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乙酸甲酯的产品用途
用途一:用作医药的中间体,也是农药乐果的原料
用途二:用作溶剂,也用于有机合成
用途三:氯乙酸甲酯在农药上主要用于合成杀虫剂乐果、氧乐果的中间体硫磷酯、氧硫磷酯及氯乙酰甲胺,此外,作为一种有机合成原料,也用于医药、粘接剂、表面活性剂的制备,还可用作溶剂。
用途四:氯乙酸甲酯用于生产有机磷杀虫剂乐果、化学合成法鱼肝油(维生素甲丁)、维生素B6、磺胺类药物磺胺邻二甲氧嘧啶。也可用作溶剂、粘合剂和表面活性剂类产品的原料。氯乙酸与乙醇、丁醇用相仿的工艺过程酯化,可获得相应的氯乙酸酯。该工艺可安排在连续化装置中进行,在100-190℃条件下,将氯乙酸和醇连续加入反应器,生成的氯乙酸酯和水连续从反应系统中移出,不需采用催化剂和共沸溶剂,可获得较高收率。氯乙酸乙酯主要用作溶剂,也是药物5-氟脲嘧啶等有机合成用的中间体;氯乙酸丁酯用于生产增塑剂丁基酞酰甘醇酸丁酯等。
氯代乙酸甲酯和硫化钠生成了含有硫醚结构的化合物;与甲醇反应,氯原子被甲氧基所取代。(1)2 Cl-CH2-CO-O-CH3 + Na2S → CH3-O-CO-CH2-S-CH2-CO-O-CH3 + 2 NaCl(2)Cl-CH2-CO-O-CH3 + CH3-OH → CH3-O-CH2-CO-O-CH3 + HCl在反应中,S2-和CH3OH都作为亲核试剂,对ClCH2COOCH3的亲电部分(中间的CH2的碳,由于Cl的吸引产生正电性)进行了进攻,氯离子作为离去基团离去。两个反应都属于SN2双分子亲核取代。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对身体有害。对眼睛、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性作用。吸入后可因喉、支气管的痉挛、水肿、化学性肺炎、肺水肿而致死。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呕吐。 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受热、接触酸或酸雾放出剧毒的烟雾。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现场备有冲洗眼及皮肤的设备。工作毕,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雾状水驱散蒸气。
氯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属于卤族之一。氯气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气体,化学性质十分活泼,具有毒性。氯以化合态的形式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当中,对人体的生理活动也有重要意义。氯气,化学式为Cl₂。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气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易压缩经压缩可液化为金黄色液态氯,是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用作强氧化剂与氯化剂。氯混合5%(体积)以上氢气时有爆炸危险。氯气具有毒性,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并溶解在黏膜所含的水分里,会对上呼吸道黏膜造成损害。氯能与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取代或加成反应生成多种氯化物。氯气能与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生成多种氯化物。氯气在早期作为造纸、纺织工业的漂白剂。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它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并溶解在黏膜所含的水分里,生成次氯酸和盐酸,对上呼吸道黏膜造成有害的影响:次氯酸使组织受到强烈的氧化;盐酸刺激黏膜发生炎性肿胀,使呼吸道黏膜浮肿,大量分泌黏液,造成呼吸困难,所以氯气中毒的明显症状是发生剧烈的咳嗽。症状重时,会发生肺水肿,使循环作用困难而致死亡。由食道进入人体的氯气会使人恶心、呕吐、胸口疼痛和腹泻。1L空气中最多可允许含氯气0.001毫克,超过这个量就会引起人体中毒。
氯乙酸甲酯 ClCH2COOCH3
发生酯交换反应:
ClCH2CH2OH + ClCH2COOCH3 = ClCH2COOCH2CH2Cl
氯醇中的 2-氯乙氧基 取代酯中的 甲氧基,得到新产物。
(貌似,有些不确定)
经路标网统计,注册二氯乙酸甲酯的商标达3件。
注册时怎样选择其他小项类:
1.选择注册(偏苯三酸酐(偏酐),群组号:0102)类别的商标有3件,注册占比率达100%
2.选择注册(氯乙酸甲酯,群组号:0102)类别的商标有3件,注册占比率达100%
3.选择注册(酯,群组号:0102)类别的商标有3件,注册占比率达100%
4.选择注册(三羟甲基丙烷,群组号:0102)类别的商标有2件,注册占比率达66.67%
5.选择注册(氯乙酸,群组号:0102)类别的商标有2件,注册占比率达66.67%
6.选择注册(碱,群组号:0102)类别的商标有2件,注册占比率达66.67%
7.选择注册(酐,群组号:0102)类别的商标有2件,注册占比率达66.67%
8.选择注册(酸,群组号:0102)类别的商标有2件,注册占比率达66.67%
9.选择注册(醋酸乙酯,群组号:0102)类别的商标有2件,注册占比率达66.67%
10.选择注册(1,1,2,2-四溴乙烷,群组号:0102)类别的商标有1件,注册占比率达33.33%
氯乙酸甲酯有机溶剂存在下,
通入氨气反应, 得到O,O-
二甲基硫代磷酸铵(简称硫...氯仿为溶剂加入一甲胺水溶液,反应生成氧 乐果。合成氧乐果
C5H12NO4PS,分子量213.10。纯品为无色至
淡黄色、透明无臭液体,沸点约135℃,蒸馏
分解。沸点100~110℃/133.3MPa。蒸气压:
20℃为3.33MPa,30℃为9.33MPa,40℃为
0.27Pa。相对密度(d420)1.32,折光率(nD20)
1.4982。易溶于水、丙酮、乙醇、氯仿、正
丁醇及许多烃类,微溶于乙醚,不溶于石油
醚。在中性及偏酸性介质中较稳定,遇碱易
分解,其水溶液不能久贮,分解很快。大白
鼠急性经口LD5030~60mg/kg。
采用后胺解法生产,即一甲胺与O,O-二
甲基-S-硫赶磷酸酯反应制得。在氯乙酸甲酯
为溶剂的情况下,三氯化磷与甲醇反应,生
成亚磷酸二甲酯亚磷酸二甲酯和硫黄粉在
氯乙酸甲酯有机溶剂存在下,通入氨气反应,
得到O,O-二甲基硫代磷酸铵(简称硫磷铵
盐)硫磷酯在过量的氯乙酸甲酯存在下反
应,生成氧硫磷酯和氯化铵精氧硫磷酯以
氯仿为溶剂加入一甲胺水溶液,反应生成氧
乐果。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口器害虫,对咀嚼
口器害虫也有效。主要用于棉花、小麦、果
树、蔬菜等作物,防治各种蚜虫、红蜘蛛等,
用于水稻防治水稻飞虱、蓟马、叶蝉、稻纵
卷叶螟等。
氰乙酸甲酯的合成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氯乙酸先和氰化钠反应,生成的氰乙酸再与甲醇酯化得到;二是氯乙酸先与甲醇酯化,再与氰化钠反应生成;三是氰乙酸乙酯与甲醇发生酯交换得到。下面主要简述第二种合成方法:
1.氯乙酸与甲醇酯化法 将氯乙酸和甲醇进行酯化反应,生成氯乙酸甲酯。经精馏后制得氯乙酸甲酯精制品,与氰化钠进行氰化反应制得粗品,然后经过滤、常压蒸馏、减压精馏得氰乙酸甲酯成品。
2.氰乙酸与甲醇酯化法 将氰乙酸、甲醇、硫酸加入反应器中,加热回流3h,降温至10℃,加碳酸钠溶液中和,在132-136℃温度和2.133kPa下蒸馏,即得氰乙酸甲酯成品。
精制方法:用碳酸钾或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分馏。
3.氰乙醇甲酯合成 在装有电动搅拌、温度计和滴液漏斗的250mL三口瓶中,加入55g氰化钠、55mL甲醇及少量相转移催化剂季铵盐,搅拌,加热至55℃时开始滴加自制的氯乙酸甲酯100g,15min滴完,保温反应3h,反应液经过滤后,先常压蒸馏蒸出溶剂甲醇,再减压蒸馏,收集88~90℃/2.666kPa的馏分,即为产品氰乙酸甲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