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酚和naoh算不算取代
(1)感觉氧化还原反应和取代加成消去这些反应没
有绝对的关系,就看你取代的物质和被取代的
物质之间的化合价,取代后,是增了还是减
了,来判断是否为还原还是氧化,同理,加成
应该是一般都为氧化,因为能加成上的应该大
多数是卤素单质或一些酸;消去应该一般都是
还原,因为有元素被脱去了.
(2)苯酚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生了,苯氧根离子,与钠离子结合,生成了苯
酚钠,属于置换反应,但是置换反应也属于取
代,所以,算取代反应.
(3)这个不算,应为取代是用碳氢之外的
原子或原子团,代替物质中的已有原子,而醛
被氧化成羧酸,氧没有取代任何原子,而是醛
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不是取代.
就这些了.希望可以解决你的疑问.
苯酚与钠反应是取代反应还是离子反应
取代反应是指,反应物质的一个基团或者原子被另一种基团或者原子所取代的反应.
取代反应是有机反应里面的,无机里面没有取代反应一说.
有机里面的取代反应如同无机里面的置换反应
苯酚可以轻度电离出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和苯酚钠.注意,反应前是两种物质,反应后仍然是两种物质.
勉强可以称作取代反应,但是不够准确.如果称为置换反应则比较恰当.
说道怎么看取代反应的话.最简单的判别方法是 反应前是两种物质,反应后也是两种物质,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并且是单纯的一个基团或原子取代另一个基团或原子.注意是 一个 基团或原子.两个,三个都不行.必须是一个.
苯酚是一种重要的苯系中间体,又称石炭酸。低熔点(40.91℃)白色 晶体 ,在空气中放置及光照下变红 ,有臭味,沸点181.84℃。对人有毒,要注意防止触及皮肤。工业上主要由异丙苯制得。苯酚产量大,1984年,世界总生产能力约为5兆吨。苯酚用途广泛。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苯酚的唯一来源是从煤焦油中提取。绝大部分是通过合成方法得到。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毫升无水乙醚,取黄豆粒大小的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放入乙醚中,可以看到钠不与乙醚发生反应。然后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苯酚,振荡,这时可观察到钠在试管中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气体。这一实验的原理是苯酚溶解在乙醚中,使苯酚与钠的反应得以顺利进行。
苯酚和钠可以反应,苯酚俗称石炭酸,具有酸的性质,二者可以反应。
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2苯酚+2Na--2苯酚钠+H2↑
离子方程式如下:
2C6H5OH+2Na→2C6H5ONa+H2↑
扩展资料;
苯酚(Phenol,C6H5OH)是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针状晶体,有毒,是生产某些树脂、杀菌剂、防腐剂以及药物(如阿司匹林)的重要原料。也可用于消毒外科器械和排泄物的处理, 皮肤杀菌、止痒及中耳炎。
熔点43℃,常温下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跟水以任意比例互溶。苯酚有腐蚀性,接触后会使局部蛋白质变性,其溶液沾到皮肤上可用酒精洗涤。 小部分苯酚暴露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为醌而呈粉红色。遇三价铁离子变紫,通常用此方法来检验苯酚。
可吸收空气中水分并液化。有特殊臭味,极稀的溶液有甜味。腐蚀性极强。化学反应能力强。与醛、酮反应生成酚醛树脂、双酚A,与醋酐;水杨酸反应生成醋酸苯酯、水杨酸酯。还可进行卤代、加氢、氧化、烷基化、羧基化、酯化、醚化等反应。
苯酚在通常温度下是固体,与钠不能顺利发生反应,如果采用加热熔化苯酚,再加入金属钠的方法进行实验,苯酚易被还原,在加热时苯酚颜色发生变化而影响实验效果。有人在教学中采取下面的方法实验,操作简单,取得了满意的实验效果。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毫升无水乙醚,取黄豆粒大小的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放入乙醚中,可以看到钠不与乙醚发生反应。
然后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苯酚,振荡,这时可观察到钠在试管中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气体。这一实验的原理是苯酚溶解在乙醚中,使苯酚与钠的反应得以顺利进行。
钠为银白色立方体结构金属,质软而轻可用小刀切割,密度比水小,为0.97g/cm3,熔点97.81℃,沸点882.9℃。新切面有银白色光泽,在空气中氧化转变为暗灰色,具有抗腐蚀性。
钠是热和电的良导体,具有较好的导磁性,钾钠合金(液态)是核反应堆导热剂。钠单质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硬度也低,能够溶于汞和液态氨,溶于液氨形成蓝色溶液。在-20℃时变硬。
已发现的钠的同位素共有22种,包括钠18至钠37,其中只有钠23是稳定的,其他同位素都带有放射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苯酚 百度百科——钠
苯酚和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6H5OH+2Na→2C6H5ONa+H2↑。
苯酚是一种无色或白色晶体,具有特殊气味,化学式为C6H5OH,分子量为94.11,具有弱酸性、腐蚀性和还原性,在工业和医疗中有广泛用途。苯酚和钠反应的生成物苯酚钠又叫苯氧基钠,化学式为C6H5ONa,分子量为116.09,溶于水、乙醇,可以作为防腐剂使用。
介绍:
苯酚(Phenol) 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6H5OH,是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针状晶体,是生产某些树脂、杀菌剂、防腐剂以及药物(如阿司匹林)的重要原料。也可用于消毒外科器械和排泄物的处理,皮肤杀菌、止痒及中耳炎。
熔点43℃,常温下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跟水以任意比例互溶。苯酚有腐蚀性,接触后会使局部蛋白质变性,其溶液沾到皮肤上可用酒精洗涤。小部分苯酚暴露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为醌而呈粉红色。遇三价铁离子变紫,通常用此方法来检验苯酚。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苯酚
取代反应是有机反应里面的,无机里面没有取代反应一说。
有机里面的取代反应如同无机里面的置换反应
苯酚可以轻度电离出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和苯酚钠。注意,反应前是两种物质,反应后仍然是两种物质。。。
勉强可以称作取代反应,但是不够准确。如果称为置换反应则比较恰当。
说道怎么看取代反应的话。最简单的判别方法是
反应前是两种物质,反应后也是两种物质,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并且是单纯的一个基团或原子取代另一个基团或原子。。注意是
一个
基团或原子。。。两个,三个都不行。。必须是一个。
方程式表示就是,,AB+CD=AC+BD。。。
举例说明:
首先就是要把握取代反应的实质。其实脂化反应就是取代反应。
比如乙醇与乙酸反应。。。乙酸电离出醋酸根(CH3COO-)和氢离子(H+),乙醇含有醇羟基(-OH)和CH3CH-基团。。。。醇羟基和氢离子结合成水,醋酸根与CH3CH-基团结合成乙酸乙脂。。。。注意这个反应里面可以认为是乙酸的氢原子被CH3CH-取代,也可以认为乙醇里面的羟基被CH3COO-取代,同时除了H与OH结合生成的水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物质生成。也就是说反应前是两种物质,反应后还是两种物质。这就是取代反应。。
如果楼主明白什么是置换反应的话,那么就会进一步理解取代反应了。。
无机里面叫做置换反应,有机里面就叫做取代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