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钾的化学式
硫酸钾的化学式K₂SO₄。
外观与性状: 无色或白色六方形或斜方晶系结晶或颗粒状粉末。
味觉:具有苦咸味。
相对密度(水=1): 2.660
溶解性:110 g/L (20℃),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丙酮、二硫化碳。氯化钾、硫酸铵可以增加其水中的溶解度,但几乎不溶于硫酸铵的饱和溶液。
扩展资料
用硫酸盐型的钾盐矿和含钾盐湖卤水为原料来制取。也可用98%硫酸和氯化钾在550℃高温下进行反应,直接制取硫酸钾,反应过程中产生氯化氢,用水吸收,副产盐酸,此方法为中国工业化生产硫酸钾的主要方法,名为曼哈姆法。用明矾石还原热解法制得。
在德国,硫酸钾主要靠硫酸镁矿和氯化钾在液相反应生来生产。
由硫酸与氯化钾反应而制得。混合硫酸与氢氧化钾也可以得到硫酸钾: 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以氯化钾与混合盐制取硫酸钾工艺技术
此工艺生产方法是以苦卤氯化钾生产中所产高温盐为原料,通过高温盐与氯化钾进行一段转化,得到钾镁矾与氯化钠的混合物。再在物料中加入脂肪酸胺盐类捕收剂和萜烯醇类起泡剂及系统所产矾母液制成浆料,送入浮选机内进行浮选分离得到软钾镁矾和工业盐。
硫酸钾(K2SO4)是高浓度的速效钾肥,不含氯离子,理论含钾(K2O)54.06%,一般为50%,还含硫(S)约18%,适用于各种作物。但货源少,价格较高,目前我国主要应用在苹果、茶树、葡萄等对硫敏感及喜硫、喜钾和忌氯的经济作物上。
(1)物化性质;白色或浅黄结晶体,吸湿性极小,不易结块,易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能生成二元、三元化合物(如K2SO4·MgSO4·6H2O)。农用硫酸钾一般含氧化钾46%~52%,含硫(S)18%,属于化学中性、生理酸性肥料。
(2)农化性质;硫酸钾是一种高效生理酸性肥料,施入土壤后,钾离子可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也可被土壤胶体吸附,而硫酸根(SO42-)残留在土壤溶液中形成硫酸。常期施用硫酸钾会增加土壤酸性。在石灰性土壤中,残留的硫酸根与土壤中钙离子作用生成硫酸钙(CaSO4,即石膏),会填塞土壤孔隙,造成土壤板结。硫酸钾除含有钾外,还含有作物生长需要的中量元素硫,一般含硫18%左右。
硫酸钾肥料的作用及用途:
1、迅速补充钾元素
硫酸钾含钾元素很高,能迅速为土壤和农作物补充钾元素,是当前最主要的钾元素肥源。
硫酸钾适用于各种作物,对马铃薯、甘蔗、烟草等需钾多而忌氯的作用,以及十字花科等需硫的作物,效果更为显著。
2、平衡土壤酸碱度
硫酸钾肥具有酸碱平衡的作用,能提高作物生理活性,促进作物良性生长,从而增强植物抗倒伏和抗病虫害能力。
3、改善农作物品质
作物在生长后期,比如说瓜果对养分需求大,合理的养分能促进果实着色均匀,光泽鲜亮,同时能加快植物早熟,赢得早上市时间。
硫酸钾的施用方式:
做基肥时应采取探施覆土,因深层土壤干湿变化小,可减少钾在土壤中的固定,提高钾肥的利用率。
做追肥时,在粘重土壤土可一次施下,但在保水保肥力差的沙土上,应分期施用,以免钾的损失。在水田中施用时,要注意田水不宜过深,施后不要排水,以保肥效。
硫酸钾在做种肥时,一般每亩用量为1.5-2.5千克,做根外施肥时浓度以2%-3%为宜。
硫酸钾含钾量是54.06%,—般为50%,硫酸钾的制取可用钾盐矿石,或氯化钾的转化,或用盐湖卤水等资源。常用的制取方法是明矾石还原热解法。
硫酸钾作用:
多元养分、增产显着。且含有作物所需的硫、铁、锌、钼、镁等微量元素,同时,该产品具有色泽均匀、质量稳定、溶解性好、容易被作物吸收等特点,施用后可改变土壤中普遍存在的养份失衡的状况,与其它工艺生产的复合肥相比,具有吸收快、损失少、肥效持久,增产显着等特点。
适应范围广。该产品有效成份含量高,氯根小于3%,产品不仅适用于小麦、水稻、玉米、花生等各种农作作物,而且适用于果树、蔬菜、烟草、大蒜、大姜等经济作物,既可做基肥又可作追肥。
改善土壤、增强地力。该产品副作用,对作物和土壤和不产生任何不良影响,施用后,可迅速补充土壤中的钾、锌、硼等多种元素,调整土壤结构。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硫酸钾
一、分子量不同
1、硫酸钾:分子量是174.26。
2、氯化钾:分子量是74.5513。
二、熔点不同
1、硫酸钾:熔点是1067 ℃。
2、氯化钾:熔点是770 ℃。
三、沸点不同
1、硫酸钾:沸点是1689 ℃。
2、氯化钾:沸点是1420 ℃。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氯化钾、百度百科-硫酸钾
硫酸钾施入土壤后,迅速解离成钾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钾离子一部分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另一部分被吸附在土壤胶体上。硫酸钾是生理酸性肥料,长期连续施用有可能造成土壤板结。在酸性土壤上施用时,应与碱性肥料石灰配合施用,以中和酸性。施用硫酸钾应配合增施有机肥料,以改善土壤结构。硫酸钾作基肥、追肥、种肥均可,也适合根外追肥施用。用作基肥时应根据土壤缺钾状况而定。土壤有效钾低于80毫克/千克的土壤,每公顷施硫酸钾75~150千克。作追肥应尽早施用,每公顷用量75千克。作种肥每公顷用量1.5~2.5千克。作根外追肥时喷施浓度以2%~3%为宜。
硫酸钾是一种无氯钾肥,适宜于各种作物,尤其是在既喜硫又缺钾的土壤和作物如洋葱、韭菜、大蒜、甜菜效果较好,硫酸钾应优先施于忌氯作物上。
K₂SO₄
硫酸钾是由硫酸根离子和钾离子构成的,其中的酸字是酸根的酸,在这里也可以理解为硫酸钾中含有氧元素。
氧元素旧称酸素,由瑞典的药剂师威廉·舍尔于1771年发现。酸素这个名称和英语Oxygen与希腊语oxysgennan的来历。由于曾一度有氧是酸产生的根源这样的误解。
在淹水条件下,过多的硫酸根会被还原生成硫化氢,使到根受害变黑。所以,长期施用硫酸钾要与农家肥、碱性磷肥和石灰配合,降低酸性,在实践中还应结合排水晒田措施,改善通气。第二,在石灰性土壤中,硫酸根与土壤中钙离子生成不易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