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光伏 > 正文

鄯善县相比较吐鲁番市开展太阳能光伏发电有哪些优势

激动的砖头
孝顺的水壶
2023-01-01 00:04:40

鄯善县相比较吐鲁番市开展太阳能光伏发电有哪些优势?

最佳答案
漂亮的机器猫
传统的白云
2025-04-05 08:44:36

首先,鄯善县和吐鲁番市的太阳能辐射量是相当的,30年平均辐射量大约保持在5700MJ/m2.a,年日照时数也比较接近,在同等辐射量的条件下,建议比较下大气环境,比如空气质量,风沙的大小,周边有无污染源。

其次,吐鲁番市的地面温度大约高于鄯善县温度的5-6度,电池组件的工作温度在-20-55度,对温度的影响较敏感,当温度超过25度时,电池组件的转换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再次,光伏电站的建设离不开当地政府支持,更重要的是电网公司的许可,考虑两地的接入条件相当重要。

最后,光伏电站的建设受到场地条件的影响,比如:场地朝向、坡度、防洪、交通运输、临时用水与用电,当地材料的供给等等,选择吐鲁番还是鄯善,要去现场勘查,收集一手资料。

建议:首先考虑接入电网的条件,再次考虑厂址条件,最后考虑气象、资源条件。

最新回答
寂寞的枫叶
尊敬的电话
2025-04-05 08:44:36

有。嘉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智慧运营运维园区,在新疆吐鲁番地区鄯善县境内楼兰风区。宁夏嘉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7410万元,地址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红寺堡区大河乡垭隘子。

心灵美的小懒猪
默默的绿草
2025-04-05 08:44:36

新疆天利恩泽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是2012-05-09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鄯善县注册成立的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新疆吐鲁番市鄯善县石材中心基地管理办公室(鄯善县新城西路5068号)。

新疆天利恩泽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650421595904374M,企业法人史建敏,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新疆天利恩泽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的开发、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电能的生产和销售;光伏电站的综合利用及经营;光伏发电技术咨询、服务;光伏发电物资、设备采购。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新疆天利恩泽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耍酷的砖头
冷酷的世界
2025-04-05 08:44:36
中铝遇产业链危机减薪30% 国企无法轻易裁员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贾明星对本报记者表示,受原材料及能源成本上涨制约,我国电解铝的生产成本已高于市场售价,企业经营日趋亏损。

国际铝业巨头情况也不理想,近期,美国铝业公司(AlcoaInc.)及俄铝均发布减产裁员计划。俄铝指出,由于铝价于2011年底下跌,若干冶炼厂部分或完全关闭,预计2012年上半年全球铝产能将进一步缩减6%至8%。

虽然国内最大铝企中国铝业尚未公布减产计划,但不久前,中铝在2011年度财务报告中预计2012年第一季度继续亏损。

由于国有企业无法轻易裁员,中铝采取降薪来应对经营环境恶化。本报记者从中铝获悉,较2012年的薪资水平,中铝2011年整体降薪幅度达30%。

这还不是深层次的危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文献军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行业大多关心铝业成本上涨,“我认为应该同时关注铝原料供应问题,做好防患准备”。

据本报记者了解,目前,我国铝土矿进口比例已达60%,并且绝大部分来自印尼和澳大利亚,进口渠道单一。

中铝降薪30%

在危机中,受制于体制要求,我国国有企业普遍采用“降薪不裁员”的手段削减开支。

继2012年降薪后,中铝再度降薪30%。中铝2011年年报显示,2011年,中铝应付职工薪酬约为4.66亿元,相比2012年6.36亿元的薪酬水平,降幅近30%。

虽然没有采取强制裁员政策,但相比2012年,目前中铝的在职员工总数已减少6997人,至10.1259万人。减少的员工大部分为生产工人,其次,管理人员缩减了1400多人。

中铝方面对本报记者表示,员工减少的原因为中铝实施机构改革,在其旗下部分分公司和子公司实行了内部退养计划,允许符合条件的员工在自愿的基础上退岗。

铝业亏损是中铝降薪、减员的`直接原因。2011年,中铝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8 亿元,与上年同期的盈利7.78 亿元相比盈利大幅下降。

此外,中铝的销售成本、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均呈不同程度上升。其中,财务费用比2012年增加了8.46亿元,上升幅度为33.36%。

中铝方面解释,净利润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宏观调控连续加息、公司有息负债规模有所上升,导致财务费用上升,以及原燃料价格的上涨导致公司主导产品销售毛利率降低所致。

中铝将业绩下滑归咎为电力成本上涨及铝价下跌。贾明星表示,这也是整个铝行业面临的压力,目前,铝价已跌至16000元/吨的成本线之下。

这意味着,今年一季度,铝行业亏损将加剧。华北铝业一位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不看好铝业后市,亏损将会加大。

求解产业链一体化

电价上涨是我国电解铝很难摆脱的成本掣肘。目前,电价在电解铝成本构成占比方面,国内企业高达45-50%,国外企业仅占25%-30%,这使我国电解铝的成本比国外要高出很多,我国电解铝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已明显下滑。

在此背景下,产业链一体化成为国内铝行业的新趋势。目前,国内铝企业加速探求上游能源与下游生产一体化的生产模式,比较普遍的做法是煤电铝一体化和水电铝一体化。

中铝总经理熊维平此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铝业可能将持续3-5年低迷期,如果能形成煤电铝、水电铝完整的产业链,中铝的电解铝依然具有竞争力。

目前,国内有实力的铝企均开始布局产业链一体化。据本报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今年以来,中铝正在内蒙古、甘肃、新疆、宁夏等西部地区加快煤电铝一体化谈判进展。

3月中旬,中铝还与焦作万方[14.040.72%股吧研报]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一起增资28.48亿元,用于在新疆鄯善建设煤电铝一体化项目。在本次增资项目中,焦作万方出资10.14亿元,持有新疆铝电股权比例35%;中国铝业[7.05-2.49%股吧研报]出资18.34亿元,持有新疆铝电股权比例65%。

中铝还正在重组宁夏发电集团,重组后,中铝将承担目前由宁夏发电集团负责的煤炭、电力、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项目,并开发建设煤电铝一体化项目。

除了中铝,云铝股份、南山铝业、中电投等国内其他较有实力的铝企,也在加快布局煤电铝或水电铝一体化。

重蹈铁矿石覆辙

当国内铝行业将目光聚焦在降低能源成本时,文献军呼吁,希望能分散一些注意力到上游原材料供应。

据本报记者了解,中铝囊括了国内90%以上的铝土矿资源,但中铝的氧化铝产能目前只占国内氧化铝总产能的30%,这意味着,剩下近70%的氧化铝产能所需原料大部分依赖进口。

但中铝铝土矿的产量增速落后于氧化铝产量增速。据中铝方面统计,2011年,中铝自有矿山铝土矿产量1356万吨,同比增长6.5%,而氧化铝产量同比增长8.7%。

中铝山西铝的一位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国内铝土矿60%依赖进口,并且进口幅度还在加大,加上进口渠道单一,恐成“铁矿石第二”。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我国铝土矿进口总量为466.59万吨,同比增长112.26%;今年1-2月铝土矿进口总量为778.16万吨,同比增长51.8%。

其中,我国铝土矿进口来源国主要为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2月份,我国进口自印度尼西亚的铝土矿380.76万吨,同比增长160.92%,进口自澳大利亚的铝土矿80.96万吨,同比增长41.04%。

我国基本无望降低对铝土矿的进口依赖度。据国土资源部《2011年中国矿产资源报告》统计,2012年我国铝土矿查明资源储量37.5亿吨,但静态保证年限仅有十几年。

但文献军认为,铝土矿不大会成为下一个铁矿石,因为铝行业对自然资源再生利用的空间较大,如加快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技术产业化和加快霞石提取氧化铝产业化研究等。

糟糕的墨镜
懦弱的冬瓜
2025-04-05 08:44:36

一、基本情况

新疆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以下简称新疆一队)位于新疆鄯善县,前身是地质部第一地质大队,1976年铁矿勘查大会战时由云南奉调进疆,后划归新疆地矿局,从此在新疆扎根。2006年全队在职职工人数581人,中高级以上职称人员125人;离退休职工1089人。

目前全队拥有总资产2.33亿元,其中固定资产2亿元。2004年全队总产值即超过4亿元,占新疆地矿局产值的1/3。其矿业开发产值已突破3亿元,也是全国矿业产值较大的地质队之一,年利润1亿元,年上缴各类税金达6000万元。2002~2006年,5年累计完成经济总量22亿元,收入20.8亿元,生产增加值9.75亿元,利润5亿元,上缴税金3亿元。2006年与2001年相比,经济总量由1.65亿元增加到7.27亿元,增加近4.4倍,年均增幅达34.49%。职工人均年收入达4万元。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试行内部企业化管理,1996年设立吐鲁番金源矿冶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与大队“一套机构、两套牌子”进行企业化运作。除职能管理部门外,队属二级单位包括地质矿产调查所、实验室、勘察公司、宝地公司等7个,经营梧桐沟等12座矿山。与当地联营的矿山有:石英滩金矿一厂、马头滩金矿(选厂)、红云滩铁矿和宝地球团厂。参股控股的有新疆宝地矿业公司、哈密鑫富源矿业公司、新疆同兴矿业公司、鄯善彩宏矿业公司、鄯善银兴矿业公司、鄯善众和矿业公司、新疆盛宝矿业公司、新疆华源通盛矿冶公司等。目前该队除从事地质勘查、工程勘察外,还经营铁、金、银、铜、铅、锌等金属和石材、菱镁矿等非金属矿产开发。

近40年特别是近10余年来,大队已从单一的地质勘查队伍发展成为集勘查、采矿、选冶、工程、修造、商贸、物业等一体的资源型集团企业。专业承揽地质勘查、应用地球物理勘查、应用地球化学勘查、实验测试、岩心钻探、稠油井钻探、工程勘察、工程测绘、电脑制图等项目,经营铁矿、金矿、银铜矿、石材、钾盐、菱镁矿、铅锌矿等矿产的开采、选冶和深加工,生产铁精粉、银精粉、铜精粉、铅锌精粉、菱镁粉和花岗饰材等。产品产销两旺,供不应求。建队至今,共计承担各类地质项目246个,发现、勘查评价各种矿产地170处。已取得哈密土屋特大型铜矿、鄯善维权大型银铜矿、哈密裤子山大型钾盐、昌吉萨日达拉大型金矿、鄯善彩霞山大型铅锌矿的重大找矿突破。新发现吉源、黄龙山、彩霞山、东霞、冰峰等五处具良好开发前景的多金属矿产地。是全国承担地质项目最多、取得找矿突破最多的地勘队伍之一。

二、改革发展模式

新疆一队目前的改革发展模式可以概括为,勘查开发一体化、探采工贸一条龙。

(一)选择勘查开发一体化模式的背景

新疆一队的勘查开发一体化发展道路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步走出来的。大致经历过三个阶段:

(1)初期的采矿开发阶段(20世纪8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后整个地质勘查工作任务逐年减少,地勘经济陷入低谷。尤其是新疆一队地处“四不靠”的偏远地区,在巨大的生存发展压力下,开始探索新的发展道路。其中在当时国家政策允许下成立了采矿队,开始尝试小规模的矿业开发之路。20世纪80年代一队开采了三个铁矿、一个铬矿、一个盐矿、一个煤矿和一个菱镁矿。这一阶段大约有90%的职工从事地质勘查主业,其余人员则主要从事采矿活动。从矿业开发赚取的“第一桶金”奠定了新疆一队矿业开发模式的雏形。

(2)采选开发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三个配套法规的颁布,明确了矿业权的财产权地位。新疆一队在总结多年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地勘改革发展的新形势,确立了以地质找矿为主业,实行“一队两制”,即地质勘查专业力量积极承担国家预算内外任务,把矿业开发为主的多种经营业放开搞活,成立了吐鲁番金源矿冶公司,以采矿销矿为主,以黄金选冶为辅,“抓大放小”,调整产业结构。至20世纪90年代末,建成4个联营黄金选冶厂,扩建了两个铁矿,全队经济总量突破亿元大关。

(3)全面开发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通过近20年的实践探索,加上矿业市场的复苏,新疆一队决定把矿业开发作为支柱产业做大做强。一方面积极争取勘查立项,开展滚动立项工作,努力实现找矿突破,为矿业开发奠定资源基础;另一方面通过整合矿产开发力量,扩大开发规模,并向矿产深加工领域进军,形成采选冶贸一条龙的产业链。“十五”期间,新疆一队立足自身资源基础,通过联合、控股、参股等形式成立了6个矿业公司,兴建了6个稀贵有色金属选厂,建成了两个工业园区(鄯东贵金属工业园区和连木沁黑色金属工业园区)。这样,通过向下游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大大增加了利润空间,实现了产业升级。

(二)勘查开发一体化模式的主要制度安排和运作思路

新疆一队的勘查开发一体化的模式主要是:试行“一队两制”的管理办法,即将从事地质找矿和矿业开发的人员、设备分开,实行不同的经营机制、政策导向和管理方式。

总体思路是:以地质找矿为中心,以找矿促开矿,以开矿带动找矿。形成“找矿——开矿——回报补偿——再投入找矿”的良性循环机制:①地质找矿队伍相对独立于全队经济,是“精干的小地质队”,独立承揽预算内外地质找矿项目,积极为大队矿业开发服务,实行事业机制管理。②对下属的矿业开发实体,成立吐鲁番金源矿冶有限责任公司,实行“一级法人、统一管理、分级核算、自负盈亏”的企业经营模式。通过投资控股、参股等形式出资设立独立法人的矿业公司,理顺产权关系,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全面实行现代企业制度。

(三)运作方式及其特点

在经营机制上实行“一队多制”,着力推进了内部企业化管理。地质勘查队伍与矿业开发实体分开运行,前者实行事业机制管理,后者实行企业管理,对所属经营单位实行资产承包经营,对非生产性单位实行定额补贴、差额自挣、亏损自负、盈利全留的目标管理;对机关等事业性单位按事业机制管理,事业费用一次性核死,包干使用。

推动以责权利相结合的经济责任制。对全队职工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管理,并建立内部劳动力市场,实行内部调控和用工一方与劳动者双向选择相结合的办法,打破干部与工人的身份界限,择优录用,竞争上岗;引入以效率效益为中心的工资分配调控机制,推行工效挂钩办法和试行企业初级劳动工资分配制度,改效益工资年终发放为按季度激励发放,对突出贡献人员实行重奖。

三、取得的成效

新疆一队的勘查开发一体化发展模式取得的主要成效有:

(一)增强了经济实力和产业竞争力

新疆一队由单一的地勘业发展成为以地质勘查为基础,矿业开发为主导产业,工程勘查和多种经营等多业并举,努力构建“大地质、大矿业”的多元化经济发展格局,效果比较明显。一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通过矿业开发培育和建设了多个经济增长点,打造了12家产值超2000万元的二三级企业。大队综合实力名列吐鲁番地区十强企业榜首。二是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新疆一队地质勘查业基础地位增强,黑色金属、贵金属、有色金属和非金属四轮并驱的矿业开发主导优势凸显。两个工业小区初具规模,14个开发项目九成见效。矿业开发产值由“九五”的1.08亿元增加到“十五”末的5.70亿元,增加4.27倍,年均增幅达39.43%,占全队经济总量的91%。职工收入增速较快。在册职工年平均收入从2002年的2万元,提高至2006年的4万元,年增长幅度平均达到20%。职工福利、医保、养老和住房公积金都得到切实保障,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大为改善,职工享受到经济增长带来的各种实惠。

(二)实现了找矿成果的不断突破

从勘查开发良性循环中获益直接刺激了地勘队伍的找矿积极性和主动性。多年来新疆一队投入勘查资金总计达1.5亿元以上。按照“深化北天山,主攻中、南天山,开拓西天山,探索新区,择优突破”的找矿总体思路,通过充分运用最新地质科技理论,依靠先进的物化探、探矿工程、实验测试等探测技术和精良的地质装备,发现各类矿点40余处。一些深部盲矿体被圈定,矿山外围综合研究取得突破。维权铜银矿填补了自治区中型银矿找矿的空白,彩霞山铅锌矿、尖山菱镁矿、玉泉山石墨矿、黑山多金属矿等矿床规模均可望达到大型。

(三)形成了勘查开发的顺畅连接机制

一方面突破了过去地勘单位“为找矿而找矿”的局限性,避免了不考虑资源后续开发技术经济条件(形成大量呆矿)的弊端,另一方面通过勘查开发一体化的实施,促进了勘查开发以及后续采选冶贸各产业链的有序衔接。勘查开发一体化为地勘产业创造了一个成功的盈利模式,形成了稳定的产业链,即把地质勘查当作整个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之一。勘查开发一体化突破了地勘单位仅仅运作矿权的局限,开发但又不离勘查,这才是地勘单位的主业。就目前情况而言,对地勘单位来说,纯粹劳务打工,或者是纯粹开发,都是不可持续的,只有二者有效衔接,才能形成稳定的产业链。

(四)促进了地勘单位融入地方经济发展

勘查开发一体化的实施,促进了勘查成果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显化了地勘单位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地勘单位属地化后,通过勘查开发项目的实施,地勘单位在经贸、工商、税收、环保等与地方联系交往大大加深,使属地化地勘单位与地方经济密切融合,共同发展,拆除了地质队与地方社会的“围墙”。如今新疆一队的矿业开发企业已经成为当地的财税大户,为地方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2002年以来,上缴地方各类税金达3亿元,仅2006年上缴税金就近亿元。作为当地矿业开发的龙头企业,一队矿业开发还拉动了地方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就业,地方各部门和群众对地质队的认知程度普遍提高。新疆一队的队长同时兼任鄯善县副县长,在直接参与地方经济和社会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反映的问题

在对新疆一队的勘查开发一体化发展模式调研中反映的主要问题有:

(一)勘查开发一体化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看到勘查开发一体化模式对地勘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应该客观地看到,与国内外矿业公司相比,地质队目前在矿业开发上并不具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矿业开发存在低水平、不规范的现象。目前新疆一队的所有矿山和选厂都属中小型规模。一些矿业开发项目还沿袭了过去“边探边采”的做法,大多属于安置型的矿业开发项目,生产也不是十分规范。并且矿业属于高危险、高风险行业,这对安全管理、环境管理等对传统的地勘单位管理也提出了挑战。调研中地质队的同志也承认,尤其是在采选冶技术和人才方面,与大型矿业公司相比不具备竞争力。

(二)人才问题十分突出

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矿业开发对地勘单位的人才结构提出了挑战,勘查开发一体化要求地勘单位调整现有的人才队伍结构;二是勘查开发一体化加剧了当前地勘单位对地质专业技术人员的短缺形势。目前各地勘单位地质技术力量本来就面临短缺,而各类矿山的开发又需要一定数量的矿山地质人员,这部分人员往往从野外地质技术人员抽调出来。这样更加加剧了本来就很紧张的野外地质人员的需求矛盾。我们担心可能会对地勘单位的勘查技术力量产生一定程度的削弱作用。

(三)现有的勘查开发一体化模式能否形成持续的产业运作模式

勘查开发一体化模式的基础是有资源保障,这就需要有持续的勘查投入和不断的找矿新发现。现有地勘单位的勘查开发一体项目,大多是立足于过去长期地质工作的积累成果。大多数开发项目是国家投入与自筹投入捆绑运作、共同作用的结果,至少有相当一部分“吃的是过去的老本”,也可以说是“另一种形式的双轨制”(当然这也可以算是国家对地勘单位改革的一种政策扶持)。调研中发现,由于大部分矿山开发时都没有达到详细勘探的程度,所以开发风险极高。依托这些矿山建立起来的选厂往往面临着矿源枯竭的形势。不少矿山只好边采边探进行探矿增储工作,才能保证有一定的三级矿量储备。据调查,如果不扩增新的资源量,新疆一队现有资源也就只能维持3~5年的矿业开发。

(四)产权制度改革滞后形成改革发展瓶颈

目前,地勘单位基本上还是停留在内部企业化管理的改革阶段,即所谓的“戴事业单位的帽子,走企业化的路子”。这种“不事不企”状态下的改革,由于没有触及产权制度等深层次的问题,势必使地勘单位改革停留在浅层的内部管理制度调整的层面上。尤其是对近年发展较快的一些地勘单位,由于产权制度改革不到位,在收入分配制度、人事制度、法人资本运作等方面无法进行深化突破。从新疆一队调研的情况看,随着货币经济总量的增大,除地勘费用外,在矿业这个大盘上流动的现金流量达上亿至数十亿元,财务管理复杂,资金流动频繁且流向多变,这对一个以事业体制为外壳的地勘单位的财务管理带来挑战。银行给予其A级信贷授信,但地质队数亿元的投资全部为自有资金。在资本运作和风险分担机制等观念上,地勘单位显得相对落后。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由于地勘局局属各单位发展极不平衡,在现行体制下各单位之间的改革发展相互掣肘,对发展快的地勘单位形成了制约。在调研中我们认识到,体制内改革只能解决生存问题,解决不了地勘单位的持续发展问题。不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即使发展再快、规模再大,也难以避免重蹈过去国企的老路。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像新疆一队这样的地勘单位下一步发展的重要任务和重要环节。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新疆“勘查开发一体化、探采工贸一条龙”的实践调研,可以形成以下几点认识:

(1)勘查开发一体化运作模式在理论基础是:矿产勘查是一项高风险、高投入的生产活动,它必须依赖于后续的矿业开发才能获得收益回报的实现,才能形成产业投入的完整现金流。计划经济体制下,勘查与开发分别是矿业经济中两个独立的部门(“生产车间”),勘查投入是通过“财政大循环”来实现资金的周转;现行体制下公益性地质工作与商业性勘查分开运行,企业成为勘查找矿的主体,必然要求矿产勘查投入实现在“企业内部的小循环”。勘查开发一体化就是形成矿产勘查产业的重要盈利模式之一。

(2)从法律意义讲,勘查开发一体化是矿业权“优先权”的具体体现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6条规定:“探矿权人有权在划定的勘查作业区内进行规定的勘查作业,有权优先取得勘查作业区内矿产资源的采矿权。”《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也明确:“鼓励国有矿山企业实行探采结合、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矿业公司或企业集团,增强在国内外参与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的能力。鼓励国有地质勘查单位与社会资本合资、合作,组建矿业公司或地质技术公司。”地勘单位矿业开发的优势在于:一是地勘单位占有过去长期形成的地质资料;二是地勘单位掌握本地区矿产赋存规律;三是地勘单位占有矿业权的优势;四是地勘单位具有政策法规赋予的优惠政策条件。从而容易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勘查开发一体化对地勘单位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一是勘查开发一体化在实践上解决了矿产勘查逐步融入矿业(“融地入矿”)的问题;二是为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途径,形成了矿产勘查产业持续稳定的盈利模式之一。勘查成功、转入开发的矿业项目,为地勘单位提供了相对持续稳定的现金流,形成了地勘单位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而主导产业的形成则是地勘单位进行企业化改革的必要前提条件。能不能形成产业链、如何构建产业链,是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核心。地勘单位企业化,前提是地勘单位要有产业,要有主营业务、主导产业,单纯做勘查能不能形成稳定的产业?国外有初级矿业公司(资源公司),专门做勘查,但国外的初级公司一般是小型的,3~5个人,经营机制灵活,也没有什么负担,企业也可能因为一个重大找矿发现就能“就地做大”,但也可能血本无归。对于地勘单位来说,只有通过向下游延伸,形成稳定的产业链,才能建立持续稳定的盈利模式。矿业本身就有一个生命周期的问题,如果单纯搞矿业权经营,则生命周期更短,更难以形成持续的产业模式。这就是勘查开发一体化对地勘单位发展的意义。

(4)勘查开发一体化模式需要正确引导。勘查开发一体化模式符合矿业生产的内在经济规律,有利于推进国有地勘单位的改革发展。但对勘查开发一体化的定位,则不应局限于理解为就是地质队小打小闹的开矿。勘查开发一体化的实现途径不能限于地质队直接开发矿业,还应该因地制宜,“宜开则开、宜转则转、宜合则合”。对于大矿,应鼓励地勘单位与大型矿业集团合作,上技术、上规模、提高开发利用水平,实现与矿业集团的优势互补。另外,总体上看目前大多数国有地勘单位的优势还是在勘查,实施勘查开发一体化,应立足进一步发挥地勘单位的勘查人才技术优势,利用其勘查技术和矿业权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加强与相关开发单位的优势互补,切实引导地勘单位走高水平、可持续的矿业开发路子。因此,对地勘单位走勘查开发一体化的发展道路,还需要从政策上、机制上进行积极引导,促进其规范、健康发展。

(2007年7月)

传统的香菇
犹豫的茉莉
2025-04-05 08:44:36
合盛硅业业务广,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我国有机硅生产将会呈现向行业内具备规模、技术、成本和产品优势的企业集中的趋势,行业竞争结构进一步优化,同时,国内大型单体企业将继续完善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布局,下游落后、同质化产能将加速退出,行业集中度有望快速提升,有机硅终端用途十分广泛,如建筑工程、航空航天、新能源、医疗机械等,有机硅材料不仅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材料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他新兴产业不可或缺的配套材料,市场十分广阔。

合盛硅业股份有限公司由宁波合盛集团于2005年投资成立,分别在浙江慈溪、浙江嘉兴、四川泸州、新疆石河子、新疆鄯善、新疆奎屯、新疆乌鲁木齐、云南昭通、黑龙江黑河设有生产基地,是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中业务链完整并形成协同效应的高新企业之一,工业硅、有机硅产能均位列世界第一,合盛硅业作为行业领先的双龙头企业之一,是多项国家、行业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产品广泛用于航天军工、电子通讯、光伏新能源、医疗健康、汽车、纺织、日用化工等各个领域,合作伙伴遍及全球,公司于2017年10月3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温柔的黑米
悲凉的抽屉
2025-04-05 08:44:36
题主是否想询问“新疆亿日铜箔公司一个月能发多少工资”?4000-4500元。根据查询新疆亿日铜箔公司得知,新疆亿日铜箔公司一个月能发4000-4500元。新疆亿日铜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8500万元,地址位于新疆吐鲁番市鄯善县柯柯亚路以北,光伏路以西,经营范围,铜箔的生产,加工及销售,铜材的进出口的贸易。

微笑的魔镜
难过的小猫咪
2025-04-05 08:44:36
好是好物价太高 做生意难啊 亏本 地税还收税 国家都说不到2万免税 他就给你定2万我就是刚来哈密做生意的 黑暗啊我现在就是 进退两难啊 不挣钱不说还要交每月300元税 干赶上金融 危机市场经济本身都不好那能挣钱现在是每个商户还让上地税 郁闷啊

优美的睫毛膏
聪明的小笼包
2025-04-05 08:44:36
库木塔格沙漠是我国第三大沙漠,也是世界上唯一与城市相连的沙漠,有“城中的沙漠”之称。由人工园林和沙山自然风景两部分组成,山上山下两重天地,是一处集科研、考察、探险、沙地运动、沙疗保健、大漠观光于一体的风景区。

库木塔格沙漠风景名胜区属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景区内风沙地貌类型齐全,沙丘的轮廓清晰、层次分明丘脊线平滑流畅,迎风面沙波似水,背风坡落沙如泻,每年吸引着大批的摄影爱好者。

库木塔格,维吾尔语即为“沙山”之意,是由来自天山七角井风口和达坂城风口的两股强风,沿途经过长风程,挟带着大量沙子,最后在库木塔格地区相遇碰撞并沉积而成。千百年来,库木塔格沙漠与鄯善始终保持着“沙不进,城不退”的状况,堪称大自然的奇迹。

在景区内还能畅享沙地摩托、沙疗等娱乐项目,欣赏到世界各地沙雕大师的精彩作品。库木塔格沙漠徒步和越野线路也是知名的经典线路,每年都吸引了大批全疆、全国的驴友和汽车越野爱好者前往。

库木塔格沙漠游玩注意事项:

①参加沙漠旅游切莫单独行动,请随身备足饮用水,并与骆驼建立良好的关系,骆驼是你在沙漠中最可信赖的朋友

②万一在沙漠中遇见沙暴,千万不要到沙丘的背风坡躲避,否则有被窒息或被沙暴埋葬的危险。正确的做法是把骆驼牵到迎风坡,然后躲在骆驼的身后

③沙漠中昼夜温差很大,白天的阳光会把人烤得皮肤红肿,夜晚的寒凉则犹如冬季。所以夏季和冬季的服装都要准备。此外防晒油涂在身上后,会粘上沙子,使皮肤很难受,不如穿上浅色长衣,以抗拒紫外线,脸部可适当使用防晒油

④在沙漠中也要有环保意识,尽量把垃圾带出沙漠,至少是就地掩埋,否则我们的子孙有一天推开家门也许就会看见沙漠了。

更多关于吐鲁番鄯善库木塔格沙漠怎么样?,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367db41615731009.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细心的眼睛
大力的花瓣
2025-04-05 08:44:36
鄯善,本名楼兰,公元前77年汉立尉屠耆为王,改楼兰为鄯善。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处于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要驿。鄯善旅游资源种类丰富,独具特色。举世闻名的楼兰古城就位于县境南部,因《西游记》而名扬世界的火焰山三分之二属鄯善县。

鄯善县位于吐鲁番东部90公里,距自治区首府280公里,在历史上就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之地,是中国葡萄哈密瓜的真正故乡 ,曾以孕育和延续了灿烂的古楼兰文明而驰名中外。今鄯善县辖五乡五镇和一个葡萄开发公司,有维吾尔族、汉族、回族等19个民族,总人口21万,总面积为3.98万平方公里,占吐鲁番盆地面积的56%,是吐鲁番地区行政区划面积最大的县。

鄯善县主要景点有库木塔格沙漠风景区吐峪沟大峡谷有因拍摄《天地英雄》、《苍茫天山》《冰山下的来客》等影视剧而著名的鄯善影视拍摄基地有唐代至清代吐鲁番著名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柳中城遗址洋海古墓群有十二木卡姆艺术发源地、国家民族文化艺术之乡→鲁克沁镇民俗文化旅游区有迪坎尔至敦煌的丝绸古道中最具神秘色彩的大海道距今1亿6千万年前中国最大规模侏罗纪恐龙足迹化石群。

早起前往吐峪沟,欣赏大峡谷风光,游览吐峪沟千佛洞和吐峪沟麻扎,远离世间喧嚣进入麻扎村,中午在村中用餐。之后前往洋海古墓,再去鲁克沁聆听木卡姆,参观王府和柳中城,接着进入迪坎儿乡,看看这“最后的村庄”,傍晚返回县城,如果时间合适,沿路还可以欣赏到树柏沟村彩门,如果太阳还未落山,接着去库姆塔格沙漠公园,在夕阳下感受大漠风光。

库木塔格沙漠

库木塔格沙漠是我国第三大沙漠,也是世界上唯一与城市相连的沙漠,有“城中的沙漠”之称。由人工园林和沙山自然风景两部分组成,山上山下两重天地,是一处集科研、考察、探险、沙地运动、沙疗保健、大漠观光于一体的风景区。

库木塔格沙漠风景名胜区属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景区内风沙地貌类型齐全,沙丘的轮廓清晰、层次分明丘脊线平滑流畅,迎风面沙波似水,背风坡落沙如泻,每年吸引着大批的摄影爱好者。

库木塔格,维吾尔语即为“沙山”之意,是由来自天山七角井风口和达坂城风口的两股强风,沿途经过长风程,挟带着大量沙子,最后在库木塔格地区相遇碰撞并沉积而成。千百年来,库木塔格沙漠与鄯善始终保持着“沙不进,城不退”的状况,堪称大自然的奇迹。

在景区内还能畅享沙地摩托、沙疗等娱乐项目,欣赏到世界各地沙雕大师的精彩作品。库木塔格沙漠徒步和越野线路也是知名的经典线路,每年都吸引了大批全疆、全国的驴友和汽车越野爱好者前往。

库姆塔格沙漠

库姆塔格沙漠具有典型的雅丹、风棱石、风蚀坑等风蚀地貌和格状沙丘、新月形沙丘、蜂窝状沙丘、金字塔形沙丘、星状沙丘和线状沙丘等沙丘类型。中国风沙地貌学的开拓者们曾根据航片判断出这里有世界上独有的“羽毛”状沙丘。然而,深入考察却引起了现代学者关于“羽毛”状沙丘的激烈争论。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第一#,“羽毛”状沙丘不存在,航片和遥感影像上黑白相间的条纹是由平坦地表上不同物质的返照率引起的。

研究者们自行命名一种叫“耙状”的新沙丘第二,“羽毛”状沙丘存在,是一种变形的纵向沙丘。研究者们自行命名一种叫“舌状”的新沙丘第三,“羽毛”状沙丘不存在,是不同空间尺度的两种沙丘。研究者们识别出风沙地貌分类系统中已有的“Zibar”沙丘。库姆塔格沙漠“羽毛”状沙丘仍是一个未解之谜。该沙漠还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生双峰驼冬春迁徙的主要通道和主要栖息地(在该沙漠地带已设立三个国家级保护区,他们分别是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甘肃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库姆塔格沙漠风景名胜区风沙地貌、景观类型齐全。沙漠地形地貌有沙窝地、蜂窝状沙地、平沙地、波状沙丘地、鱼鳞纹沙坡地、沙漠戈壁混合地等。沙丘轮廓清晰、层次分明丘脊线平滑流畅,迎风面沙坡似水,背风坡流沙如泻。

站在大漠深处沙山之巅,可静观大漠日出的绚丽,目睹夕阳染沙的缤纷,赞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景。库姆塔格沙漠的南缘就是唐代连通沙州(敦煌)和西州(吐鲁番)的古丝绸之路的另一通道大海道。唐代文书称:“大海道,右边出柳中县(今鄯善鲁克沁镇)界,东南向沙州(敦煌)一千三百六十里。常流沙,行人多迷途。有泉井,咸苦,无草。行者负水担粮,履绕沙石,往来困弊。”因为环境艰苦、道路险远,唐代称库姆塔格沙漠为“大患鬼魅碛”,大海道也因此而成为丝绸古道中最为神秘和艰辛的险途,至今还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吸引着无数勇敢的中外探险者。

更多关于鄯善旅游景点大全怎么样?,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94303f1615637712.html?zd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