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酚有毒吗?
都有毒
苯
由于苯的挥发性大,暴露于空气中很容易扩散.人和动物吸入或皮肤接触大量苯进入体内,会引起急性和慢性苯中毒.有研究报告表明,引起苯中毒的部分原因是由于在体内苯生成了苯酚.特别注意:(1)长期吸入会侵害人的神经系统,急性中毒会产生神经痉挛甚至昏迷、死亡.(2)在白血病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有苯及其有机制品接触历史.
苯酚
低浓度酚能使蛋白变性,高浓度能使蛋白沉淀.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也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或损害肝、肾功.水溶液比纯酚易经皮肤吸收,而乳剂更易吸收.吸入的酚大部分滞留在肺内,停止接触很快排出体外.吸收的酚大部分以原形或与硫酸、葡萄糖醛酸或其他酸结合随尿排出,一部分经氧化变为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随尿排出,使尿呈棕黑色(酚尿).人口服致死量报道不一,LD为2~15g,或MLD为140mg/kg,14g/kg.国外报道酚液污染皮肤面积为25%,10分钟死亡,血酚为0.74mmlo/L.临床表现 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蒸气可引起头痛、头昏、乏力、视物模糊、肺水肿等表现.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出现烧灼痛,呼出气带酚气味,呕吐物或大便可带血,可发生胃肠道穿孔,并可出现休克、肺水肿、肝或肾损害.一般可在48小时内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血及尿酚量增高.皮肤灼伤:创面初期为无痛性白色起皱,继而形成褐色痂皮.常见浅Ⅱ度灼伤.可经灼伤的皮肤吸收,经一定潜伏期后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等急性中毒表现.眼接触:可致灼伤.
[编辑本段]应急处理
急性中毒:立即脱离现场至新鲜空气处.皮肤污染后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20分钟面积小也可先用50%酒精擦拭创面或用甘油、聚乙二醇或聚乙二醇和酒精混合液(7:3)抹皮肤后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再用饱和硫酸钠溶液湿敷.口服者给服植物油15~30ml,催吐,后温水洗胃至呕吐物无酚气味为止,再给硫酸钠15~30mg.消化道已有严重腐蚀时勿给上述处理.早期给氧.合理应用抗生素.防治肺水肿、肝、肾损害等对症、支持治疗.糖皮质激素的应用视灼伤程度及中毒病情而定.病情(包括皮肤灼伤)严重者需早期应用透析疗法排毒及防治肾衰.口服者需防治食道瘢痕收缩致狭窄.眼接触:用生理盐水、冷开水或清水至少冲洗10分钟,对症处理.
吸入进去了需要检查是否有气管和肺部的损害,苯酚是化学有机物,容易影响血液系统,可以查个血常规,看看是否有白细胞增高,如果偏高提示气管肺部感染,可能需要消炎治疗,如果是血细胞减少,可能是苯酚引起血细胞破坏,只能采用对症治疗,可以生白细胞或血小板等治疗,
如果说比较严重的情况下,要及时的到就近的诊所或者是医院进行相关的治疗,最好的方法就是呼吸一些新鲜的空气,多做几个深呼吸,如果说比较多的情况下对身体来说还是有着一定的影响的,因为苯酚对于皮肤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可抑制中枢神经或者损害肝脏功能,吸入高浓度的情况下可导致头晕乏力,视力模糊。
高浓度的酚类及其化合物进入人体,会引起急性中毒,甚至造成昏迷和死亡,但环境中的酚污染大多是低浓度和局部性的,酚被人体吸收后,主要是肝脏组织的解毒功能将使其大部分失去毒性,并随尿排出,造成慢性中毒如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昏、头痛、精神不安等神经症状,以及食欲不振、吞咽困难、流涎、呕吐和腹泻等慢性消化道症状。
苯酚对于我们的身体有着非常大的损害,但很多朋友对于苯酚的危害不是特别的了解。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苯酚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苯酚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1.中毒
如果苯酚吸入的量过多,或者吸收的时间过久,会引发身体的中毒,会产生严重的呕吐头晕现象。如果严重的话还能造成死亡的,可以说它的危害可是非常严重,我们平时要避免过多的接触,以免造成吸入过多的现象。
2.损害肝、肾等功能
苯酚能抑制中枢神经或损害肝、肾等功能,同时对皮肤和黏膜有着强烈的腐蚀效果,是属于最常见的外科消毒剂,对皮肤起着杀菌和止痒的作用,也可以治疗中耳炎,能应用到增塑剂、防腐剂、杀虫剂、医药、香料和炸药等,由于本品具有腐蚀性和刺激性,所以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多加注意。
3.腐蚀皮肤
如果我们不慎接触了苯酚,会严重腐蚀我们的皮肤,对于粘膜也会有非常严重的损害。这也就提醒我们,平时的时候不要跟它有过多的接触,以免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毕竟苯酚的腐蚀性可是非常强大。
使用苯酚的注意事项
1.橡皮、塑料和纤维品能吸收苯酚,故不能用苯酚消毒。皮肤接触上述消毒物品,能致灼伤。
3.本品经皮肤和粘膜吸收可中毒,使用应注意。
苯酚有毒,按危险化学品分类苯酚属6.1类毒害品。
苯酚(Phenol,C6H5OH)是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针状晶体,有毒,是生产某些树脂、杀菌剂、防腐剂以及药物的重要原料。也可用于消毒外科器械和排泄物的处理,皮肤杀菌、止痒及中耳炎。熔点43℃,常温下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苯酚有腐蚀性,接触后会使局部蛋白质变性,其溶液沾到皮肤上可用酒精洗涤。
分子结构:
苯酚分子由一个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构成。
2.物理性质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24
折射率1.5418
和蒸气压(kPa):0.13(40.1℃)
燃烧热(kJ/mol):3050.6
临界温度(℃):419.2
临界压力(MPa):6.13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1.46
爆炸上限%(V/V):8.6
引燃温度(℃):715
爆炸下限%(V/V):1.7
溶解性: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二硫化碳、凡士林、挥发油、强碱水溶液。常温时易溶于乙醇、甘油、氯仿、乙醚等有机溶剂,室温时稍溶于水,与大约8%水混合可液化,65℃以上水混溶,几乎不溶于石油醚。
3.危害苯酚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可抑制中枢神经或损害肝肾功能。吸入高浓度蒸气可致头痛、头晕、乏力、视物模糊、肺水肿等。误服引起消化道灼伤,出现烧灼痛,呼出气带酚味,呕吐物或大便可带血液,有胃肠穿孔的可能,眼接触可致灼伤。可经灼伤皮肤吸收经一定潜伏期后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中毒可引起头痛、头晕、咳嗽、呕吐,严重者引起蛋白尿。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和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该品可燃,高毒,具强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
由于苯的挥发性大,暴露于空气中很容易扩散。人和动物吸入或皮肤接触大量苯进入体内,会引起急性和慢性苯中毒。有研究报告表明,引起苯中毒的部分原因是由于在体内苯生成了苯酚。
特别注意:
(1)长期吸入会侵害人的神经系统,急性中毒会产生神经痉挛甚至昏迷、死亡。
(2)在白血病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有苯及其有机制品接触历史。
短期接触
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痹作用,引起急性中毒。重者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神志模糊、知觉丧失、昏迷、抽搐等,严重者会因为中枢系统麻痹而死亡。少量苯也能使人产生睡意、头昏、心率加快、头痛、颤抖、意识混乱、神志不清等现象。摄入含苯过多的食物会导致呕吐、胃痛、头昏、失眠、抽搐、心率加快等症状,甚至死亡。吸入20000ppm的苯蒸气5-10分钟会有致命危险。
苯为无色透明、有芳香味、易挥发的有毒液体,是煤焦油蒸馏或石油裂化的产物,常温下即可挥发、形成苯蒸气,温度愈高,挥发量愈大。职业活动中,苯主要以蒸气形态经呼吸道进入人体,短时间吸入高浓度苯蒸气和长期吸入低浓度苯蒸气均可引起作业工人身体损害。 短时间大量吸入可造成急性轻度中毒,表现为头痛、头晕、咳嗽、胸闷、兴奋、步态蹒跚。此时如继续吸入则可发展为重度急性中毒,病人神志模糊、血压下降,肌肉震颤,呼吸浅快、脉搏快而弱。抢救及时经数小时或数天可恢复健康,但严重者也可因呼吸中枢麻痹死亡。 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发生慢性中毒,症状逐渐出现,以血液系统和神经衰弱症候群为主,表现为血白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减少、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失眠等。严重者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甚至白血病、死亡。 职业性急性苯中毒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短期内吸入大剂量苯蒸气所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较长时期接触苯蒸气引起的以造血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 近年我国职业性苯中毒事故多发生在制鞋、箱包、玩具、电子、印刷、家具等行业,多由含苯的胶粘剂、天那水、硬化水、清洁剂、开油水、油漆等引起。空气中低浓度的苯经呼吸道吸入或直接皮肤接触苯及其混合物均可造成苯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