苯酚(羟基在3或5位)】+2个溴化氢。
新制溴水可以看成是溴的水溶液,进行与溴单质有关的化学反应,但时间较长的溴水中溴分子也会分解,溴水逐渐褪色。久置的溴水中只含有氢溴酸。次溴酸会在光照下分解成氢溴酸和氧气。
扩展资料:
以甲苯为原料,以硫酸为磺化剂,在110~130℃进行磺化反应,生成中间体甲苯磺酸,经中和后在340~365℃下与熔融氢氧化钠进行碱熔反应,得甲酚钠,经酸化后得粗甲酚,再经蒸馏分出邻甲酚和苯酚,得到以对甲酚为主体的间、对混甲酚。
温度变化、磺化剂种类以及甲苯与磺化剂的配比决定了生成甲酚中异构体组成。南京金燕化工总公司采用磺化碱熔法可生产高纯度对甲酚。常用的磺化剂还有发烟硫酸、氯磺酸。
甲苯磺化法制备对甲酚是最早的工业化方法,此法工艺较成熟,但需消耗大量的酸、碱,设备腐蚀问题大,目前该法还是生产对甲酚的主要方法。
对甲氧基苯酚:由于甲氧基在对位,有吸电子诱导效应和给电子共轭效应。但给电子共轭效应更大一些。苯环上电子云越密集,则酸性越小,给电子诱导效应使得苯环电子云密度增大,
相应酚类的酸性降低。
而甲基虽然也是给电子基团,但给电子效果不如甲氧基(给电子共轭)明显。
注意:甲氧基只在邻对位上才表现出给电子效应。
很高兴为您解答
满意请采纳(给好评)~~
用化学方法鉴别苯甲醚和对甲基苯酚的方法是看能否和氢氧化钠水发生溶液反应。溶液是由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被分散的物质(溶质)以分子或更小的质点分散于另一物质(溶剂)中。
苯甲醚作为醚,是不溶于水的;对甲基苯酚作为酚,是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继而溶于水的。
扩展资料:
苯甲醚化学性质:
1、稳定性
易燃,遇高热、明火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和碱一起加热,醚键容易断裂。与碘化氢加热至130℃时,分解生成碘甲烷和苯酚。与三氯化铝和三溴化铝加热时,分解成卤代甲烷和酚盐。
加热到380~400℃分解成苯酚和乙烯。将苯甲醚溶于冷的浓硫酸中,加入芳香族亚磺酸,则在芳环对位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亚砜,并呈现蓝色。此反应可用来检验芳香族亚磺酸(Smiles试验)。
反复与人的皮肤接触,可引起细胞组织脱脂、脱水而刺激皮肤。生产车间应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应密闭。操作人员穿戴防护用具。
2、还原性。
被HI还原成苯酚(实验室中,为保护酚羟基,常用一碘甲烷将酚氧化为稳定的醚键,再用HI还原,以避免酚羟基被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