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情的钻石
2025-04-05 04:54:30
酸性是由解离的H+离子的浓度决定的。对于酚来说,酚羟基OH的O上的电荷密度越小,酸性越强,反之亦然。
对位上的甲氧基是供电子基团,使O上的电荷密度增加。因此,相对应于苯酚,酸性降低。
淡定的帆布鞋
2025-04-05 04:54:30
对甲基苯酚酸性大。
对甲氧基苯酚:由于甲氧基在对位,有吸电子诱导效应和给电子共轭效应。但给电子共轭效应更大一些。苯环上电子云越密集,则酸性越小,给电子诱导效应使得苯环电子云密度增大, 相应酚类的酸性降低。
而甲基虽然也是给电子基团,但给电子效果不如甲氧基(给电子共轭)明显。
注意:甲氧基只在邻对位上才表现出给电子效应。
很高兴为您解答
满意请采纳(给好评)~~
默默的彩虹
2025-04-05 04:54:30
苯酚酸性比水、醇强其原于由苯酚解离苯氧负离氧原未共用电与苯环形P-π共轭使负电荷散整体系体系趋向于稳定使羟基氧电云密度降低O-H间结合力减弱使H能氢离形式解离显酸性难理解苯环连吸电基已使酚酸性增强连供电基酸性减弱
其硝基强吸电基酸性增强;甲基、甲氧基(态共轭效应于诱导效应)供电基甲氧基供电能力于甲基所酸性甲基苯酚于甲氧基苯酚;溴吸电诱导作用于供电共轭作用所酸性应该增强
综所述酸性强弱顺序硝基苯酚>溴苯酚>甲基苯酚>甲氧基苯酚
久没玩知道问别问题
现代的曲奇
2025-04-05 04:54:30
酸性强弱取决于酚羟基氧和氢的电子吸引力的大小,也就是说氧的电负性越强,酸性越大(电负性大表示对带有正电性的氢吸引力大,氢不容易游离,酸性弱,以下依次类推),间位甲氧基是带有电负性的,则与甲氧基的氧连接的C带有正电性(甲氧基电负性强于C,将C上的电子吸引过来,则O带有电负性,C带有电正性),这样甲氧基和酚羟基的共同邻位带有电负性(苯环上有一个C带有正电性,则旁边的C带有负电性),这样传递到酚羟基连接的C上,这个C带有正电性,这个C带有正电性与酚羟基O 通过静电力作用相互吸引,O上的电子偏向C,远离H,则H更容易游离,所以比苯酚酸性要强
时尚的天空
2025-04-05 04:54:30
2,4二硝基苯甲酸>对硝基苯酚>苯酚
羧酸的酸性比酚强
硝基是拉电子基团,它可以使酚羟基和羧基上的氢更容易电离,从而增强酸性
所以2,4二硝基苯甲酸>对硝基苯酚>苯酚
酷炫的水蜜桃
2025-04-05 04:54:30
对硝基苯甲酸>间硝基苯甲酸>苯甲酸>苯酚>环己醇
羧酸的酸性大于苯酚,大于醇,这个是一般规律。
同样的羧酸,含有的吸电子基越多,吸电子能力越强,羧酸根负离子的负电荷就能得到很好的分散,酸性越强,所以有上面的顺序。对位硝基有吸电子共轭和吸电子诱导效应,间位的硝基只有吸电子诱导效应,没有吸电子共轭效应。
务实的睫毛
2025-04-05 04:54:30
苯酚的酸性比水、醇强,其原因在于由苯酚解离而生成苯氧负离子,氧原子上的未共用电子对可以与苯环形成P-π共轭,使负电荷分散到整个体系中,从而是体系趋向于稳定。从而使羟基氧上的电子云密度降低,O-H间的结合力减弱,从而使H能以氢离子的形式解离而显酸性。因此,不难理解苯环上如果连有吸电子基时,而已使酚的酸性增强,连有供电子基时可以是酸性减弱。
其中硝基为强吸电子基,酸性增强;甲基、甲氧基(动态共轭效应大于诱导效应)为供电子基,甲氧基的供电子能力大于甲基,所以酸性是对甲基苯酚大于对甲氧基苯酚;而溴的吸电子诱导作用大于供电子共轭作用,所以酸性应该为增强。
综上所述,酸性强弱顺序是对硝基苯酚>对溴苯酚>对甲基苯酚>对甲氧基苯酚。
这个好久没有玩知道了,怎么问别人问题的。。。。
动听的猫咪
2025-04-05 04:54:30
弱。根据查询丁香酚和苯酚资料显示,丁香酚的酸性比苯酚弱,丁香酚是一种微黄色至黄色液体化合物,分子式为C10H12O2,化学名为4-烯丙基-2-甲氧基苯酚。苯酚(Phenol) 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6H5OH,是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针状晶体, 有毒,是生产某些树脂、杀菌剂、防腐剂以及药物(如阿司匹林)的重要原料。
快乐的老师
2025-04-05 04:54:30
首先这几种物质里羧酸酸性最强,先比较乙酸和三氯乙酸,由于氯原子是吸电子基所以使得三氯乙酸羧基上的氢更易离去,所以三氯乙酸>乙酸。再比较邻硝基苯酚和甲氧基苯酚,吸电子基能使H离子更好的离去而供电子基使H更难离去,硝基是吸电子基,甲氧基是供电子基,所以邻硝基苯酚>甲氧基苯酚,最终结果:三氯乙酸>乙酸>邻硝基苯酚>甲氧基苯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