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苯酚甘油.用了之后需要清洗吗
晚上好,使用后一段时间需要清洗的。苯酚甘油是苯酚的丙二醇或者丙三醇溶液其中的苯酚类似硼酸对人体耳道表面的细菌微生物有良好抑制作用,但是如果久置苯酚也会对黏膜造成持续刺激所以不可久留一般滴定后等一段时间用清水洗耳即可。如要求刺激低也可以自配硼酸甘油的。
外观与性状:白色结晶,有特殊气味。
熔点(℃):40.6
相对密度(水=1):1.07
沸点(℃):181.9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24
折射率1.5418
闪点79.5℃
分子式:C6H6O
化学式:C6H5OH,PhOH
分子量:94.11
饱和蒸气压(kPa):0.13(40.1℃)
燃烧热(kJ/mol):3050.6
临界温度(℃):419.2
临界压力(MPa):6.13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1.46
闪点(℃):79
爆炸上限%(V/V):8.6
引燃温度(℃):715
爆炸下限%(V/V):1.7
溶解性: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二硫化碳、凡土林、挥发油、强碱水溶液。室温时稍溶于水,与大约8%水混合可液化,65℃以上能与水混溶,几乎不溶于石油醚。
毒性:有特殊的气味,有强腐蚀性。有毒,LD50 530mg/kg.化学性质
可吸收空气中水分并液化。有特殊臭味,极稀的溶液有甜味。腐蚀性极强。化学反应能力强。与醛、酮反应生成酚醛树脂、双酚A,与醋酐;水杨酸反应生成醋酸苯酯、水杨酸酯。还可进行卤代、加氢、氧化、烷基化、羧基化、酯化、醚化等反应。苯酚在通常温度下是固体,与钠不难顺利发生反应,如果采用加热熔化苯酚,再加入金属钠的方法进行实验,苯酚易被氧化,在加热时苯酚颜色发生变化而影响实验效果.
2甘油 无色粘稠液体, 无气味, 有暖甜味, 能吸潮。
3仲丁醇 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葡萄酒的气味
4叔丁醇 无色结晶或液体,有樟脑气味
5水杨酸与三氯化铁水溶液生成特殊的紫色。
因此,首先分别加入三氯化铁水溶液,生成特殊的紫色的是水杨酸,常温下分别溶于水并,常温下苯酚在水中溶解度不大,呈浑浊液,高于70度时,马上变澄清。(暴露在空气中氧化为粉红色)甘油粘稠,再闻气味分辨。
方程式:FeCl3 + 6 C6H5OH = H3[Fe(C6H5O)6] + 3 HCl
加入氢氧化铜,显特殊深蓝色的是甘油。
方程式:HOCH2CHOHCH2OH+Cu(OH)2→(加热)(OCH2CH(OH)-CHO)Cu(甘油铜)+2H2O
深蓝色就是由甘油铜显示的。
与氯化铁和氢氧化铜均没有反应的是乙醇。
甘油:甘油就是丙三醇,丙三醇是无色味甜澄明黏稠液体。无臭。有暖甜味。俗称甘油,能从空气中吸收潮气,也能吸收硫化氢、氰化氢和二氧化硫。难溶于苯、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石油醚和油类。
其他有机物的鉴定方法:
淀粉:碘液变蓝色
苯酚:氯化铁显色反应
葡萄糖:班氏试剂,砖红色沉淀
甘油:加入氢氧化铜(硫酸铜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生成甘油铜,深蓝色。
甲醛:硝酸银加氨水到沉淀刚消失,与甲醛有银镜反应;也可以使得高锰酸钾褪色
剩下的3支加碘,变蓝的是淀粉,
最后两支加银氨溶液,形成银镜的是葡萄糖,或者用斐林试剂也可以,
最后一支是甘油.
望采纳,O(∩_∩)O谢谢~
用氢氧化钠,能够溶解的是苯酚和丙酮酸,就先把显酸性的两个剔除来了。这两个再使用碳酸氢钠,碳酸氢钠不能和苯酚反应,丙酮酸可以和碳酸氢钠反应。
剩下:甘油,苯甲醛,甲醛
CuSO4和NaOH溶液混合配制的新制氢氧化铜,产生绛蓝色溶液的为甘油。
然后用酸性高锰酸钾,甲醛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冒气泡;苯甲醛被氧化为苯甲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