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酸乙烯酯乳液235和230标识那里不一样
成分不同,价格不同。
1、成分不同。聚乙酸乙烯酯乳液235的成分含有营养液,230则不含有营养液。
2、价格不同。聚乙酸乙烯酯乳液235的价格为1元一千克,230的价格为2元一千克。
山西三维、云南云维。
醋酸也叫乙酸,乙酸乙烯酯为无色液体,具有甜的醚味;微溶于水,溶于醇、丙酮、苯、氯仿。乙
酸乙烯酯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
生强烈反应。
极易受热、光或微量的过氧化物作用而聚合,含有抑制剂的商品与过氧化物接触也能猛烈聚合。其
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主要用于生产聚乙烯醇树脂
和合成纤维。
扩展资料:
性能用途:
乙醋酸乙烯酯—丙烯酸酯乳胶漆可使涂膜具有适宜的硬度和柔韧性及其溶解性和附着力。
苯醋酸乙烯酯—丙烯酸酯乳胶漆属于低成本乙丙内墙用无光乳胶漆,用于中当的居室装饰及用作一
般工程漆。
制法:
1.醋酸与乙炔加成制法(条件:醋酸锌做催化剂,170-250℃)
CHCH+CH3COOH——>CH3COOCH=CH2
2.乙烯与醋酸和氧气直接氧化(条件:氯化钯、氯化铜做催化剂,加热加压)
2C2H4+2CH3COOH+O2——>2CH3COOCH=CH2+2H2O
衍生物:
乙酸乙烯酯可以发生大部分烯或酯能发生的反应。例如加入溴生成二溴化物,加入卤化氢生成1-卤
代乙酸乙烯酯,这也是制备该物质的唯一方法,因为不存在对应的卤代醇。在钯催化下加入乙酸可
以生成亚乙基二乙酸酯,CH3CH(OAc)2。后者能和许多羧酸发生酯交换反应。作为一个烯,乙酸乙
烯酯也可以发生Diels-Alder反应和2+2环加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醋酸乙烯酯
拓展资料:
冰醋酸 无色液体或晶体,有刺激性酸味。密度为1.0492 g/cm3。熔点16.6 ℃。沸点117.9 ℃。折射率1.3716,闪点39 ℃。自燃点465 ℃。易溶于水、醇、醚和四氯化碳。不溶于二硫化碳。易燃,遇明火、高热、强氧化剂有引起燃烧的危险,有腐蚀性。 低浓度时无毒,但当水溶液或在溶剂中的浓度超过50%时,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对眼睛、呼吸道、食道及胃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能引起呕吐、腹泻、神经麻痹和尿中毒,甚至死亡。工作场所乙酸的最高允许浓度为10 ppm。
冰醋酸的生产工艺 1、乙醛催化氧化法。乙醛和空气或者氧气在醋酸锰和醋酸钴催化剂存在下,液相氧化生成醋酸。 2、甲醇低压羰基化法(孟山都法)。 3、低碳烷或烯液相氧化法。由轻油(或丙烷、丁烷)催化氧化得甲酸、乙酸、丙酸、丁酸等,再经分离精馏而得。4、将利用淀粉发酵所得的淡酒液,在酵母菌作用下发酵,再经蒸馏而得。
冰醋酸的用途 用来制造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后者即饮料瓶的主要部分。也被用来制造电影胶片所需要的醋酸纤维素和木材用胶粘剂中的聚乙酸乙烯酯,以及很多合成纤维和织物。在家庭中,乙酸稀溶液常被用作除垢剂。食品工业方面,在食品添加剂列表E260中,乙酸是规定的一种酸度调节剂。乙酸是食醋的主要成分(普通的醋约含6%~8%的乙酸)。它广泛运用在化工、医药、染料、农药、印染、橡胶等工业。
yǐ suān yǐ xī zhǐ
2 英文参考vinyl acetate
ethenyl ethanoate
3 国标编号32131
4 CAS号108054
5 中文名称
乙酸乙烯酯
6 英文名称vinyl acetate;ethenyl ethanoate
7 乙酸乙烯酯的别名乙酸乙烯;乙烯基乙酸酯;醋酸乙烯酯
8 分子式C4H6O2;CH3COOCHCH2
9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具有甜的醚味
10 分子量86.09
11 蒸汽压13.3kPa/21.5℃
12 闪点8℃
13 熔点93.2℃
14 沸点71.8~73℃
15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醇、醇、丙酮、苯、氯仿
16 密度相对密度(水1)0.93;相对密度(空气1)3.0
17 稳定性稳定
18 危险标记7(易燃液体)
19 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主要用于合成维尼纶,也用于粘结剂和涂料工业等
20 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 *** 性。长时间接触有麻醉作用。
21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2900mg/kg(大鼠经口);2500mg/kg(兔经皮);LC5014080mg/m3,4小时(大鼠吸入)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2.4mg/m3,24小时,轻度肝脏酶变化。
致癌性:IARC致癌性评论:动物为不肯定性反应。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极易受热、光或微量的过氧化物作用而聚合,含有抑制剂的商品与过氧化物接触也能猛烈聚合。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著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22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便携式气相色谱法
23 实验室监测方法色谱/质谱法《水和有害废物的监测分析方法》周文敏等编译
色谱/质谱法《固体废弃物试验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
空气中:样品用红色硅藻土载体107吸附,经热脱附,再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气相色谱分析
24 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10mg/m3 前苏联(1975) 居民区大气中最大允许浓度 0.15mg/m3(最大值;日均值) 前苏联(1975) 水体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 0.2mg/L 空气中嗅觉阈浓度 0.005ppm 25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气、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废弃物处置方法: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26 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乳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毕,淋浴更衣。特别注意眼和呼吸道的防护。
27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