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铜区别乙醇和乙酸
因为氢氧化铜是碱...而乙酸有弱酸性...所以他们可以酸碱中和...氢氧化铜沉淀消失..
乙醇溶液中电离出的H+比在水中的还少.所以乙醇显中性...氢氧化铜和乙醇不反映..(但是氢氧化铜可以和多元醇显色反应,变为绛蓝色...例如甘油,但是和乙醇是不行的)沉淀仍存在...这样就可以鉴别了
1、乙醇
现象:溶液为蓝色。
原理:乙醇与新制氢氧化铜不反应。
2、乙酸
现象:氢氧化铜沉淀溶解。
原理:Cu(OH)₂
+
2CH₃COOH=
Cu(CH₃COO)₂+
2H₂O
3、乙醛
现象:加热后生成砖红色沉淀。
原理:CH₃CHO
+
2
Cu(OH)₂=
CH₃COOH
+
Cu₂O(沉淀)
+2H₂O,醛有强氧化性。
4、甲酸
现象:加热后生成砖红色沉淀,并释放二氧化碳气体。
原理:HCOOH
+
2
Cu(OH)₂
=Cu₂O(沉淀)
+
CO₂(气体)
+3H₂O
扩展资料:
理化性状:
脂肪醛可以与氢氧化铜反应,醛被氧化,氢氧化铜被还原,Cu化合价由正二降到正一,醛基中C化合价升高。
但是需要特别注意,芳香醛Ar-CHO一般不能被氢氧化铜氧化,此方法可以用来区分芳香醛与脂肪醛。
化学性质:
1、合成
往硫酸铜溶液中滴入少许氢氧化钠溶液即可。这样的沉淀含有氢氧化钠杂质,可以通过事先在溶液中加入氯化铵来避免。也可用电解法:阴极用铜,水中可加入一点电解质(如氢氧化锂)。
2、反应
潮湿的氢氧化铜缓慢地分解成氧化铜,颜色变黑。氢氧化铜在干燥时加热到185°C才会分解。氢氧化铜与氨水反应生成深蓝色的铜氨溶液,含络离子,但在稀释后重新变成氢氧化铜。该铜氨溶液称为Schweizer试剂,可以溶解纤维素。这使氢氧化铜可以用来生产人造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氢氧化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醛
乙醇溶液中电离出的h+比在水中的还少.所以乙醇显中性...氢氧化铜和乙醇不反映..(但是氢氧化铜可以和多元醇显色反应,变为绛蓝色...例如甘油,但是和乙醇是不行的)沉淀仍存在...这样就可以鉴别了
乙酸:沉淀溶解
Cu(OH)2 + 2 CH3COOH --->Cu(CH3COO)2 + 2H2O
乙醛:加热后生成砖红色沉淀,醛有强还原性
CH3CHO + 2 Cu(OH)2 --->CH3COOH + Cu2O(沉淀) +2H2O
甲酸:加热后生成砖红色沉淀,并释放二氧化碳气体.醛基有强还原性,被氧化成碳酸受热分解放出二氧化碳.
HCOOH + 2 Cu(OH)2 --->Cu2O(沉淀) + CO2(气体) +3H2O
乙酸现象:氢氧化铜沉淀溶解。原理:Cu(OH)₂ + 2CH₃COOH= Cu(CH₃COO)₂+ 2H₂O。
乙醇现象:溶液为蓝色。原理:乙醇与新制氢氧化铜不反应。
乙醛现象:加热后生成砖红色沉淀。原理:CH₃CHO + 2 Cu(OH)₂= CH₃COOH + Cu₂O(沉淀) +2H₂O,醛有强氧化性。
甲酸现象:加热后生成砖红色沉淀,并释放二氧化碳气体。原理:HCOOH + 2 Cu(OH)₂ =Cu₂O(沉淀) + CO₂(气体) +3H₂O。
扩展资料:
乙酸中的乙酰基,是生物化学中所有生命的基础。当它与辅酶A结合后,就成为了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新陈代谢的中心。然而,乙酸在细胞中的浓度是被严格控制在一个很低的范围内,避免使得细胞质的pH发生破坏性的改变。
与其它长链羧酸不同,乙酸并不存在于甘油三酸脂中。但是,人造含乙酸的甘油三酸脂,又叫甘油醋酸酯(甘油三乙酸酯),则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也被用来制造化妆品和局部性药物。
乙酸由一些特定的细菌生产或分泌。值得注意的是醋菌类梭菌属的丙酮丁醇梭杆菌,这个细菌广泛存在于全世界的食物、水和土壤之中。在水果或其他食物腐败时,醋酸也会自然生成。乙酸也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灵长类生物的阴道润滑液的一个组成部分,被当作一个温和的抗菌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酸
Cu(OH)2 + 2 CH3COOH = (CH3COO)2Cu + 2H2O
乙醇则不能溶解Cu(O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