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乙酸的配制 如何配置过氧乙酸
1、3%过氧乙酸配制方法:在5L三角烧瓶中,把2250g醋酸酐,在水浴上温热至35~40℃。换用25~30℃水浴,在搅拌下在1h内滴入过氧化氢(35%~30%)500g,维持温度在40℃以下。在室温放置过夜,所得溶液中含过氧乙酸6%~9%。
2、若需要浓过氧乙酸溶液,可用下法制备:在10g冰醋酸和0.11mL浓硫酸的混合液中,边搅拌边加入9.1g90%过氧化氢,温度维持在22~23℃。放置4h后,过氧乙酸含量可达44%;12~15h后达46%。
3、过氧乙酸,分子式为C2H4O3。主要用作纸张、石蜡、木材、织物、油脂、淀粉的漂白剂。医药工业用作饮水、食品和防止传染病的消毒剂。有机工业用作制造环氧丙烷、甘油、己内酰胺的氧化剂和环氧化剂。塑料工业用于制造环氧树脂和增塑剂。分析化学中用作化学试剂。此外,还可用作防腐剂等。
3%过氧乙酸配制方法:
在5L三角烧瓶中,把2250g醋酸酐,在水浴上温热至35~40℃。换用25~30℃水浴,在搅拌下在1h内滴入过氧化氢(35%~30%)500g,维持温度在40℃以下。在室温放置过夜,所得溶液中含过氧乙酸6%~9%。
化学性质:
氧化性:过氧乙酸消毒液具备的强氧化性使细菌、真菌等死亡从而具有消毒功能,属于灭菌剂
易燃性:完全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超过45%的浓度易引起爆炸
易分解:可分解为乙酸、氧气
主要用途:
为加强公共场所和家庭消毒,切断传播途径,避免交叉感染,国家质检总局参照卫生部疾病控制司2003年4月2日颁布的《各种污染对象的常用消毒方法(试行)》,制定了《过氧乙酸消毒液安全使用指南》,供广大人民群众在使用过氧乙酸消毒液进行消毒时参考:
对地面、墙壁、门窗消毒将浓度为0.2%~0.5%的过氧乙酸溶液装入喷雾器中喷雾消毒。泥土墙吸液量为50毫升/平方米~300毫升/平方米,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为100毫升/平方米。对上述各种墙壁的喷洒消毒剂溶液不宜超过其吸液量。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过氧乙酸消毒液
⑴配合型
取555ml(约582g)99%的冰醋酸与98%浓硫酸22g混合成A剂,在搅拌情况下,以适当速度加入30%的过氧化氢溶液500ml(含H2O2约165g)(B剂),反应4h并放置24小时左右。
制得浓度约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用水稀释至0.1~0.5%即可用于日常消毒。如果用乙醇稀释,使其含乙醇20%,可增强杀菌效果,并且可以防冻,适于摄氏零度以下使用。
⑵混合型
将冰醋酸与浓硫酸、过氧化氢溶液按上述比例混合,为防止过氧乙酸的分解,通常加入稳定剂8-羟基喹啉(含量在0.1~0.3%),使其分解率不超过20%,常温下可存放180天。
1.过氧乙酸消毒液的优点是易溶于水,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同时也有较强的杀菌能力,并且它的分解产物不会对人或环境造成影响。
2.它的缺点是在未稀释状态下会散发出刺激性气味,且性质不太稳定。
过氧乙酸是一种高效消毒剂,过氧乙酸的气体和溶液都有很强的杀菌能力。 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细菌孢子、真菌、藻类和病毒,也能破坏细菌毒素。 其杀菌作用比双氧水强,杀芽胞作用迅速。
低浓度过氧乙酸消毒液及其气雾剂可用于消毒橡胶制品、棉纺织品、水果蔬菜及皮肤等。
高浓度的氧乙酸消毒液具有强腐蚀性、刺激性,使用时谨防溅到眼内,皮肤上。如不慎溅到应立即用水冲洗。
⑴配合型
取555ml(约582g)99%的冰醋酸与98%浓硫酸22g混合成A剂,在搅拌情况下,以适当速度加入30%的过氧化氢溶液500ml(含H2O2约165g)(B剂),反应4h并放置24小时左右。
制得浓度约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用水稀释至0.1~0.5%即可用于日常消毒。如果用乙醇稀释,使其含乙醇20%,可增强杀菌效果,并且可以防冻,适于摄氏零度以下使用。
⑵混合型
将冰醋酸与浓硫酸、过氧化氢溶液按上述比例混合,为防止过氧乙酸的分解,通常加入稳定剂8-羟基喹啉(含量在0.1~0.3%),使其分解率不超过20%,常温下可存放180天。
扩展资料:贮存方法
1、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有冷藏装置、通风良好、散热良好的不燃结构的库房内。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避免光照。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还原剂、碱类、金属盐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施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
2、用聚乙烯听外用木箱包装。贮存于阴凉、通风良好的不燃材料结构的低温库房。避免受热,防止阳光直射。与其他物品及金属隔离贮运。严防产生电火花等情况。大量储存须装置自动喷水设施。
X=8002.8克
水的体积:8002.8克/1克/毫升=8002.8毫升
过氧乙酸与水的配制比为:
200:8002.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