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消毒用什么消毒剂?
空气消毒可以使用过氧乙酸消毒剂,除此之外,还有甲醛蒸汽熏蒸和紫外线消毒方法较为常用,含氯消毒剂也有一定效果。
日常生活中,空气消毒净化常用的方法是通风换气,但是对于一些疫源地如封闭的传染病隔离场所等,需要彻底净化空气。过氧乙酸喷雾对空气进行消毒,耗费时间长,成本高,但是具有持续杀菌能力。含氯消毒剂消毒效率高,生活中比较常见,但更常用于物体表面消毒。
空气消毒注意事项
配制和使用空气消毒剂时应注意个人防护,包括戴好防护口罩、防护眼镜及防护手套;必要时使用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如不慎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连续冲洗,严重时应及早就医。
消毒时应密闭门窗;消毒操作完成后,操作人员应尽快离开;消毒结束后应待室内消毒剂降低至对人无影响时,方可进入,情况允许时可开窗通风。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空气消毒
常用的消毒剂包括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过氧乙酸、过氧化氢、二氧化氯、氯气、硫酸铜、生石灰、乙醇等。
1、甲醛
是一种有机化学物质,化学式是HCHO或CH₂O,分子量30.03,又称蚁醛。是无色有刺激性气体,对人眼、鼻等有刺激作用。气体相对密度1.067(空气=1),液体密度0.815g/cm³(-20℃)。
2、戊二醛
分子式为C5H8O2,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呈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常用作杀菌剂、食品工业加工助剂、消毒剂、鞣革剂、木材防腐剂、药物和高分子合成原料等。
3、环氧乙烷
环氧乙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是C2H4O,是一种有毒的致癌物质,以前被用来制造杀菌剂。环氧乙烷易燃易爆,不易长途运输,因此有强烈的地域性。被广泛地应用于洗涤,制药,印染等行业。在化工相关产业可作为清洁剂的起始剂。
4、过氧乙酸
过氧乙酸是一种有机物,化学式为CH3COOOH,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溶于水、醇、醚、硫酸。属强氧化剂,极不稳定。在-20℃也会爆炸,浓度大于45%就有爆炸性,遇高热、还原剂或有金属离子存在就会引起爆炸。
5、过氧化氢
它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H2O2。纯过氧化氢是一种淡蓝色粘稠液体,可以与水以任何比例混合。它是一种强氧化剂。水溶液俗称过氧化氢,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其水溶液适用于医疗伤口消毒、环境消毒和食品消毒。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消毒剂
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无处不在,有的真菌对人体没有影响,有的则会给人体带来各种疾病。特别是现在,出于个人健康防控的情况,平时做好消毒杀菌的话,也是可以防止人出现不适的情况。消毒液的种类有很多,那么要消灭真菌的话哪种消毒液不多呢?
哪种消毒液能杀死真菌84消毒剂或5%甲酚肥皂,0.5%甲酚,75%酒精,10%甲醛,1%过氧乙酸,1%高锰酸钾等的混合物可有效杀死真菌。 最适合真菌生长的条件是温度22℃〜36℃,湿度95%〜100%,pH5〜6.5。 真菌不耐热。 大多数真菌会在100°C的短时间内死亡,但是它们可以在低温条件下长期存活。 紫外线和X射线都不能杀死真菌。 化学消毒剂,例如甲醛,石碳酸,碘酊和过氧乙酸可以迅速杀死真菌。 这取决于消除哪种真菌,然后开出正确的药物。
84消毒液可以杀灭真菌吗84消毒剂可以杀死真菌,但主要用于杀死物体表面的真菌。 这种消毒剂的用途非常广泛。 可用于家庭消毒和医院消毒。 当然,它在医院中使用更多。 它主要用于桌面清洁和地板清洁。 比以前,它可以用来对地板和桌面进行消毒。但84消毒剂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和腐蚀性,不能用于皮肤消毒,因此,如果身体受到真菌感染,则不能使用84消毒剂进行治疗。
物体表面真菌能冲洗干净吗真菌不仅生活在表面,所以不能用清水将其洗掉。 它只能洗掉物体表面的一些杂质和污垢。 我们常用的水管多半陈旧,导致水管内壁上的生物膜(光滑的膜)繁殖并释放出大量细菌,从而繁殖。这会导致水本身包含很多细菌,并且使用自来水清洗物体也可能会将新细菌带到物体表面。 要去除细菌,必须使用良好的消毒溶液。
按化学性质的不同,现在较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有如下两大类:
1、过氧化物消毒剂:由于它们具有强氧化能力,各种微生物对其十分敏感,可将所有微生物杀灭。这类消毒剂有过氧化氢(30%~90%不等)、过氧乙酸(18%~20%)、二氧化氯和臭氧等。它们的优点是消毒后在物品上不留残余毒性,但由于化学性质不稳定,需现用现配,使用不方便;且因其氧化能力强,高浓度时可刺激、损害皮肤黏膜,腐蚀物品。其中①过氧乙酸常用于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或皮肤消毒,一般消毒物品时可用0.5%;消毒皮肤时可用0.2%~0.4%,作用时间为3分钟;在无人环境中可用于空气消毒,用2%过氧乙酸喷雾(按每立方米8毫升计算),或加热过氧乙酸(按每升1克计算),作用1小时后开窗通风。②二氧化氯可用于物品表面消毒,浓度为每立方米500毫克,作用30分钟。③臭氧溶于水时杀菌作用更为明显,常用于水的消毒,饮用水消毒时加入臭氧量为每升0.5~1.5毫克,水中余臭氧量每升0.1~0.5毫克,维持10分钟可达到消毒要求,在水质较差时,应增加臭氧加入量,每升3~6毫克。
2、含氯消毒剂:指溶于水产生具有杀灭微生物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剂,其杀微生物有效成分常以有效氯表示。次氯酸分子量小,易扩散到细菌表面,并穿透细胞膜进入菌体内,使菌体蛋白氧化导致细菌死亡。含氯消毒剂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结核杆菌和抗力最强的细菌芽孢。这类消毒剂包括:①无机氯化合物,如次氯酸钠(10%~20%)、漂白粉(25%)、漂粉精(次氯酸钙为主,80%~85%)、氯化磷酸三钠(3%~5%);无机氯性质不稳定,易受光、热和潮湿的影响,丧失其有效成分。②有机氯化合物,如二氯异氰尿酸钠(60%~64%)、三氯异氰尿酸(87%~90%)、氯铵T(24%)等,有机氯则相对稳定,但是溶于水之后均不稳定。它们杀灭微生物的能力明显受使用浓度、作用时间的影响,一般说来,有效氯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消毒效果越好;pH值越低消毒效果越好;清晰度越高杀微生物作用越强;但是当有机物(如血液、唾液和排泄物)存在时,消毒效果可明显下降。此时,应加大消毒剂使用浓度或延长作用时间。但是高浓度含氯消毒剂对人呼吸道黏膜和皮肤有明显刺激作用,对物品有腐蚀和漂白作用,大量使用还可污染环境。因此,使用时应详细阅读说明书,按不同微生物污染的物品选用适当浓度和作用时间。一般来说,杀灭病毒可选用有效氯每升1000毫克,作用30分钟。此类消毒剂常用于环境、物品表面、食具、饮用水、污水、排泄物、垃圾等消毒。
其他常用化学消毒剂有如下几种:
1、醛类消毒剂:包括甲醛和戊二醛。此类消毒剂为一种活泼的烷化剂,作用于微生物蛋白质中的氨基、羟基,从而破坏蛋白质分子,使微生物死亡。甲醛和戊二醛均可杀灭各种微生物,但由于它们对人体皮肤、黏膜有刺激和固化作用,并可使人致敏,因此不可用于空气、食具等消毒,一般仅在医院中用于医疗器械的消毒或灭菌,且经消毒或灭菌的物品,必须用灭菌水将残留的消毒液冲洗干净才可使用。
2、醇类消毒剂:最常用的是乙醇,它可凝固蛋白质,导致微生物死亡,属于中效消毒剂,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破坏多数亲脂性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醇类杀微生物作用也可受有机物影响,而且由于容易挥发,应采用浸泡消毒或反复擦拭以保证作用时间。醇类常作为某些消毒剂的溶剂,而且有增效作用,常用浓度为75%。据国外报道,80%乙醇对病毒具有良好的灭活作用。近年来,国内外有许多复合醇消毒剂,这些产品用于手部皮肤消毒。
3、含碘消毒剂:包括碘酊和碘伏,它们可以卤化微生物蛋白质使其死亡。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和部分病毒。可以用于皮肤、黏膜消毒,医院常用于外科洗手消毒。一般碘酊的使用浓度为2%。碘伏使用浓度为0.3%~0.5%。
4、酚类消毒剂:包括苯酚、甲酚、卤代苯酚及酚的衍生物。常用的煤酚皂,又称来苏尔,其主要成分为甲基苯酚。卤代苯酚可增强苯酚的杀菌作用,例如,三氯羟基二苯醚作为防腐剂已经广泛用于临床消毒、防腐。环氧乙烷又名氧化乙烯,属于高效消毒剂,可杀灭所有微生物。由于它的穿透力强,常将其用于皮革、塑料、医疗器械、用品包装后进行消毒或灭菌,而且对大多数物品无损害,可用于精密仪器、贵重物品的消毒;尤其对纸张色彩无影响,常将其用于书籍、文字档案材料的消毒。
5、双胍类和季铵盐类消毒剂:属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杀菌和去污作用,医院里一般用于非关键物品的清洁消毒,也可用于手消毒,将其溶于乙醇可增强其杀菌效果,常用于皮肤消毒剂。由于这类化合物可以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常将它们与其他消毒剂复配,以提高其杀菌效果和杀菌速度。
消毒是指清除和杀灭环境和物体中的致病微生物或使微生物灭活的过程,分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两种。物理消毒主要指阳光和紫外线照射等。化学消毒指用化学药品清除、杀灭和灭活致病微生物的过程。常用化学消毒剂根据化学结构可分为:
1.碱类:主要包括氢氧化钠、生石灰等,一般具有较高消毒效果,适用于潮湿和阳光照不到的环境消毒,也用于排水沟和粪尿的消毒,但有一定的刺激性及腐蚀性,价格较低。
2.氧化剂类:主要有双氧水、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
3.卤素类:氟化钠对真菌及芽孢有强大的杀菌力,1%2%的碘酊常用作皮肤消毒,碘甘油常用于黏膜的消毒。细菌芽孢比繁殖体对碘还要敏感28倍。还有漂白粉、碘酊、氯胺等。
4.醇类:75%乙醇常用于皮肤、工具、设备、容器的消毒。
5.酚类:有苯酚、鱼石脂、甲酚等,消毒能力较高,但具有一定的毒性、腐蚀性,污染环境,价格也较高。
6.醛: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等,可消毒排泄物、金属器械,也可用于栏舍的熏蒸,可杀菌并使毒素下降。具有刺激性、毒性,长期会致癌。
7.表面活性剂:常用的有新洁尔灭、消毒净、杜灭芬,一般适于皮肤、黏膜、手术器械、污染的工作服的消毒。
8.季铵盐:新洁尔灭、度米芬、洗必泰等,既为表面活性剂,又为卤素类消毒剂。主要用于皮肤、黏膜、手术器械、污染的工作服的消毒。
根据消毒效果又可分为:
1.高效消毒剂:戊二醛、甲醛、过氧乙酸。
2.中效消毒剂:含氯消毒剂(次氯酸钠、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碘(碘伏、复合碘,(皮肤、黏膜新型消毒剂)酒精。
3.低效消毒剂:新洁尔灭、洗必泰。
在选择消毒肌范冠既攉焕圭唯氦沥剂时通常遵循以下原则:
(1)在使用条件下高效、低毒、无腐蚀性,无特殊的嗅味和颜色,不对设备、物料、产品产生污染。
(2)在有效抗菌浓度时,易溶或混溶于水,与其他消毒剂无配伍禁忌。
(3)对大幅度温度变化显示长效稳定性,贮存过程中稳定。
(4)价格便宜。在使用消毒剂时应注意:
1.将需要消毒的环境或物品清理干净,去掉灰尘和覆盖物,有利于消毒剂发挥作用。
2.养殖场应多备几种消毒剂,定期交替使用,以免产生耐药性。
3.密切注意消毒剂市场的发展动态,及时选用和更换最佳的消毒新产品,以达最佳消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