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依据11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划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11G10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划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11一塌糊涂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三本最新图集编写,内容包括平法钢筋计算基础知识、框架柱钢筋计算、剪力墙钢筋计算、梁构件钢筋计算、板构件钢筋计算、板式楼梯钢筋计算、独立基础钢筋计算、条形基础钢筋计算及筏形基础钢筋计算。 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实用性强,注重对"平法"制图规则的阐述,并且通过实例精解解读"平法",以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并应用"平法"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
第一章 平法钢筋计算基础知识
第一节 钢筋的分类
一、按钢筋在构件中的作用分类
二、按钢筋的外形分类
三、按钢筋的化学成分分类
四、按钢筋的生产工艺分类
第二节 钢筋算量基础知识
一、钢筋单位理论质量
二、钢筋弯钩
三、钢筋保护层
四、钢筋锚固长度
五、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
六、钢筋连接
第三节 平法钢筋计算依据
一、理论依据
二、根数取整规则
三、定尺长度
四、弯曲调整值
五、箍筋尺寸的选取
第二章 框架柱钢筋计算
第一节 框架柱施工图识读
一、框架柱的基本概念
二、柱的平法识读
第二节 框架柱钢筋构造
一、抗震KZ纵向钢筋连接构造
二、地下室抗震KZ的纵向钢筋连接构造及箍筋加密区范围
三、抗震KZ中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
四、抗震KZ边柱和角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
五、抗震KZ、QZ、LZ箍筋加密区范围
六、柱插筋在基础中的锚固构造
第三节 框架柱钢筋计算方法与实例
[实例一]某筏形基础KZ1的基础插筋计算一
[实例二]某筏形基础KZ1的基础插筋计算二
[实例三]地下室柱纵筋的计算
[实例四]顶层柱纵筋的计算
[实例五]"变截面"楼层柱纵筋的计算
[实例六]梁上柱纵筋的计算
[实例七]抗震框架柱箍筋根数的计算一
[实例八]抗震框架柱箍筋根数的计算二
[实例九]框架柱复合箍筋的计算一
[实例十]框架柱复合箍筋的计算二
[实例十一]某地下室框架结构各层箍筋的根数计算
[实例十二]KZ1的钢筋预算量计算
[实例十三]框架柱受力钢筋和箍筋预算量的计算
[实例十四]某平法柱钢筋预算量的计算
第三章 剪力墙钢筋计算
第一节 剪力墙平法施工图识读
一、剪力墙构件类型与钢筋类型
二、剪力墙编号规定
三、列表注写方式
四、截面注写方式
五、剪力墙洞口的表示方法
六、地下室外墙的表示方法
七、其他
第二节 剪力墙钢筋构造
一、剪力墙身钢筋构造
二、剪力墙柱钢筋构造
三、剪力墙梁配筋构造
四、剪力墙插筋锚固构造
五、剪力墙洞口补强构造
六、地下室外墙DWQ钢筋构造
第三节 剪力墙钢筋计算方法与实例
[实例一]某剪力墙钢筋预算量的计算
[实例二]某剪力墙结构配筋的计算
[实例三]补强纵筋的计算一
[实例四]补强纵筋的计算二
[实例五]补强纵筋的计算三
第四章 梁构件钢筋计算
第一节 梁平法施工图识读
一、平面注写方式
二、截面注写方式
三、梁支座上部纵筋的长度规定
四、不伸人支座的梁下部纵筋长度规定
五、其他
第二节 梁构件钢筋构造
一、抗震楼层框架梁KL纵向钢筋构造
二、抗震屋面框架梁WKL纵向钢筋构造
三、框架梁、屋面框架梁中间支座纵向钢筋构造
四、框架梁上部、下部纵筋的构造
五、框架梁侧面纵筋的构造
六、框架梁侧面抗扭钢筋构造
七、框架梁水平、竖向加腋构造
八、抗震框架梁和屋面框架梁箍筋构造
九、附加箍筋、吊筋构造,梁侧面纵向钢筋的构造
十、悬挑梁端部钢筋构造
十一、梁中箍筋和拉结筋弯钩构造
第三节 梁构件钢筋计算方法与实例
[实例一]抗震框架梁三跨梁KL1架立筋的计算
[实例二]抗震框架梁两跨梁KL2架立筋的计算
[实例三]抗震框架梁单跨梁KL3架立筋的计算
[实例四]非框架梁单跨梁L4架立筋的计算
[实例五]框架梁支座负筋的计算一
[实例六]框架梁支座负筋的计算二
[实例七]框架梁支座负筋的计算三
[实例八]框架梁支座负筋的计算四
[实例九]框架梁下部纵筋的计算一
[实例十]框架梁下部纵筋的计算二
[实例十一]框架梁下部纵筋的计算三
[实例十二]梁端支座直锚水平段钢筋的计算
[实例十三]梁端支座的支座负筋的计算
[实例十四]框架梁上部纵筋的计算
[实例十五]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的计算
[实例十六]拉筋的计算一
[实例十七]拉筋的计算二
[实例十八]框架梁侧面抗扭钢筋的计算
[实例十九]抗震框架梁箍筋的计算
[实例二十]平法梁钢筋预算量的计算
[实例二十一]某住宅楼梁平法钢筋预算量的计算
[实例二十二]多跨楼层框架梁KL1钢筋量的计算
第五章 板构件钢筋计算
第一节 板平法施工图识读
一、有梁楼盖平法施工图识读
二、无梁楼盖平法施工图识读
三、楼板相关构造识读
第二节 板构件钢筋构造
一、有梁楼盖楼面板LB和屋面板WB钢筋构造
二、有梁楼盖楼面板与屋面板在端部支座的锚固构造
三、有梁楼盖不等跨板上部贯通纵筋连接构造
四、单(双)向板配筋构造
五、部分板端部钢筋构造
六、板洞边加强筋的构造
七、板悬挑阳角放射筋构造
八、板悬挑阴角及板翻边构造
第三节 板构件钢筋计算方法与实例
[实例一]端支座为梁时,板上部贯通纵筋计算一
[实例二]端支座为梁时,板上部贯通纵筋计算二
[实例三]端支座为梁时,板下部贯通纵筋计算一
[实例四]端支座为梁时,板下部贯通纵筋计算二
[实例五]端支座为剪力墙时,板上部贯通纵筋计算一
[实例六]端支座为剪力墙时,板上部贯通纵筋计算二
[实例七]端支座为剪力墙时,板上部贯通纵筋计算三
[实例八]端支座为剪力墙时,板下部贯通纵筋的计算
[实例九]扣筋的计算方法
[实例十]某楼层板钢筋预算量的计算
[实例十一]某一端延伸悬挑板钢筋预算量的计算
[实例十二]某平法板钢筋预算量的计算
[实例十三]某工程楼板钢筋预算量的计算
第六章 板式楼梯钢筋计算
第一节 板式楼梯的类型
第二节 板式楼梯平法施工图识读
一、平面注写方式
二、剖面注写方式
三、列表注写方式
四、其他
第三节 板式楼梯构造
一、AT型楼梯板配筋构造
二、BT型楼梯板配筋构造
三、CT型楼梯板配筋构造
四、ATa型楼梯板配筋构造
五、ATb型楼梯板配筋构造
六、ATc型楼梯板配筋构造
第四节 板式楼梯钢筋计算方法与实例
[实例一]AT型楼梯钢筋的计算
[实例二]ATc型楼梯钢筋的计算
[实例三]某楼梯一个梯段板的钢筋量计算
[实例四]板式楼梯钢筋预算量的计算
第七章 独立基础钢筋计算
第一节 独立基础平法施工图识读
一、独立基础编号
二、独立基础的平面注写方式
三、独立基础的截面注写方式
第二节 独立基础的钢筋构造
一、独立基础DJJ、DJP、BJJ、BJP底板配筋构造
二、双柱普通独立基础底部与顶部配筋构造
三、设置基础梁的双柱普通独立基础配筋构造
四、独立基础底板配筋长度缩减10%构造
第三节 独立基础的钢筋计算方法与实例
[实例一]某普通矩形独立基础钢筋量的计算
[实例二]独立基础长度缩减10%的对称配筋钢筋量的计算
[实例三]独立基础长度缩减10%的非对称配筋钢筋量的计算
[实例四]多柱独立基础底板顶部钢筋的计算
[实例五]某独立基础钢筋预算量的计算
第八章 条形基础钢筋计算
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施工图识读
一、条形基础编号
二、基础梁的平面注写方式
三、基础梁底部非贯通纵筋的长度规定
四、条形基础底板的平面注写方式
五、条形基础的截面注写方式
第二节 条形基础的钢筋构造
一、基础梁JL钢筋--底部贯通纵筋构造
二、基础梁JL钢筋--端部及柱下区域底部非贯通纵筋构造
三、基础梁JL钢筋--顶部贯通纵筋构造
四、基础梁JL钢筋--架立筋、侧部筋、加腋筋构造
五、条形基础底板配筋构造
第三节 条形基础的钢筋计算方法与实例
[实例一]基础梁JL钢筋--JL01(普通基础梁)计算
[实例二]基础梁JL钢筋--JL02(底部非贯通筋、架立筋、侧部构造筋)计算
[实例三]基础梁JL钢筋--JL03(双排钢筋、有外伸)计算
[实例四]基础梁JL钢筋--JL04(有高差)计算
[实例五]基础梁JL钢筋--JL05(侧腋筋)计算
[实例六]条形基础底板钢筋--底部钢筋(直转角)的计算
[实例七]条形基础底板钢筋--底部钢筋(丁字交接)的计算
[实例八]条形基础底板钢筋--底部钢筋(十字交接)的计算
[实例九]条形基础底板钢筋--底部钢筋(直转角外伸)的计算
[实例十]条形基础底板钢筋--端部无交接底板的计算
[实例十一]某条形基础钢筋预算量的计算
第九章 筏形基础钢筋计算
第一节 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识读
一、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识读
二、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识读
第二节 筏形基础的钢筋构造
一、基础主梁与基础次梁的纵向钢筋构造
二、基础主梁与基础次梁的箍筋构造
三、基础主梁的竖向加腋钢筋构造
四、基础主梁加侧腋的构造
五、基础主梁JL端部与外伸部位钢筋构造
六、基础次梁JCL外伸部位钢筋构造
七、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钢筋构造
八、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端部与外伸部位钢筋构造
九、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板BPB钢筋构造
十、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板(ZXB、KZB、BPB)变截面部位钢筋构造
十一、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板(ZXB、KZB、BPB)端部和外伸部位钢筋构造
第三节 筏形基础的钢筋计算方法与实例
[实例一]基础梁箍筋的计算
[实例二]基础主梁JL01(一般情况)钢筋的计算
[实例三]基础主梁JL02(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根数不同)钢筋的计算
[实例四]基础主梁JL03(有外伸)钢筋的计算
[实例五]基础主梁JL04(变截面高差)钢筋的计算
[实例六]基础主梁JL05(变截面,梁宽度不同)钢筋的计算
[实例七]基础次梁JCL01(一般情况)钢筋的计算
[实例八]基础次梁JCL02(变截面有高差)钢筋的计算
[实例九]底部贯通纵筋长度的计算
[实例十]底部贯通纵筋根数的计算一
[实例十一]底部贯通纵筋根数的计算二
[实例十二]顶部贯通纵筋长度的计算
参考文献
平法钢筋计算与实例
陈雪光编著的《平法钢筋计算与实例》由 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是陈雪光。本书依据最新的规范标准编写,内容紧紧围绕建筑施工企业的平法钢筋计算而展开。以“知识树“的形式系统介绍了平法钢筋基本知识,梁构件、...
请教平法钢筋计算问题
1.腰筋通常是怎样计算长度的(构造钢筋/抗扭钢筋应该有区别吧?)2 当遇到梁上部两根通长钢筋,下部四根通长钢筋的时候。是否应该在计算梁钢筋时增加两根上部架立钢筋(图纸上一般不注明吗?),应该怎...
平法钢筋
应该是柱墙锚入底板才对,柱墙以基础底板为支座,关系不能搞反,在平法04G101-3里有
平法钢筋问题
包括,详见03G101-1第22页图4.2.1平面注写方式示例
平法钢筋
梁柱相交,柱的箍筋通设,梁从柱边开始布置箍筋。
本书可作为介绍平法识图的基础性、普及性图书,可供设计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工程监理人员、工程造价人员、钢筋工以及其他对平法技术感兴趣的人员学习参考,也可作为上述专业人员的培训教材,从相关专业施工及学习参考使用。
《平法钢筋计算与实例》系统介绍了平法钢筋基本知识,梁构件、柱构件、板构件及剪力墙构件的计算与实例知识。本书可供结构设计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工程监理人员、工程造价预算人员、钢筋工等参考使用,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使用。
本书通俗易懂、内容新颖全面,注重实践。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经常使用可显著提高平法钢筋计算的效率。
《平法钢筋计算与实例》可供结构设计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工程监理人员、工程造价预算人员、钢筋工等
参考使用,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使用。
本书知识结构树
第一章 平法钢筋基本知识
本章知识体系
◆知识树1--钢筋基本知识
◆知识树2--平法钢筋计算一般流程
分支一钢筋基本知识
分支二平法概述
分支三平法钢筋计算一般流程
第二章 梁构件
本章知识体系
◆知识树1--梁的平法表示方法
◆知识树2--框架梁钢筋
分支一梁的平法表示方法
分支二框架梁钢筋
分支三非框架梁及井字梁钢筋
分支四悬挑梁钢筋
第三章 柱构件
本章知识体系
◆知识树1--柱的平法表示方法
◆知识树2--柱基础插筋
◆知识树3--地下室框架柱钢筋
分支一柱的平法表示方法
分支二柱基础插筋
分支三地下室框架柱钢筋
分支四中间层柱钢筋
分支五顶层柱钢筋
第四章 板构件
本章知识体系
◆知识树1--板构件的平法识图
◆知识树2--扣筋的计算方法
分支一板构件的平法识图
分支二板底筋
分支三板顶筋
分支四其他钢筋
第五章 剪力墙构件
本章知识体系
◆知识树1--剪力墙构件平法识图
◆知识树2--墙身钢筋
分支一剪力墙构件平法识图
分支二墙身钢筋
分支三墙柱钢筋
分支四墙梁钢筋
参考文献
本书主要介绍平法钢筋下料的基本知识与实用计算方法。全书共分9章,分别为绪论、11G101 1钢筋平法基本知识、11G101 1平法施工图识图规则、11G101 1框架柱的平法规范要求与钢筋计算、 11G101 1剪力墙平法规范要求与钢筋计算、11G101 1梁构件平法规范要求与钢筋计算、11G101 1板构件平法规范要求与钢筋计算、11G101 1基础构件平法规范要求与钢筋计算、钢筋平法配筋计算实例。
本书依据最新的规范标准编写,围绕建筑施工企业的平法钢筋计算展开,内容涵盖了建筑工程中所有构件平法钢筋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大量实例,举一反三进行讲解,目的是让初学者对平法钢筋计算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和明确的计算思路。
本书可作为工程造价、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工程监理等专业和相关专业的教材及教学用书,也可供结构设计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工程监理人员、工程造价预算人员、钢筋工等参考使用。
看图集03G101 图集看懂了钢筋就好算了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结-梁
一、梁
(1) 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梁的纵向钢筋锚入支座的长度,首先判断直锚能否满足La, 1、(支座宽度-1个保护层厚度)≥La ,则直锚La 即可; 2、La>(支座宽度-1个保护层厚度)≥04 La ,则伸至支座对边,并做15d 弯钩; 3、(支座宽度-1个保护层厚度)<04 La ,应与设计沟通,改变钢筋直径或支座宽度,以满足≥04 La ;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
≤800mm 夹角=45°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中间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
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来源造价100分)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
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
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LN为支座两边跨较大值。
二、其他梁
一、非框架梁
在03G101-1中,对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简单的解释,与框架梁钢筋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
1、 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
2、 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
3、 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05Hc+5d的判断值。
未尽解释请参考03G101-1说明。
二、框支梁
1、框支梁的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为Ln/3;
2、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
3、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梁高-保护层+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
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锚,再横向弯折15d;
5、箍筋的加密范围为≥02Ln1≥15hb;
7、 侧面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处理与框架梁一致。
跟图纸结合起来看,先看图纸,看不懂的,看平法图集。很快就可以看懂了。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的计量单位为公斤( kg )。其基本公式为:
W (重量, kg ) = F (断面积 mm2 )× L (长度, m )×ρ(密度, g/cm3 )× 1/1000
钢的密度为: 785g/cm3 ,各种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如下: 名称(单位) 计算公式 符号意义 计算举例 圆钢 盘条
(kg/m) W= 0006165 ×d×d d = 直径mm 直径100 mm 的圆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6165 ×1002=6165kg 螺纹钢(kg/m) W= 000617 ×d×d d= 断面直径mm 断面直径为12 mm 的螺纹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000617 ×12 2=089kg 方钢(kg/m) W= 000785 ×a ×a a= 边宽mm 边宽20 mm 的方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785 ×202=314kg 扁钢
(kg/m) W= 000785 ×b ×d b= 边宽mm
d= 厚mm 边宽40 mm ,厚5mm 的扁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785 ×40 ×5= 157kg 六角钢
(kg/m) W= 0006798 ×s×s s= 对边距离mm 对边距离50 mm 的六角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6798 ×502=17kg 八角钢
(kg/m) W= 00065 ×s ×s s= 对边距离mm 对边距离80 mm 的八角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65 ×802=4162kg 等边角钢
(kg/m) = 000785 ×[d (2b – d )+0215 (R2 – 2r 2 )] b= 边宽
d= 边厚
R= 内弧半径
r= 端弧半径 求20 mm ×4mm 等边角钢的每m 重量。从冶金产品目录中查出4mm ×20 mm 等边角钢的R 为35 ,r 为12 ,则每m 重量= 000785 ×[4 ×(2 ×20 – 4 )+0215 ×(352 – 2 ×12 2 )]=115kg 不等边角钢
(kg/m) W= 000785 ×[d (B+b – d )+0215 (R2 – 2 r 2 )] B= 长边宽
b= 短边宽
d= 边厚
R= 内弧半径
r= 端弧半径 求30 mm ×20mm ×4mm 不等边角钢的每m 重量。从冶金产品目录中查出30 ×20 ×4 不等边角钢的R 为35 ,r 为12 ,则每m 重量= 000785 ×[4 ×(30+20 – 4 )+0215 ×(352 – 2 ×12 2 )]=146kg 槽钢
(kg/m) W=000785 ×[hd+2t (b – d )+0349 (R2 – r 2 )] h= 高
b= 腿长
d= 腰厚
t= 平均腿厚
R= 内弧半径
r= 端弧半径 求80 mm ×43mm ×5mm 的槽钢的每m 重量。从冶金产品目录中查出该槽钢t 为8 ,R 为8 ,r 为4 ,则每m 重量=000785 ×[80 ×5+2 ×8 ×(43 – 5 )+0349 ×(82–4 2 )]=804kg 工字钢(kg/m) W= 000785 ×[hd+2t (b – d )+0615 (R2 – r 2 )] h= 高
b= 腿长
d= 腰厚
t= 平均腿厚
R= 内弧半径
r= 端弧半径 求250 mm ×118mm ×10mm 的工字钢每m 重量。从金属材料手册中查出该工字钢t 为13 ,R 为10 ,r 为5 ,则每m 重量= 000785 ×[250 ×10+2 ×13 ×(118 –10 )+0615 ×(102 –5 2 )]=4203kg 钢板(kg/m2) W= 785 ×d d= 厚 厚度 4mm 的钢板,求每m2 重量。每m2 重量=785 ×4=314kg 钢管(包括无
缝钢管及焊接
钢管(kg/m) W= 002466 ×S (D – S ) D= 外径
S= 壁厚 外径为60 mm 壁厚4mm 的无缝钢管,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2466 ×4 ×(60 –4 )=552kg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
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预制构件、不同钢种和规格,分别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重量,以吨计算。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塔接长度的,按规定塔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塔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计算塔接长度。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按构件外形尺寸计算长度,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按设计图规定的预应力钢筋预留孔道长度,并区别不同的锚具类型,分别按下列规定计算:①低合金钢筋两端采用螺杆锚具时,预应力的钢筋按预留孔道长度减035m,螺杆另行计算②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螺杆锚具时,预应力钢筋长度按预留孔道长度计算,螺杆另行计算③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增加0 15m,两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共增加03m计算④低合金钢筋采用后张硅自锚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0 35m计算⑤低合金钢筋或钢绞线采用JM, XM, QM型锚具孔道长度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度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计算⑥碳素钢丝采用锥形锚具,孔道长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在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⑦碳素钢丝两端采用镦粗头时,预应力钢丝长度增加0 35m计算各类钢筋计算长度的确定钢筋长度=构件图示尺寸-保护层总厚度+两端弯钩长度+(图纸注明的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①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并应符合下表的要求。②处于室内正常环境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砼强度等级不低于C20且施工质量有可靠保证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中规定减少5mm,但预制构件中的预应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处于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的预制构件,当表面另作水泥砂浆抹面且有质量可靠保证措施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中室内正常环境中的构件的保护层厚度数值采用。③钢筋砼受弯构件,钢筋端头的保护层厚度一般为10mm;预制的肋形板,其主肋的保护层厚度可按梁考虑。④板、墙、壳中分布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梁、柱中的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钢筋的弯钩长度Ⅰ级钢筋末端需要做1800、 1350 、 900、弯钩时,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3倍;HR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4倍,弯钩的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1800的每个弯钩长度=625 d;( d为钢筋直径mm)弯起钢筋的增加长度弯起钢筋的弯起角度一般有300、450 、600三种,其弯起增加值是指钢筋斜长与水平投影长度之间的差值。箍筋的长度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用Ⅰ级钢筋或低碳钢丝制作的箍筋,其弯钩的弯曲直径D不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平直部分长度,一般结构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构件箍筋弯钩的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钢筋的锚固长度钢筋的锚固长度,是指各种构件相互交接处彼此的钢筋应互相锚固的长度。设计图有明确规定的,钢筋的锚固长度按图计算;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则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计算。GB50010—2002规范规定: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普通钢筋 La=a(fy / ft)d预应力钢筋 La=a(fpy / ft)d式中 fy fpy — 普通钢筋 、预应力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t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40时,按C40取值;d —钢筋直径;a —钢筋的外形系数(光面钢筋a取016,带肋钢筋a取014)注:当符合下列条件时,计算的锚固长度应进行修正:①当HRB335、 HRB400及 RRB400级钢筋的直径大于25mm时,其锚固长度应乘以修正系数11;②当HRB335、 HRB400及 RRB400级的环氧树脂涂层钢筋,其锚固长度应乘以修正系数125;③当HRB335、 HRB400及 RRB400级钢筋在锚固区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钢筋直径的3倍且配有箍筋时,其锚固长度可应乘以修正系数08;④经上述修正后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按公式计算锚固长度的07倍,且不⑤纵向受压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受拉钢筋锚固长度的07倍。纵向受拉钢筋的抗震锚固长度LaE应按下列公式计算:一、二级抗震等级:LaE=115La三级抗震等级:LaE=105La四级抗震等级:LaE=La砼构件钢筋、预埋铁件工程量计算现浇构件钢筋制安工程量:抽筋按理论重量计算。钢筋工程量=钢筋分规格长×Kg / m×件数(000617d2=Kg/m,钢筋直径:d—mm)预制钢筋砼凡是标准图集构件钢筋,可直接查表,其工程量=单件构件钢筋理论重量×件数;而非标准图集构件钢筋计算方法同“1”。预埋铁件工程量预埋铁件工程量按图示尺寸以理论重量计算。如图所示计算10根钢筋混凝土预制柱的预埋铁件工程量:①计算Φ10钢板理论重量M-1: 04×04×785㎏/㎡×10=12560㎏M-2: 03×04 ×785㎏/㎡×10=9240㎏M-3: 03×035 ×785㎏/㎡×10=8240㎏M-4: 2×01×032 ×2×785㎏/㎡×10=10050㎏M-5: 4×01×036 ×2×785㎏/㎡×10=22610㎏②计算Φ12、 Φ18 钢筋理论重量Φ12 钢筋:M-1: 2×(03+036×2+125×0012)× 0888㎏/m×10=2080㎏M-2: 2×(025+036×2+125×0012)× 0888㎏/m×10=1990㎏M-3: 2×(025+036×2+125×0012)× 0888㎏/m×10=1990㎏Φ18 钢筋:M-4: 2×3×038× 200㎏/m×10=4560㎏M-5: 4×3×038×200㎏/m×10=9120㎏小计:2080+1990+1990+4560+9120=1974 ㎏合计:627+1974=8244 ㎏ 预埋铁件工程量=0824 t钢筋工程量计算实例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如图所示计算10块板的钢筋工程量①Φ8=(27-0015×2)×[(24-0015×2)÷015+1]×0395 =267×13×0395=1371 kg② Φ8=237×19×0395=1779 kg③ Φ12=(05+01×2)×[(267+23)×2÷02+4 ]×0888=3356 kg④ Φ65=(267 ×6+237 ×6)×026=786 kg小计:Φ10以内:(1371+1779+786)×10=39360 kgΦ10以上:3356×10=33560 kg铁马钢筋按经验公式1%计算:Φ10以内:(39360 + 33560)×001=729 kg钢筋计算其他问题在计算钢筋用量时,还要注意设计图纸未画出以及未明确表示的钢筋,如楼板中双层钢筋的上部负弯矩钢筋的附加分布筋、满堂基础底板的双层钢筋在施工时支撑所用的马凳及钢筋砼墙施工时所用的拉筋等。这些都应按规范要求计算,并入其钢筋用量中。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