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铜详细资料大全
氯化铜(cupric chloride),无机化合物,化学式CuCl 2 。为绿色至蓝色粉末或斜方双锥体结晶。在湿空气中潮解,在干燥空气中风化。在70至200℃时失去水分。易溶于水、乙醇和甲醇,略溶于丙酮和乙酸乙酯,微溶於乙醚。其水溶液对石蕊呈酸性。0.2mol/L水溶液的pH为3.6。相对密度2.54。100℃时失去结晶水。有毒。有 *** 性。用于颜料, 木材防腐等工业, 并用作消毒剂、媒染剂、催化剂。氯化铜有毒,溶液为绿色(有时称蓝绿色),氯化铜稀溶液是蓝色,离子为绿色,固体为绿色,无水氯化铜呈棕黄色,常以(CuCl 2 ) n 的形式存在。
基本介绍中文名 :氯化铜 英文名 :cupric chloride 别称 :无水氯化铜 化学式 :CuCl2 分子量 :(无水)134.45 g/mol(二水)170.48 g/mol CAS登录号 :10125-13-0 EINECS登录号 :231-210-2 熔点 :498℃ 沸点 :993℃(转变为氯化亚铜) 水溶性 :1150g/L 密度 :3.386g/cm3 外观 :淡绿色至深蓝色晶体或粉末 套用 :消毒剂、媒染剂、催化剂、分析试剂 安全性描述 :有毒 危险性符号 :XnN 危险性描述 :有害;对环境有害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2802 类别 :无机物、氯化物、铜盐 储存 :密封保存 化学键类型 :共价型 理化特性,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危险性,制备方法,溶液制备,工业制备,其他制备方法,套用领域,安全措施,接触防护,安全标志,危险性,毒理资料,储存运输,储存方法,运输方法,应急预案,应急处理,急救措施,消防措施,处置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储存注意事项,废弃处置, 理化特性 物理性质 外观与性状:黄棕色吸湿性粉末。 熔点(℃):498(分解) 沸点(℃):993(转变为氯化亚铜) 相对密度(水=1):3.386 溶解性:易溶于水,溶于丙酮、醇、醚、氯化铵。 主要用途:用作电镀添加剂,玻璃、陶瓷着色剂,催化剂,照相制版及饲料添加剂等。 化学性质 蓝绿色斜方晶系晶体。相对密度2.54。在潮湿空气中易潮解,在干燥空气中易风化。本身由于离子极化和姜-泰勒效应而呈平面四方形结构,而不像其他过渡金属二氯化物(如氯化亚铁)呈正四面体结构。易溶于水,溶于醇和氨水、丙酮。在乙醚,乙酸乙酯中也有一定溶解性,故在有机反应中为常用的催化剂(尤其是碳氢活化反应)。其水溶液呈弱酸性。加热至100℃失去2个结晶水,但高温下易水解而难以得到无水盐。从氯化铜水溶液生成结晶时,在26~42℃得到二水物,在15℃以下得到四水物,在15~25.7℃得到三水物,在42℃以上得到一水物,在100℃得到无水物。 毒性低,常用作游泳池消毒。 稳定反应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钠、钾。 避免接触的条件:潮湿空气。 聚合危害:不聚合 分解产物:氯化氢、氧化铜。 危险性 危险性类别:第8.3类 其它腐蚀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对眼、皮肤和呼吸道有 *** 性。遇热产生铜烟尘,吸入引起金属烟雾热。口服引起出血性胃炎及肝、肾、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及溶血等,重者死于休克或肾衰。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燃爆危险:不燃,无特殊燃爆特性。 制备方法 溶液制备 实验室中通常通过氧化铜与盐酸反应制备。 氯化铜及氯化铜溶液 CuO+2HCI=CuCl 2 +H 2 O 由此配置出的溶液略显酸性,在溶解氯化铜溶液时,也应加入少量盐酸,以防止水解生成氢氧化铜使试剂变质。 工业制备 铜是畜禽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一般使用硫酸铜,其套用缺陷是众所周知的。碱式氯化铜具有不吸湿结块,流动性好,不氧化破坏饲料中的脂肪和维生素,生物利用率高的优点。碱式氯化铜的生物学有效性和生物安全性明显高于硫酸铜。它不仅可降低饲料成本,而且可大大减少铜排泄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对保护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 电子工业含铜废液的处理大多采用电解法、氧化还原法、中和沉淀法等,一般以CuS0 4 ,5H 2 O的形式回收。研究利用碱性蚀刻废液和酸性蚀刻废液制取纳米级的新型饲料添加剂碱式氯化铜,通过对蚀刻废液的处理工艺探讨,找到了利用蚀刻废液的较佳方法。 其他制备方法 电解氯化钠溶液 用铜作为导线,NaCl==通电(铜线)==CuCl 2 +NaOH导线离得远一点 阴极有 绿色 氯化铜生成。 套用领域 1.用作媒染剂、氧化剂、木材防腐剂、食品添加剂、消毒剂等,也用于石油馏分的脱臭和脱硫、金属提炼、照相等。 2.氯化铜可以作为氯化试剂、氧化试剂和路易斯酸试剂。 氯化铜是一个对多种官能团化合物有效的氯化试剂,能实现羰基化合物如丁醛的α-氯化反应。反应通常在含氯化锂的极性溶剂中进行。当反应在质子溶剂如甲醇中进行时,则得到α-氯化二甲基乙羧醛 (式1)。 氯化铜也能实现芳香环化合物的氯化反应,如在四氯化碳中作用于苯酚或烷氧基苯化合物实现邻位或对位的氯化反应 (式2)。含活泼亚甲基的化合物如9-烷氧基-10-甲基蒽与氯化铜反应能得到偶联产物 (式3),然而结构相似的9-烷基-苄基蒽在氯化铜作用下则发生自由基反应得到10-苯亚甲基蒽 (式4)。酮或酯在二异丙基氨基锂LDA作用下得到的锂化烯醇式结构能被氯化铜氧化为1,4-二羰基化合物。如叔丁基甲基酮和苯乙酮在LDA和氯化铜作用下发生交叉偶联反应 (式5)。氯化铜能催化β-二羰基化合物对芳基偶氮烯烃的1,4-加成反应,得到相应的吡咯衍生物 (式6)。此外,氯化铜还能催化水、醇和芳香胺对芳基偶氮烯烃的加成反应 (式7)。 在氧气存在下,氯化铜能氧化苯酚为苯醌化合物。如在CuCl 2 /胺/O 2 催化下将2,3,6-三甲基苯酚转换为三甲基对苯醌 (式8)。此外,烷氧基苯酚,甚至苯并唑也能被氯化铜和氯化铁体系氧化 (式9)。 氯化铜和胺形成的配合物能有效催化2-萘酚的氧化偶联反应,得到对称的1,1' -二萘基-2,2'-二酚 (式10)。 除了胺配体外,烷氧基配体也能与氯化铜作用实现萘酚的氧化偶联,并且选择不同的配体和控制氯化铜与配体的比例能选择性实现底物的自身偶联或交叉偶联反应。如在苄胺配体存在下实现萘酚与萘胺的交叉偶联反应 (式11)。 氯化铜还能催化烷基和芳基磺酰氯对不饱和键的加成反应,如苯磺酰氯与烯烃在氯化铜和碱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得到乙烯基砜 (式12),苯磺酰氯与苯乙炔在氯化铜和不同添加剂作用下得到顺式或反式β-氯乙烯基砜的反应 (式13)。 氯化铜还能与钯配合物反应,如π-烯丙基钯配合物在氯化铜作用下发生氧化断裂反应,释放出氯化钯,同时得到烯丙基氯化合物(式14)。这种氯化铜对钯配合物的作用可用于实现烯丙基化合物的二聚反应,如1,5-二亚甲基环辛烷在氯化钯和氯化铜作用下发生关环反应 (式15)。 此外,氯化铜还能作为钯试剂催化反应中的氧化剂,将还原消除反应后得到的低价钯试剂重新氧化为Pd(II) 进入催化循环,从而实现催化反应 (式16)。 安全措施 接触防护 接触限值: MAC(mg/m 3 ):未制定标准 PC-TWA(mg/m 3 ):未制定标准 PC-STEL(mg/m 3 ):未制定标准 TLV-C(mg/m 3 ):未制定标准 TLV-TWA(mg/m 3 ):TLV-STEL(mg/m 3 ): 监测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 防 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场所禁止吸菸、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安全标志 危险运输编码: UN 3264 8/PG 3 危险品标志: 危害环境 安全标识: S61 危险标识: R51/53 危险性 危险性类别:第8.3类 其它腐蚀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对眼、皮肤和呼吸道有 *** 性。遇热产生铜烟尘,吸入引起金属烟雾热。口服引起出血性胃炎及肝、肾、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及溶血等,重者死于休克或肾衰。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燃爆危险:不燃,无特殊燃爆特性。 毒理资料 急性毒性: LD50:大鼠经口LD50(mg/kg):140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酿酒酵母100 μmol/L。DNA损伤:大肠杆菌50 umol/L/2D。 1试验方法:腹腔
摄入剂量: 7400微克/千克
测试对象:齧齿动物-鼠
毒性类型:急性
毒性作用:详细的毒副作用没有报告以外的其他致死剂量值
2
试验方法:静脉
摄入剂量: 1.75万微克/千克
测试对象:齧齿动物-鼠
毒性类型:急性
毒性作用: 详细的毒副作用没有报告以外的其他致死剂量值
3
试验方法:吸入
摄入剂量: 20 ug/m3/26W-I
测试对象:齧齿动物-鼠
毒性类型: MutipleDose
毒性作用:.改变白细胞(白血球)计数 储存运输 危险货物编号:83503 UN编号:2802 包装类别:Ⅲ类包装 包装标志:腐蚀品;有毒品 储存方法 塑胶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全开口或中开口钢桶;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胶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内包装禁用金属容器)。 运输方法 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活性金属、活性金属、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不可与食用物品共贮混运。运输过程中要防雨淋和日晒。装卸时要小心轻放,防止包装破裂而潮解。 应急预案 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腐、防毒服。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塑胶布覆盖泄漏物,减少飞散。勿使水进入包装容器内。用洁净的铲子收集泄漏物,置于干净、干燥、盖子较松的容器中,将容器移离泄漏区。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或0.1mol/L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入:用0.1%亚铁氰化钾洗胃。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本身不能燃烧。遇钾、钠剧烈反应。具有腐蚀性。 灭火方法:该品不燃。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置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钠、钾接触。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钠、钾、食用化学品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 废弃处置方法:在污水处理厂处理和中和。重复使用容器或在规定场所掩埋。 废弃注意事项: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氯化铜溶液为绿色(有时称蓝绿色),氯化铜稀溶液是蓝色。
氯化铜化学式CuCl2。氯化铜是共价化合物,为平面链状。易从空气中吸湿而变成蓝绿色斜方晶体二水合物CuCl2·2H2O。氯化铜为黄棕色粉末,易溶于水、乙醇、丙酮,溶于氨水,稍溶于丙酮和乙酸乙酯,微溶于乙醚。其水溶液对石蕊呈酸性反应。
扩展资料:
氯化铜为单斜品系黄色或黄褐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其易溶于水(g/100g):0℃时69.2、10℃时71.5、20℃时74.5、25℃时76.4、30℃时78.3、40℃时86.8、50℃时89.4、60℃时98.0、100℃时110.5;溶于乙醇:0℃时43.3、20℃时50.0、40℃时58.3、60℃时70.8。
氯化铜溶于甲醇:0℃时56.5、20℃时58.6、40℃时61.8、60℃时66.4;也溶于乙醚、丙酮、吡啶、液氨和硫酸。 [4] 故在有机反应中为常用的催化剂(尤其是碳氢活化反应)。
氯化铜在自然界中以水氯铜矿存在。通常由碳酸铜和盐酸反应制得。通常用作有机和无机反应催化剂,媒染剂,杀虫剂,石油脱臭、脱硫和精制剂。[2]
中文名
氯化铜
外文名
Cupric chloride
别名
无水氯化铜、二氯化铜[3]
化学式
CuCl2
分子量
(无水)134.45、(二水)170.48
快速
导航
制备方法
应用领域
安全措施
毒理资料
储存运输
成分检验
理化特性
物理性质
氯化铜为单斜品系黄色或黄褐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其易溶于水(g/100g):0℃时69.2、10℃时71.5、20℃时74.5、25℃时76.4、30℃时78.3、40℃时86.8、50℃时89.4、60℃时98.0、100℃时110.5;溶于乙醇:0℃时43.3、20℃时50.0、40℃时58.3、60℃时70.8;溶于甲醇:0℃时56.5、20℃时58.6、40℃时61.8、60℃时66.4;也溶于乙醚、丙酮、吡啶、液氨和硫酸。[4] 故在有机反应中为常用的催化剂(尤其是碳氢活化反应)。
氯化铜
氯化铜有潮解性,易从空气中吸湿而变成蓝绿色二水合物CuCl2·2H2O,CuCl2·2H2O的天然矿石又称水绿铜石。正交晶系浅蓝色结晶。氯化铜本身由于离子极化和姜-泰勒效应而呈平面四方形结构,而不像其他过渡金属二氯化物(如氯化亚铁)呈正四面体结构。在干燥空气中风化,在湿空气中潮解,潮解后成绿色。相对分子质量170.48。相对密度2.54。熔点110℃(失去二分子水,变成氯化铜)。氯化铜水溶液重结晶时,42℃以上得一水合物,24~26℃得二水合物,15~25.7℃得三水合物,15℃以下得四水合物。[4]
化学性质
氯化铜热稳定性不如氯化亚铜,但在水溶液中较氯化亚铜稳定。氯化铜水溶液高浓度时呈黄绿色,在浓度稍低时呈绿色。中等浓度呈蓝色,稀浓度时呈天蓝色,加热时呈黄褐色。呈黄色的原因是因为形成了[CuCl4]2+配位离子,呈蓝色是因为形成了[Cu(H2O)4]2+配位离子,二者并存时呈绿色。与氨作用,生成美丽的深蓝色铜氨配位离子[Cu(NH3)4]2+,此配位离子溶于醋酸时,形成醋酸铜氨液,可用作一氧化碳的吸收剂。氯化铜与强碱作用,形成浅蓝色的氢氧化铜。与还原性阴离子如I-、CN-等作用,形成亚铜盐(或配合物)沉淀。[4]
1.分解反应
铜与氯有较强的结合力,加温至993℃时,仍得不到单体铜。
2CuCl2=2CuCl+Cl2↑(加热到993℃)[4]
2.与磷酸、亚磷酸、次磷酸反应
CuCl2+2H3PO4=Cu(PO3)2+2HCl+2H2O(加热)[5]
3CuCl2+2H3PO4=Cu3(PO4)2↓+6HCI[5]
2CuCl2+H3PO3+H2O=2CuCl↓+H3PO4+2HCl[5]
6CuCl2+2H3PO2=6CuCl↓+H3PO3+3HCl+POCl3[5]
3.与碱反应
Cu2++2OH-=Cu(OH)2[6]
CuCl2+4NH3·H2O=[Cu(NH3)4]Cl2+4H2O[7]
4.与还原剂反应
CuCl2+Cu=2CuCl[5]
CuCl2+Cu+2HCl(浓)=2H[CuCl2][5]
CuCl2+H2=Cu+2HCl[5]
CuCl2+Fe=FeCl2+Cu↓[5]
2CuCl2+2KI=2CuCl↓+2KCl+I2↓[5]
2CuCl2+4KI=2CuI↓+4KCl+I2↓[5]
2CuCl2+SnCl2=2CuCl↓+SnCl4↓[5]
2CuCl2+Cu2S=S+4CuCl[5]
6CuCl2+2NH4Cl=6CuCl+8HCl+N2↑(加热)[5]
2CuO4+2NaCl+SO2+2H2O=2CuCl↓+2NaSO4+H2SO4[8]
5.复分解反应
3CuCl2+As2S3=3CuS↓+2AsCl3[5]
CuCl2+H2S=CuS↓+2HCl[5]
CuCl2+2KCN=Cu(CN)2↓+2KCl[5]
CuCl2+Ag2S=CuS↓+2AgCl↓[5]
6.水解反应
氯化铜CuCl2水解时,它的水溶液显酸性。
CuCl2+2H2O⇌Cu(OH)2+2HCl[9]
Cu2++2H2O⇌Cu(OH)2+2H+[9]
7.作氯化试剂、氧化试剂和路易斯酸试剂
氯化铜是一个对多种官能团化合物有效的氯化试剂,能实现羰基化合物如丁醛的α-氯化反应。反应通常在含氯化锂的极性溶剂中进行。当反应在质子溶剂如甲醇中进行时,则得到α-氯化二甲基乙羧醛(式1)。
式1
氯化铜也能实现芳香环化合物的氯化反应,如在四氯化碳中作用于苯酚或烷氧基苯化合物实现邻位或对位的氯化反应(式2)。
式2
含活泼亚甲基的化合物如9-烷氧基-10-甲基蒽与氯化铜反应能得到偶联产物(式3),然而结构相似的9-烷基-苄基蒽在氯化铜作用下则发生自由基反应得到10-苯亚甲基蒽(式4)。
式3、式4
酮或酯在二异丙基氨基锂LDA作用下得到的锂化烯醇式结构能被氯化铜氧化为1,4-二羰基化合物。如叔丁基甲基酮和苯乙酮在LDA和氯化铜作用下发生交叉偶联反应(式5)。
式5
氯化铜能催化β-二羰基化合物对芳基偶氮烯烃的1,4-加成反应,得到相应的吡咯衍生物(式6)。此外,氯化铜还能催化水、醇和芳香胺对芳基偶氮烯烃的加成反应(式7)。
绿色斜方晶体.有潮解性,110度失去结晶水。无水物事棕黄色结晶粉末.有吸湿性,在993度分解成氯化亚铜.有毒!溶于水、甲醇、乙醇等。
硝酸铜:
蓝色斜方晶体,26.4度失去三分子结晶水,呈暗蓝色三棱形晶体。易潮解。极易溶于水和乙醇。加热时分解成氧化铜。
氯化铜有毒,溶液为绿色(有时称蓝绿色),氯化铜稀溶液是蓝色,离子为绿色,固体为绿色,无水氯化铜呈棕黄色,常以(CuCl2)n的形式存在。
固体氯化铜是晶体状态,不存在游离铜离子,只有当有铜离子存在是才显现蓝色,因为铜离子是蓝色的,所以当溶于水时。铜离子出现,导致溶液显蓝色。
氯化铜,无机化合物,化学式CuCl2。为绿色至蓝色粉末或斜方双锥体结晶。在湿空气中潮解,在干燥空气中风化。在70至200℃时失去水分。易溶于水、乙醇和甲醇,略溶于丙酮和乙酸乙酯,微溶于乙醚。
扩展资料:
氯化铜的用途比较广泛,常用作氧化剂、木材防腐剂、食品添加剂、消毒 剂等,也用于石油馏分的脱臭和脱硫、金属提炼、照相等。而目前生产氯化铜 的方法主要是将氧化铜与盐酸反应制得,生产成本比较高,且产率低。
此外也 有采用铜为起始原料制备氯化铜的方案,此方案会产生氯化亚铜,因此反应步骤繁琐,成本高,效率低,不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的生产。
而近年来,我国的电子工业迅速发展,造成了大量的电路板蚀刻废液和排放,蚀刻废液主要有酸性蚀刻废液和碱性蚀刻废液,蚀刻废液中含有大量的铜离子和其它有害化学物质,其严重污染了环境,影响水中微生物的生存,破坏土壤团粒结构,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中国专利CN103241762A公开了一种使用碱式氯化铜制备二水氯化铜的方法,即搅拌盐酸,在盐酸中加入碱式氯化铜,之后20-40min需要控制游离氯化氢浓度在0.8%-8%,同时上述加入物需要全部溶解无沉淀物。
再将完全溶解的物料负压蒸馏8-10h,蒸发完毕,冷却结晶,过滤,离心分离,即得二水氯化铜。此方法虽提高了生产效率,但反应条件要求比较苛刻。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CN201510482821.8提供了生产方法简单、成本低、 效率高的一种利用含铜蚀刻废液生产氯化铜的方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氯化铜
氯化铜(Cupric chloride),无机化合物,化学式CuCl2。氯化铜是共价化合物,为平面链状。易从空气中吸湿而变成蓝绿色斜方晶体二水合物CuCl2·2H2O。 氯化铜为黄棕色粉末,易溶于水、乙醇、丙酮,溶于氨水,稍溶于丙酮和乙酸乙酯,微溶于乙醚。其水溶液对石蕊呈酸性反应。
(二)氯化铜的性质
1.氯化铜CuCl2.2H2O在乾燥空气中会逐渐粉化,随著含水量的微有不同,
而由绿色转变为带有蓝绿色。
2.氯化铜能溶於水或酒精等,在水中生成二价铜离子Cu++,呈蓝色(一价亚铜
离子Cu+呈无色);水溶液对石蕊试纸呈酸性反应。
3.氯化铜遇氢氧化钠生成淡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
CuCl2+2NaOH→2NaCl+Cu(OH)2↓
注:氯化铜有毒,可用作试剂、氧化剂、木材防腐剂等。
氯化铜在水中的溶解度参阅表6-8。
氯化铜水溶液浓度与比重(20℃)的对照见表6-9。
溶于水。
氯化铜易溶于水,氯化铜是无机化合物,化学式CuCl2。氯化铜是共价化合物,为平面链状。易从空气中吸湿而变成蓝绿色斜方晶体二水合物。氯化铜不是沉淀,易溶于水、乙醇和甲醇,略溶于丙酮和乙酸乙酯,微溶于乙醚。
氯化铜的特:
其水溶液对石蕊呈酸性。0.2mol/L水溶液的pH为3.6。相对密度2.54。100℃时失去结晶水。有毒。有刺激性。用于颜料,木材防腐等工业,并用作消毒剂、媒染剂、催化剂。氯化铜有毒,溶液为绿色(有时称蓝绿色),氯化铜稀溶液是蓝色,离子为绿色,固体为绿色,无水氯化铜呈棕黄色,常以(CuCl2)n的形式存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氯化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