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品 双85试验为什么1000小时?理论依据是什么?
以确认组件能够承受高温高湿之后随之的负温度影响,以及对于温度重复变化时引起的疲劳和热失效,另外确定光伏组件曝露在高湿度下而产生的热应力及能够抵抗湿气长期渗透之能力,其试验设备设计与能力需满足IEC61215、IEC61646 的相关温湿度变化曲线的要求。
光伏组件(太阳能电池板)的设计使用年限大约是20~30年,而可靠性中的热性能试验为模拟地面用光伏组件的设计验证,让组件能够在一般气候下长期操作20年以上。
扩展资料
光伏组件试验箱
1、湿-冷(冻)试验:
在室温下将光伏组件放入环境试验箱内,完成10次循环。最高和最低温度应在所设定值的±2℃以内,室温以上各温度下,相对湿度应保持在设定值的±5%R·H以内。
外壳采用优质A3钢板(t=1.2mm)数控机床加工成型,表面进行喷塑处理,光洁、美观;保温材质:高密度玻璃纤维棉,保温厚度为100mm;搅拌系统:采用长轴风扇电机,耐高低温之不锈钢多翼式叶轮,强度对流垂直扩散循环;
2、光伏组件试验箱/光伏组件湿冻试验箱加热系统
采用远红外镍合金高速加温(3KW×3)电加热器;高温完全独立系统,不影响低温试验、高温试验及湿热;
3、光伏组件试验箱/光伏组件湿冻试验箱加湿系统
外置式锅炉蒸汽式加湿器;具有水位自动补偿、缺水报警系统;远红外不锈钢高速加温(0.75KW×4)电加热器;湿度控制均采用P . I . D +S . S . R,系统同频道协调控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光伏组件试验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光伏组件双85试验箱
据瑞凯仪器光伏组件老化试验设备指导书介绍:
光伏组件老化试验设备主要适用于光伏组件(太阳能电池板)、光伏玻璃、薄膜组件、太阳能电池等做热循环、湿冻循环、高温高湿双85试验,以确认组件能否承受高温高湿之后随之的负温度影响,以及对于温度重复变化时引起的疲劳和热失效,另外确定光伏组件曝露在高湿度下而产生的热应力及能够抵抗湿气长期渗透的能力.是光伏组件行业必不可少的测试设备。
设备包括:光伏组件腐蚀老化试验箱、光伏组件紫外线老化试验箱、太阳能电池老化试验箱、双85试验机等。
试验:双八五1000小时
结果:黄变:每个进行试验的样品均发生一定程度的黄变,四周EVA黄变情况比玻璃里面严重。
发白现象:各家EVA制成的样品均有发白现象,程度不一。发白样品放置于85摄氏度的烘箱内半天左右,发白块面积由四周向内逐渐减少;烘过的样品放置常温下数天,发白块面积未增大。
探讨: 0. 黄变现象各家都不能避免,谈论意义不大。
1. 发白现象是否为EVA中助剂析出?
2. EVA本身吸收水分?
3. EVA与玻璃粘结面渗水?
若是水分,定会影响组件绝缘性。
1)具有生命周期更高的发电量,比普通组件高出21%。
2)普通组件质保是25年,双玻组件是30年。
3)传统组件的衰减大约在0.7%左右,双玻组件是0.5%。
4)玻璃的透水率几乎为零,不需要考虑水汽进入组件诱发EVA胶膜水解的问题。传统晶体硅太阳能组件的背板有一定的透水率,透过背板的水汽使劣质的EVA树脂很快分解析出醋酸,而导致组件内部发生电化学腐蚀,增加了出现PID衰减和蜗牛纹发生的概率。其尤其适用于海边、水边和较高湿度地区的光伏电站。
它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层钢化玻璃层、第二层PVB或PO或EVA或离子聚合物材料层、第三层单晶或多晶电池组层、第四层PVB或PO或EVA或离子聚合物材料层和第五层钢化玻璃或高透背板层。
不是。
光伏双面双玻组件是由两片玻璃和太阳能电池片组成复合层,电池片之间由导线串、并联汇集到引线端所形成的光伏电池组件。普通组件不能直接做电源使用。作电源须将若干单体电池串、并联连接和严密封装成组件。
双玻组件具有生命周期更高的发电量,比普通组件高出21%;双玻组件的玻璃耐磨性很高,而且玻璃法人绝缘性较优于背板,满足更高的系统电压;适合用于居民住宅、化工厂、海边、水边、酸雨或者盐雾大的地区的光伏电站;双玻组件不需要铝框。
光伏双面组件注意事项
光伏组件离地高度越高,背面增益效果越明显,当组件离地高度在 1.3m 以上时,背部接收到的辐照度增幅减缓,如果综合考虑支架负荷、成本、维护等因素,组件离地高度最好在0.7-1.2m 之间。
地面反射率对发电量的影响:双面光伏组件背面能利用来自地面等的反射光发电,地面反射率越高,电池背面接收的光线越强,发电效果越好。
由两片玻璃,中间复合太阳能电池片组成复合层,电池片之间由导线串、并联汇集引线端的整体构件。
双玻璃光伏组件的组成:①两片玻璃必须是钢化安全玻璃;②向光的一面玻璃必须是超白
玻璃③电池片包括: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其中的任意一种;④复合层必须是聚乙烯
醇缩丁醛树脂(PVB)复合层(国家建筑玻璃安全规范要求)。
产能产量不断上升 完成国产替代
伴随着光伏发电行业的蓬勃发展,光伏玻璃产业景气度回升。多年来,国内厂商不断进行技术引进和研发,逐渐打破国外企业在光伏玻璃行业的垄断,同时国内厂商充分利用国内成本优势,实现了从依赖进口到替代进口的转变。2019年我国光伏玻璃产量达到497.1百万平方米,同比上涨9.2%,增速较2018年下降4个百分点。
2011-2019年,我国光伏玻璃的有效产能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2019年我国光伏玻璃有效产能达到662.8万吨,同比增长9.2%。
随着组件轻量化和技术的不断更新,光伏组件盖板玻璃会逐渐减薄
随着组件轻量化和技术的不断更新,光伏组件盖板玻璃会逐渐减薄,目前亚玛顿已成功研发出使用1.6mm光伏玻璃基板的超薄(4mm厚)双玻BIPV组件,并正在更进一步研发3毫米厚超薄双玻组件。目前光伏组件前盖板玻璃厚度的规格主要有2.5、2.8、3.2、4.0mm,2018年市面上最广为流通的是厚度为3.2mm的前盖板玻璃,其市场占有率高达78.6%。未来3.2mm的前盖板玻璃的市占率将会被不断压缩,预计到2025年,2.5mm前盖板玻璃将成为市占率第一厚度2.0mm以下的前盖板玻璃的市占率也将快速提升。
——更多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光伏玻璃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