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苯酚 > 正文

苯酚与乙醛反应,生成什么物质

如意的高山
威武的黄豆
2022-12-31 22:49:32

苯酚与乙醛反应,生成什么物质? 其反应方程式是什么?

最佳答案
疯狂的百合
缓慢的戒指
2025-04-21 08:34:09

有机物还真不好表达。。不过可以告诉你。。苯酚中羟基临位C-H键打开,与醛的C=O发生加成反应,然后这个物质立刻开始发生缩聚反应,羟基另一个临位的-H,和发生加成后醛那边的-OH,缩聚成水,进而变成酚醛树脂

最新回答
正直的小蚂蚁
潇洒的月光
2025-04-21 08:34:09

这个反应体系太复杂了,随便看一下,乙醛酸的邻二羰基结构不稳定,在碱性的可溶性环境中(氢氧化钠和苯酚)自身可以发生康尼查罗歧化,同时也可以自己中间的碳碳键断裂,生成产物羟基乙醛、甲醛、二氧化碳、甲酸、乙二酸等等。至于乙二胺,我不清楚,不好意思。

精明的信封
坦率的书包
2025-04-21 08:34:09

乙醛和苯酚先合成邻位的苯酚乙醛,然后单体缩聚,掉n-1个水分子,发生缩聚反应。

缩聚反应,即缩合聚合反应: 单体经多次缩合而聚合成大分子的反应。该反应常伴随着小分子的生成。

缩聚反应通常是官能团间的聚合反应,比如说多分子的氨基酸脱水缩合就是一个典型的缩聚反应。

扩展资料:

苯酚中羟基临位C-H键打开,与醛的C=O发生加成反应,然后这个物质立刻开始发生缩聚反应,羟基另一个临位的-H,和发生加成后醛那边的-OH,缩聚成水,进而变成酚醛树脂。

缩聚物中往往留有官能团的结构特征,故大部分缩聚物都是杂链聚合物。缩聚物的结构单元比其单体少若干原子,故分子量不再是单体分子量的整数倍。

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能团的单体,相互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同时产生有简单分子的化学反应。如:甲醛跟过量苯酚在酸性条件下生成酚醛树脂(线型)在碱性和甲醛过量条件下,则生成网状高分子。

缩聚反应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反应之一,在有机高分子化工领域有重要应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缩聚反应

重要的钢笔
重要的天空
2025-04-21 08:34:09
1。苯与NaOH不反应,但溶液会分层,苯在上层;乙醇与与NaOH反应进行的程度很小,实际生产中要不断的把生成的水除去,以促进反应的进行,所以在中学阶段一般也认为不反应,但两者互溶;CH3CH2Br会与NaOH反应生成乙醇和NaBr,反应前两者不溶,CH3CH2Br在下层,反应完全后,溶液变得不分层;NH4Cl与NaOH溶液反应会有气体生成。

2。所有烃的密度都比水小。

3。不能用分液漏斗分液,因为溴溶于溴苯,分离的话,可先用NaOH溶液将溴反应生成盐,然后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溴苯从下口放出。

4。共有4种,将环戊烷中的碳看作在一个面上,一个氢在上方,四个氯在下方是一种;两个氯在上方,三个氯在下方有两种(邻位和间位);三个氯在上方,二个氯在下方与第二种情况重复;四个氯在上方,一个氯在下方与第一种情况重复;五个氯全在下方为一种,所以一共四种。

虚幻的老虎
忧心的橘子
2025-04-21 08:34:09
开始的问题:选用斐林试剂。甲酸常温下溶解斐林试剂,加热后生成砖红色沉淀。乙醛常温下不与斐林试剂反应,加热后生成砖红色沉淀。苯酚钠不与斐林试剂作用;乙酸常温下溶解斐林试剂,加热时不生成砖红色沉淀。

1、苯和乙醇不与NaOH反应,溴乙烷与烧碱反应后生成乙醇溶于烧碱溶液,同时有深红棕色的溴单质析出;氯化铵与烧碱共热后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2、水密度大关键是水中有氢键,而一卤代烷本身分子量不够大,又没有氢键,分子间距离较远,密度也较小。但二卤代烷分子量就足够大,一般比水密度大。

3、不能。

4、5种吧。这是典型的立体异构。分3中情况:5个氯原子在环的同一侧、4个氯原子在同侧、3个氯原子在同侧。环戊烷是面对称结构,又不需考虑镜面异构,应该比较容易分析。

苗条的芝麻
明理的墨镜
2025-04-21 08:34:09
乙醇

乙醇的物理性质主要与其低碳直链醇的性质有关。分子中的羟基可以形成氢键,因此乙醇黏度很大,也不及相近相对分子质量的有机化合物极性大。室温下,乙醇是无色易燃,且有特殊香味的挥发性液体。 作为溶剂,乙醇易挥发,且可以与水、乙酸、丙酮、苯、四氯化碳、氯仿、乙醚、乙二醇、甘油、硝基甲烷、吡啶和甲苯等溶剂混溶。此外,低碳的脂肪族烃类如戊烷和己烷,氯代脂肪烃如1,1,1-三氯乙烷和四氯乙烯也可与乙醇混溶。随着碳数的增长,高碳醇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下降。 由于存在氢键,乙醇具有潮解性,可以很快从空气中吸收水分。羟基的极性也使得很多离子化合物可溶于乙醇中,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氯化镁、氯化钙、氯化铵、溴化铵和溴化钠等。氯化钠和氯化钾则微溶于乙醇。此外,其非极性的烃基使得乙醇也可溶解一些非极性的物质,例如大多数香精油和很多增味剂、增色剂和医药试剂。 化学性质 酸性 乙醇分子中含有极化的氧氢键,电离时生成烷氧基负离子和质子。 CH3CH2OH→(可逆)CH3CH2O- + H+ 乙醇的pKa=15.9,与水相近。 乙醇的酸性很弱,但是电离平衡的存在足以使它与重水之间的同位素交换迅速进行。 CH3CH2OH+D2O→(可逆)CH3CH2OD+HOD 因为乙醇可以电离出极少量的氢离子,所以其只能与少量金属(主要是碱金属)反应生成对应的醇金属以及氢气: 2CH3CH2OH + 2Na→2CH3CH2ONa + H2 醇金属遇水则迅速水解生成醇和碱 结论: (1)乙醇可以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但不如水与金属钠反应剧烈。 (2)活泼金属(钾、钙、钠、镁、铝)可以将乙醇羟基里的氢取代出来。 与乙酸反应

苯酚

苯酚又名石炭酸,分子式C6H6O,无色针状结晶或白色熔块,苯酚密度为1.071 g/cm3,沸点为181.8℃,熔点为40.8℃,易熔于乙醇、氯仿、乙醚、甘油和二硫化碳,熔于水,不熔于石油醚,具特殊气味,有腐蚀性。空气中的氧可将苯酚氧化生成苯醌。纯净的苯酚为白色晶体,有特殊气味,长时间存放,特别是在日光照射下易氧化而呈玫瑰色或深褐色;苯酚易潮解,是弱酸性物质。

乙醛

乙醛物理性质 乙醛密度比1小,熔点是-121摄氏度,沸点为21摄氏度,溶解度为16g/(100g H20),因有氢键,可与水互溶。用作制取醋酸,也是许多反应的合成中间体。乙醛

1.分子结构

〔师〕展示乙醛分子的比例模型,并让学生根据乙醇催化氧化反应的本质,写出乙醛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及官能团。

〔一个学生在黑板上写,其他学生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板演,教师巡视〕

分子式:C2H4O

〔师〕乙醛的结构简式还可以写成CH3CHO,醛基也可以写成—CHO,但不能写成—COH。

〔师〕写出—CHO的电子式。

〔师〕醛基是一个中性基团,本身未失e-,也未得到e-,因此乙的写法正确。甲误以为“—”应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

〔师〕展示乙醛样品,让学生闻其气味,并观察其颜色、状态,结合教材164页相关内容叙述乙醛的重要物理性质。

〔板书〕2.物理性质

〔生〕乙醛是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沸点是20.8℃,易挥发,易燃烧,能跟水、乙醇、氯仿等互溶。

〔师〕官能团决定物质的化学性质,乙醛的化学性质是由醛基决定的。请同学们分析醛基的结构,推测其在化学反应中的断裂方式。

〔生〕C==O键和C—H键都有极性,都可能断裂。

〔师〕下面我们通过乙醛的化学性质来验证同学们的推断是否正确。

〔板书〕3.化学性质

〔师〕C==O键和C==C键断键时有类似的地方,说明乙醛可以发生什么类型的反应?

〔生〕加成反应。

〔师〕请同学们根据加成反应的概念写出CH3CHO和H2加成

〔师〕指出:此反应在Ni作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板书〕(1)加成反应

〔师〕说明:①醛基与H2的加成是在分子中引入—OH的一种方法。②工业上并不用此法合成乙醇。

〔设疑〕乙醇在一定条件下被催化氧化为乙醛,实质是脱去两个氢原子,我们称之为氧化反应。而乙醛与H2的加成是乙醇催化氧化的相反过程,与氧化反应相对应,此反应还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

〔生〕还原反应。

〔师〕在有机化学反应中,通常把有机物分子中加入氢原子或失去氧原子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如乙醛和H2的加成。把有机物分子中加入氧原子或失去氢原子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如乙醇的催化氧化。

〔师〕说明:有机化学反应中的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是针对有机物划分的。实际上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总是同时进行,相互依存的,不能独立存在。只不过有机化学反应中的氧化反应是有机物被氧化,无机物被还原;还原反应中是有机物被还原,无机物被氧化罢了。

〔设疑〕乙醛可以被还原为乙醇,能否被氧化呢?请同学们根据乙醛分子式中碳的平均化合价进行分析、讨论。

〔生〕由CH3CHO变为CH3CH2OH,碳的平均化合价从-1价降到-2价,CH3CHO被还原。由于CH3CHO中碳的平均化合价为-1价,而碳的最高价态为+4价,因此乙醛还可以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板书〕(2)氧化反应

〔师〕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乙醛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乙酸。工业上可以利用此反应制取乙酸。

〔板书〕a.催化氧化

〔师〕根据乙醛的物理性质,说明它还可以燃烧。请同学们写出乙醛完全燃烧的方程式。

〔板书〕b.燃烧

2CH3CHO+5O2 4CO2+4H2O

〔过渡〕乙醛不仅能被氧气氧化,还能被某些氧化剂氧化。

〔板书〕c.被弱氧化剂氧化

〔演示实验6-7〕

第一步: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1 mL 2%的硝酸银溶液,边摇动试管,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

〔问〕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

〔生〕生成白色沉淀。

AgNO3+NH3•H2O AgOH↓+NH4NO3

第二步:继续滴加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刚好溶解为止。

〔讲述〕大家看到沉淀溶解了,这是因为AgOH和氨水反应生成了一种叫氢氧化二氨合银的络合物,该溶液称为银氨溶液,它是一种弱氧化剂。

〔副板书〕AgOH+2NH3•H2O 〔Ag(NH3)2〕OH+2H2O

〔师〕下面我们看一看这种弱氧化剂能否与乙醛发生反应。

〔演示〕第三步:在银氨溶液中滴入3滴乙醛,振荡后放在热水中温热。

现象:试管内壁附上了一层光亮如镜的银。

〔师〕从现象可以看出,反应中化合态银被还原,乙醛被氧化。乙醛被氧化成乙酸,乙酸又和氨反应生成乙酸铵。这个反应叫银镜反应。

〔板书〕Ⅰ.银镜反应

CH3CHO+2〔Ag(NH3)2〕OH CH3COONH4+3NH3+2Ag↓+H2O

〔师〕从反应断键情况来看,还是 中C—H键断裂,相当于在C—H键之间插入1个氧原子。从化合价升降守恒来看,有1 mol 被氧化,就应有2 mol银被还原。因此银镜反应不仅可用于检验醛基的存在,也常用于测定有机物中醛基的数目。

乙醛不仅可被弱氧化剂银氨溶液氧化,还可以被另一种弱氧化剂氧化。

〔板书〕Ⅱ.和Cu(OH)2反应

〔演示〕P165实验6—8。

现象:试管内有红色沉淀产生。

〔师〕这种红色沉淀是Cu2O。请同学们写出该反应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板演〕CuSO4+2NaOH Cu(OH)2↓+Na2SO4

2Cu(OH)2+CH3CHO Cu2O↓+CH3COOH+2H2O

〔师〕由于Cu(OH)2是微溶物,刚制备的Cu(OH)2为悬浊液,放置稍长时间就可生成沉淀。因此实验中所用Cu(OH)2必须是新制的,且NaOH要加得过量一些,因为本实验需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讨论〕乙醛能否使溴水和酸性KMnO4褪色?

〔生〕能。因为溴和酸性KMnO4都是强氧化剂,可以把乙醛氧化。

〔板书〕d.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

〔师〕乙醛的这些重要性质,都有重要用途,下面我们列表总结如下:

〔投影小结〕

乙醛的氧化反应

氧化剂 反应条件 现象 化学反应实质 重要应用

O2 点燃 燃烧有黄色火焰 2CH3CHO+5O2 4CO2+4H2O ——

O2 催化剂,加热 —— —CHO变—COOH

2CH3CHO+O2 2CH3COOH 工业制取乙酸

银氨

溶液 水浴加热 形成银镜 —CHO变—COOH

CH3CHO+2〔Ag(NH3)2〕OH

CH3COONH4+2Ag↓+3NH3+H2O 工业制镜或保温瓶胆,实验室检验醛基

Cu(OH)2 加热至沸腾 产生红色沉淀 —CHO变—COOH

CH3CHO+2Cu(OH)2

CH3COOH

+Cu2O ↓+2H2O 实验室检验醛基、医学上检验尿糖

〔小结〕通过对乙醛化学性质的学习,证明了同学们的推测完全正确,—CHO中的C O键和C—H键都能断裂。在乙醛和氢气的加成反应中,是C O键断裂,在乙醛被氧化的反应中是C—H键断裂。通过乙醛性质的学习,我们也知道了有机反应中加氧或去氢称为氧化反应,加氢或去氧称为还原反应,虽然和无机化学中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课下请同学们根据有机反应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定义,总结你学过的化学反应哪些属于氧化反应,哪些属于还原反应。

〔作业〕P166一、1、3 二、3 四

●板书设计

第五节 乙醛 醛类(一)

一、乙醛

1.分子结构

2.物理性质

3.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

(2)氧化反应

a.催化氧化

2CH3CHO+O2 2CH3COOH(乙酸)

b.燃烧

2CH3CHO+5O2 4CO2+4H2O

c.被弱氧化剂氧化

Ⅰ.银镜反应

CH3CHO+2〔Ag(NH3)2〕OH CH3COONH4+3NH3+2Ag↓+H2O

Ⅱ.和Cu(OH)2反应

d.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

●教学说明

围绕教学重点、难点,主要采用了启发、对比、设疑、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1.充分利用化学实验这一重要媒体,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抽象概括,从而认识乙醛的重要化学性质——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

2.通过对比有机化学反应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能使学生从本质上认识它们的区别。

3.教学中适时设疑、层层设疑,有利于重点难点知识的突破与跨越,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参考练习

1.下列试剂,不能用于检验有机物中含有—CHO的是( )

A.金属钠 B.银氨溶剂 C.新制Cu(OH)2 D.溴水

答案:AD

2.由乙炔、苯、乙醛组成的混合物,经测定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72%,则氧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解析:将乙醛的分子式作如下变形:C2H4O C2H2•H2O。该混合物可表示为:

•H2O,假设混合物质量为100 g,则m (C)=100 g×72%=72 g又方框内有n(C)∶n(H)=1∶1,那么方框内总质量应为72 g×(12+1)/12=78 g,则方框外H2O的质量为100 g-78 g=22 g,故求得m (O)=22 g× =19.6 g,所以该混合物中氧的质量分数为 ×100%=19.6%。

答案:19.6%

3.某学生做乙醛还原性的实验,取1 mol•L-1的CuSO4溶液2 mL 和0.4 mol•L-1的NaOH溶液4 mL,在一个试管内混合后加入0.5 mL 40%的乙醛溶液加热至沸,无红色沉淀,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

A.NaOH不够量 B.CuSO4不够量

C.乙醛溶液太少 D.加热时间不够

解析:由于CH3CHO和新制Cu(OH)2的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即用CuSO4和NaOH反应制备Cu(OH)2时须NaOH过量),所以本实验失败的原因是NaOH不足。

答案:A

4.在实验室里不宜长期放置,应在使用时配制的溶液是( )

①酚酞试剂 ②银氨溶液 ③Na2CO3溶液 ④Cu(OH)2悬浊液 ⑤酸化的FeCl3溶液

⑥硫化氢水溶液

A.只有②④ B.除①之外 C.只有②④⑥ D.全部

解析:①③⑤在空气中可以稳定存在,因此均可长期存放。②银氨溶液必须随配随用,不可久置,否则会生成易爆炸的物质。④氢氧化铜悬浊液在空气中久置,会变为碱式碳酸铜。⑥H2S水溶液在空气中放置,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S和H2O。

答案:C

乙酸

醋酸(乙酸)的化学性质 不稳定 见光,受热易分解 其分解一般需要的条件是 加热 光照 具有弱酸性,酸性弱于碳酸 2 可以和醇发生酯化反应 3 可以燃烧(很多人可能会想当然地认为不行) 受热分解分子式: 2CH3COOOH=2CH3COOH+O2

乙酸是一种弱酸。乙酸能与乙醇起酯化反应。

1、与钠2、消去3、与氢卤酸取代4、氧化成醛5、酯化

繁荣的眼神
时尚的宝贝
2025-04-21 08:34:09
2.分别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溶液并振荡:沉淀溶解的有甲酸和乙酸;没有现象的是乙醇、乙醛;

将沉淀溶解的那两支试管里的溶液加热,生成黑色沉淀的是乙酸,砖红色沉淀的是甲酸(甲酸中含醛基)。

重要的画笔
曾经的小白菜
2025-04-21 08:34:09
准确的说是氢氧化钠不能鉴别出苯酚和乙醛。苯或者四氯化碳与氢氧化钠混合都会分层,但是苯是上层为油状,而四氯化碳则是下层为油状。苯酚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苯酚钠,苯酚钠溶于水,所以溶液时澄清的。乙醛虽然不和氢氧化钠反应,但是它溶于水,因而溶液为澄清的。

传统的胡萝卜
尊敬的外套
2025-04-21 08:34:09
乙醇:催化氧化、燃烧、取代(与氢卤酸)、取代(酯化反应)、消去等等,还由于金属钠的反应。

苯酚

:氧化、取代(与溴水、硝酸)、加成、显色反应(三价铁离子)

乙醛:氧化(催化氧化)、燃烧、加成还原为醇、银镜反应、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等等

乙酸:酸的通性、酯化反应。

踏实的豆芽
安详的项链
2025-04-21 08:34:09
1 3碳酸

1 4苯酚

1 5甲酸

2 3乙酸

3 4苯甲酸

3 5甲酰基甲酸

共6组

PS:1 2组合成甲醇 和固态氢氧化钠混合后用抽水的方式是可以生成甲醇钠的,这是工业制法

但是要是在高中里这个反应是无法发生的 因为甲醇钠的碱性强于氢氧化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