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浓硫酸成了伤人利器?
10月20日,台湾大学校园发生一起命案,3名学生在宿舍门口谈判爆发冲突,其中1人拿出不明液体泼向对方,警方到场后将伤者送往医院急救。
据警方调查,被不明液体灼伤的伤者全身都有不小面积灼伤,纷纷痛苦倒地。在事件中扮演“杀手”的不明液体,就是人们经常唯恐避之不及的化学品——浓硫酸。
据印度酸腐蚀受害者自救会统计,印度每年会发生100-500起浓硫酸伤人事件,截至目前,已经有数百万印度妇女被浓硫酸泼面毁容。其中,接近四分之三的受害者,是因为情感纠葛受到对方家庭成员的迫害。
频频出现在伤人事件中的浓硫酸,其实应该呆在实验室或者工厂之内。事实上,浓硫酸是一种具有高腐蚀性的强矿物酸。在化学工业中,它经常被用于制备各类肥料,农药,炸药等物品。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强腐蚀性及脱水性,如果与人的皮肤直接接触,将很快造成皮肤碳化灼伤,而且方便携带,伤人的成功性极高,故因此成为了大多数人首选的伤人利器。实际作业过程中,研究人员或者工人会穿上化学用的保护衣物,避免与浓硫酸发生直接接触。
那是1999年11月21日一个非常普通的下午。杨某独自一人在成都鞋跟厂,像往常一样接了电话,接了电话便驱车离开了工厂,再也没有回来。
晚上妻子打电话给杨某却暗示他不在服务区,妻子很奇怪,因为丈夫同意了,当天下午就送公公回家。
当妻子再次拨通丈夫的电话号码时,电话留言显示对方已关机。
直到晚上10点左右,妻子感觉越来越不对劲,不停地给杨打电话,终于打通了,但电话不是她的丈夫。
那人说:刚才杨某在和我们打牌没听见,现在吃火锅了。
妻子坚持要找到她的丈夫,丈夫让她打电话给别人,然后挂断了电话。此时,电话无法再次接通。
他的妻子慢慢地注意到事情不对劲,一夜无眠,第二天便联系上了杨某的父亲,杨某的父亲立即到当地派出所报案。
派出所民警了解到整件事后,也意识到事情不对劲,立即查询杨某手机信号和通话记录。在雅安附近找到了手机。
事情越来越奇怪,杨某到底去了哪里?你为什么不打电话给你的家人?接电话的那个人是谁?他和杨有什么关系?杨某失踪和他有关系吗?各种各样的阴霾不断地压抑着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
报告当天上午,县派出所接到报案,报告称:尸体上发现了装有塑料桶的尸体。
警察赶到现场,赶到现场时,警察发现河里有两个塑料桶:一个大水桶,一个小水桶。
大桶已经被高度腐蚀得不像男尸了,尸体从桶里出来,警察没有在心脏里一震,大部分尸体的皮肤软组织已经全部被腐蚀,骨头都暴露在外面。
看那小桶,打开里面装满了不明液体,经警方检测是一种强酸液体。
法医进行了尸检,结果显示受害者为男性,年龄在25至30岁之间,死亡时间不到24小时。
警方还发现,死者是从成都来到这一地区的,而且这不是第一次犯罪的现场,而是处置尸体的现场。
最后,警方经过逐一调查,得知一辆名为“川A”的白色厢式货车是本案的主要嫌疑人,案发前一晚,该车曾在天泉县徘徊出入。
警方立即搜查了这辆车,最终找到了车主。车主说,他把车借给了一个叫冯林的人,只借了4天,但8天后仍未归还。
警方意识到借车人涉嫌严重犯罪,于是立即在全市设立了检查站,终于在1999年11月23日拦截了这辆开往大义新厂方向的车。
在一辆被警方拦截的白色面包车中,三名犯罪嫌疑人分别被大邑县卖鞋的冯林、卖鞋跟的冯吉和大邑县农民侯彦勋抓获。警方还发现了和犯罪现场一样的黄色胶带。
经过警方的讯问,三人承认了自己的罪行,被害人杨某已经失踪,此外,还有一人叫潘桂勋的囚犯在逃路上。最后,警察逮捕了所有的嫌疑犯。
冯冯霁,林兄弟,杨,这是一个小的关系一直很好,但是因为自己的商业损失,他们认为敲诈勒索的杨是好的,然后连同其他两个,因为杨知道冯两个兄弟,从一开始就搬到杀心。
他们打电话约杨某出去后,将其乐晕,装在塑料桶里,封好嘴,驱车前往天泉县。
在路上,杨某窒息而死,几人商量破坏尸体,将浓硫酸倒入桶中。
杀人可以是近亲或无亲属,夫妻,亲属,父母和孩子,更不用说童年玩耍长大发小。
本案中的嫌疑人与受害人关系不大,只是为了钱才互相残杀。从这个角度来看,和什么人相处,怎样相处,是一辈子要深思熟虑的问题。
硫酸可以对皮肤以及粘膜造成较强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另外主要是对呼吸道和眼睛手部的皮肤更容易受到伤害,硫酸还可吸入中毒,吸入硫酸雾可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
误服硫酸后,口腔,咽部,胸骨后和腹部,会立即产生剧烈的灼热性疼痛若,频繁接触到硫酸但只要没有皮肤直接接触就可以,
硫酸通常不挥发主要的一点是伤害到皮肤,在工作的时候应该做到保护措施,多食用带碱性的食物和水果,提议不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碰到这些东西。戴潮湿口罩即可大大降低危害。但要勤换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