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贴的铅笔
2025-04-20 20:48:39
苯酚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6H5-OH+NaOH=C6H5-ONa+H2O。
苯酚与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苯酚钠和水,实验室常用苯酚与氢氧化钠反应来检验苯酚,具体方法为:先在溶液中加入水,溶液变浑浊,再向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若溶液又恢复澄清则说明溶液中含有苯酚。
苯酚是一种无色或白色晶体,化学式为C6H5OH,分子量为94.11,具有弱酸性。
舒心的发夹
2025-04-20 20:48:39
苯酚和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如下:C6H5-OH+NaOH = C6H5-ONa + H2O。反应现象:苯酚晶体中加入水后,溶液浑浊。逐滴加入NaOH溶液后,溶液变澄清。小部分苯酚暴露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为醌而呈粉红色。遇三价铁离子变紫,通常用此方法来检验苯酚。
苯酚钠,别名苯氧基钠,是一种白色易潮解的针状结晶。溶于水、乙醇。可由苯酚与氢氧化钠反应制得。可以用作防腐剂、有机合成中间体,在防毒面具中用以吸收光气。
苯酚具有强刺激性。吸入后可引起肺水肿。溅入眼内,引起眼灼伤。皮肤接触造成灼伤。口服腐蚀消化道,造成严重灼伤,出现腹痛、呕吐、血样便。中毒后可继发肾损害。且遇明火、高热或燃。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而苯酚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钠。
积极的小伙
2025-04-20 20:48:39
苯酚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6H5OH+NaOH→C6H5ONa+H2O。
苯酚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6H5OH,分子量为94.11,呈无色或白色晶体状,有特殊的气味,具有弱酸性。
爱笑的小笼包
2025-04-20 20:48:39
取代反应是指,反应物质的一个基团或者原子被另一种基团或者原子所取代的反应。取代反应是有机反应里面的,无机里面没有取代反应一说。有机里面的取代反应如同无机里面的置换反应苯酚可以轻度电离出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和苯酚钠。注意,反应前是两种物质,反应后仍然是两种物质。。。勉强可以称作取代反应,但是不够准确。如果称为置换反应则比较恰当。说道怎么看取代反应的话。最简单的判别方法是反应前是两种物质,反应后也是两种物质,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并且是单纯的一个基团或原子取代另一个基团或原子。。注意是一个基团或原子。。。两个,三个都不行。。必须是一个。
方程式表示就是,,AB+CD=AC+BD。。。举例说明:首先就是要把握取代反应的实质。其实脂化反应就是取代反应。比如乙醇与乙酸反应。。。乙酸电离出醋酸根(CH3COO-)和氢离子(H+),乙醇含有醇羟基(-OH)和CH3CH-基团。。。。醇羟基和氢离子结合成水,醋酸根与CH3CH-基团结合成乙酸乙脂。。。。注意这个反应里面可以认为是乙酸的氢原子被CH3CH-取代,也可以认为乙醇里面的羟基被CH3COO-取代,同时除了H与OH结合生成的水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物质生成。也就是说反应前是两种物质,反应后还是两种物质。这就是取代反应。。如果楼主明白什么是置换反应的话,那么就会进一步理解取代反应了。。无机里面叫做置换反应,有机里面就叫做取代反应。
热心的小笼包
2025-04-20 20:48:39
苯酚显酸性,酸性较弱,与强碱氢氧化钠时反应生成苯酚钠和水。碳酸氢钠的碱性较弱,苯酚的酸性弱于碳酸,所以反应不能进行,即苯酚不溶于碳酸氢钠。
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针状晶体, 有毒,是生产某些树脂、杀菌剂、防腐剂以及药物(如阿司匹林)的重要原料。也可用于消毒外科器械和排泄物的处理,皮肤杀菌、止痒及中耳炎。熔点43℃,常温下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当温度高于65℃时,能跟水以任意比例互溶。苯酚有腐蚀性,接触后会使局部蛋白质变性,其溶液沾到皮肤上可用酒精洗涤。小部分苯酚暴露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为醌而呈粉红色。遇三价铁离子变紫,通常用此方法来检验苯酚。
扩展资料:
可吸收空气中水分并液化。有特殊臭味,极稀的溶液有甜味。腐蚀性极强。化学反应能力强。与醛、酮反应生成酚醛树脂、双酚A,与醋酐;水杨酸反应生成醋酸苯酯、水杨酸酯。还可进行卤代、加氢、氧化、烷基化、羧基化、酯化、醚化等反应。
苯酚在通常温度下是固体,与钠不能顺利发生反应,如果采用加热熔化苯酚,再加入金属钠的方法进行实验,苯酚易被还原,在加热时苯酚颜色发生变化而影响实验效果。
害怕的蜡烛
2025-04-20 20:48:39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和苯酚反应生成苯酚钠.
在温度比较低的时候.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较小(70摄氏度以上能和水任意比混合!)
加入氢氧化钠的作用可能就是为了溶解苯酚!到底什么作用要看你的题目背景!
(摘来的)无论通多少CO2都只会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说生成水杨酸的更是离谱。化学方程式: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离子方程式:C6H5O- + CO2 + H2O == C6H5OH + HCO3-。原因有二:1 二氧化碳与水易结合生成碳酸,且碳酸酸性比苯酚酸性强,根据强酸与弱酸盐反应生成弱酸与强酸盐(即“强酸制弱酸”)的原理,故生成苯酚。2 为什么只生成碳酸氢根呢?这就要联系到电离平衡上了。碳酸的电离分两步:H2CO3<==>H++HCO3-,HCO3-<==>H++CO3 2-。但是第二步的电离常数比第一步的小很多很多,所以第二步可以视为基本不发生。或者说苯酚的酸性还没有弱到足以打破第二步的电离平衡,所以碳酸氢根中的氢不会被“抢走”。综上所述,生成物就只有苯酚和碳酸氢钠。我现在只是用手机输入,很多符号都是极不规范的。建议你去问一问高年级的师兄师姐,不要害羞,再不行就借高年级的书本来看,但是这样学到的很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