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如何除去
去除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可以用中和萃取法,在乙酸乙酯中加入过饱和碳酸氢钠来中和乙酸,因为乙酸乙酯不溶于水,这时候直接使用分液漏斗分离即可。<br>中和萃取法是工业过程和实验室中常见的方法,它利用酸碱性有机化合物生成离子时溶于水而母体分子状态溶于有机溶剂的特点,通过加入酸碱使母体化合物生成离子溶于水来实现相的转移,而用非水溶性的有机溶剂萃取非酸碱性杂质,使其溶于有机溶剂从而实现杂质与产物分离。
乙酸和乙酸乙酯是互溶的。
简单点就是相似相容,乙酸和乙酸乙酯都是有机物,有机物与有机物一般易溶,特别是四个碳以下的。水和乙酸乙酯一个是有机的,一个无机的,极性相差大,所以不溶。
乙酸,也叫醋酸(36%--38%)、冰醋酸(98%),化学式CH3COOH,是一种有机一元酸,为食醋主要成分。纯的无水乙酸(冰醋酸)是无色的吸湿性固体,凝固点为16.6℃(62℉),凝固后为无色晶体,其水溶液中呈弱酸性且蚀性强,蒸汽对眼和鼻有刺激性作用。
乙酸乙酯是无色透明液体,低毒性,有甜味,浓度较高时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对空气敏感,能吸水分,使其缓慢水解而呈酸性反应。能与氯仿、乙醇、丙酮和乙醚混溶,溶于水(10%ml/ml)。能溶解某些金属盐类(如氯化锂、氯化钴、氯化锌、氯化铁等)。
扩展资料:
乙酸是大宗化工产品,是最重要的有机酸之一。主要可用于生产乙酸乙烯、乙酐、乙酸酯和乙酸纤维素等。聚乙酸乙烯酯可用来制备薄膜和粘合剂,也是合成纤维维纶的原料。乙酸纤维苏可制造人造丝和电影胶片。乙酸酯是优良的溶剂,广泛用于油漆工业。
乙酸还可用来合成乙酐、丙二酸二乙酯、乙酰乙酸乙酯、卤代乙酸等,也可制造药物如阿司匹林、还可以用于生产乙酸盐等。在农药、医药和染料、照相药品制造、织物印染和橡胶工业中都有广泛应用。
在食品工业中,乙酸用作酸化剂,增香剂和香料。制造食醋时,用水将乙酸稀释至4~5%浓度,添加各种调味剂而得食用醋。作为酸味剂,使用时适当稀释,可用于调饮料、罐头等,如制作蕃茄、芦笋、婴儿食品、沙丁鱼、鱿鱼等罐头,可制作软饮料,冷饮、糖果、焙烤食品、布丁类、胶媒糖、调味品等。
乙酸具有防腐剂的作用。1.5%就有明显的抑菌作作用。在3%范围以内,可避免霉斑引起的肉色变绿变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酸乙酯
乙酸乙酯是无色、具有水果香味的易燃液体。与醚、醇、卤代烃、芳烃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微溶于水,比重0.9。
将乙酸和乙酸乙酯混合,乙酸在下面,将分层而不互溶。
一、与碳酸盐反应。乙酸乙酯和碳酸盐不发生反应。乙酸和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例如乙酸与碳酸钠反应:
2CH3COOH+Na2CO3==H2O+CO2↑+2CH3COONa
二、用酸碱指示剂。乙酸属于弱酸,可以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乙酸乙酯不会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其实,在实际操作中,乙酸和乙酸乙酯根本不需要用任何试剂就可以区分开来,因为乙酸和乙酸乙酯的外观和味道就有极大的区别。乙酸是无色透明的液体,表面上看和水一样。乙酸乙酯就要黏稠一些,看起来和糖浆、蜂蜜差不多。更重要的是,乙酸具有很强烈的刺激性酸味,乙酸乙酯呈现水果的香甜味。只需要眼睛和鼻子,就可以区分乙酸和乙酸乙酯。
注意此时不能加像氢氧化钠一样的强碱,这会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水解,所以这里只能加碱性较弱的碳酸钠溶液。乙醇和乙酸都易溶于水并能互溶,且沸点较接近,难用蒸馏法分离。乙酸能跟碳酸钠反应,生成乙酸钠。乙酸钠是盐,在溶液中难以挥发,可以用蒸馏法分离出乙醇。乙酸钠再跟难挥发性的酸(如硫酸)共热,蒸馏得乙酸。
即:试剂:饱和的碳酸钠溶液
操作:分液...即将混合液倒入分液漏斗>静置>放出下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上层液体.
步骤:
①在混合液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震荡、静置,此时发生分层现象(上层乙酸乙酯,下层乙酸钠、Na2CO3、乙醇混合液),用分液漏斗分离出乙酸乙酯。
②蒸发下层的混合液体,使乙醇蒸发出来。
③蒸馏剩余混合液(乙酸钠和Na2CO3),因为乙酸钠易发生水解
CH3COONa
+
H2O
=
CH3COOH
+
NaOH
蒸馏不断分离出乙酸。(由于乙酸的不断蒸发,使得反应能够不断向右进行,
此处用到勒夏特列原理)
方程式:
2CH3COOH
+
Na2CO3
=
2CH3COONa
+
CO2↑
+
H2O
CH3COONa
+
H2O
=
CH3COOH
+
NaOH
嗅气味。淡的乙酸乙酯有类似苹果、香蕉的特殊香气,乙酸则是醋的酸味。
看是否溶于水。乙酸易溶于水,乙酸乙酯难溶于水,分层。
把少量待测液滴加到水里,然后用pH试纸测pH,酸性的是乙酸,中性的是乙酸乙酯
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能产生CO2气体的是乙酸,不反应的是乙酸乙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