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脂酸和三乙醇胺和水一起加热乳化后下面会沉淀一层粘粘的东西是怎么回事?
晚上好,硬脂酸和三乙醇胺在加热条件下会发生一定程度上的酸胺缩合反应生成对应的低分子量酰胺化合物,如果再进一步加热缩合可能会生成聚酰胺就是你看到不亲水的黏稠胶体了。碳链越长的脂肪酸和醇胺反应生成酰胺分子量越大越容易沉淀。
常温下生成N,N,N-三
羟乙基
硬脂酸铵
(
三乙醇胺
与硬脂酸的盐),是个沉淀。
酸性
脱水剂
(如
五氧化二磷
或
浓硫酸
)催化加热下生成水和N,N-二羟乙基-N-(O-硬脂酰)羟乙基胺,或N-羟乙基-N,N-二(-O-硬脂酰)羟乙基胺,或N,N,N-三(-O-硬脂酰)羟乙基胺。
当然能呀,做皂基沐浴露有时候要三乙醇胺来皂化呀。你可以在80度皂化没有问题。
这么低温度反应成酯几乎不可能。wzhahassxmc(站内联系TA)Originally
posted
by
maryrf34
at
2009-12-9
18:48:
硬脂酸与三乙醇胺在熔融条件?干脆你说是硬脂酸60几度熔化后和三乙醇胺能不能成盐。
当然能呀,做皂基沐浴露有时候要三乙醇胺来皂化呀。你可以在80度皂化没有问题。
假如非得精确得到数据,建议你测定两个物质的酸碱值--依据酸值的概念来计算。而不是我们常规意义的强酸碱的酸碱滴定方法
此类基质易被酸、碱、钙、镁、铝等离子或电解质破坏,因此不宜与酸性或强碱性药物配伍。一价皂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忌与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及阳离子药物等配伍,如醋酸洗必泰、硫酸庆大霉素等。
以三乙醇胺皂为乳化剂的乳剂基质处方:
硬脂酸 120g 单硬脂酸甘油酯 30g
三乙醇胺 4g 羊毛脂 50g
液体石蜡 60g 凡士林lOg
羟苯乙酯 lg 甘油 50mg
蒸馏水 加至l000g
制法:取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羊毛脂、凡士林和液状石蜡置适当容器中,加热熔化,保温75—80℃,另取三乙醇胺、甘油和羟苯乙酯与蒸馏水混匀,加热至相同温度,缓缓加入油相中,边加边搅拌,直至乳化完全,继续搅拌至凝,即得。
本处方中的三乙醇胺与部分硬脂酸作用生成0/W型乳化剂,即三乙醇胺皂。三乙醇胺皂的耐酸、耐电解质性能比一般碱金属皂好,碱性较弱,能制成稳定的、细腻的并带有光泽的0/W型乳剂基质,广泛用作软膏的乳化剂。未皂化的硬脂酸作为油相被乳化成分散相,并可增加基质的稠度。羊毛脂可增加油相的吸水性和药物的穿透性。液状石蜡和凡士林用来调节基质的稠度,增加润滑性。单硬脂酸甘油酯能增加油相的吸水能力,在O/W型乳状基质中作乳剂的稳定剂。
②多价皂多价的金属皂是W/O型乳化剂,如硬脂酸钙、硬脂酸镁、硬脂酸铝等在我国均有生产,其制法简单,原料易得,但耐酸性差。
以含多价钙皂的乳剂型基质为例:
硬脂酸 12.5g
单硬脂酸甘油酯 l7.Og
蜂蜡 5.0g
地蜡 75.0g
液状石蜡410.Oml
白凡士林67.0g
双硬脂酸铝10.0g
氢氧化钙 l.Og
羟苯乙酯l.Og
蒸馏水401.5ml
取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蜂蜡、地蜡在水浴上加热熔化,再加入液状石蜡、白凡士林、双硬脂酸铝,加热至85.C,另将氢氧化钙、羟苯乙酯溶于蒸馏水中,加热至85℃,逐渐加入油相中,边加边搅。直至冷凝。
处方中氢氧化钙与部分硬脂酸作用形成的钙皂及双硬脂酸铝(铝皂)均为W/O型乳化剂,水相中氢氧化钙为过饱和态,应取上清液加至油相中。
(2)高级脂肪醇与脂肪醇硫酸酯类
①高级脂肪醇常用的有十六醇(鲸蜡醇,Cetyl alcoh01)及十八醇(硬脂醇,Stearyl alcoh01),前者熔点45~50℃,后者熔点56~60%,为弱的W/O型乳化剂,均为白色固体,不溶于水,但有一定的吸水能力,与油脂性基质如凡士林混合后,可增加凡士林的吸水性,吸水后形成W/O型乳剂基质。_卜六醇及十八醇用于O/W型基质的油相中也可增加乳剂的稳定性和稠度。
②脂肪醇硫酸酯类 常用的有十二醇硫酸酯钠(Sodium lauryl sulfate),又名月桂醇硫酸钠,系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优良的O/W型乳化剂。本品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水溶液呈中性,对皮肤刺激性小。在广泛的pH范围内稳定,能与肥皂、碱类、钙、镁离子配伍,但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及阳离子药物如盐酸苯海拉明、盐酸普鲁卡因等配伍后,基质即被破坏。常用的辅助乳化剂有十六醇及十八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