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苯酚会被氧化成苯醌吗
苯酚被空气中的氧气、或高锰酸钾、重铬酸钾(酸性)甚至二氧化锰、氯酸钠(酸性)都会氧化成苯醌,苯醌则稳定,不易再被氧化。
一般来说,苯酚是不会氧化到CO₂的,而是氧化成苯醌,它是黄红色的,这就是苯酚在空气中久置(其实不久就会变色)先浅的粉红色的原因。
苯酚的物理性质
1、露置在空气中因小部分发生氧化而显粉红色。
2、熔点是43℃,常温时,苯酚在水中溶解度不大,当温度高于65℃时,能跟水以任意比互溶。苯酚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3、纯净的苯酚是没有颜色的晶体,具有特殊的气味。
4、苯酚有毒,其浓溶液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要小心!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涤。
扩展资料
苯酚的生产工艺路线主要包括苯磺酸法、甲苯氧化法、苯直接氧化和异丙苯法。其中,苯磺酸法是早期生产苯酚的方法,反应复杂、工艺落后、原料消耗高,酸碱消耗量大、产品的生产成本较高,缺点诸多,已基本淘汰。
甲苯氧化法工艺简单,原料来源广泛,催化剂无毒,不联产丙酮,但容易结焦影响催化剂寿命和产品收率,我国没有该法的工业化装置。
苯直接氧化仅通过一步反应即得最终产物,产品收率高,环境污染小等,具有工业开发和应用前景,是一条经济的路线,但尚未完全工业化。异丙苯法具有产品纯度高、原料来源广和能耗低等优点,是现阶段最主要的苯酚生产方法。
250至300nm。在进行综合性实验时,学生需要测量氯苯酚对紫外线的吸收波长,在调整到250nm之下和300nm之上时是不会吸收的,所以对紫外线吸收的波长为250至300nm之间。氯苯酚是苯酚的一元氯代衍生物,并且是用作局部消毒的化合物。
加氢氧化钠
酚羟基会和碱反应
阳离子会取代酚羟基上的氢
这个生成物是溶于水的
如果还要把这个氯苯酚提取出来
就往刚反应的那个里面通二氧化碳
碳酸的酸性比酚羟基的酸性强
根据强酸制弱酸
可以得到原来的氯苯酚沉淀
你
要记住沉淀可以通过一些反应把他们变成其他的物质溶于水
要用的时候可以提取出来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睛、粘膜、呼吸及皮肤有强烈刺激作用。吸入后可能因喉、支气管的炎症、水肿、痉挛,化学性肺炎、肺水肿而致死。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头痛和恶心。动物试验食入对氯苯酚几分钟后即出现不安、呼吸加速,并迅速发展为无力、震颤、阵挛性抽搐、气急、昏迷等症状,甚至引起死亡。 对水生生物有毒,可能对水体环境产生长期不良影响。生产过程副产品对环境的影响不容低估。
请采纳
邻硝基对氯苯酚4-氯-2-硝基酚4-Chloro-2-nitrophenol
国标编号 61716
CAS号 89-64-5
分子式 C6H4ClNO3;O2NClC6H3OH
分子量 173.57
1.性能及用途:黄色结晶蒸汽压熔点87℃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易溶于乙醚密度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 14(毒害品)主要用途 用作染料中间体23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对眼睛、粘膜、呼吸道及皮肤有刺激作用。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氯化氢。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城市和工业废水中有机化合物分析》王克欧等编
气相色谱法;色谱/质谱法《固体废弃物试验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
色谱/质谱法《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19版译文,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