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消毒液的正确使用方法,什么消毒液能杀新冠病毒?
对有害细菌,滴露消毒液可以有效杀菌99.999%,还能杀灭多种真菌、螨虫和病毒,而对人,滴露消毒液成分比较天然,不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刺激性气体,基本上没有什么“杀伤力”,非常符合你的要求,使用方法瓶身背面都有清楚标识。
滴露消毒液能杀新冠吗?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理清3个问题:
第一,什么类型的消毒液能杀?
《美国感染控制杂志》(AJIC)的一篇名为《SARS-CoV-2新冠病毒具有杀伤力的微生物杀灭试剂》文章中有介绍,通过研究发现,消毒活性物质:乙醇、对氯间二甲苯酚(PCMX)、水杨酸等,都能够实现对SARS-CoV-2新冠病毒的有效灭活。
第二,滴露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对氯间二甲苯酚(PCMX)
第三,滴露官网也转载了《试验证实滴露等消毒剂可有效杀灭新冠病毒》这篇文章,正面回答了这一问题。且类似报道在《健康时报》等媒体平台均有转载。
可以发现:酚类消毒剂对新冠有杀灭效果!
用滴露做好家居消毒除菌工作,特殊时期保护好自己的健康,很重要!满意的话,可以给个大大的赞不。
1.物理消毒法。
(1)通风换气。经常开窗通风,促进室内空气流通,减少或消灭室内病原体。夏季通风时间可长些,冬天每天也要开窗2~3次,每次20分钟左右。
(2)紫外线消毒法。将需消毒的物品在阳光下直接曝晒,日光越强,照射时间越长,杀菌效果越好。曝晒时要经常将物品翻动,使物品的各面都能直接与阳光接触,4~6小时可达消毒目的。或用紫外线灯照射,对表面光滑的物体有较好的消毒效果,消毒前室内要清洁,照射时人必须离开,消毒时间30分钟以上。
房间消毒杀菌用什么好(1)
(3)焚烧消毒法。将无保留价值、已带病菌又易燃。烧的物品用火烧掉。如便纸、棉球、擦嘴纸等焚烧时要注意安全,须远离易燃、易爆物品,以免引起烧伤或火灾。
(4)煮沸消毒法。将不怕煮的物品如衣服、碗筷刷洗干净,用开水煮沸15分钟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5)蒸气消毒法。将消毒物品放在蒸笼或蒸气锅内消毒,水沸腾后再煮15分钟即可。
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是属于含氯消毒液,是对杀灭新冠状病毒最有效的。滴露的有效成分是对氯间二甲苯酚,虽然名字中含有氯字,但是属于酚类消毒剂。还有市面上的威露士消毒液,也属于属于酚类消毒剂。普林氏主要成分是双链季铵盐和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所以都对冠状病毒没有杀灭的作用。
01、化学消毒法
在国内能买到的属于含氯消毒液除了84消毒液,还有含氯消毒粉和含氯泡腾片,这些只要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就能够有效的杀灭冠状病毒。
但是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含氯消毒剂在使用的时候会产生毒气,一定要按照比例使用,使用以后需要及时通风。不要把两种消毒剂混用,这样会产生更多的有毒物质。例如含氯的消毒剂和酸性的洁厕剂同时使用能够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含氯消毒剂也不能和酒精同时使用,会让消毒效果打折扣并且产生有毒气体。
用乙醇类的消毒剂也能够杀灭新冠状病毒,但是一定要注意应使用75%医用酒精,因为只有这个浓度的医用酒精的杀毒效果最好,如果浓度过高,会在病毒的表面形成保护膜,起不到杀灭病毒的作用。
02、物理消毒法
新冠状病毒怕热,在56°条件下,30分钟就能杀灭病毒,所以对于餐具、或者孩子的奶瓶,玩具等,可以煮沸30分钟,就能起到杀灭病毒的作用。杀灭冠状病毒,除了消毒还应该少出门和勤洗手,希望疫情可以早日过去。
有很多网友认为:只要是消毒剂,日常生活中都能有效杀灭新型冠状病毒。
其实这个说法并不正确。
病毒本身很脆弱,在空气中或者附着在非生物表面也容易失活,那么“所有的消毒剂都可以杀灭新冠病毒”这一说法理论上没有错。但是,并非所有消毒剂都可以在短时间内使新型冠状病毒灭活。因此,我们应该从日常消毒剂消毒原理、适用条件和消毒效率等角度考虑,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实现高效杀灭新型冠状病毒。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0年3月4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对新型冠状病毒毒理和防控方案已做出明确说明,该方案指出:“对冠状病毒理化特性的认识多来自对SARS-CoV和MERS-CoV的研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C30分钟、乙醚、75%乙醇(消毒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尽管以上消毒剂都对新型冠状病毒具有较好的灭活效果,但作用原理并不完全一样。冠状病毒属于有包膜的亲脂类病毒,乙醚、乙醇、氯仿等脂溶剂通过使病毒表面的蛋白质变性,并破坏病毒的脂包膜结构来杀灭新冠病毒。而含氯消毒剂和过氧乙酸则是通过深度氧化病毒达到消毒目的。
由上可知,日常生活使用消毒剂如:消毒酒精、过氧乙酸和含氯消毒剂都可以用于有效灭活病毒。而乙醚、氯仿等脂溶剂由于具有强易燃性和对人体有较大的危害,不适用家庭日常消毒。
大家可能也注意到,氯己定和含氯消毒剂名字里面都带“氯”,但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却说氯己定没有病毒灭活效果,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里需要跟大家补充说明一下,并非名字里含“氯”的消毒剂都是含氯消毒剂。含氯消毒剂是指溶于水中能产生次氯酸(次氯酸钠)的消毒剂。因此,含氯消毒剂的主要杀菌成分应为次氯酸(次氯酸钠)。如市售的84消毒液和漂白粉,其主要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和次氯酸钙,水溶液有效杀菌成分为次氯酸(次氯酸钠),属于典型的含氯消毒剂。因此,这些日常用消毒剂可用于高效灭火新型冠状病毒。虽然含氯消毒剂的杀灭病毒能力强,但刺激性也强,不能直接对人体进行消毒。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避开皮肤和口鼻,且应在通风良好的区域配置和使用。
市场上常见的几类名字含“氯”消毒剂:氯间二甲苯酚(又名:对氯间二甲苯酚、氯二甲酚)和对苯扎氯铵,其实都不是含氯消毒剂。氯间二甲苯酚则是一种酚类化合物,通过使蛋白质变性达到杀菌效果。苯扎氯铵化学名称为氯化二甲基苄基烃铵,是一种季铵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也是广谱杀菌剂,它主要是通过改变细菌胞浆膜通透性,使菌体胞浆物质外渗,阻碍其代谢而起杀灭作用。这两种名字带“氯”的消毒剂都不是含氯消毒剂。
氯己定化学名为双氯苯双胍己烷,与苯扎氯铵一样也属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并非含氯消毒剂,且在高浓度时才呈现杀菌作用。因而,氯己定并不适用于高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
综上,日常生活使用的消毒剂由于消毒原理和适用条件的差别,并非都能高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选用日常生活消毒剂杀灭新型冠状病毒,应充分了解消毒剂消毒原理和适用条件。归根结底,是否能有效灭杀新型冠状病毒需要实验室验证或者在实际应用中验证。普通家庭日常消毒可使用消毒酒精、过氧乙酸和含氯消毒剂等灭活病毒。苯扎氯铵、氯己定等消毒剂并不能高效灭活病毒。消毒酒精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建议作为日常杀灭新型冠状病毒首选,但应注意勿将酒精大量喷洒在婴幼儿和成人身体上,防止酒精过敏,且注意明火,防止火灾。
辟谣专家:袁智勤 北京化工大学副教授
复核专家:曹鼎 北京化工大学副教授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理清3个问题:
第一,什么类型的消毒液能杀?
《美国感染控制杂志》(AJIC)的一篇名为《SARS-CoV-2新冠病毒具有杀伤力的微生物杀灭试剂》文章中有介绍,通过研究发现,消毒活性物质:乙醇、对氯间二甲苯酚(PCMX)、水杨酸等,都能够实现对SARS-CoV-2新冠病毒的有效灭活。
第二,滴露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对氯间二甲苯酚(PCMX)
第三,滴露官网也转载了《试验证实滴露等消毒剂可有效杀灭新冠病毒》这篇文章,正面回答了这一问题。且类似报道在《健康时报》等媒体平台均有转载。
可以发现:酚类消毒剂对新冠有杀灭效果!
用滴露做好家居消毒除菌工作,特殊时期保护好自己的健康,很重要!你可以百度下。很高兴我的回答您能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