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的乙二醇防冻液可以加水吗?
混加完全可以
更换防冻液的时候不可能把原来的防冻液排干净,基本都会和原来的混合一部分
但防冻液的成分都是相同的,只是乙二醇的含量不同而已,也就是浓度不同
至于颜色方面,颜料不同而已,颜料是为了水性漏的时候可以区分漏的是什么
颜色不同并不代表成分不同,防冻液不够时加一点其它品牌的完全不会有问题
你也不可能一半一半混合加,至于网上说不能混加的,都是为了更多的销售防冻液而已
都是商家在搞事,蒙人,还有说加纯净水的,更蒙人,估计是卖水的,
再好的水也比不过防冻液,如果真有问题4S为什么给你清洗的干干净净再加防冻液,
大家都在用乙二醇生产防冻液,为何有人生产和乙二醇起反应的东西加里面
岂不是给自己找事吗
乙二醇—水型,因为乙二醇的沸点高,使用中不宜蒸发损失,且冰点低,含水95%时可达-50℃。闪点高,不易着火,安全性好,既适合严寒地区,又适合高负荷发动机高温工作的要求,且原料易得,是目前广发应用的防冻液。
乙二醇型;浓度配比为:55%——液45%——水、沸点:107℃;冰点:-40℃。
根据所需预防的温度,可以配入1~3倍的水,通常当水按1:1的比例混合使用时,将使冷却液的冰点降至-36.7℃。乙二醇—水型的防冻液的最大使用浓度为75%,切记不可超过此浓度。
水分子之间是通过氢键的缔合而成为分子簇的,具有较高的冰点,在冬季若单以水为冷却液,低于0℃就会结冰而无法流动,启动时非但起不到循环冷却的作用,而且由于水变成冰晶是一个体积增大的过程,通常同样质量的水在变成冰时提及要增大9%~10%。产生的膨胀力会胀裂散热器及管路等部件,在含有乙二醇的防冻液中,由于乙二醇的存在,起始冰点就远比水低,当达到冰点时析出的冰晶成浆状,而且这些冰晶中的乙二醇的含量较低,显然大部分的乙二醇仍然留在了未凝固的液相之中,其结果是使得仍未结晶的溶液的冰点更低,正是由于乙二醇的这个特性,所以含有乙二醇的防冻液使用的实际温度比测定的冰点还可以再降一些。当然在超过最低点(-69℃,乙二醇的浓度68%)后冰点会有所上升,所以,以为增加乙二醇的浓度以求更低的冰点的做法,到最后是徒劳无效的。
你是用在厨房燃料吧,换专用炉心就可以,常用气泵的 比较多,也可加热的或则电喷的 。
乙二醇
理化常数
CAS号 107-21-1
中文名称 乙二醇
EINECS 登录号 203-473-3
英文名称 Ethylene glycol
别名 甘醇
分子式 C2H6O2;HOCH2CH20H
分子量 62.07
熔点 -13.2℃ 沸点:197.5℃
密度 相对密度(水=1)1.11;相对密度(空气=1)2.14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臭、有甜味、粘稠液体
蒸汽压 6.21kPa/20℃
闪点:110℃
溶解性 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醚等
稳定性 稳定
主要用途 用于制造树脂、增塑剂,合成纤维、化妆品和炸药,并用作溶剂、配制发动机的抗冻剂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国内未见相品急慢性中毒报道。国外的急性中毒多系因误报。吸入中毒表现为反复发作性昏厥,并可有眼球震颤,淋巴细胞增多。口服后急性中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轻者似乙醇中毒表现,重者迅速产生昏迷抽搐,最后死亡;第二阶段,心肺症状明显,严重病例可有肺水肿,支气管肺炎,心力衰竭;第三阶段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肾功能衰竭。人的本品一次口服致死量估计为1.4ml/kg(1.56g/kg)。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8.0~15.3g/kg(小鼠经口);5.9~13.4g/kg(大鼠经口);1.4ml/kg(人经口,致死)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12mg/m3(连续多次)八天后2/15只动物眼角膜混浊、失明;人吸入40%乙二醇混合物9/28人出现短暂昏厥;人吸入40%乙二醇混合物加热至105℃反复吸入14/38人眼球震颤,5/38人淋巴细胞增多。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
1,乙二醇和水都是液体,液体不可焊接。
2,液体不可以作为焊接材料或设备去使用。
3,你若是问承装这种液体的容器是否可以焊接,那么只要按照技术规范去操作,当然是可以的。
望采纳。
求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