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酚乙酸酯VE具体是起到什么作用?
作用用途: 有抗氧化作用。能增强皮肤毛细血管抵抗力,并维持正常通透性,改善血液循环及调整生育功能、抗衰老作用等。用于冠心病、动脉硬化、习惯性流产、肌营养不良、肌痉挛、新生儿硬肿症、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结节性血管炎等。
药物相互作用:
(1)维生素E可促进维生素A的吸收,利用和肝脏贮存,防止维生素A过多症。
(2)维生素E代谢物具有拮抗维生素K的作用,能降低血液凝固性,故应避免与双香豆素及其衍生物同服。
(3)降低或影响脂肪吸收的药物如考来烯胺,新霉素等,硫糖铝,矿糖油等药物可干扰维生素E吸收。
(4)缺铁性贫血,补铁时,对维生素E的需要量增加。
(5)口服避孕药可以加速维生素E代谢,可导致维生素E缺乏。
(6)维生素E可增强洋地黄的强心作用和华法令等抗凝作用。
(7)雌激素与维生素E并用时,如用量大,疗程长,可诱发血栓性静脉炎。
生育酚乙酸酯
英文别名 English_Name:3,4-Dihydro-2,5,7,8-tetramethyl-2-(4,8,12-trimethyltridecyl)-2H-benzopyran-6-yl acetate[2r-[2r*(4r*,8r*)]]-3,4-dihydro-2,5,7,8-tetramethyl-2-(4,8,12-trimethyltridecyl)-2h-1-benzopyran-6-ol acetateALPHA-TOCOPHERYL ACETATEALPHA-TOCOPHERYLIS ACETAS(+/-)-ALPHA-TOCOPHEROL ACETATEALL-RAC-ALPHA-TOCOPHERYL ACETATE(+)-A-TOCOPHEROLDL-TOCOPHRIN
安全术语 Safety Phrases:24/25
标准沸点 BP:224 °C0.3 mm Hg(lit.)
标准密度 Density:0.96 g/mL at 20 °C(lit.)
物化性质
physico-chemical property:淡黄色黏稠液,相对密度0.957,凝固点-27.5℃,沸点200-250℃,折射率1.495-1.4972。易溶于氯仿、乙醚、丙酮和植物油,溶于醇,不溶于水。耐热性较好,遇光可被氧化,色泽变深。小白鼠经口LD5010g/kg,ADL0.15-2mg/kg(FAO/WHO,1994,合成品)。
产品用途
Application:维生素E在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有防止细胞膜和细胞内不饱和脂肪酸等易氧化物被氧化,从而保护细胞膜的完整进而防止衰老的作用,能保持生殖器官的正常功能。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5086482.htm
提取方法:从植物油中提取,经过多道工序萃取!
如在100g粗棕榈油中加入50mL的甲醇,在45℃下振荡萃取,于-10~-20℃下取甲醇相冷冻过夜,过滤除去析出的甾醇和脂肪酸类结晶,母液蒸馏除去甲醇得维生素E浓缩,含量11%。
分子量
MW:472.75
网上有很多人错误的认为生育酚乙酸酯是雌性激素!
中文别名 Chinese Synonyms:alpha-生育酚乙酸脂D-alpha-生育酚醋酸脂生育酚乙酸酯DL-α-生育酚乙酸酯乙酸酯维生素EDL-A-生育酚(维生素E)ALPHA-维生素E 标准品维生素E乙酯。
维生素E(生育酚)是具有1个色满环,1个类异戊二烯侧链,α-生育酚生物活力的一类化合物的通称。维生素E族包括α-、β-、γ-和δ-生育酚,这在一定程度上随色满环的甲基化而变化。右旋-α-生育酚是唯一自然存在的立体异构体,生物学测定效力最大(1.49IU/mg);全合成的消旋-α生育酚完全是外消旋的,其生物活力比右旋-α-生育酚为小(1.1IU/mg)。国际标准是消旋-α-生育酚乙酸酯(1.0IU/mg)概言之,生育酚起到类似抗氧化剂的作用,阻止细胞膜上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脂质过氧化反应。α-生育酚的抗氧化活力与含硒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相仿(参见第4节硒)。人血浆生育酚水平随着总血浆脂质水平而变化,这就影响了血浆和脂肪组织的划分,脂肪组织是生育酚的主要贮存库。正常血浆α-生育酚水平为5~10μg/ml(11.6~23.2μmol/L)。
人维生素E缺乏主要表现
(1)因红细胞溶血引起轻度溶血性贫血。
(2)脊髓小脑病(参见179节小脑和脊髓小脑病),该病主要见于儿童,是由于无β脂蛋白血症,慢性胆汁淤积性肝胆管疾病,腹腔疾病或一种维生素E代谢的遗传异常而有脂肪吸收不良。
早产视网膜病也称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形成(参见第260节早产视网膜病)可用维生素E治疗得到改善。同样,新生儿心室内和室管膜下出血的某些病例也可得到改善。 病因学婴儿出生时处在相对维生素E缺乏的状态,血浆α-生育酚水平低于5μg/ml(11.6μmol/L)。婴儿愈小及愈早产,缺乏程度愈大。早产婴儿维生素缺乏持续于出生后的头几周,这归因于维生素E胎盘转运有限,出生时组织浓度低,婴儿相对的饮食缺乏,小肠吸收不良以及生长迅速。消化系统成熟了,维生素E吸收便有所改善,血维生素水平也提高了。
儿童和成人吸收不良一般会引起维生素E缺乏。维生素E转运的遗传异常也能起到作用。
症状和体征
早产婴儿溶血性贫血可以是维生素E缺乏的一种表现。这样的婴儿血红蛋白水平在7~9g/dl范围内,血浆维生素E水平低,网状细胞增多以及血胆红素过多。
无β脂蛋白血症(Bassen-Kornzweig综合征),由于脱辅基脂蛋白B基因缺失,引起严重的脂肪吸收不良和脂肪痢,并在出生后头20天伴有进行性神经病和视网膜病。
患慢性胆汁淤积性肝胆管病或囊性纤维化的儿童表现为维生素E缺乏综合征。它的体征是脊髓、小脑共济失调伴深部腱反射消失,躯干和四肢共济失调,振动和位置感觉消失,眼肌麻痹、肌肉衰弱、上睑下垂和构音障碍。有吸收障碍的成人,由于维生素E缺乏所引起的脊髓小脑共济失调极为罕见。毫无疑问,成人的脂肪组织内有大量的维生素E贮备。维生素E缺乏的临床特征列于表3-3。
罕见的无脂肪吸收不良的维生素E遗传型病人。肝脏似乎缺少正常时将右旋-α-生育酚从肝细胞转运到极低密度脂蛋白的一种蛋白质,因此不能维持正常血浆α-生育酚水平。
实验室检查和诊断:
早产婴儿缺乏维生素E有肌肉衰弱,肌酸尿以及肌肉活检中有坏死的蜡样质色素沉着。也可观察到过氧化物溶血增加。血浆生育酚水平<4μg/ml(<9.28μmol/L)。成人在血浆生育酚水平<5μg/ml(<11.6μmol/L)并有红细胞对过氧化氢敏感性增高时,即可认为是维生素E缺乏。如果存在血脂过多,α-生育酚水平升高,当生育酚水平是<0.7mg/g(<1.6μmol/g)血浆脂肪,即相当于<5μg/ml(<11.6μmol/L)的血脂正常者,可诊断为缺乏。
维生素E缺乏者在无肌酸饮食时可出现过量肌酸尿且血浆肌酸磷酸激酶水平增高。脊髓小脑病的患者外周大口径有髓鞘的轴突可以消失,脊柱索的后角可能变性。
治疗
α-生育酚的预防剂量足月产婴儿为0.5mg/kg,早产儿为5~10mg/kg。
对吸收不良引起的明显缺乏应每天给以15~25mg/kgα-生育酚,口服水混溶的右旋-α-生育酚乙酸酯(1mg=1.4IU)。
更大的剂量(直到每日100mg/kg,口服均分量)对治疗无β脂蛋白血症早期神经病或克服吸收和转运缺陷是需要的。这些治疗能缓解年轻病人的症状并控制年长病人的神经病变。
国家禁配的原因很多,不一定危害健康。
比如高锰酸钾,过去很多人拿去做消毒液,现在也管制了。
主要原因是这些成分很可能被不法分子提取出来做毒品或是爆炸物(我估计这个是拿去做毒品的)
所谓的禁用也基本上是’禁止无证使用’
总之
大可以放心使用
希望能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