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酚详细资料大全
甲酚是一种化学物质,几乎无色、淡紫红色或淡棕黄色的澄清液体;有类似苯酚的臭气,并微带焦臭;久贮或在日光下,色渐变深;饱和水溶液显中性或弱酸性反应。
甲酚与乙醇、氯仿、乙醚、甘油、脂肪油或挥发油能任意混合,在水中略溶而生成带浑浊的溶液;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
基本介绍中文名 :甲酚 结构简式 :CH3C6H4OH 分子式 :C7H8O 分子量 :108.13 CAS :1319-77-3简介,编号系统,物性数据,毒理学数据,生态学数据,计算化学数据,性质与稳定性,贮存方法,合成方法,用途,鉴别,药理作用,医用说明,安全术语,风险术语, 简介 中文名称:甲酚 甲酚结构式 英文名称:Cresol 中文别名:煤酚,煤馏油酚,甲苯酚,甲基酚 英文别名:Cresol (mixed isomers)MethylphenolCresylic acidCrude phenolsCrude carbolic acidartoluenolbacillolcoaltarphenolscresoliCresols2-methylphenolm-cresolo-cresolp-cresol 分子式:C 7 H 8 O 分子量:108.13 编号系统 CAS号:1319-77-3 MDL号:MFCD00151099 PubChem号:24845611 物性数据 性状:无色或呈黄棕色液体,有苯酚气味。 密度(g/mL,20/4℃): 1.030-1.047 熔点(ºC):11-35 沸点(ºC,常压):191-203 折射率: 未确定 闪点(ºC): 82 溶解性:微溶于水,能与乙醇、乙醚、苯、氯仿、乙二醇、甘油等混溶。 毒理学数据 属低毒类。毒性和苯酚相似。吸入高浓度的甲酚蒸气时,引起全身疲倦、呕吐、失眠、痉挛,严重时产生虚脱甚至死亡。误饮时腐蚀内脏器官,引起剧烈腹痛,成人致死量为8g。长时期吸入低浓度的甲酚蒸气,会使消化器官和神经受损,引起下咽困难,唾液过多,下泻,食欲减退,头痛,眼花,精神不安定,慢性肾炎,苯酚尿等。甲酚和苯酚一样能使蛋白质变性,与皮肤接触时使皮肤受损,出现斑疹。经皮肤吸收也能引起中毒。工作场所最高容许浓度22.1毫克每立方米。三种异构体中邻甲酚毒性最大,间甲酚的毒性最小。大鼠经口LD50邻甲酚为1350mg/kg、间甲酚为2020mg/kg、对甲酚为1800mg/kg。 生态学数据 对是水稍微有危害的不要让未稀释或大量的产品接触地下水、水道或者污水系统,若无 *** 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1.9 2、氢键供体数量:1 3、氢键受体数量:1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互变异构体数量:2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20.2 7、重原子数量:8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62.8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性质与稳定性 1.为邻甲酚、间甲酚和对甲酚三种异构体的混合物。化学性质和苯酚相似,有弱酸性,与氢氧化钠作用生成可溶性的钠盐,但不与碳酸钠作用。甲酚钠盐与硫酸二甲酯一类的烷基化剂反应,生成酚醚。与醛类反应得到合成树脂。催化加氢生成甲基环己醇。在温和条件下,甲酚即可进行硝化、卤化、烷基化和磺化反应。甲酚容易氧化,与光和空气接触颜色即变深,生成醌类及其他复杂的化合物。 2.甲酚的异构体中,对甲酚熔点最高,邻甲酚最易挥发。甲酚能与有机碱、有机酸、无机酸、离子等形成各种分子复合物。对金属有腐蚀性。 贮存方法 1.保持贮藏器密封、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确保工作间有良好的通风或排气装置。 2.可用镀镍钢、不锈钢或玻璃衬里容器密封阴凉处贮存。 合成方法 合成甲酚的方法有多种,各种方法得到的产品中异构体的含量也有所不同。 1. 甲苯磺化法 该法与苯磺化制苯酚的过程相类似。首先将甲苯磺化得到甲苯磺酸,而后用氢氧化钠处理熔融的磺化物,得到甲酚钠盐。将钠盐与水混合,通入二氧化硫或加入硫酸酸化得到甲酚。在低真空度下蒸去粗甲酚的水分后,再在(80-93.3kPa)的真空度下,收集150-200℃馏分得混合甲酚。其中邻、间、对三种异构体的比例随反应条件而异,一般情况下,对位最多,间位较少,邻位更少。 2. 甲基异丙基苯氧化法 这是美国赫格里斯炸药公司采用的方法。甲苯用丙烯进行烷基化,得到间、对、位异构体比例为2.5-3:1的甲基异丙苯混合物,其中邻位异构体很少。然后在25-35℃通入含氧气体,将甲基异丙苯氧化为甲基异丙基苯过氧化物,再经硫酸处理,得到富含间、对位异构体的甲酚,同时联产丙酮。该法与异丙苯法生产苯酚和丙酮的工艺相似。 3.煤焦油分馏法 由高温炼焦副产粗酚经分馏而得。 用途 1.用于酚醛树脂、电器绝缘漆、磷酸三甲酚酯的制造以及用作染料、杀菌消毒液、杀虫剂、表面活性剂、水溶性木材防腐剂、浮选剂、润滑油添加剂、磁漆溶剂、防寒塑胶增塑剂、裂解分散剂及癸二酸生产过程中的溶剂等。甲酚的杀菌力为苯酚的4倍,通常在混甲酚中加入肥皂水乳化,即成消毒剂来苏水。将混甲酚的邻、间、对甲酚分离,包括间对甲酚的混合物,在有机合成有广泛的用途。 2.是制造表面活性剂、润滑油、合成材料助剂、染料中间体的原料。 3.用作杀菌剂、防腐剂、消毒剂,如用于制臭药水、苏来乐(粗甲酚的肥皂液)、药肥皂等。杀菌力比苯酚约大四倍。用于制造酚醛树脂、水杨醛香豆素、绝缘漆等。 鉴别 (1)取本品的饱和水溶液,加三氯化铁试液,即显易消失的紫蓝色。 (2)取本品的饱和溶液,加溴试液,即析出淡黄色的絮状沉淀。 药理作用 甲酚抗菌作用较苯酚强3~10倍,而毒性几乎相等,故治疗指数更高。能杀灭包括分支杆菌在内的细菌繁殖体。2%溶液经10~15min能杀死大部分致病性细菌,2.5%溶液30min能杀灭结核杆菌。由于在水中溶解度低,常配成甲酚皂溶液(来苏儿,Lysol)。甲酚皂溶液易与水混合,使用方便。 【适应症】 1%~2%水溶液用于手和皮肤消毒;3%~5%溶液用于器械、用具消毒;5%~10%溶液用于排泄物消毒。 【外观】 无色或灰棕黄色液体,久贮或露置日光下颜色变暗,有酚臭。可溶于水(1:50);能与乙醇、氯仿、乙醚、甘油混溶;极易溶于脂肪油和挥发油;可溶于碱性溶液,2%的水溶液呈中性。 医用说明 【功能与主治】 手及皮肤消毒;器械、用具、排泄物消毒。 【制剂/规格】 ①溶液剂。 ②甲酚皂溶液(煤皂酚溶液、来苏儿):甲酚500ml,植物油300g,氢氧化钠43g。 【类别】消毒防腐药。 【不良反应】 ①误服后会造成严重灼伤,引起休克而致死。 ②慢性中毒能引起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昏厥、皮疹或尿毒症。 安全术语 S26 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S36/37/39 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gloves and eye/face protection。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S45 In case of aident or if you feel unwell,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show the label whenever possible.)。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S61 Avoid release to the environment. Refer to special instructions / safety data sheets。避免释放至环境中。参考特别说明/安全数据说明书。 风险术语 R20 Harmful by inhalation。吸入有害。 R34 Causes burns。引起灼伤。 R52/53 Harmful to aquatic organi *** s, may cause long-term adverse effects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对水生生物有害,可能对水体环境产生长期不良影响。 R68 Possible risk of irreversible effects。可能有不可逆后果的危险。
酚类物质
羟基直接和苯的sp2杂化碳原子相连的分子称为酚,这种结构与脂肪烯醇有相似之处,故也会发生互变异构,称为酚式结构互变。但是,酚的结构较为稳定,因为它能满足一个方向环的结构,故在互变异构平衡中苯酚是主要存在形式。
酚类化合物种类繁多,有苯酚、甲酚、氨基酚、硝基酚、萘酚、氯酚等,而以苯酚、甲酚污染最突出。苯酚简称酚,又名石炭酸,微酸性(腐蚀性),常温下能挥发,放出一种特殊的刺激性臭味,在空气中变粉红色。医院常用的“来苏水”消毒剂便是苯酚钠盐的稀溶液。甲酚又称煤酚,与苯酚的化学活性及毒性类似,也经常同时存在。酚类按其芳环上所直接连接的羟基数目的不同,可分为一元酚和多元酚;按其挥发性又可分为挥发酚与不挥发酚。一元酚多具有挥发性(沸点在230℃以内)。 最简单的酚是苯酚,这是一种有特殊气味的无色固体,最早是从煤焦油中发现的,故又俗称为石炭酸(因其有酸性)。在空气中放置时,许多酚类化合物都是因带有部分氧化产物而呈现粉红色和深棕色,酚分子间及酚与水分子之间也能生成氢键,故其沸点和在水中是溶解性都比分子量相近的芳烃高和大。酚在冷水中的溶解度较少,但与热水可以互溶,也易溶与醇、醚等有机溶剂。主要代表物有: 1、苯酚(C6H5OH) 俗名石炭酸,除来源于煤焦油外,还可由氯苯水解或异丙苯氧化等方法制备;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多用于制造塑料、医药、农药、染料等; 2、对苯二酚 无色晶体,易被氧化为对苯醌,可用作显影剂、抗氧化剂、阻聚剂; 3 、萘酚 有α、β两种异构体。 α-萘酚和β-萘酚分别与三氯化铁生成紫色和绿色沉淀;可由相应的萘磺酸钠经碱熔而制得。也可在酸性条件下,由萘胺水解得到。 酚类化合物是一种原型质毒物,对一切生活个体都有毒杀作用。能使蛋白质凝固,所以有强烈的杀菌作用。其水溶液很易通过皮肤引起全身中毒;其蒸气由呼吸道吸入,对神经系统损害更大。长期吸入高浓度酚蒸汽或饮用酚污染了的水可引起慢性积累性中毒;吸入高浓度酚蒸汽、酚液或被大量酚液溅到皮肤上可引起急性中毒。如不及时抢救,可在3~8小时内因神经中枢麻痹而残废。慢性酚中毒常见有呕吐,腹泻、食欲不振、头晕、贫血和各种神经系病症。酚对水产和不生微生物、农作物都有一定的毒害。水中含酚0.1~0.2毫克/升时,鱼肉即有臭味不能食用;6.5~9.3毫克/升时,能破坏鱼的鳃和咽,使其腹腔出血、脾肿大甚至死亡。含酚浓度高于100毫克/升的废水直接灌田,会引起农作物枯死和减产。人对酚的口服致死量为530毫克/公斤体重酚(phenol),通式为ArOH,是芳香环上的氢被羟基(—OH)取代的一类芳香族化合物。最简单的酚为苯酚。根据其分子所含的羟基数目可分为一元酚和多元酚。
酚类化合物:
是芳烃的含羟基衍生物,根据其挥发性分挥发性酚和不挥发性酚。自然界中存在的酚类化合物大部分是植物生命活动的结果,植物体内所含的酚称内源性酚,其余称外源性酚。酚类化合物都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均呈弱酸性,在环境中易被氧化。含酚废水中以苯酚和甲酚的含量最高,因此,环境监测常以苯酚和甲酚等挥发性酚作为污染指标。
环境中的酚污染主要指酚类化合物对水体的污染,含酚废水是当今世界上危害大、污染范围广的工业废水之一,是环境中水污染的重要来源。在许多工业领域诸如煤气、焦化、炼油、冶金、机械制造、玻璃、石油化工、木材纤维、化学有机合成工业、塑料、医药、农药、油漆等工业排出的废水中均含有酚。这些废水若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灌溉农田则可污染大气、水、土壤和食品。
酚是一种中等强度的化学毒物,与细胞原浆中的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低浓度时使细胞变性,高浓度时使蛋白质凝固。酚类化合物可经皮肤粘膜、呼吸道及消化道进入体内。低浓度可引起蓄积性慢性中毒,高浓度可引起急性中毒以致昏迷死亡。一般来讲,酚进入人体后机体通过自身的解毒功能使之转化为无毒物质而排出体外。只有当摄入量超过解毒功能时才有蓄积而导致慢性中毒,表现为头晕、头痛、精神不安、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症状。
由于酚的用途极为广泛,预防其污染的工作也很困难。在生产和使用酚的工厂必须建立严格的操作制度,谨防酚的外泻。同时要搞好废水的回收利用和生物氧化处理,严禁含酚废水排入渗井、渗坑,以免污染地下水。
酚类产品:
酚类是煤焦油中提取的主要产品之一,在焦油中的含量约为3-4%,是加工苯酚、邻位甲酚、间位甲酚等产品的原料。随着苯酚下游产品的发展,对苯酚的需求量正逐年增加,国内已供不应求,每年都需进口。2003年我国苯酚总需求量达到54万吨,2005年总需求量将达到约67.2万吨。苯酚当前价格大约为12000元/吨。邻甲酚国内十分紧缺,所需大部分依赖进口,2003年进口量为5930吨。
我国邻甲酚的生产厂有上海焦化厂、马钢焦化厂、南京梅山焦化厂等。由于规模小、工艺落后,产品质量差,不能满足国内的需要,国内邻甲酚年消费量为7000—8000吨,专家预测我国2007年邻甲酚的需求约为9000吨左右。邻甲酚当前价格大约为16500元/吨。间甲酚是合成农药、染料、橡胶塑料抗氧剂、医药感光材料、维生素E及香料等产品的重要精细化工中间体。
我国下游产品生产与发展前景广阔,因此对间甲酚需求量将保持年均8-10%的速度增加。而国内间甲酚产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每年需求进口相当数量,因此,间甲酚是我国亟待发展的并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精细化工中间体之一。
仅以农药为例,在2005年前,农药工业对间甲酚的需求年均增长率保持8%左右,到2005年农药工业将需求间甲酚约6500吨。2006年我国进口间甲酚量为10631吨。而2006年全国各行业间甲酚的需求量在40000吨以上,而我国间甲酚规模化装置仅有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燕山石化公司,生产能力为1.2万吨。间甲酚的价格在15000—18000元/吨。混二甲酚可用做溶剂、消毒剂、纺织助剂,可制取酚醛树脂和增塑剂等,2006年产量为1500吨,基本全部出口。
Cresol 分类:消毒防腐药\酚类
【又名】煤酚
【药理作用】 甲酚抗菌作用较苯酚强3~10倍,而毒性几乎相等,故治疗指数更高。能杀灭包括分支杆菌在内的细菌繁殖体。2%溶液经10~15min能杀死大部分致病性细菌,2.5%溶液30min能杀灭结核杆菌。由于在水中溶解度低,常配成甲酚皂溶液(来苏儿,Lysol)。甲酚皂溶液易与水混合,使用方便。 【适应症】 1%~2%水溶液用于手和皮肤消毒;3%~5%溶液用于器械、用具消毒;5%~10%溶液用于排泄物消毒。 【外观】 无色或灰棕黄色液体,久贮或露置日光下颜色变暗,有酚臭。可溶于水(1:50);能与乙醇、氯仿、乙醚、甘油混溶;极易溶于脂肪油和挥发油;可溶于碱性溶液,2%的水溶液呈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