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乙醇胺的电离平衡常数
1、三乙醇胺的解离常数是0.33。
2、解离常数(pKa)是水溶液中具有一定离解度的溶质的的极性参数。离解常数给予分子的酸性或碱性以定量的量度,Ka增大,对于质子给予体来说,其酸性增加;Ka减小,对于质子接受体来说,其碱性增加。
三乙醇胺在水中的电力常数为5.8×10^-7,因此 c(OH-)×c[(HOCH3CH2)3NH+]/c[(HOCH3CH2)3N]=5.8×10^-7,且c(OH-)=c[(HOCH3CH2)3NH+],(HOCH3CH2)3N电离的部分很少,所以按0.1mol/L计算
解得c(OH)=0.0024mol/L,pOH=2.62 pH=11.38
三乙醇胺能够和铁离子发生配位反应,形成牢固的配合物,配合物的电离程度很小,极大程度的降低铁离子浓度,因此判断三乙醇胺可以屏蔽铁离子。
露置于空气中时颜色渐渐变深。易溶于水、乙醇、丙酮、甘油及乙二醇等,微溶于苯、乙醚及四氯化碳等,在非极性溶剂中几乎不溶解。5℃时的溶解度:苯4.2%、乙醚1.6%、四氯化碳0.4%、正庚烷小于0.1%。呈强碱性,0.1mol/L的水溶液pH为10.5。
扩展资料:
三乙醇胺的碱性比氨弱(pKa7.82),具有叔胺和醇的性质。与有机酸反应低温时生成盐,高温时生成酯。与多种金属生成2~4个配位体的螯合物。
用次氯酸氧化时生成胺氧化物。用高碘酸氧化分解成氨和甲醛。与硫酸作用生成吗啉代乙醇。三乙醇胺在低温时能吸收酸性气体,高温时则放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乙醇胺
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有温度、浓度、压力和时间。
三乙醇胺本身就是弱碱,它能贡献的用于加快反应速度的游离碱很少,再加上二元羧酸一般也都是弱酸,电离出的游离氢离子也少,自然反应就慢一些。可以提高反应温度来加快反应的进行。
提高三乙醇胺和二元羧酸的浓度,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这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反应较快,纯物质反应反而会很慢。
增加反应压力对非气相不起作用。
中午好,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一样是一种无机强碱由于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作为PH调节时很难针对某一范围做精确滴定调整并且易于和其他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扰乱分析,三乙醇胺是一种有机弱碱不能完全电离可做为水溶液酸化时的碱性缓冲类似氨水,结果能控制比较精准一些。这也是为什么只用三乙醇胺而不用二乙醇胺和一乙醇胺,后两者同样是碱性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