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cas号 > 正文

单磷酸次黄嘌呤核苷二钠是什么意思

怕孤独的楼房
害怕的香烟
2022-12-31 23:54:01

单磷酸次黄嘌呤核苷二钠是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
怕黑的方盒
动人的寒风
2025-04-05 05:52:04

别名:5-肌苷一磷酸二钠盐/肌苷-5'-单磷酸二钠盐/5′-肌苷酸钠/5-单磷酸次黄嘌呤核苷二钠/5′-IMP,2Na

编号:Z0068-1

规格:超纯,99%

包装:1克/5克/25克/100克

CAS号:20813-76-7

Z0160 除草剂/Basta 高纯 100毫升 RT

Z0161 萎锈灵/5,6-二氢-2-甲基-N-苯基-1,4-氧硫杂环己烯-3-甲酰胺/5,6-二氢-2-甲基-1,4-氧硫杂芑-3-甲酰苯胺/2,3-二氢-5-(N-甲酰苯胺)-6-甲基-1,4-氧硫杂芑/5,6-二氢-3-甲基-1,4-氧硫杂芑-2-甲酰替苯胺/Carboxin BR,97% 100克 5234-68-4 RT

Z0162 氯磺隆/3-(4-甲氧基-6-甲基-1,3,5-三嗪-2-基)-1-(2-氯苯基)磺酰脲/绿黄隆/1-(2-氯苯基磺酰)3-(4-甲氧基-6-甲基-1,3,5-三嗪-2-基)脲/2-氯-N-(4-甲氧基-6-甲基-1,3,5-均三嗪-2-基氨基羰基)苯磺酸胺/Carboxin 分析标准品,92% 100毫克 64902-72-3 RT

Z0163 利波腺苷/异戊烯基腺嘌呤核苷/6-(γ,γ-二甲基烯丙基氨基)嘌呤核苷/2iP Riboside BR,98% 1克 7724-76-7 保存:-20℃

Z0164 氟啶酮/1-甲基-3-苯基-5-(3-三氟甲基苯基)-4(1H)-吡啶酮/氟定酮/氟啶草酮/氟草酮/Fluridone 分析标准品 250毫克 59756-60-4 RT

Z0165 呋嘧醇/2-甲基-1-嘧啶-5-基-1-(4-三氟甲氧基苯基)丙-1-醇/氟嘧醇/Flurprimidol 分析标准品,99% 25毫克 56425-91-3 RT

Z0166 草双甘膦/草甘膦/N-(膦酰基甲基)甘氨酸/N-膦羧基甲基甘氨酸/N-(磷酰基甲基)甘氨酸/N-(膦酰甲基)氨基乙酸/农达/镇草宁/Glyphosate BR,95% 100克 1071-83-6 RT

500克

分析标准品 250毫克

标准溶液,100ug/ml 1毫升

核苷酸的连接方式:

3’,5’-磷酸二酯键:核酸是由众多核苷酸聚合而成的多聚核苷酸(polynucleotide),相邻二个核苷酸之间的连接键即:3’,5’-磷酸二酯键。这种连接可理解为核苷酸糖基上的3'位羟基与相邻5'核苷酸的磷酸残基之间,以及核苷酸糖基上的5'位羟基与相邻3'核苷酸的磷酸残基之间形成的两个酯键。多个核苷酸残基以这 种方式连接而成的链式分子就是核酸。无论是DNA还是RNA,其基本结构都是如此,故又称DNA链或RNA链。

最新回答
野性的乐曲
生动的小松鼠
2025-04-05 05:52:04

【CAS号:61607-68-9】

中文: 1-(2-二甲基氨基乙基)-1H-5-巯基-四氮唑

英文: 1-[2-(Dimethylamino)ethyl]-1H-tetrazole-5-thiol

分子式:C5H11N5S

分子量:173.24

CB号:CB4227359

EC号:262-868-9

【CAS号:421-50-1】

中文:1,1,1-三氟丙酮

英文:1,1,1-Trifluoroacetone

分子式:C3H3F3O

分子量:112.05

CB号:CB4123453

EC号:207-005-9

动人的草丛
丰富的荔枝
2025-04-05 05:52:04
知道化学物质的英文名称和结构式,可以知道这种化学物质的中文名称。

物质是组成物体的材料。

物质首先根据组成物质的不同,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常见的混合物包括空气、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矿石和合金等。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其中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分为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化合物由几种元素组成,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是不含碳的化合物,又分为氧化物、无机酸、碱、无机盐等,有机化合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分为烃、烃的衍生物、碳水化合物、含氮有机化合物、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等。这些物质在英文里怎么命名呢?

一、单质。

单质在英文里,直接用组成它的元素命名即可, 如:

金属单质:

silver 银

aluminum 铝

gold 金

barium 钡

bismuth 铋

calcium 钙

cadmium 镉

cerium 铯

cobalt 钴

chromium 铬

copper 铜

iron 铁

mercury 汞

potassium 钾

magnesium 镁

manganese 锰

sodium 钠

nickle 镍

lead 铅

palladium 钯

platinum 铂

selenium 锶

tin 锡

titanium 钛

uranium 铀

zinc 锌

非金属单质:

arsenic 砷

boron 硼

bromine 溴

diamond 金刚石

graphite 石墨

chlorine 氯气

fluorine 氟气

hydrogen 氢气

iodine 碘

nitrogen 氮气

oxygen 氧气

ozone 臭氧

white phosphorous 白磷

red phosphorous 红磷

silicon 硅

稀有气体单质:

helium 氦气

neon 氖气

argon 氩气

krypton 氪气

xenon 氙气

radon 氡气

二、氧化物。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为氧元素,包括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和不成盐氧化物。命名金属氧化物的时候,按照化学式的顺序从左往右念即可,而命名非金属氧化物时,要用字首表示分子里原子的个数,如:

金属氧化物。

ferrous oxide 氧化亚铁

ferric oxide 氧化铁

ferroferric oxide 四氧化三铁

trilead tetroxide 四氧化三铅

sodium peroxide 过氧化钠

非金属氧化物。

carbon monoxide 一氧化碳

carbon dioxide 二氧化碳

sulfur trioxide 三氧化硫

nitrous oxide 一氧化二氮

nitric oxide 一氧化氮

dinitrogen trioxide 三氧化二氮

dinitrogen tetroxide 四氧化二氮

diphosphorous pentoxide 五氧化二磷

dichlorine heptoxide 七氧化二氯

water 水

三、酸。

酸是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根据组成元素是否含有氧元素,可以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根据酸中可被电离的氢原子个数,可以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三元酸。

含氧酸的命名,是在除氢、氧元素之外的另一种元素的名称之后加上一个“酸”字,如:

carbonic acid 碳酸

sulfuric acid 硫酸

sulfurous acid 亚硫酸

phosphoric acid 磷酸

metaphosphoric acid 偏磷酸

phosphorous acid 亚磷酸

nitric acid 硝酸

nitrous acid 亚硝酸

perchloric acid 高氯酸

chloric acid 氯酸

chlorous acid 亚氯酸

hypochlorous acid 次氯酸

acetic acid 乙酸

thiosulfuric acid 硫代硫酸

无氧酸的命名,是在“氢”字之后加上另一种元素的名称,命名为“氢某酸”,如:

hydrochloric acid 盐酸,氢氯酸

hydrosulfuric acid 氢硫酸

hydrocyanic acid 氢氰酸

四、碱。

碱是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根据溶解性,可以分为可溶性碱、微溶性碱和难溶性碱,根据可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的个数,分为一元碱、二元碱和三元碱。氢氧根离子叫做hydroxygen,所以碱的命名是在金属元素或铵根离子的后面加上氢氧根离子。如:

aluminum hydroxide 氢氧化铝

sodium hydroxide 氢氧化钠

calcium hydroxide 氢氧化钙

barium hydroxide 氢氧化钡

cobaltous hydroxide 氢氧化亚钴

五、盐。

盐是酸和碱中和的生成物,由金属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可以分为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

正盐:由金属元素和酸根构成,其命名是在金属元素名称后面加上酸根的名称,如:

mercury sulfate 硫酸汞

mercurous sulfate 硫酸亚汞

potassium nitrate 硝酸钾

sodium carbonate 碳酸钠

sodium hypochlorite 次氯酸钠

ferrous sulfate 硫酸亚铁

potassium permanganate 高锰酸钾

lithium propanoate 丙酸锂

sodium chloride 氯化钠

aluminum chloride 氯化铝

酸式盐:由金属元素和含氢元素的酸根组成,其命名是在酸根的前面加一个氢字,如:

sodium hydrogen sulfate 硫酸氢钠

disodium hydrogen phosphate 磷酸氢二钠

sod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磷酸二氢钠

calcium bisulfate 硫酸氢钙

sodium hydrogen carbonate 碳酸氢钠

calcium bisulfite 亚硫酸氢钙

碱式盐:由金属元素、氢氧根和酸根组成,这里的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一定是正一价以上,其命名是在酸根的前面加上“氢氧根”这个字,如:

dicopper dihydroxycarbonate 碱式碳酸铜

calcium hydroxychloride 碱式氯化镁

magnesium hydroxyphosphate 碱式磷酸镁

复盐:由两种金属元素和酸根组成,或者由一种金属元素和两种酸根组成,如:

sodium potassium sulfite 亚硫酸钾镁

calcium ammonium phosphate 磷酸铵钙

silver lithium carbonate 碳酸锂银

sodium ammonium sulfate 硫酸铵钠

potassium soldium carbonate 碳酸钠钾

potassium aluminum sulfate 硫酸铝钾

sodium ammonium hydrogen phosphate 磷酸氢铵钠

六、有机化合物。

烃:也称为碳氢化合物,分为烷烃、烯烃、炔烃、脂环烃和芳香烃。烷烃的命名是在表示碳原子个数的数字后面加上字尾-ane,如:

methane 甲烷

ethane 乙烷

propane 丙烷

butane 丁烷

pentane 戊烷

hexane 己烷

heptane 庚烷

octane 辛烷

nonane 壬烷

decane 癸烷

undecane 十一烷

dodecane 十二烷

heptacontane 七十烷

烯烃的命名是在数字后面加上-ene的字尾,二烯烃、三烯烃的字尾为-adiene和-atriene。如:

ethylene 乙烯

propylene 丙烯

butylene 丁烯

pentylene 戊烯

propadiene 丙二烯

炔烃的命名是在数字后面加上-yne的字尾,二炔烃、三炔烃的字尾为-adiyne和-atriyne。如:

acetelyne 乙炔

propyne 丙炔

butyne 丁炔

pentyne 戊炔

butadiyne 丁二炔

有些烃中同时含双键和三键,称为烯炔。如:

hexadienyne 己烯炔

pentenyne 戊烯炔

脂环烃的命名是在烃的名称前加一个环字。如:

cyclopropane 环丙烷

cyclobutane 环丁烷

cyclohexane 环己烷

cyclopentane 环戊烷

cyclopropene 环丙烯

cyclohexenyne 环己烯炔

cyclooctadienyne 环辛二烯炔

cyclopentadiene 环戊二烯

芳香烃的命名,苯环称为benzene,前面加上侧链的烃基名称即可:

benzene 苯

pentylbenzene 戊苯

heptylbenzene 己苯

二、烃的衍生物:

烃的衍生物是由烃演变而来的,由烃中的几个氢原子被各种原子或原子团取代而成,这些原子团称为官能团。

官能团,是决定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常见官能团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羟基、羧基、醚键、醛基、羰基等。有机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官能团上,官能团对有机物的性质起决定作用,-X、-OH、-CHO、-COOH、-NO2、-SO3H、-NH2、RCO-,这些官能团就决定了有机物中的卤代烃、醇或酚、醛、羧酸、硝基化合物或亚硝酸酯、磺酸类有机物、胺类、酰胺类的化学性质。

一、醇类——分子中含有跟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结合的羟基的化合物叫做醇,在烃基的后面加上字尾-ol。如:

methanol 甲醇

ethanol 乙醇

propanol 丙醇

butanediol 丁二醇

pentanetriol 戊三醇

cyclohexanetriol 环己三醇

benzenediol 苯二醇

propanetriol 丙三醇

二、酚类——芳香烃环上的氢被羟基(—OH)取代的一类芳香族化合物,在苯环的后面加上字尾-ol即可,最简单的酚叫做苯酚,如:

phenol 苯酚

如果分子中含有跟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结合的巯基,或者芳香烃环上的氢被巯基(—SH)取代的一类芳香族化合物,则叫做硫醇和硫酚,如:

ethanethiol 乙硫醇

benzenethiol 苯硫酚

mercaptoethanol 巯基乙醇

用浓硫酸可以使醇分子间发生脱水反应,形成醚,命名时只需把发生脱水的两个醇分子的烃基后面加上醚即可,如:

diethyl ether 二乙醚

dipropyl ether 二丙醚

dinaphthyl ether 二萘醚

三、醛类——醛是由烃基与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命名时在烃基后面加上-al构成。如:

formaldehyde 甲醛

pentanal 戊醛

hexanedial 己二醛

acryaldehyde 丙烯醛

crotonaldehyde 丁烯醛

anasildehyde 对甲氧基苯甲醛

furfuraldehyde 呋喃甲醛

四、酮类——酮是羰基与两个烃基相连的化合物,命名时,在这两个烃基的后面加上酮字即可,根据羰基的个数,可以分为一元酮、二元酮和三元酮等:

propone 丙酮

butanone 丁酮

pentenone 戊烯酮

hexanedione 戊二酮

diethylketone 二乙酮,戊酮

ethylmethylketone 甲乙酮

phenylethylketone 苯乙酮

五、醌类——醌是含有共轭环己二烯二酮或环己二烯二亚甲基结构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命名时,把醌字放在烃基名前面即可:

benzoquinone 苯醌

napthoquinone 萘醌

六、羧酸——羧酸的命名,是在烃基名称后面加一个“酸”字,也叫做有机酸。羧酸都是含氧酸,如:

formic acid 甲酸

acetic acid 乙酸

oxalic acid 乙二酸

malonic acid 戊二酸

adipic acid 己二酸

succinic acid 丁二酸

benzoic acid 苯酸

phthalic acid 邻苯二甲酸

maleic acid 顺丁烯二酸

fumaric acid 反丁烯二酸

七、酯类——酸(羧酸或无机含氧酸)与醇起反应生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叫做酯,命名时在烃基的后面加上酸根的名称即可,如:

methyl butarate 丁酸甲酯

三、含氮有机化合物。

一、硝基化合物——硝基化合物可看作是烃分子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硝基(—NO2)取代后生成的衍生物,命名时,硝基要放在烃名称前,如:

nitrobenzene 硝基苯

nitromethane 硝基甲烷

二、胺类——氨分子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烃基取代后的产物,称为胺。氨基是胺类的官能团。命名时,在烃基名称后加-amine构成,如:

methanamine 甲胺

ethanamine 乙胺

benzenamine 苯胺

三、酰胺——羧酸中的羟基被氨基(或胺基)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最简单的酰胺是尿素,它是碳酸的二酰胺,命名时,在烃基后面加上-amide构成,如:

urea 尿素

butenamide 丁酰胺

四、腈类——腈可以看作氢氰酸的氢原子被烃基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腈的官能团是氰基,最简单的腈是乙腈。腈和氰化物不同,不是剧毒物质。命名是在烃基后面加上-onitrile构成,如:

ethanonitrile 乙腈

benzonitrile 苯腈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超帅的楼房
文艺的鞋子
2025-04-05 05:52:04
美国化学会的下设组织化学文摘社(Chemical Abstracts Service,简称CAS)。该社负责为每一种出现在文献中的物质分配一个CAS编号,这是为了避免化学物质有多种名称的麻烦,使数据库的检索更为方便。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 65218-33-7 FMEE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磺酸盐 71338-19-24 FMES

乙醇 64-17-5 ethanol

苯 71-43-2 benzene

乙二醇 107-21-1 ethylene glycol

乙腈/甲基腈 075-5-8 acetonitrile

甲醇/木醇 67-56-1 methanol

丙二醇 57-55-6 propylene glycol

二氯甲烷 075-9-2 dichloromethane

氯仿/三氯甲烷 67-66-3 trichloromethane

四氯化碳 56-23-5 terachloromethane

丙酮 67-64-1 acetone

正丁醇 71-36-3 1-butanol

乙酸乙酯 141-78-6 ethyl acetate

二甲基甲酰胺DMF 068-12-2 Dimethylformamide

苯酚 108-95-2 phenol

环己烷 110-82-7 cyclohexane

甲苯 108-88-3 methylbezene

四氢呋喃THF 109-99-9 oxolane

正己烷 110-54-3 hexyl hydride

乙酸正丁酯 123-86-4 butyl acetate

甲醛 50-00-0 formaldehyde

乙醚 60-29-7 ethylether

吡啶/氮苯 110-86-1 pyridine

氨 7644-41-7 ammonia

吗啉 110-91-8 morpholine

丙三醇/甘油 56-81-5 glycerol

糠醇 98-00-0 furfuryl alcohol

氯苯 108-90-7 chloro bezene

吲哚 120-72-9 1H-indole

硝基苯 98-95-3 nitrobezene

喹啉 91-22-5 quinoline

乙醇胺 141-43-5 monoethanolamine

异丁腈 78-82-0 isobutyronitrile

右旋葡萄糖 50-99-7 D-glucose

左旋葡萄糖 921-60-8 L-glucose

俭朴的鸡
含糊的学姐
2025-04-05 05:52:04
氧化铜1446℃、氟化铜950℃。氧化铜熔点比氟化铜高得多。

氧化铜是一种无机物,化学式CuO,是一种铜的黑色氧化物,略显两性,稍有吸湿性。[1]不溶于水和乙醇,易溶于酸,对热稳定,高温下分解出氧气。[1]氧化铜主要用于制人造丝、陶瓷、釉及搪瓷、电池、石油脱硫剂、杀虫剂,也供制氢、催化剂、绿色玻璃等用。[2]

中文名

氧化铜[6]

外文名

Cupric oxide[6]

化学式

CuO[6]

分子量

79.545[6]

CAS登录号

1317-38-0[6]

理化特性

物理性质

1、性状:黑色或棕黑色粉末

2、密度:6.31g/cm3

3、熔点:1446℃

4、折射率:2.63

5、溶解性:不溶于水和醇,溶于稀酸、氯化铵、碳酸铵和氰化钾。缓慢溶于氨水生成配合物。

化学性质

一、还原反应

1、碳还原氧化铜

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3、氢气还原氧化铜

二、与酸反应

氧化铜在与稀硫酸或盐酸反应时,会生成盐和水。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2、氢键供体数量:0[6]

3、氢键受体数量:1[6]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6]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17.1[6]

7、重原子数量:2[6]

8、表面电荷:0[6]

9、复杂度:2[6]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6]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6]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6]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6]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6]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3]

制取方法

实验室制法

1、利用铜盐如CuSO4与碱(如NaOH)反应生成Cu(OH)2,再将Cu(OH)2加热分解以制得CuO。

2、氧化铜可由金属铜在空气中加热,或者加热分解氢氧化铜、硝酸铜、碱式碳酸铜等而制得。

[1]

工业制法

1、铜粉氧化法

以铜灰、铜渣为原料经焙烧,用煤气加热进行初步氧化,以除去原料中的水分和有机杂质。生成的初级氧化物自然冷却,粉碎后,进行二次氧化,得到粗品氧化铜。粗品氧化铜加入预先装好1:1硫酸的反应器中,在加热搅拌下反应至液体相对密度为原来的1倍,pH值为2-3时即为反应终点,生成硫酸铜溶液,静置澄清后,在加热及搅拌的条件下,加入铁刨花,置换出铜,然后用热水洗涤至无硫酸根和铁质。经离心分离、干燥,在450℃下氧化焙烧8h,冷却后,粉碎至100目,再在氧化炉中氧化,制得氧化铜粉末。[3]

2、硝酸铜热分解法

将电解铜用稀硝酸溶解后在水浴上蒸干,然后在干燥器里要非常缓慢地从90℃加热到120℃。当生成松软的碱式盐时,放入水中煮沸、过滤、干燥;然后将其慢慢加热到400℃,使大部分硝酸除去;接着粉碎后加热到850℃,保持1h,使其分解为氧化铜。为使反应更加完全,可将产品再次粉碎,在约700℃的条件下,加热1h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3]

3.碳酸铜热分解法

将铜粉或铜线在通风橱内用尽可能少的6mol/L硝酸使其完全溶解,如果溶液不透明,则需过滤。另将碳酸钠配成溶液与硝酸铜溶液混合、煮沸生成黑色的碱式盐沉淀。当固体沉降后舍去上层清液,用倾析法充分洗涤、过滤、干燥。将其放于蒸发皿上,在充分搅拌下用小火加热,使其分解为氧化铜。[3]

4.铜丝或铜粉硝化

将铜丝或铜粉溶于6mol/L硝酸中保持铜稍过量,加热至溶液pH值3-4,以除去氢氧化铁沉淀,然后与10%(质量)的碳酸钠溶液混合,加热沸腾,有碱式盐析出,弃去上层清液,用水充分洗涤、过滤、干燥。将干燥的碱式碳酸铜在充分搅拌下于小火加热分解为黑色氧化铜粉末:

当不再有二氧化碳生成,表明分解完全。[3]

5.电导水溶解法

用电导水溶解高纯硝酸铜,过滤,在清液中加入过量高纯NH3▪H2O,滤去杂质沉淀,滤液用高纯硝酸中和至氢氧化铜析出。过滤,用电导水洗涤一次,再加硝酸溶解沉淀,加高纯碳酸铵析出碳酸铜,再洗涤,甩干,在200℃烘箱内烘干后,于450-550℃灼烧3-4h,得光谱纯氧化铜:[3]

主要用途

1、可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用作分析试剂(定氮用)、氧化剂、催化剂和石油脱硫剂,还可用于有机化合物中测定碳。

2、用作玻璃、搪瓷、陶瓷工业的着色剂,油漆的防皱剂,光学玻璃的磨光剂。用于制造染料、有机催化剂载体以及铜化合物。还用于人造丝制造工业及作为油脂的脱硫剂。用作其他铜盐的制造原料,也是制人造宝石的原料。

3、纳米氧化铜用途

(1)在催化、超导、陶瓷等领域中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机材料有广泛的应用。

(2)用作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以及电极活性材料。

(3)用作玻璃、瓷器的着色剂,光学玻璃磨光剂,有机合成的催化剂、油类的脱硫剂、氢化剂。

(4)制造人造宝石及其它铜氧化物。

(5)用于人造丝的制造,以及气体分析和测定有机化合物等。

(6)还可作为火箭推进剂的燃速催化剂。纳米氧化铜粉体具有比大尺寸氧化铜粉。

氟化铜,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uF2,为淡灰白色结晶性粉末,微溶于水,溶于醇、酸、丙酮、氨水,主要用于有机合成反应催化剂、氟化剂和高浓度电池等。[1][2]

中文名

氟化铜

外文名

Cupric fluoride

别名

二氟化铜

化学式

CuF2

分子量

101.543

基本信息

化学式:CuF2

分子量:101.543

CAS号:7789-19-7

EINECS号:232-147-3

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密度:4.23g/cm3

熔点:950°C

沸点:1449°C

外观:淡灰白色结晶性粉末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醇、酸、丙酮、氨水[3]

化学性质

能与比氢氟酸酸性强的酸反应:

CuF2+H2SO4=2HF↑+CuSO4

CuF2+2H3PO4=Cu(H2PO4)2+2HF↑(由于磷酸二氢根弱于氢氟酸,故生成磷酸二氢铜)

注:以上反应无需加热

与碱反应:CuF2+2NaOH=Cu(OH)2↓+2NaF

此外,氟化铜也是路易斯酸,能与氟离子发生络合反应:CuF2+2NaF=Na2CuF4

CuF2+2HF=H2[CuF4](四氟合铜(II)酸,有时也可省去中括号,简称氟铜酸,是酸性远强于氢氟酸的二元酸)

其实在氟铜酸(H2CuF4)溶液中,除CuF42-以外也含有CuF3-、[CuF5]3-、[CuF6]4-等离子,其中[CuF4]2-最稳定,占溶液中阴离子的绝大多数,而其它阴离子都很不稳定,一般情况下均可忽略不计。

计算化学数据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氢键供体数量:0

氢键受体数量:2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互变异构体数量:0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0

重原子数量:3

表面电荷:0

复杂度:0

同位素原子数量: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共价键单元数量:3[3]

用途

主要用于有机合成反应催化剂、氟化剂和高浓度电池等。[3]

安全信息

安全术语

S24/25:Avoid contact with skin and eyes.

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风险术语

R36/37/38:Irritating to eyes, respiratory system and skin.

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

氟化铜的熔点低于氧化铜的原因是氟化铜基本为离子型化合物,而氯化铜为共价化合物。根据相关查询信息显示,氟化铜基本为离子型化合物,而氯化铜为共价化合物,所以氧化铜熔点高,氟化铜,是一种无机化合物熔点在950度,氧化铜是一种无机物,是一种铜的黑色氧化物,略显两性,稍有吸湿性,熔点在1446度。

昏睡的糖豆
刻苦的寒风
2025-04-05 05:52:04
氧化铜高得多。

氧化铜1446℃、氟化铜950℃。

氧化铜是一种无机物,化学式CuO,是一种铜的黑色氧化物,略显两性,稍有吸湿性。[1]不溶于水和乙醇,易溶于酸,对热稳定,高温下分解出氧气。[1]氧化铜主要用于制人造丝、陶瓷、釉及搪瓷、电池、石油脱硫剂、杀虫剂,也供制氢、催化剂、绿色玻璃等用。[2]

中文名

氧化铜[6]

外文名

Cupric oxide[6]

化学式

CuO[6]

分子量

79.545[6]

CAS登录号

1317-38-0[6]

理化特性

物理性质

1、性状:黑色或棕黑色粉末

2、密度:6.31g/cm3

3、熔点:1446℃

4、折射率:2.63

5、溶解性:不溶于水和醇,溶于稀酸、氯化铵、碳酸铵和氰化钾。缓慢溶于氨水生成配合物。

化学性质

一、还原反应

1、碳还原氧化铜

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3、氢气还原氧化铜

二、与酸反应

氧化铜在与稀硫酸或盐酸反应时,会生成盐和水。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2、氢键供体数量:0[6]

3、氢键受体数量:1[6]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6]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17.1[6]

7、重原子数量:2[6]

8、表面电荷:0[6]

9、复杂度:2[6]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6]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6]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6]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6]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6]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3]

制取方法

实验室制法

1、利用铜盐如CuSO4与碱(如NaOH)反应生成Cu(OH)2,再将Cu(OH)2加热分解以制得CuO。

2、氧化铜可由金属铜在空气中加热,或者加热分解氢氧化铜、硝酸铜、碱式碳酸铜等而制得。

[1]

工业制法

1、铜粉氧化法

以铜灰、铜渣为原料经焙烧,用煤气加热进行初步氧化,以除去原料中的水分和有机杂质。生成的初级氧化物自然冷却,粉碎后,进行二次氧化,得到粗品氧化铜。粗品氧化铜加入预先装好1:1硫酸的反应器中,在加热搅拌下反应至液体相对密度为原来的1倍,pH值为2-3时即为反应终点,生成硫酸铜溶液,静置澄清后,在加热及搅拌的条件下,加入铁刨花,置换出铜,然后用热水洗涤至无硫酸根和铁质。经离心分离、干燥,在450℃下氧化焙烧8h,冷却后,粉碎至100目,再在氧化炉中氧化,制得氧化铜粉末。[3]

2、硝酸铜热分解法

将电解铜用稀硝酸溶解后在水浴上蒸干,然后在干燥器里要非常缓慢地从90℃加热到120℃。当生成松软的碱式盐时,放入水中煮沸、过滤、干燥;然后将其慢慢加热到400℃,使大部分硝酸除去;接着粉碎后加热到850℃,保持1h,使其分解为氧化铜。为使反应更加完全,可将产品再次粉碎,在约700℃的条件下,加热1h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3]

3.碳酸铜热分解法

将铜粉或铜线在通风橱内用尽可能少的6mol/L硝酸使其完全溶解,如果溶液不透明,则需过滤。另将碳酸钠配成溶液与硝酸铜溶液混合、煮沸生成黑色的碱式盐沉淀。当固体沉降后舍去上层清液,用倾析法充分洗涤、过滤、干燥。将其放于蒸发皿上,在充分搅拌下用小火加热,使其分解为氧化铜。[3]

4.铜丝或铜粉硝化

将铜丝或铜粉溶于6mol/L硝酸中保持铜稍过量,加热至溶液pH值3-4,以除去氢氧化铁沉淀,然后与10%(质量)的碳酸钠溶液混合,加热沸腾,有碱式盐析出,弃去上层清液,用水充分洗涤、过滤、干燥。将干燥的碱式碳酸铜在充分搅拌下于小火加热分解为黑色氧化铜粉末:

当不再有二氧化碳生成,表明分解完全。[3]

5.电导水溶解法

用电导水溶解高纯硝酸铜,过滤,在清液中加入过量高纯NH3▪H2O,滤去杂质沉淀,滤液用高纯硝酸中和至氢氧化铜析出。过滤,用电导水洗涤一次,再加硝酸溶解沉淀,加高纯碳酸铵析出碳酸铜,再洗涤,甩干,在200℃烘箱内烘干后,于450-550℃灼烧3-4h,得光谱纯氧化铜:[3]

主要用途

1、可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用作分析试剂(定氮用)、氧化剂、催化剂和石油脱硫剂,还可用于有机化合物中测定碳。

2、用作玻璃、搪瓷、陶瓷工业的着色剂,油漆的防皱剂,光学玻璃的磨光剂。用于制造染料、有机催化剂载体以及铜化合物。还用于人造丝制造工业及作为油脂的脱硫剂。用作其他铜盐的制造原料,也是制人造宝石的原料。

3、纳米氧化铜用途

(1)在催化、超导、陶瓷等领域中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机材料有广泛的应用。

(2)用作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以及电极活性材料。

(3)用作玻璃、瓷器的着色剂,光学玻璃磨光剂,有机合成的催化剂、油类的脱硫剂、氢化剂。

(4)制造人造宝石及其它铜氧化物。

(5)用于人造丝的制造,以及气体分析和测定有机化合物等。

(6)还可作为火箭推进剂的燃速催化剂。纳米氧化铜粉体具有比大尺寸氧化铜粉。

氟化铜,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uF2,为淡灰白色结晶性粉末,微溶于水,溶于醇、酸、丙酮、氨水,主要用于有机合成反应催化剂、氟化剂和高浓度电池等。[1][2]

中文名

氟化铜

外文名

Cupric fluoride

别名

二氟化铜

化学式

CuF2

分子量

101.543

基本信息

化学式:CuF2

分子量:101.543

CAS号:7789-19-7

EINECS号:232-147-3

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密度:4.23g/cm3

熔点:950°C

沸点:1449°C

外观:淡灰白色结晶性粉末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醇、酸、丙酮、氨水[3]

化学性质

能与比氢氟酸酸性强的酸反应:

CuF2+H2SO4=2HF↑+CuSO4

CuF2+2H3PO4=Cu(H2PO4)2+2HF↑(由于磷酸二氢根弱于氢氟酸,故生成磷酸二氢铜)

注:以上反应无需加热

与碱反应:CuF2+2NaOH=Cu(OH)2↓+2NaF

此外,氟化铜也是路易斯酸,能与氟离子发生络合反应:CuF2+2NaF=Na2CuF4

CuF2+2HF=H2[CuF4](四氟合铜(II)酸,有时也可省去中括号,简称氟铜酸,是酸性远强于氢氟酸的二元酸)

其实在氟铜酸(H2CuF4)溶液中,除CuF42-以外也含有CuF3-、[CuF5]3-、[CuF6]4-等离子,其中[CuF4]2-最稳定,占溶液中阴离子的绝大多数,而其它阴离子都很不稳定,一般情况下均可忽略不计。

计算化学数据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氢键供体数量:0

氢键受体数量:2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互变异构体数量:0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0

重原子数量:3

表面电荷:0

复杂度:0

同位素原子数量: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共价键单元数量:3[3]

用途

主要用于有机合成反应催化剂、氟化剂和高浓度电池等。[3]

安全信息

安全术语

S24/25:Avoid contact with skin and eyes.

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风险术语

R36/37/38:Irritating to eyes, respiratory system and skin.

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

氟化铜的熔点低于氧化铜的原因是氟化铜基本为离子型化合物,而氯化铜为共价化合物。根据相关查询信息显示,氟化铜基本为离子型化合物,而氯化铜为共价化合物,所以氧化铜熔点高,氟化铜,是一种无机化合物熔点在950度,氧化铜是一种无机物,是一种铜的黑色氧化物,略显两性,稍有吸湿性,熔点在1446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