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的物理性质。
乙醇分子由烃基(—C2H5)和官能团羟基(—0H)两部分构成,其物理性质〔熔沸点、溶解性)与此有关。乙醇是无色、透明、有香味、易挥发的液体,熔点-117.3℃,沸点78.5℃,比相应的乙烷、乙烯、乙炔高得多,其主要原因是分子中存在极性官能团羟基(—OH)。密度0.7893g/cm3,能与水及大多数有机溶剂以任意比混溶。工业酒精含乙醇约95%。含乙醇达99.5%以上的酒精称无水乙醇。含乙醇95.6%水4.4%的酒精是恒沸混合液,沸点为78.15℃,其中少量的水无法用蒸馏法除去。制取无水乙醇时,通常把工业酒精与新制生石灰混合,加热蒸馏才能得到。工业酒精和卫生酒精中含有少量甲醇,有毒,不能掺水饮用。
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甲醇、丙酮、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无色透明液体(纯酒精),有特殊香味,易挥发。相对密度(d15.56)0.816。
乙醇液体密度是0.789g/cm³,乙醇气体密度为1.59kg/m³,沸点是78.4℃,熔点是-114.3℃。易燃,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
乙醇的物理性质主要与其低碳直链醇的性质有关。分子中的羟基可以形成氢键,因此乙醇黏性大,也不及相近相对分子质量的有机化合物极性大。
室温下,乙醇是无色、易燃、有特殊香味的挥发性液体。
λ=589.3nm和18.35℃下,乙醇的折射率为1.36242,比水稍高。由于存在氢键,乙醇具有潮解性,可以很快从空气中吸收水分。
羟基的极性也使得很多离子化合物可溶于乙醇中,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氯化镁、氯化钙、氯化铵、溴化铵和溴化钠等。
氯化钠和氯化钾则微溶于乙醇。此外,其非极性的烃基使得乙醇也可溶解一些非极性的物质,例如大多数香精油和很多增味剂、增色剂和医药试剂。乙醇溶液密度(g/cm³)(20℃) 每(g/cm³)含有乙醇质量(%)g 浓度(体积比%)=度(1度=1%体积) 0.998 0.15 0.2 0.996 1.20 1.5 0.994 2.30 3.0 0.992 3.50 4.4 0.990 4.70 5.9 0.988 5.90 7.4 0.985 7.90 9.9 0.982 10.0 12.5 0.980 11.5 14.2 0.978 13.0 16.0 0.975 15.3 18.9 0.972 17.6 21.7 0.970 19.1 23.5 0.968 20.6 25.3 0.965 22.8 27.8 0.962 24.8 30.3 0.960 26.2 31.8 0.957 28.1 34.0 0.954 29.9 36.1 0.950 32.2 38.8 0.945 35.0 41.3 0.940 37.6 44.8 0.935 40.1 47.5 0.930 42.6 50.2 0.925 44.9 52.7 0.920 47.3 55.1 0.915 49.5 57.4 0.910 51.8 59.7 0.905 53.9 61.9 0.900 56.2 64.0 0.895 58.3 66.2 0.890 60.5 68.2 0.885 62.7 70.2 0.880 64.8 72.2 0.875 66.9 74.2 0.870 69.0 76.1 0.865 71.1 77.9 0.860 73.2 79.7 0.855 75.3 81.5 0.850 77.3 83.3 0.845 79.4 85.0 0.840 81.4 86.6 0.835 83.4 88.2 0.830 85.4 89.8 0.825 87.3 91.2 0.820 89.2 92.7 0.815 91.1 94.1 0.810 93.0 95.4 0.805 94.4 96.6 0.80096.597.70.79598.298.90.79199.599.7 酒精水溶液中纯酒精的含量就是其浓度,我国是以容量百分数进行酒精水溶液的浓度计算的。平常说的五十度、六十度是指在20℃时100份(升或者毫升)酒精溶液中含有50份、60份(升或者毫升)纯酒精,如此计算式表示:则有
酒精容量%=(纯酒精容量数/酒精水溶液总容量数) 100%
从上表可以计算出:每(g/cm³)含有乙醇重量(%)g
浓度(体积比%)=度(1度=1%体积)
例如:密度为0.791g/cm³
每(g/cm³)含有乙醇重量:0.791×99.5%=0.787045g
浓度:99.7%=99.7度
乙醇的性质是:弱酸性,因含有极性的氧氢键,故电离时会生成烷氧基负离子和质子。乙醇的酸性很弱,但是电离平衡的存在足以使它与重水之间的同位素交换迅速进行。
乙醇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成为乙醛。乙醇也可被高锰酸钾氧化成乙酸,同时高锰酸钾由紫红色为无色。
物理性质:俗称酒精,它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它的水溶液具有特殊的、令人愉快的香味,并略带刺激性。无色有芳香气味的液体,易挥发(沸点78摄氏度),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合。常用的有机溶剂。
乙醇汽油作为一种新型清洁燃料,是目前世界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重点。
乙醇
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低毒性,纯液体不可直接饮用;具有特殊香味,并略带刺激;微甘,并伴有刺激的辛辣滋味。易燃,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能与氯仿、乙醚、甲醇、丙酮和其他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乙醇
(一)氧化反应
乙醇在空气里燃烧,发出淡兰色的火焰,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实验室里常用乙醇作燃料.
(二) 取代反应
由于乙醇分子里羟基上的氢原子比较活泼,所以能被一些活泼的金属,如钾、钠等取代.乙醇跟金属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
乙醇跟金属钠的反应比水跟金属钠的反应缓和得多.
(三)脱水反应
乙醇和浓硫酸加热到170℃左右,每个乙醇分子会脱去一个水分子生成乙烯.
有机化合物在适当条件下,从一个分子脱去一个小分子而生成不饱和(双键或三键)化合物的反应叫做消去反应.
乙醇和浓硫酸加热到140℃左右,每两个乙醇分子会脱去一个水分子生成乙醚.
乙醇的脱水反应随反应条件不同,脱水的方式不同,产物也不同.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按照实际需要,控制条件,使化学反应朝着我们需要的方向进行.
乙醇的物理性质
乙醇分子由烃基(—C2H5)和官能团羟基(—0H)两部分构成,其物理性质〔熔沸点、溶解性)与此有关.乙醇是无色、透明、有香味、易挥发的液体,熔点-117.3℃,沸点78.5℃,比相应的乙烷、乙烯、乙炔高得多,其主要原因是分子中存在极性官能团羟基(—OH).密度0.7893g/cm3,能与水及大多数有机溶剂以任意比混溶.工业酒精含乙醇约95%.含乙醇达99.5%以上的酒精称无水乙醇.含乙醇95.6%水4.4%的酒精是恒沸混合液,沸点为78.15℃,其中少量的水无法用蒸馏法除去.制取无水乙醇时,通常把工业酒精与新制生石灰混合,加热蒸馏才能得到.工业酒精和卫生酒精中含有少量甲醇,有毒,不能掺水饮用.
2、乙醇化学性质:乙醇可以与乙酸在浓硫酸的催化下发生酯化作用,生成乙酸乙酯和水。乙醇可以在有酸的催化下和其它羧酸发生酯化作用,生成相应的酯类和水。
3、乙醇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成为乙醛。酒精中毒的罪魁祸首通常被认为是有一定毒性的乙醛,而并非喝下去的乙醇。
4、乙醇可以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产生燃烧现象,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乙醇也可与浓硫酸跟高锰酸钾的混合物发生非常激烈的氧化反应,燃烧起来。
5、乙醇可以在浓硫酸和高温的催化发生脱水反应,随着温度的不同生成物也不同。如果温度在140℃左右生成物是乙醚,如果温度在170℃左右,生成物为乙烯。
化学性质: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燃烧,能酯化,能与活泼金属钠反应,可制乙烯,也可制乙醛。
酒精: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之一,有着悠久的酿酒、饮酒的历史。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酒”字和与酒有关的“醴”“尊”“酉”等字。关于中国酒类的起源,最晚在夏代已能人工造酒。《战国策》中记载“帝女令仪狄造酒,进之于禹”。殷商时期,我国已摆脱原始酿酒的方法,开始进入制曲酿酒阶段。周代酿酒已发展成独立且具有相当规模的手工业作坊。最初的酒是果酒和米酒。夏之后,经商周、历秦汉,以至于唐宋,都是以果实或粮食蒸煮,加曲发酵,经压榨、过滤后制得的酒。随着人类的进步发展,酿酒工艺也在原来基础上进一步发展,通过蒸馏提高了酒精的浓度,出现蒸馏酒。
乙醇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低毒性,纯液体不可直接饮用;具有特殊香味,并略带刺激;微甘,并伴有刺激的辛辣滋味。易燃,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能与氯仿、乙醚、甲醇、丙酮和其他多数有机溶剂混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