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cas号 > 正文

黄芩根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笑点低的萝莉
激动的哈密瓜
2022-12-31 22:47:50

黄芩根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最佳答案
故意的电话
贤惠的金针菇
2025-04-21 08:40:48

黄芩根含黄酮类化合物:黄芩素(baicalein),黄芩新素(neobaicalein),即黄芩黄酮Ⅱ(skullcapflavoneⅡ),黄芩甙(baicalin),汉黄芩素(wogonin),汉黄芩甙(wogono-side),木蝴蝶素A(oroxylin,oroxylin A),7-甲氧基黄芩素(7-methoxbaic alein),黄芩黄酮(skullcapflavone)Ⅰ,二氢木蝴蝶素A(dihydrooroxylin A),白杨素(chrysin),2,5,8-三羟基-7-甲氧基黄酮(2,5,8-trihydroxy-7-methoxy-flavone),2,5,8-三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2,5,8-trihydroxy-6,7-dimethoxyflavone)4,5,7-三羟基-6-甲氧基黄烷酮(4,5,7-trhydroxy-6-methoxyflavanone)[5],2,3,5,6,7-五羟基黄烷酮(2,3,5,6,7-pentahydroxyflavanone)汉黄芩素-5-β-D-葡萄糖甙(wogonin-5-β-D-glucoside),2-(3-羟基-4-甲氧基苯基)-乙基-1-O-α-L-鼠李糖基(1→3)-β-D(4-阿魏酰基)-葡萄糖[2-(3-hydroxy-4-methoxyphenyl)ethyl-1-O-α-L-rhamnosyl(1→3)-β-D-(4-feruloyl)glucoside],白杨素;-6-C-α-L-阿拉伯糖甙(chrysin-6-C-β-D-glucoside-8-C-β-L-arabinoside),白杨素-6-C-α-L-阿拉伯糖甙-8-C-β-D-葡萄糖甙(chrysin-6-C-α-L-arabi-noside-8-C-β-D-glucoside),(2S)-2,5,6,7-四羟基黄烷酮[(2S)-25,6,7-terahydroxyflavanone],5,7,2,6-四羟基黄酮(5,7,2,7-tetrahydroxyflavone),5,8-二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5,8-dihydroxy-6,7-drimethoxyflavone),5,7,4-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5,7,4-trihydroxy-8-methoxyflavone),木蝴蝶素A-7-O-葡萄糖醛酸甙(oroxylinA-7-O-glucuronide),5,7,2-三羟基甲氧基黄酮(5,7,2-trihyroxy-6-methoxyflavone),5,2-二羟基-6,7,8-三甲氧基黄酮(5,2-dihydroxy-6,7,8-trimethoxyfla-vone),5-闳基-7,8-二甲氧基黄酮(5-hydroxy-7,8-dimethoxy-flavone),去甲汉黄芩素(norwogonin),二氢黄芩素(dihydro-baicalin)[11],5,7,2-三羟基黄酮(5,7,2-trihydroxyflavone),5,7,2-三羟基-8,6-二甲氧基黄酮(5,7,2-trihydroxy-8,6-dimethoxyflavone),5,7,2,5-四羟基-8。6-二甲氧基黄酮即粘毛黄芩素Ⅲ(5,7,2,5-tetrahydroxy-8,6-dimethoxyflavone,vis-ciduiin Ⅲ)5,25-三羟基三甲氧基黄酮(5,2,5-trihy-droxy-6,7,8-trimethoxyflavone),黄芩素-7-O-β-D-吡喃葡萄糖甙(baicalein-7-O-β-D-glucopyranoside);5,7,2-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5,7,2-trhiyroxy-8-methoxyflavone)即韧黄芩素Ⅱ(tenax-in Ⅱ),5,2,6-三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5,2,6-三羟基-6-甲氧基黄酮(5,7,2-trihydroxy-6-methoxyflavone),5,7,2,3-四羟基黄酮(5,7,2-trihydroxy-6-methoxyflavone),5,7,2,3-四闳基黄酮(5,7,2,3-tetrahydroxyflavone),3,5,7,2,5,6-五羟基黄酮(3,5,7,2,6-pentahydroxyflavone)即粘毛黄芩素Ⅰ(viscidulin Ⅰ),(2S)-7,2,6-三羟基-5-甲氧基黄烷酮[(2S)-7,2,6-trihydroxy-5-methoxyflavanone],2,6,2,4-四羟基-6-甲氧基查尔酮(2,6,2,4-tetrahydroxy-6-methoxychalcone)[13],5,72,5-四羟基黄酮(5,7,2,5-tetrahydroxyflavone),左旋圣草素(eriodictyol),半枝莲种素(rivularin)及粘毛黄芩素Ⅲ-2-O-β-D-吡喃葡萄糖甙(viscidulin Ⅲ-2-O-β-D-glucoplyranoside)等。另外还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及豆甾醇(stigmasterol)[3]。2.滇黄芩 根含泾黄芩素,黄芩素,黄芩甙,汉黄芩甙,5,7,2-三羟基-6-甲氧基黄酮,(2S)-5,7,8-三羟基黄烷酮[(2S)-5,7,8-trihydroxyflavanone],(2S)-2,5,6,7-四羟基黄烷黄芩素,木蝴蝶素A,滇黄芩新甙(scuteamoenoside),(2R,3R)-2,3,5,7-四羟基黄烷酮[(2R,3R)-2,3,5,7-tetrahydrox-yflavanone],滇黄芩新素(scuteamoenin),(2R,3R)-3,5,7-三羟基黄烷酮-(2R,3R)-3,5,7-trihydroxyflavanone],黄芩黄酮Ⅱ,2,3,5,6,7-五羟基黄酮,白杨素,β-谷甾醇。3.粘毛黄芩 根含黄芩甙,汉黄芩甙,黄芩素,汉黄芩素,木蝴蝶素A,黄芩新素,5,2-二羟基二甲氧基黄酮(panicolin)即黄芩黄酮Ⅰ,粘毛黄芩素Ⅰ、Ⅱ、Ⅲ。 丽江黄芩根含黄芩素,汉黄芩素,白杨素,木蝴蝶素A,韧黄芩素Ⅱ,粘千周黄芩素Ⅰ。 同属植物甘肃黄芩根含甘肃黄芩素(rehderianin)Ⅰ,粘毛黄芩素Ⅲ,黄芩甙,汉黄芩素,黄芩素,木蝴蝶素A,甘肃芩甙元(ganhuangenin)。川黄芩根含黄芩甙,汉黄芩甙,黄芩素,粘毛黄芩素Ⅰ、Ⅱ,木蝴蝶素A和汉黄芩素。

除去杂质,置沸水中煮10分钟,取出,闷透,切薄片,干燥;或蒸半小时,取出,切薄片,干燥(注意避免曝晒)。本品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薄片,外表皮黄棕色至棕褐色,切面黄棕色或黄绿色,具放射状纹理。照上述[鉴别](1)、(2)项下试验,应显相同的结果;照上述[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测定,含黄芩苷(C21H18O11)不得少于8.0%

最新回答
淡定的胡萝卜
单纯的导师
2025-04-21 08:40:48

黄芩生于向阳草坡地、休荒地上,海拔60~1300(1700~2000)米。产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甘肃,陕西,山西,山东,四川等地,中国北方多数省区都可种植。俄罗斯东西伯利亚,蒙古,朝鲜,日本均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俄罗斯。

化学成分

黄芩根含黄酮类化合物:黄芩素(baicalein),黄芩新素(neobaicalein),即黄芩黄酮Ⅱ(skullcapflavoneⅡ),黄芩甙(baicalin),汉黄芩素(wogonin),汉黄芩甙(wogono-side),木蝴蝶素A(oroxylin,oroxylin A),7-甲氧基黄芩素(7-methoxbaic alein),黄芩黄酮(skullcapflavone)Ⅰ,二氢木蝴蝶素A(dihydrooroxylin A),白杨素(chrysin),2,5,8-三羟基-7-甲氧基黄酮(2,5,8-trihydroxy-7-methoxy-flavone),2,5,8-三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2,5,8-trihydroxy-6,7-dimethoxyflavone),4,5,7-三羟基-6-甲氧基黄烷酮(4,5,7-trhydroxy-6-methoxyflavanone),2,3,5,6,7-五羟基黄烷酮(2,3,5,6,7-pentahydroxyflavanone),汉黄芩素-5-β-D-葡萄糖甙(wogonin-5-β-D-glucoside),2-(3-羟基-4-甲氧基苯基)-乙基-1-O-α-L-鼠李糖基(1→3)-β-D(4-阿魏酰基)-葡萄糖〔2-(3-hydroxy-4-methoxyphenyl)ethyl-1-O-α-L-rhamnosyl(1→3)-β-D-(4-feruloyl)glucoside〕,白杨素-6-C-α-L-阿拉伯糖甙(chrysin-6-C-β-D-glucoside-8-C-β-L-arabinoside),白杨素-6-C-α-L-阿拉伯糖甙-8-C-β-D-葡萄糖甙(chrysin-6-C-α-L-arabi-noside-8-C-β-D-glucoside),(2S)-2,5,6,7-四羟基黄烷酮〔(2S)-25,6,7-terahydroxyflavanone〕,5,7,2,6-四羟基黄酮(5,7,2,6-tetrahydroxyflavone),5,8-二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5,8-dihydroxy-6,7-drimethoxyflavone),5,7,4-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5,7,4-trihydroxy-8-methoxyflavone),木蝴蝶素A-7-O-葡萄糖醛酸甙(oroxylinA-7-O-glucuronide),5,7,2-三羟基甲氧基黄酮(5,7,2-trihyroxy-6-methoxyflavone),5,2-二羟基-6,7,8-三甲氧基黄酮(5,2-dihydroxy-6,7,8-trimethoxyfla-vone),5-闳基-7,8-二甲氧基黄酮(5-hydroxy-7,8-dimethoxy-flavone),去甲汉黄芩素(norwogonin),二氢黄芩素(dihydro-baicalin),5,7,2-三羟基黄酮(5,7,2-trihydroxyflavone),5,7,2-三羟基-8,6-二甲氧基黄酮(5,7,2-trihydroxy-8,6-dimethoxyflavone),5,7,2,5-四羟基-8,6-二甲氧基黄酮即粘毛黄芩素Ⅲ(5,7,2,5-tetrahydroxy-8,6-dimethoxyflavone,vis-ciduiin Ⅲ,5,2,5-三羟基三甲氧基黄酮(5,2,5-trihy-droxy-6,7,8-trimethoxyflavone),黄芩素-7-O-β-D-吡喃葡萄糖甙(baicalein-7-O-β-D-glucopyranoside),5,7,2-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5,7,2-trhiyroxy-8-methoxyflavone),5,7,2,3-四羟基黄酮(5,7,2,3-trihydroxy-6-methoxyflavone),5,7,2,3-四闳基黄酮(5,7,2,3-tetrahydroxyflavone),3,5,7,2,5,6-五羟基黄酮(3,5,7,2,5,6-pentahydroxyflavone)即粘毛黄芩素Ⅰ(viscidulin Ⅰ),(2S)-7,2,6-三羟基-5-甲氧基黄烷酮〔(2S)-7,2,6-trihydroxy-5-methoxyflavanone〕,2,6,2,4-四羟基-6-甲氧基查尔酮(2,6,2,4-tetrahydroxy-6-methoxychalcone),5,7,2,5-四羟基黄酮(5,7,2,5-tetrahydroxyflavone),左旋圣草素(eriodictyol),半枝莲种素(rivularin)及粘毛黄芩素Ⅲ-2-O-β-D-吡喃葡萄糖甙(viscidulin Ⅲ-2-O-β-D-glucoplyranoside)等。另外还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及豆甾醇(stigmasterol)

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撤。 

缥缈的过客
包容的橘子
2025-04-21 08:40:48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黄芩素-7-甲醚

中文别名

黄岑素-7-甲醚5,6-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

英文名称

5,6-DIHYDROXY-7-METHOXYFLAVONE

英文别名

BAICALEIN-7-METHYL

ETHER7-O-Methylbaicalein5,6-dihydroxy-7-methoxy-2-phenyl-4H-1-benzopyran-4-one5,6-dihydroxy-7-methoxy-2-phenyl-4H-chromen-4-oneBAICALEIN

METHYL

ETHERNEGLETEIN5,6-dihydroxy-7-methoxy-2-phenyl-chromen-4-one

CAS号

29550-13-8

合成路线:

1.通过杨芽黄素合成黄芩素-7-甲醚,收率约3%;

2.通过杨芽黄素合成黄芩素-7-甲醚,收率约3%;

更多路线和参考文献可参考http://baike.molbase.cn/cidian/25353

魔幻的纸鹤
隐形的背包
2025-04-21 08:40:48
药物杜仲

【药 名】

杜仲

【拼 音】

DUZHONG

【杜仲提取物】

绿原酸 Chlorogenic acid CAS NO: 327-97-9

性状: 白色精细粉末

供货状况:80-100千克/月

附注: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的原料,可做作针剂、注射剂的原料

98% 绿原酸 生产企业: 艾特天然产物

绿原酸的理化性质

绿原酸半水合物为白色或微黄色针状结晶,在110℃时变为无水物,与稀盐酸共热产生咖啡酸,熔点208℃,比旋光度[α]D=35 2°(C=28)。绿原酸在25℃时水中溶解度约为4%,易溶于乙醇、丙酮、甲醇等极性溶剂,微溶于乙酸乙酯,难溶于三氯甲烷、乙醚、苯等亲脂性有机溶剂。绿原酸是由咖啡酸与奎尼酸形成的酯,其分子结构中有酯键、不饱和双键及多元酚三个不稳定部分。在从植物提取过程中,往往通过水解和分子内酯基迁移而发生异构化。由于绿原酸的特殊结构,决定了其可以利用乙醇、丙酮、甲醇等极性溶剂从植物中提取出来,但是由于绿原酸本身的不稳定性,提取时不能高温、强光及长时间加热。绿原酸的供试液放置于棕色瓶、冰箱(2℃)保存时最为稳定。

绿原酸由奎尼酸和咖啡酸缩合而成,根据咖啡酰在奎尼酸上的结合部位和数目不同,从理论上讲,单咖啡酰奎尼酸和二咖啡酰奎尼酸所组成的绿原酸异构体共有10种,分别为:1-咖啡酰奎尼酸、3-咖啡酰奎尼酸、4-咖啡酰奎尼酸、5-咖啡酰奎尼酸、1,3-二咖啡酰奎尼酸、1,5-二咖啡酰奎尼酸、1,6-二咖啡酰奎尼酸、3,4-二咖啡酰奎尼酸、3,5-二咖啡酰奎尼酸、4,5-二咖啡酰奎尼酸。但到目前为止,从植物中发现的绿原酸异构体有如下:绿原酸(3-咖啡酰奎尼酸)、隐绿原酸(Band510)(4-咖啡酰奎尼酸)、新绿原酸(5-咖啡酰奎尼酸)、异绿原酸A(4,5-二咖啡酰奎尼酸)、异绿原酸B(3,4-二咖啡酰奎尼酸)、异绿原酸C(3,5-二咖啡酰奎尼酸)、莱蓟素(1,3-二咖啡酰奎尼酸)。

【英文名】

Eucommia Bark

【来 源】

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树皮。

【功 效】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主 治】

治腰脊酸疼,肢体痿弱,遗精,滑精,五更泄泻,虚劳,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动不安,胎漏欲堕,胎水肿满,滑胎,高血压。

【性味归经】

甘微辛,温。①《本经》:“味辛,平。”②《别录》:“甘,温,无毒。”③《药性论》: “味苦。”

入肝、肾经。①王好古:“肝经气分。”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肾经。”③《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浸酒或入丸、散。

【用药忌宜】

阴虚火旺者慎服。①《本草经集注》:“恶蛇皮、元参。”②《本草经疏》:“肾虚火炽者不宜用。即用当与黄柏、知母同入。” ③《得配本草》:“内热、精血燥二者禁用。”

【药物配伍】

1、配牛膝,补肝肾及强筋骨之力增强,常用于治肝肾不足的腰腿疼痛及两足无力等症。 2、配续断,功能补肝肾,利腰膝,固冲任,常用于肝肾不足所致诸症。3、配补骨脂,温补肾阳力增,兼补脾、肝,既涩下元,又固冲任,常用于肾阳不足,下元虚冷之阳痿,腰膝冷痛及下元不固之滑精遗尿,亦可用于肝肾不足之腰膝酸软,胎动不安及脾肾阳虚泄泻等症。 4、配五加皮,既强壮筋骨又祛风湿,乃补泻兼施的药对,适宜治疗肝肾两虚,风湿侵入筋骨而致的腰腿痛,足膝酸痛,关节不利,两下肢无力等症。

【别 名】

思仙(《本经》)、木绵、思仲(《别录》)、檰(《本草图经》)、石思仙(《本草衍义补遗》)、丝连皮、丝楝树皮(《中药志》)、扯丝皮(《湖南药物志》)、丝棉皮(苏医《中草药手册》)

【处方名】

杜仲、川杜仲、汉杜仲、炒杜仲、盐杜仲、盐水炒杜仲、杜仲炭、焦杜仲、生杜仲等

处方中写杜仲指生杜仲,为原药材去杂质切丝生用入药者。

炒杜仲又名盐杜仲、盐水炒杜仲、炙杜仲、焦杜仲等。为净杜仲丝用盐水淋喷拌匀,待吸尽,再用文火炒至黄褐色入药者。引药走下,补肝肾、壮筋骨作用增强。

杜仲炭为净杜仲丝用武火炒至黑褐色,内里丝断,存性,然后取出,用清水淋洒灭尽火星,晒干入药者。偏于止血。

【商品名】

绵杜仲:又名厚杜仲。皮质厚,折断时白丝多而如棉者。质佳。

川杜仲:产于四川大巴山山脉及贵州娄山山脉者。品质最优,为地道药材。

汉杜仲:产于陕西、湖北,而集散于汉口者。品质亦佳。

均以皮厚、块整、干燥、无粗皮、断面白丝多、内表面黑褐色者为佳。

【动植物资源分布】

分布长江中游及南部各省,河南、陕西、甘肃等地均有栽培。药材主产于四川、陕西、湖北、河南、贵州、云南。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为了保护资源,一般采用局部剥皮法。在清明至夏至间,选取生长15~20年以上的植株,按药材规格大小,剥下树皮,刨去粗皮,晒干。置通风干燥处。

【拉丁名】

Cortex Eucommiae原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

【炮制方法】

1、杜仲:除去粗皮,洗净,润透,切成方块或丝条,晒干。2、盐杜仲:先用食盐加适量开水溶化,取杜仲块或丝条,使与盐水充分拌透吸收,然后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有焦斑为度,取出晾干。(每杜仲100斤,用食盐3斤)杜仲经炒制后,则杜仲胶被破坏,有效成分易于煎出。3、制炭:取杜仲块,置锅内用武火炒至黑色并断丝,但须存性,用盐水喷洒,取出,防止复燃,晾干即得,每杜仲块100公斤,用食盐3公斤,或取杜仲块,先用盐水拌匀吸尽后置锅中,用武火炒至黑色并断丝存性,用水喷灭火星,取出晾干。每杜仲块100 公斤,用食盐3公斤。①《雷公炮炙论》:“凡使杜仲,先须削去粗皮,用酥、蜜炙之。凡修事一斤,酥二两,蜜三两,二味相和令一处用。”②《本草述钩元》:“杜仲,用酒炒断丝。”

【考 证】

出自《神农本草经》。《本草图经》:“杜仲,江南人谓之檰,初生叶嫩时采食,谓之檰芽。花实苦涩,亦堪入药;木作屐,亦主益脚。”

【生药材鉴定】

干燥树皮,为平坦的板片状或卷片状,大小厚薄不一,一般厚约3~10毫米,长约40~ 100厘米。外表面灰棕色,粗糙,有不规则纵裂槽纹及斜方形横裂皮孔,有时可见淡灰色地衣斑。但商品多已削去部分糙皮,故外表面淡棕色,较平滑。内表面光滑,暗紫色。质脆易折断,断面有银白色丝状物相连,细密,略有伸缩性。气微,味稍苦,嚼之有胶状残余物。以皮厚而大,糙皮刮净,外面黄棕色,内面黑褐色而光,折断时白丝多者为佳。皮薄、断面丝少或皮厚带粗皮者质次。显微鉴定:老树皮横切面:落皮层较厚。韧皮部有断续的石细胞层约5-6条,每层厚约3列细胞,石细胞壁极厚;射线宽2-3列细胞;有不规则形的橡胶质团块散布,以近石细胞层处为多见。纵切面观橡胶质糸存在于橡胶细胞中。粉末:深灰棕色。①石细胞类长方形、类方形、类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直径32-80 μm,长至180μm,壁厚6-28μm,大多厚薄不匀,孔沟明显,有的胞腔含橡胶质团块。② 橡胶丝细长条状,稍弯曲或扭曲成团,表面显颗粒性。③木栓细胞表面观多角形,壁不均匀增厚,木化,纹孔细小,胞腔内常含橙红色物;断面观略呈长方形,壁一边薄,另一边厚,孔沟明显。另可见筛管分子、淀粉粒等。

【中药化学成分】

树皮含杜仲胶(Gutta-percha)6~10%,根皮约含10~12%,为易溶于乙醇,难溶于水的硬性树胶。此外,还含糖甙0.142毫克%、生物碱0.066毫克%、果胶6.5毫克%、脂肪2.9毫克%、树脂1.76毫克%、有机酸0.25毫克%、酮糖(水解前2.15毫克%、水解后3.5毫克%)、维生素C20.7毫克%、醛糖、绿原酸。种子所含脂肪油的脂肪酸组成为亚麻酸67.38%、亚油酸9.97%、油酸15.81%、硬脂酸2.15%、棕榈酸4.68%。果实含胶量可达27%,易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杜仲皮、叶含14种木脂素和木脂素甙(ligninoglycosides),与甙元联接的糖均为吡喃葡萄糖。其中二苯基四氢呋喃木脂素及其甙有松脂素双糖甙等,松脂素双糖甙(pinoresinol diglycoside)为杜仲降压的有效成分。从杜仲皮中还分到正二十九烷、正卅烷醇、白桦脂醇(betulin)、白桦脂酸、β-谷甾醇、熊果酸、香草酸。杜仲皮和叶还含有17种游离氨基酸以及锗、硒等15种微量元素。尚含环烯醚萜类成分,从杜仲皮、叶中分出10种环烯醚萜类(iridoids),有都桷子素葡萄糖甙(geniposide)、桃叶珊瑚甙(aucubin)、筋骨草甙(ajugoside)、杜仲甙(ulmoside)、玄参甙乙酸酯(harpagide acetate)及葡匐甙(reptoside)等,除杜仲甙类外,其余成分甙元均以β-甙链联接吡喃葡萄糖。杜仲甙类糖部分为异麦芽糖(isomaltose-葡萄糖-α-葡萄糖甙)。

【中文名】杜仲(《本经》)

【类 别】皮类

【异名】思仙(《本经》),木绵、思仲(《别录》),檰(《本草图经》),石思仙(《本草衍义补遗》),丝连皮、丝楝树皮(《中药志》),扯丝皮(《湖南药物志》),丝棉皮(苏医《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树皮。

【植物形态】杜仲

落叶乔木,高达20米。小枝光滑,黄褐色或较淡,具片状髓。皮、枝及叶均含胶质。单叶互生;椭圆形或卵形,长7~15厘米,宽3.5~6.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广楔形,边缘有锯齿,幼叶上面疏被柔毛,下面毛较密,老叶上面光滑,下面叶脉处疏被毛;叶柄长1~2厘米。花单性,雌雄异株,与叶同时开放,或先叶开放,生于一年生枝基部苞片的腋内,有花柄;无花被;雄花有雄蕊6~10枚;雌花有一裸露而延长的子房,子房1室,顶端有2叉状花柱。翅果卵状长椭圆形而扁,先端下凹,内有种子1粒。花期4~5月。果期9月。

生于山地林中或栽培。分布长江中游及南部各省,河南、陕西,甘肃等地均有栽培。

【生长习性】:喜阳光充足、温和湿润气候,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丘陵、平原均可种植,也可利用零星土地或四旁栽培。

本植物的嫩叶(檰芽)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为了保护资源,一般采用局部剥皮法。在清明至夏至间,选取生长15~20年以上的植株,按药材规格大小,剥下树皮,刨去粗皮,晒干。置通风干燥处。

【药材】干燥树皮,为平坦的板片状或卷片状,大小厚薄不一,一般厚约3~10毫米,长约40~100厘米。外表面灰棕色,粗糙,有不规则纵裂槽纹及斜方形横裂皮孔,有时可见淡灰色地衣斑。但商品多已削去部分糙皮,故外表面淡棕色,较平滑。内表面光滑,暗紫色。质脆易折断,断面有银白色丝状物相连,细密,略有伸缩性。气微,味稍苦,嚼之有胶状残余物。以皮厚而大,糙皮刮净,外面黄棕色,内面黑褐色而光,折断时白丝多者为佳。皮薄、断面丝少或皮厚带粗皮者质次。

主产于四川、陕西、湖北、河南、贵州、云南。此外,江西、甘肃、湖南、广西等地亦产。

【化学成分】树皮含杜仲胶6~10%,根皮约含10~12%,为易溶于乙醇,难溶于水的硬性树胶。此外,还含糖甙0.142毫克%、生物碱0.066毫克%、果胶6.5毫克%、脂肪2.9毫克%、树脂1.76毫克%、有机酸0.25毫克%、酮糖(水解前2.15毫克%、水解后3.5毫克%)、维生素C20.7毫克%、醛糖、绿原酸。

种子所含脂肪油的脂肪酸组成为亚麻酸67.38%、亚油酸9.97%、油酸15.81%、硬脂酸2.15%.棕榈酸4.68%。果实含胶量可达27%,易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

【药理作用】①降压作用

树皮的提取物及煎剂对动物有持久的降压作用。用其浸膏5毫升(生药1~2克)给麻醉犬静脉注射后产生显着的降压作用,可持续2~3小时,呈"快速耐受"现象。在3只肾型高血压狗,每天以煎剂5~8克/公斤灌胃,共4周,收缩压降低最多时只有8~22毫米汞柱(4~10%),因此疗效不够满意。杜仲的炮制与剂型对降压作用有一定影响,煎剂作用强于酊剂,炒杜仲的降压作用较生杜仲为大。杜仲对猫有降压作用,但持续较短,"快速耐受"现象不显著。对胆甾醇动脉硬化家兔之降压作用较对正常家兔更为显著,但亦能产生"快速耐受"。至于降压原理,因尚未确定有效成分,故属于初步性质,已证明急性降压与迷走神经无大关系,亦不受阿托品之影响。对离体兔心,杜仲小量时先兴奋,后略呈抑制;也有报告其对心脏的抑制作用与其pH有关(pH在4~5之间),经调整后,对大鼠与家兔离体心脏皆呈兴奋作用。杜仲对正常兔耳血管有直接扩张作用,但同样浓度却使实验性胆甾醇动脉硬化兔耳血管呈收缩作用,对正常家兔的冠状血管与肾血管在低浓度时多呈扩张作用,高浓度时则相反,对动脉硬化家兔的冠状血管在低浓度时亦呈收缩作用。因其降压与心及血管的直接关系不大,故推论其为中枢性者。

②利尿作用

杜仲的各种制剂对麻醉犬均有利尿作用,且无"快速耐受"现象。对正常大鼠、小鼠亦有利尿作用。杜仲中含钾0.4%,故推论利尿可能与钾有关。

③其他作用

临床使用杜仲浸剂,能使高血压患者血压有所降低,并改善头晕、失眠等症状,大剂量(20~25克/公斤/日)杜仲煎剂给狗灌胃,能使其安静、贪睡,不易接受外界刺激。大剂量对小鼠亦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杜仲对大鼠和兔的离体子宫,均能抑制脑垂体后叶所引起的兴奋作用,而使子宫松弛,但对猫的离体子宫反呈兴奋作用。曾有人报告杜仲煎剂在试管中对结核杆菌有某些抑制作用。其醇浸剂似能减少大鼠肠道中胆甾醇的吸收。

【炮制】杜仲:除去粗皮,洗净,润透,切成方块或丝条,晒干。盐杜仲:先用食盐加适量开水溶化,取杜仲块或丝条,使与盐水充分拌透吸收,然后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有焦斑为度,取出晾干。(每杜仲100斤,用食盐3斤)杜仲经炒制后,则杜仲胶被破坏,有效成分易于煎出。

①《雷公炮炙论》:"凡使杜仲,先须削去粗皮。用酥、蜜炙之。凡修事一斤,酥二两,蜜三两,二味相和令一处用。"

②《本草述钩元》:"杜仲,用酒炒断丝。"

【性味】甘微辛,温。

①《本经》:"味辛,平。"

②《别录》:"甘,温,无毒。"

③《药性论》:"味苦。"

【归经】入肝、肾经。

①王好古:"肝经气分。"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肾经。"

③《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经。"

【功用主治】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漏欲堕,胎动不安,高血压。

①《本经》:"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

②《别录》:"主脚中酸痛,不欲践地。"

③《药性论》:"治肾冷臀腰痛,腰病人虚而身强直,风也。腰不利加而用之。"

④《日华子本草》:"治肾劳,腰脊挛。入药炙用。"

⑤王好古:"润肝燥,补肝经风虚。"

⑥《本草正》:"止小水梦遗,暖子宫,安胎气。"

⑦《玉楸药解》:"益肝肾,养筋骨,去关节湿淫。治腰膝酸痛,腿足拘挛。"

⑧《本草再新》:"充筋力,强阳道。"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浸酒或入丸、散。

【宜忌】阴虚火旺者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恶蛇皮、元参。"

②《本草经疏》:"肾虚火炽者不宜用。即用当与黄柏、知母同入。"

③《得配本草》:"内热。精血燥二者禁用。"

【选方】①治腰痛:杜仲一斤,五味子半升。二物切,分十四剂,每夜取一剂,以水一升,浸至五更,煎三分减一,滤取汁,以羊肾三、四枚,切下之,再煮三、五沸,如作羹法,空服顿服。用盐、醋和之亦得。(《箧中方》)

②治腰痛:川木香一钱,八角茴香三钱,杜仲(炒去丝)三钱。水一钟,酒半钟,煎服,渣再煎。(《活人心统》思仙散)

③治卒腰痛不可忍:杜仲二两(去粗皮,炙微黄,锉),丹参二两,芎藭一两半,桂心一两,细辛三分。上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次入酒二分,更煎三、两沸,每于食前温服。(《圣惠方》杜仲散)

④治中风筋脉挛急,腰膝无力:杜仲(去粗皮,炙,锉)一两半,芎藭一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上三味,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二盏,入生姜一枣大,拍碎,煎至一盏,去滓,空心温服。如人行五里再服,汗出慎外风。(《圣济总录》杜仲饮)

⑤治小便余沥,阴下湿痒:川杜仲四两,小茴香二两(俱盐、酒浸炒),车前子一两五钱,山茱萸肉三两(俱炒)。共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早服五钱,白汤下。(《本草汇言》)

⑥治妇人胞胎不安:杜仲不计多少,去粗皮细锉,瓦上焙干,捣罗为末,煮枣肉糊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嚼烂,糯米汤下。(《圣济总录》杜仲丸)

⑦治频惯堕胎或三、四月即堕者:于两月前,以杜仲八两(糯米煎汤,浸透,炒去丝),续断二两(酒浸,焙干;为末),以山药五,六两为末,作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饮下。(《简便单方》)

⑧治高血压:一杜仲、夏枯草各五钱,红牛膝三钱,水芹菜三两,鱼鳅串一两。煨水服,一日三次。(《贵州草药》)二杜仲、黄芩、夏枯草各五钱。水煎服。(《陕西中草药》)

【临床应用】①治疗高血压病

以10%杜仲酊每次30滴,日服3次。共治119例,经1~23个月的观察,疗效满意者51例(42.8%),平均治疗9.1个月;稍进步者15例(12.6%);无效者53例(44.6%)。未发现不良反应。另有以5%杜仲酊每次5毫升,日服3次,治疗124例,对早期高血压病的疗效较好,在治疗1个半月内有4例血压降至正常;对重症高血压则不能遏制其发展。有人认为杜仲对自觉症状的改善较其它药物显著。曾用杜仲、利血平、利血平合并肼苯哒嗪三组进行疗效对照,结果降压效果以杜仲最差,有效率为50%,其它两组分别为90%、95%;但自觉症状的减轻则以杜仲为最佳,占82.5%,其它两组分别为65.1%:61.3%。实验观察证明,炒杜仲的降压作用比生杜仲的降压作用大,醇浸液比水煎液的降压作用小。

②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

用杜仲1.5两,猪脚1只;加水适量,文火熬4小时,取药汁每日2次分服;次日将药渣另加猪脚1只再行煎服,隔日1剂,共服10剂。治疗1例病史二年的患儿,用过中、西医及新医疗法均无效,经用上方,同时进行肌肉按摩及功能训练,1周后,肌力开始有进步,可独立行走30米;2周后能独立行走200米,步态较稳,肌力显著进步;第3周已能独立行走600米,步态稳健有力。

杜仲低效林改造技术

近些年来,各地营造了大面积杜仲林,但由于生产上重栽轻管,忽视质量,管理粗放,形成了一些低产低效林,严重地影响了杜仲的生产发展。为提高经营效益和产品的经济价值,现将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低效林改造技术介绍如下。

一、形成杜仲低效林的主导因素

1.立地条件不适。杜仲属深根性树种,其生长发育要求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而生产上为讲求规模、集中成片,致使一糠滞敛泷。

2.种苗质量差。生产上长期采用实生繁殖,苗木品种、质量良莠不齐,株间差异明显,栽后生长势失衡,林相不整齐,影响单位面积的产量和产品的质量。

3.经营管理粗放。定植前土壤未能按要求深翻,定植后又没有适时进行扩穴,致使林木根系生长不良,甚至不少地方栽后不进行除草松土,林内杂草丛生,光照恶化,造成杜仲幼林生长发育不良。加之多数地方杜仲栽植后,未能进行必要的整形修剪,任其自然生长,造成植株主干低矮、弯曲,叶片小而色淡,新梢生长量小,生长势衰弱。

4.栽植密度不当。部分地方造林时不顾客观实际,盲目提倡密植,而当树冠郁闭时又不及时进行疏株、间伐,造成林内通风透光不良,病虫害严重发生。

5.病虫害防治不力。特别是对剥皮后因机械和操作时造成损伤而发生的烂皮病,不能及时或不知道如何防治,造成整株和片林死亡或树势早衰。

二、杜仲低效林改造技术

低效林虽多数是由某一个单项因素或少数因子造成的,但其改造必须采用综合配套技术,从加强土肥水管理、复壮树势入手。

1.深翻土壤,增施肥水。对于土层较薄,土质贫瘠或粘质的低效林地,采取深翻土壤、改善土壤结构和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等措施。幼龄树采用全园深翻或扩穴深翻,成年树为避免过多的伤及根系,采用隔行或隔株深翻,对深翻时伤及的少量根系,应将断根剪平,以利愈合,促发新根。深翻时间以秋、冬季进行为好,这时地上部分生长缓慢,养分开始积累,地下部分正值根系生长高峰,伤根易愈合。对不进行深翻的林地要注意除草砍灌,每年2~3次,为林木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在深翻改土的同时,结合增施有机肥效果更明显,既提高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又满足了杜仲生长发育对肥水的需要。幼龄树根系少,宜采用环状沟施或条沟施肥;密植园或壮龄树,采用全园撒施和放射沟施肥,以提高施肥效果。

2.疏株移栽,间伐利用。合理的密度,应根据立地条件、经营目的、经营方式和经营水平而定。一般认为,土壤肥沃、地势平坦的山地、丘陵、栽植密度宜稀,反之可适当密些。如培育高大粗壮的树干,收获质量好的药用树皮、胶用种子和木材,密度宜稀,株行距为3米×4米,4米×4米;培育小径材,短期内间伐或皆伐的,株行距为1.5米×2米,2米×2米,2米×3米;如获取大量树叶和树皮,实行矮林作业,培育成丛状灌木,株行距为1.5米×1.5米,1.5米×2米。对初植密度过大的林分,达到第一个经营周期时,要进行间伐或疏株移栽,以调节林分的整体结构。间伐时间在当年秋季或次年4~5月份,疏株移栽时间在林木休眠期进行。

3.平茬更新,去弯接干换冠。对树干低矮、弯曲,严重损伤或长势衰的植株,在每年5月上、中旬,从幼树根基距地面5厘米处,用锯或利剪截去植株,待根基长出萌条长15~20厘米时,选留一根生长健壮的萌条培育成新的植株,其余全部除掉,这种复壮改造的方法叫“平茬更新”或“平茬换干”。如幼树下部树干粗壮而端直,上部弯曲或树冠偏斜,可林截口处选留一根通直与主风方向一致、生长健壮的萌条,以延伸树干和培育新树冠,这种改造的方法叫“去弯接干换冠”。

4.整形修剪。对密度过大,严重郁闭的低产林,在移栽或间伐后保留下来的植株树冠发育不良时,可将侧枝全部剪除,顶梢截去,截留高度一般为4~5米,让其萌发新的枝条,选留一根健壮枝条培育成新的植株。对放任生长、枝叶过于密集、通风透光不良的,应适当疏去竞争枝、徒长枝、轮生枝、重叠枝、病虫枝和过密大枝等,以改善树体的通风透光条件。但每次疏剪量不宜过大,不宜超过总体生长量的20%,否则会削弱树势。对生长状况不良的实生树,可在加强土肥水管理的基础上,改换良种,以提高杜仲的经济效益。

5.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防止病虫害大发展。主要是苗期的立枯病、成年植株的叶枯病和蛀食树干木质部的豹纹木蠹蛾、食叶害虫刺蛾等。同时要做好树体保护,防治剥面烂皮病,注意避免受机械损伤,预防剥面受人为和雨水污染;当烂皮病发生后,用500倍退菌特或多菌灵喷洒病斑;在撤除包裹纸后,及时向剥面喷洒贵州林科所生产的P751菌液,不仅能有效地预防烂皮病,还可促进新皮再生。(源自:中国林业网)

安徽省水彩画协会副秘书长

1956年中国安徽省合肥市出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中国水彩画家协会会员及安徽省水彩画协会副秘书长。

1979 中国安徽艺术学校毕业 1998 中国安徽教育学院毕业 1990-1992 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插班进修

展览/获奖

1986 《足月与摇篮》—中国首届水彩水粉画展

1989 《未开的日头》—中国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铜牌奖

《青枣》—中国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好日头》—杭州中国水彩画大展佳作奖

1990 《远声悠悠》—中国首届油画精品大赛优秀奖

《晴雨》—杭州中国水彩画大展

1991 《似水流年》—杭州中国水彩画大展

1993 《门铃的故事》及《火热》—博雅全国油画大赛优秀奖

《春江水暖》—杭州中国水彩画大展

《一方水土》—首届中国油画双年展

《无声的停泊》—第一届中国风景油画展

1994 安徽省首届徐悲鸿教育基金会美术最高奖

《凝泞洋》—中国第二届油画展香港拾叁艺廊杜仲油画展

1995 《理性之间》及《门铃的故事》等—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十届新人新作展

1997 《经幡猎猎》—安徽省油画展铜牌奖

1998 《圣洁与风情》—中国文化部全国每八届[群星奖]政府大奖铜牌

《黑云彩白云彩》—安徽省青年美展优秀奖

1999 《圣灵的光》—中国当代青年画画展银牌奖

《盘羊与月亮》—中国建国五十周年安徽省美展三等奖

发表

《杜仲油画选》、《中国第七届全国美术展览获奖作品集》、《中国当代水彩水粉画选》、《中国现代水彩画选》、《中国油画》、《美术》、《江苏画刊》等等。

苹果导师
妩媚的唇膏
2025-04-21 08:40:48

硼砂可用作清洁剂、化妆品、杀虫剂,也可用于配置缓冲溶液和制取其他硼化合物等。硼砂毒性较高,世界各国多禁用为食品添加物。人体若摄入过多的硼,会引发多脏器的蓄积性中毒。

硼砂在常温条件下为白色或无色结晶体或粉末,用于玻璃生产,可增强玻璃对紫外线的透射率,提高玻璃的透明度及耐热性能。在搪瓷制品中,硼砂可使瓷釉不易脱落具有光泽。

硼砂具有防腐作用,可应用于消炎、消毒的医药领域,曾有报道,不法商贩利用该特点将硼砂涂抹于猪肉表面来“保鲜”。硼砂还可以应用于黏合剂、化妆品、洗涤用品的生产,也应用于冶金、机械制造、造纸、化工和纺织等生产领域。

扩展资料:

硼砂的危害:

过去人们很喜欢包粽子时放一点硼砂泡泡糯米,炸油条也会下一点硼砂,说是做出来的粽子和油条好吃,大概是40年前,因为发现硼砂能致癌,所以国家就下令禁止硼砂作食物用途,在食物中放硼砂是违法的。

中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明令禁止硼砂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有研究报道认为,硼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但是含量过低、过高都会产生损害效应。

在食品中添加硼砂,有可能对人体产生累积性损害。有研究者认为,长期过量摄入硼,对人体生殖、发育和内分泌系统有毒性影响。短时间摄入大剂量硼,可能导致急性中毒,轻者引起头晕、头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体重减轻等症状;严重者出现呕吐、腹泻、休克、昏迷等中毒表现。

硼中毒者的病理检查可见胃、肾脏、肝脏、脑和皮肤出现非特异性病变,主要有肝脏充血、脂肪变性、肝细胞混浊肿胀;肾呈弥漫性水肿,肾小球和肾小管均有损害;脑和肺出现水肿。 因硼砂有较高毒性,世界各国普遍禁止将其添加于食品中。

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明令禁止硼砂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不法生产者和商贩在食品中添加硼砂, 仅仅是为了增加食品的韧性、脆度口感,或延长保存期限,其代价是损害了消费者的健康权益。因此,硼砂决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硼砂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网-沙琪玛为何禁加硼砂?可对人体产生累积性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