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酚钠与亚硫酸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还是亚硫酸钠??why?????
苯酚pKa 9.95
所谓亚硫酸并不存在
SO2 + H2O ⇌ HSO3− + H+ (Ka = 1.54 × 10−2 dm3 mol−1,pKa = 1.81)
HSO3− pKa 6.97
亚硫酸氢根酸性足够与苯酚钠反应,所以先生成亚硫酸钠,亚硫酸过量后生成亚硫酸氢钠,这与碳酸不同
你好!首先,这个反应与苯酚和碳酸反应类似,属于强酸制弱酸,但生成亚硫酸钠或亚硫酸氢钠却与过量少量无关(详见苯酚那章章(报纸)我们学的是报纸)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中强酸),再来看苯酚钠通入二氧化碳,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必修五书上也有这个反应)同理可知:亚硫酸和苯酚钠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不懂请问,请采纳,谢谢!
苯酚的酸性强于NaHCO3的酸性,所以能反应。C6H5OH+Na2CO3---C6H5ONa+NaHCO3
而苯酚的酸性弱于NaHSO3的酸性,所以不反应。
苯的磺化反应
C6H5SO3H + Na2SO3 ==== C6H5SO3Na 苯磺酸钠 + SO2 + H2O
这一步反应仅仅为了中和苯磺酸 如果加入氢氧化钠 就会产生杂质 生成苯酚钠
C6H5SO3Na 苯磺酸钠 + 2 NaOH ==== C6H5ONa + NaHSO3
此部反应原理 : 类似于脱羧反应 ,苯磺酸钠和氢氧化钠共融的时候 脱去磺酸基 氢氧化钠中的 ONa 连接在 C6H5上 形成苯酚钠 C6H5ONa 另外的部分变成亚硫酸氢钠 NaHSO3 这一步实际是 H-SO2-ONa 结构的不稳定 发生电子重排 变成了 NaO-SO-OH
最后一步 把苯酚钠变成苯酚 加入强酸即可 通入二氧化碳也可以
酚是羟基与芳香环直接相连形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苯酚(Phenol,C6H5OH,相对分子质量94) 是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针状晶体,有毒,是生产某些树脂、杀菌剂、防腐剂以及药物(如阿司匹林)的重要原料。也可用于消毒外科器械和排泄物的处理, 皮肤杀菌、止痒及中耳炎。熔点43℃,常温下微溶于水(溶解度是9.3g/100gH2O),易溶于乙醇、二乙醚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跟水以任意比例互溶。苯酚有腐蚀性,接触后会使局部蛋白质变性,其溶液沾到皮肤上可用酒精洗涤。小部分苯酚暴露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为醌而呈粉红色。
苯酚分子由一个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构成。由于苯环的稳定性,这样的结构几乎不会转化为酮式结构。苯酚共振结构如右上图。酚羟基的氧原子采用sp杂化,提供1对孤电子与苯环的6个碳原子共同形成离域键。大π键加强了烯醇的酸性,羟基的推电子效应又加强了羟基中的单键的极性,因此苯酚中羟基的氢可以电离出来,电离出氢离子和苯酚根离子,所以,苯酚显示了一定程度的酸性,俗称石炭酸。如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毫升无水乙醚,取黄豆粒大小的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放入乙醚中,可以看到钠不与乙醚发生反应。然后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苯酚,振荡,这时可观察到钠在试管中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气体,生成了易溶于水的苯酚钠。
苯酚属于酚类物质,羟基受了苯环的影响,增大了活动性,羟基里的氢原子能电离出来,有弱酸性,能与碱反应,生成苯酚盐。但苯酚的酸性是很弱的(在水溶液中只能电离出极少量的氢离子和苯酚根离子),比碳酸还要弱,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或者使BTB试液变黄。当把苯酚盐溶液通入二氧化碳时,溶液会变浑浊,生成碳酸的酸式盐和苯酚。
苯酚由于结构中有苯环,可以在环上发生类似苯的亲电取代反应,如硝化、卤代等:对比苯的相应反应可以发现,苯酚分子中苯环上的取代比苯容易得多。这是因为羟基有给电子效应,使苯环电子云密度增加。如在澄清的苯酚溶液中滴入过量的液态溴或溴水,很快就有白色沉淀三溴苯酚生成。这个反应不需要用催化剂,苯酚分子里苯环上被取代的氢原子一下子就是三个(苯与液态溴要在催化剂铁屑的作用下才能发生反应,反应中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溴取代)。值得注意的是,苯酚的亲电取代总是发生在羟基的邻位和对位。这是羟基等给电子基团的共性。苯酚遇氯化铁、硫酸铁等铁盐的溶液显紫色,原因是苯酚根离子与铁离子形成了有颜色的配合物。
苯酚钠可以由苯酚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制得,当苯酚钠和硫酸反应时,会生成硫酸钠和苯酚,所以苯酚钠要和硫酸完全反应,则:
C6H5ONa+H2SO4=C6H5OH↓+Na2SO4
116/4.5=98/x
441=116x
x=3.8
3.8÷0.75=5.1t。
答:需要百分之七十五的浓硫酸5.1吨。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SO2+ H2O + 2C6H5ONa ==== 2C6H5OH + Na2SO3
(强酸)(弱酸)
满意请采纳,谢谢
欢迎追问
苯酚的Ka小于H2SO3的Ka2,所以苯酚钠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苯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