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酸和乙醇的反应化学式是什么?
很高兴为你解答,这是一个酯化反应,最终得到的是甲酸乙酯,反应是HCOOH+CH3CH2OH右向单箭头CH3CH2OOCH+H2O,反应的条件是在浓硫酸中加热…希望我能帮助你,祝你学习进步…
希望采纳
只有四种,分别是:
甲酸甲酯;
甲酸乙酯;
乙酸甲酯;
乙酸乙酯.
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CH3OH + HCOOH = HCOOCH3 + H2O
CH3OH + CH3COOH = CH3COOCH3 + H2O
CH3CH2OH + HCOOH = HCOOCH2CH3 + H2O
CH3CH2OH + CH3COOH = CH3COOCH2CH3 + H2O
反应条件均为浓H2SO4、△
酯化反应,是一类有机化学反应,是醇跟羧酸或含氧无机酸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分为羧酸跟醇反应和无机含氧酸跟醇反应和无机强酸跟醇的反应三类。羧酸跟醇的酯化反应是可逆的,并且一般反应极缓慢,故常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多元羧酸跟醇反应,则可生成多种酯。无机强酸跟醇的反应,其速度一般较快。典型的酯化反应有乙醇和醋酸的反应,生成具有芳香气味的乙酸乙酯,是制造染料和医药的原料。酯化反应广泛的应用于有机合成等领域。
苯甲酸的化学式为C6H5COOH,它是一种针状结晶物,微溶于水。苯甲酸是弱酸,它的蒸汽有较强的刺激性。乙醇化学式为C2H5OH,俗称酒精,是一种无色易挥发,同时也易燃的无色透明液体。苯甲酸和乙醇反应需要浓硫酸和加热作催化,生成苯甲酸乙酯和水。
其中*表示苯环
酯化的条件是浓硫酸,加热,可逆反应
所有的酯化反应都是酸上面去掉羟基,醇上面去掉H,然后生成酯和水
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及有关化学反应原理分别为:
①与烯烃、炔烃、二烯烃等不饱和烃类及不饱和烃的衍生物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与苯的同系物(甲苯、乙苯、二甲苯等)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②与部分醇羟基、酚羟基(如苯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③与醛类等有醛基的有机物(如醛、甲酸、甲酸酯、甲酸盐、葡萄糖、麦芽糖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④与具有还原性的无机还原剂(如H2S、SO2、FeSO4、KI、HCl等)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⑤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石油等);天然橡胶等.
2CH3COOH+HOCH2CH2OH=CH3COOCH2CH2OOCCH3+2H2O
HCOOH+CH3CH2OH=HCOOCH2CH3+H2O
现象:溶液为蓝色。
原理:乙醇与新制氢氧化铜不反应。
2、乙酸
现象:氢氧化铜沉淀溶解。
原理:Cu(OH)₂
+
2CH₃COOH=
Cu(CH₃COO)₂+
2H₂O
3、乙醛
现象:加热后生成砖红色沉淀。
原理:CH₃CHO
+
2
Cu(OH)₂=
CH₃COOH
+
Cu₂O(沉淀)
+2H₂O,醛有强氧化性。
4、甲酸
现象:加热后生成砖红色沉淀,并释放二氧化碳气体。
原理:HCOOH
+
2
Cu(OH)₂
=Cu₂O(沉淀)
+
CO₂(气体)
+3H₂O
扩展资料:
理化性状:
脂肪醛可以与氢氧化铜反应,醛被氧化,氢氧化铜被还原,Cu化合价由正二降到正一,醛基中C化合价升高。
但是需要特别注意,芳香醛Ar-CHO一般不能被氢氧化铜氧化,此方法可以用来区分芳香醛与脂肪醛。
化学性质:
1、合成
往硫酸铜溶液中滴入少许氢氧化钠溶液即可。这样的沉淀含有氢氧化钠杂质,可以通过事先在溶液中加入氯化铵来避免。也可用电解法:阴极用铜,水中可加入一点电解质(如氢氧化锂)。
2、反应
潮湿的氢氧化铜缓慢地分解成氧化铜,颜色变黑。氢氧化铜在干燥时加热到185°C才会分解。氢氧化铜与氨水反应生成深蓝色的铜氨溶液,含络离子,但在稀释后重新变成氢氧化铜。该铜氨溶液称为Schweizer试剂,可以溶解纤维素。这使氢氧化铜可以用来生产人造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氢氧化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醛
浓硫酸 |
△ |
若甲酸分子中的氧都是18O,乙醇分子中的氧是16O,则两者在浓硫酸作用下反应一段时间后,甲酸中的18O在酯化反应中生成的酯和水中都含有18O,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后含有18O原子的分子总共有3种,
故答案为:HCOOH+CH3CH2OH
浓硫酸 |
△ |
(2)在实验室里常用甲酸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制取少量一氧化碳,所以副反应为甲酸分解生成一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OOH
浓硫酸 |
△ |
故答案为:HCOOH
浓硫酸 |
△ |
(3)装置中试管带有瓶塞,长导管b与大气相通,能够起到保持内外压强平衡作用,且长导管b还能够兼起冷凝回流的作用;由于反应中有副产物一氧化碳生成,所以不能直接将一氧化碳排放到氮气中,需要进行尾气处理,
故答案为:保持内外压强平衡兼起冷凝回流的作用;不能;
(4)生成的甲酸乙酯中含有挥发出来的甲酸、乙醇杂质,饱和碳酸钠溶液能够吸收甲酸和乙醇,且甲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溶解度减小,所以使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分离甲酸乙酯;分离甲酸乙酯和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方法为分液,分液时主要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
故答案为: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分液漏斗;
(5)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甲酸乙酯表示正反应速率,同时生成1mol甲酸表示逆反应速率,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说明到达平衡,故①正确;
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甲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都表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到达平衡状态,故②错误;
③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表示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了平衡状态,故③正确;
④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表示各组分浓度不再变化,达到了平衡状态,故④正确;
⑤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甲酸,都表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到达平衡状态,故⑤错误;
故答案为:①③④.
① 用玻璃棒分别沾点待鉴别的溶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能使试纸变红的为甲酸和乙酸,否则为乙醇。
② 分别取少量待鉴别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的原溶液为甲酸,无砖红色沉淀生成的为乙酸。
甲酸既有羧基又有醛基,所以甲酸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共热能产生砖红色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