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麟囊讲的什么故事
锁麟囊讲的是一个善良的富家小姐,在富贵无常的人世中,如何因当年的仗义助人而得报恩和救助的感人故事。
锁麟囊是“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先生的代表作。由著名剧作家翁偶虹在1937年编剧,内容取自《剧说》中一个小故事,讲述了一个善良的富家小姐,在富贵无常的人世中,如何因当年的仗义助人而得报恩和救助的感人故事。
1940年5月首演于上海黄金戏院,直到今天,该剧常演不衰,可谓是京剧舞台上的一棵常青树。该剧在声腔艺术、唱词安排上的成就在程派剧目中独居魁首,甚至在整个京剧界的地位亦是举足轻重。
扩展资料:
京剧《锁麟囊》一直都被看成是京剧的“传统剧目”,其实它的历史并没有那么久远。它是现代著名剧作家翁偶虹专门为“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创作的新戏。
1940年4月29日首演于上海黄金大戏院,初次面世,就引起剧坛轰动,是民国末年为数不少的京剧新剧目创作中最为人们称道的成功之作。
在此后的岁月里,《锁麟囊》一直是程派最具代表性的剧目,大凡热爱程派艺术的演员和观众,无不对《锁麟囊》耳熟能详。那些优美的唱腔,流传了半个多世纪后,愈益深入人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锁麟囊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品鉴:张火丁和永远的《锁麟囊》
没有关系。于鸣奎,男,1930年10月生于北京,京剧表演艺术家,新疆京剧团团长,曾出演名剧《杨家将》等。于魁智,男,回族,1961年12月15日出生于辽宁沈阳,国家一级演员。于鸣奎与于魁智并不认识,因此没有关系,两人都是非常优秀的京剧艺术家,深受观众的喜爱。
《锁麟囊》的选段戏词如下:
1、选妆奁【四平调】
怕流水年华春去渺,一样心情别样娇。
不是我无故寻烦恼,如意珠儿手未操,啊,手未操。
仔细观瞧,仔细选挑,锁麟囊上彩云飘。
似良骥不该多麟角,形同蛟龙四蹄高。
是何人将囊来买到,速唤薛良再去选挑。
赏析:这段四平调是薛湘灵挑选嫁妆时的唱腔。开始得极其简练,最先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是薛府仆人们,他们为了薛湘灵的嫁妆而人仰马翻,薛湘灵在人们的千呼万唤中简短地露了一个面。
在全府人焦头烂额的辅垫下羞答答的轰轰烈烈的出嫁了。这段唱腔,把薛湘灵一个千金大小姐的娇憨、矜持的神态,表现的淋漓尽致。
2、春秋亭【西皮二六】
春秋亭外风雨暴,何处悲声破寂寥?
隔帘只见一花轿,想必是新婚渡鹊桥。
吉日良辰当欢笑,为什么鲛珠化泪抛?
此时却又明白了,世上何尝尽富豪。
也有饥寒悲怀抱,也有失意痛哭嚎啕。
轿内的人儿弹别调,必有隐情在心潮。
耳听得悲声惨心中如捣,同遇人为什么这样嚎啕?
莫不是夫郎丑难谐女貌?莫不是强婚配鸦占鸾巢?
叫梅香你把那好言相告,问那厢因何故痛哭无聊。
梅香说话好颠倒,不该人前乱解嘲。
怜贫济困是正道,哪有个袖手旁观在壁上瞧?
蠢才问话太潦草,难免怀疑在心梢。
你不该(想必是)人前逞骄傲,不该(定是)词费又滔滔。
休要噪,且站了,薛良与我去问一遭。
听薛良一语来相告,满腹骄矜顿雪消。
人情冷暖凭天造,谁能(何不)移动它半分毫。
我嫌不足她正少,她为饥寒我为娇。
分我一枝珊瑚宝,安她半世凤凰巢。
忙把梅香低声叫,莫把姓名信口哓。
这都是神话凭空造,自把珠玉夸富豪。
麟儿哪有神送到?积德才生玉树苗。
小小囊儿何足道,救她饥渴胜琼瑶。
赏析: 出门时的风和日丽,变成了春秋亭外风雨暴,贫与富同在一个屋檐下避雨,但是由于贫富差距现于眼前,贫富的对比分外伤怀。知道纵然是“新婚度鹊桥”,可世上并不是“尽富豪”,于是“分我一枝珊瑚宝,安她半世凤凰巢”,于是“叫梅香,莫把姓名你信口晓”。
多么难得,富家女子也许不知生计艰难,可是的心地是善良的,虽贵为千金,任性挑剔,但此刻却极尽惜弱怜贫,慷慨解囊。之前的“刁蛮”转为调皮,让大家把原来对她的厌恶转为喜欢,这时倒极为可爱了。平等、博爱的主题跃然纸上。
《锁麟囊》又名《牡丹劫》,取自《剧说》中一则引自《只麈谭》的故事,是著名剧作家翁偶虹在1937年应程砚秋之约而作 。全剧一共十五场,首演于上海黄金戏院,时间是1940年5月,演员阵容甚是硬整。
程砚秋领衔饰演薛湘灵,配演是吴富琴饰赵守贞,芙蓉草饰胡婆,孙甫亭饰薛母,刘斌昆饰梅香,于世文饰薛良,贯盛吉饰碧玉,苏盛贯饰赵禄寒,陈孝椿饰周庭训。该剧在北京首演于1941年4月,地点是北平长安戏院。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民国时期,风气维新,一些经常出入戏园的文人,或因政治抱负,或为逃避现实,或想改良戏剧,开始与一些当红演员,即名角儿往来结交,为他们编创新戏,改写旧戏。正是在此期间,翁偶虹结识了程砚秋,开始为程砚秋写戏。
在创作《锁麟囊》以前,翁偶虹为程砚秋写了《瓮头春》。某一天,程砚秋把翁偶虹请到家里,婉转地提出,朋友们都说《瓮头春》写得不错,也适合他演,但他演出的悲剧实在太多了,《金锁记》《鸳鸯冢》《青霜剑》《文姬归汉》《荒山泪》《春闺梦》等。
举凡程砚秋的代表作,都是悲剧,因此希望能排一出喜剧,不知道翁先生肯不肯写。翁偶虹开始还有些犹豫,待程砚秋拿出材料,交与他后,便欣然接受了。程砚秋交给翁偶虹的材料,就是焦循的《剧说》。其中有一则引自《只麈谭》的故事,引起了程砚秋的兴趣。
故事本身很简单,说的是,一贫一富两个出嫁的女子,偶然在路上相遇,富家女同情贫家女的身世,解囊相赠。十年之后,贫女致富而富女则陷入贫困之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锁麟囊
于魁智属牛,今年整整40岁。10岁时于魁智开始学唱戏,13岁在沈阳的现代京戏《大鲁歌》中担任主角,连演百余场,在沈阳获得“戏剧神童”称号。虽然他学老生,却也拜了名武生黄云鹏学了6年武功,打下了较扎实的武功基础。在沈阳京剧院学了6年后,1978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毕业后分到中国京剧院。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又回学院入“京剧研究生班”继续深造。他的《响马传》、《野猪林》、《满江红》深受观众喜爱,尤其是《打金砖》,戏迷们看完后如醉如痴高呼:“好极了,世纪精品”、“打一百分。”8次到台湾演出,并专到美国和台湾为爱国名将、百岁老人张学良先生演出(到少帅家中,有时连唱10天,张将军兴致极高,常常让魁智陪唱,让这位认识四大名旦、四大须生的老戏迷过足了戏瘾)。
1990年于魁智赴香港演出,他美妙甜脆的唱腔和年轻美貌的扮相,征服了京剧戏迷梁以薇小姐,他们很快结为伉俪,从此夫唱妇随,形影不离,至今不变。他妻子与他同岁,也属牛。她毕业于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本科4年学习市场营销,有自己的公司,为魁智置行头,出VCD,建立个人艺术档案,成了一位绝好的后勤保障部长。他们膝下已有一个4岁的儿子,很巧儿子也属牛,可谓一家“三条牛”。牛吃苦而耐劳,很受中国人称赞,享有“国兽”美名。但夫妇并不希望儿子“子承父业”,因为“唱戏太辛苦”、“成才率很低”,只希望儿子“堂堂正正做人,规规矩矩做事”,“只要有出息,为国争光不一定非要唱戏”。
毫无疑问,于魁智是目前国内最具票房魅力的青年文武老生,但他“台上是名角,台下平常心”,从不摆明星架子,待人谦虚有礼,2002年荣获第十二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榜首,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他师宗余派(在沈阳曾拜余叔岩的侄子学余派戏,如《失空斩》),但同时对李派(李少春,如《野猪林》)、杨派(宝森,如《伍子胥》)这些代表作都全部试过,实际上他自己“崇尚传统,兼收并蓄”,在传统唱法上“常吸收一些声乐在气息运用和发音位置上的科学方法”,加之自己融会贯通,为逐步形成自己新的流派打下了基础。
在百度百科“四大名旦”词条中,对此是这样描述的:“1927年6月20日,听花,即辻武雄,日本人,在北京《顺天时报》举办评选"五大名伶魔力对决",刘喜奎夺魁,鲜灵芝次之;在"首届京剧旦角最佳演员"活动中,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当选,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 《顺天时报》还将梅兰芳选为"伶界大王",又捧为"四大名旦"之首,才定下梅派的百年江山。”
你去看百度百科“四大名旦”的词条里头,在第一个“京剧四大名旦”下面有一个子项目叫做“四大名旦起源”的里头,就有提到。
京剧锁麟囊中《春秋亭》的唱词是:
春秋亭外风雨暴,何处悲声破寂寥。隔帘只见一花轿,想必是新婚渡鹊桥。吉日良辰当欢笑,为何鲛珠化泪抛。
此时却又明白了,世上何尝尽富豪。也有饥寒悲怀抱,也有失意痛哭嚎啕。轿内的人儿弹别调,必有隐情在心潮。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程砚秋交给翁偶虹的材料,就是焦循的《剧说》。其中有一则引自《只麈谭》的故事,引起了程砚秋的兴趣。
当时就有人说,这个故事如果交给洪升、孔尚肯定是一本绝好传奇矣。于是,翁偶虹就做了新时代的洪升和孔尚任了。
在他手里,这个只有数百字的平庸故事很快演化为一出饶有趣味而又发人深省的喜剧。1940年5月,《锁麟囊》首演于上海黄金戏院,程腔之新,程腔之美,使观众大为惊叹,反响十分热烈,赞誉之声鹊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秋亭外风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