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传统五大类:仿古,西施,掇只,石瓢,井栏。
紫砂茶宠系列:十二生肖系列品,金蝉,时来运转,喷水青蛙等。
紫砂摆件系列:精品雕塑佛像,观音,人物等。
紫砂杯,紫砂盖杯,紫砂套组壶,紫砂罐等。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
坤壶陶砂成立于2003年8月27号,是一家集宜兴紫砂壶,紫砂摆件,紫砂茶具为一体的专营店及网上紫砂购物平台。
鱼缸里陶砂粒和小石子那个好
小石子会比较好!!!
外墙陶砂保温砂浆施工方案哪位手上有?
1、粉刷厚度及施工流程:界面处理剂1-2mm-保温材料20mm-耐碱抗裂网格布-耐水抗裂砂浆照面3-5mm弹性腻性底漆弹性涂料(或粘贴瓷砖)。2、施工准备:清除墙面浮灰,油污、堵塞孔洞,安装好预埋...
陶壶,铁壶,银壶,铜壶,紫砂壶哪种烧水好
陶壶,铁壶,银壶,铜壶,紫砂壶它们都是各有千秋的,无法说哪个是最好的。陶壶陶壶释放出远红外线能量,可以使水分子团小分子化,因而化解水中氯气,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壶口有滤嘴,因此不但可以烧水,更可以煮茶,...
陶制茶壶和紫砂壶谁知道怎么区分?
紫砂泥,这是一种紫红色的软泥,质地细腻?熏由石英、高岭土、赤铁矿、云母等多种矿物构成,经1100度左右高温烧制而成,在600倍的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它的双重气孔,使之具有透气不透水的功能,也是“隔夜茶不...
买紫砂壶好还是买紫陶壶好
真紫砂很难买到了,因为原料不够了,但紫陶用到的本地特有五色土还很多,目前不存在假紫陶,紫陶清朝就有,只是紫陶现在政府才开始重视宣传,紫陶目前主要以纯手工为主,紫砂是用机器批量生产,紫陶不使用釉,不参加...
1、陶砂骨材色泽柔和唯美、触感细致、自然的石纹质感,为真石漆中之极品。
2、陶砂骨材具简便之施工性、优越之耐候性、及耐污性。
3、细致典雅的东洋风系列、风情浪漫的西西里风系列及风华婉约的地中海风系列;多变化的涂模式样,提升建筑物之格调、品味,也为您带来不同的视觉飨宴。
1、下地调整
(1).污物、灰尘等附着物、粉化物、未硬化物、不纯物等,均应清除干净
(2).涂装基面局部不平、高低巢穴(较小部份)、表面龟裂等,均需以批土补平
2、下涂
(1).水泥粉光面以专用底漆涂布,以达到防水效果、增加附着力、调整含水率、酸碱度,更具有抗碱、防霉效果
(2).涂布时应使用毛滚轮或吹付,并力求均匀涂布
(3).专用底漆涂布,须等手触干燥(约2~4小时)方可进行主材施作
3、主材(陶砂骨材)
类别 | 工法 | 内容说明 |
东洋风系列 | A | 1、主材之调和,请依本规范之调和比均匀调和 2、喷枪之运行保持一定速度、一定距离,喷嘴5mm,喷蕊2mm,须与喷涂基面呈垂直状,喷涂距离以30~40cm最适当,空压机压力在8kg以上。 3、喷涂时每道约重叠2/3,并力求均匀。 |
B | 1、以托盘盛料,再以镘刀上料,上料时要有出浆之感觉,并力求平整 2、OJB 80,OJB 60薄批二道,第一道以找平为主,干透后再上第二道,第二道以消除刀痕为主,OJB 40、OJB 30、OJB 20只批一道,力求平整,然后立即用搓板满搓,以消除镘痕,使表面产生粗粒感 | |
西西里风系列 | E | 1、第一道使用铃鹿专用喷枪喷嘴6㎜,喷蕊1.5mm,以石材调之喷涂工法进行喷涂,薄喷、满喷 2、紧接着喷第二道,使用铃鹿专用喷枪喷嘴6mm,喷蕊1.5mm打点,待主材喷涂约1~2㎡左右,再以软板推刀向涂面凸处,施以镘平之动作,使主材呈现自然凹凸状,最后呈现类似地图形状 ※ 进行镘涂时,不宜施力过大,以避免主材呈现扁平状 |
地中海风系列 | G | 1、施工前,必须先以OJA 80做同色之批涂,并干燥。 2、以托盘盛料,使用镘刀上料。 3、使用镘刀进行镘平,并同时以45度角刮出石子竖纹(G风格)。 4、对于H风格,用镘刀镘平后,再用搓板划圈搓出弧形石子纹路,成型完,须以镘刀将主材轻压镘平。 ※ 每道成型完,上料接续时,应使用喷水器喷于交接触,以降低接痕及施工过程中因上干下湿以致相接时产生涂膜过干,而造成脱落及成型时无法将主材石子带出的膜面,建议上料与造型,分两人同时做,采取一人上料,一人做造型的方法施工。 ※ 主材涂膜过厚,成型时会发生搓板粘料过多,因而造成膜面不良,而无法呈现质感。 |
4、面漆
(1).透明面漆提供涂膜面-坚固、耐污染、不透水之优越表面
(2).吹付工具:喷枪:一般面漆喷枪
吹付压:6kg/cm2
压缩机:1马力以上
5、清洁整理
1、陶砂骨材使用前,请依适当比例均匀调和
2、对于配合硬化剂的涂料,必须采用电动搅拌机彻底搅拌均匀。不可仅
手动搅拌
3、主材喷涂前必需以专用搅拌器充分搅拌后,方能进行喷涂
4、产品调和后,请于使用时间内使用完毕
5、请存放于阴凉通风干燥之场所,避免曝晒和冷冻
6、陶砂骨材未开封之产品,可保存12个月
7、强风或阴雨潮湿之气候,尽量避免施工;涂装面必须使之完全干燥、平整及干净。
美丽的喀左,坐落在大凌河上游,水土丰厚,紫砂矿产资源丰富,人文历史悠久。这里是世界上第一朵花开放、也是第一只鸟起飞的地方。喀左不仅有震惊中外的暴龙问世,而且有红山文化遗址,有先后出土的商、周时期和汉代青铜器。十万年前,水泉鸽子洞人就在喀左这个地方居住了。
喀左的紫砂陶器,早在7000年前,也就是红山文化时期,这里的人们就已经知道用紫红色土烧制陶器了,
辽宁省考古队在位于喀左县城东面四公里处的东山嘴村,发现了一处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遗址呈方形,是个大房址。正南面有一石砌的圆形台基,台基附近连续出土了三尊陶塑像。据考证,这是当时人们举行宗教仪式有关的祭台。从其中两件小型妇女陶塑像看,侧重突出了腹部怀孕形象。现代人称为红山文化“裸体孕妇女神”(见图)
红山文化后期,小河沿文化时期大至在3000——5000年前,人们开始用陶土制作人物。这尊陶人是从朝阳洞挖掘出土的(见图)。它的做工细腻,身上带有花纹,三个耳孔,双手抱腹,背面有纹理,还有文字。
到了商周 时期,这里以夹砂灰陶和黑陶为代表,经过熏烧的器皿很多。如山湾子村的小山上,到处都有陶豆和三足陶鬲的碎片,说明在商周时期,这里居住着过很多的人。2009年笔者在南窑村的紫砂矿附近发现一个陶瓶,圆腹小口长颈,底有方形印纹图案,瓶身有印纹图案和乳丁。(见图)
到了战国时期,人们以紫砂原料为胎制作器皿。(见图)
汉代喀左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当时人们已经能够做茶壶了。在三台村桥南的地里,曾出土两把陶茶壶。
这把茶壶是从老爷庙兴龙沟出土的,紫砂为胎。茶壶带有3条足,足高18厘米,通高73厘米,腹直径105厘米,流长2厘米,壶口直径63厘米,内出水孔一个。(见图)做工精细,代表了当时的烧造水平。现在保存在喀左县博物馆。
北宋时期,这里以烧制生活日用品为主,有陶碗、陶罐等。
辽金时期,这里烧制的砖瓦又大又厚,小营村的北山上有辽代建筑,堆积了大面积的砖瓦。
据《元一统志·卷二》记载:“利州有细瓷窑一所,在州西南棠叶务;有瓮瓷窑一所,在州东南感化庄;”。房申店窑址位置正是利州城的西南处,所以房申店窑址的地理位置及特征正和历史资料记载相致。
房申店窑址位于喀左县南哨镇梁家营子村房申店屯西北的山坡上,窑址的GPS坐标是:北纬41°03′48″,东经119°42′53″,海拔高程286米。窑址东北8公里是喀左县县城,西北1公里是南哨镇镇政府。窑址被一条省级公路东西穿过,公路东南部为房申店屯,东南1公里是大凌河,西南3公里是王子山,窑址位于山梁前的缓坡上。窑址地势北高南低,坡度较缓。东西长60米,南北长80米,略呈长方形,面积为4800平方米。有大量的陶瓷残片及垫圈残块的堆积层,厚约50厘米。遗物以垫圈为主,瓷片的釉色有白、黑、酱釉等。器形以碗、盘、碟等日用品居多,另有缸胎酱釉残件、炉具残块和布纹瓦残件。并且在遗址的陶片中找出一枚大定铜钱,根据遗迹遗物特征,这里应是一处辽金时期的龙窑窑址。
金代时期鸡冠壶较多,平房子镇的周丈子猪场,平房子所在地棉麻站,山嘴子镇,大城子镇,老爷庙镇等地都有出土。
这把茶壶是辽代烧制的,紫砂胎经过熏烧工艺。壶口直径82,厘米,底直径7厘米,腹直径11。5厘米,直把长48厘米,流长26厘米,一个出水孔,(见图)出土地址在老爷庙乡兴隆沟村。现在保存在喀左县博物馆。
清代时期在白塔子、坤都营子等地都有窑址,这个时期主要生产陶器,青瓷,一般都是碗、盆等生活日用品。
民国时期,唐山人谢革廷来喀左做买卖,发现南哨制大缸原料非常丰富,便联系大城子王贯共建缸窑。王贯投资,谢革廷提供技术,建成了“东兴缸窑”。制出产品后,买卖兴隆,年产大缸4000件,很快发了大财。
民国25年,“东兴缸窑”开始筹建下院,第二年投产,起名“日新缸窑”。到1947年,这两个缸窑先后停产。1948年,由南窑村农会接管。1950年,实行公私合营。到1952年,旗政府将缸窑接收为公有,将二窑合并,改名为地方国营南哨陶瓷厂。
1958年,江苏宜兴派人来喀左传授紫砂技术,时隔不到半年解散。
1962年,县手工业管理科将南公营子耐火材料厂收为县营集体企业,改厂名为南公营子陶瓷社,改产陶瓷管和陶瓷杂件。1968年春,改名南公营子陶瓷厂。当时南公营子陶瓷厂又在北公营子建了陶瓷分厂。
1974年,辽宁省陶瓷研究所普查喀左紫砂页岩,县里就派技术人员到江苏宜兴考察学习。回来后采用当地紫砂页岩进行小型试验。1975年,紫砂厂技术员胡永恩制作出了喀左县第一把全手工紫砂壶,用土窑烧出来后,样式和质量完好。
1977年,紫砂制品车间由陶瓷厂分出单建紫砂厂。建厂初期,只有2座圆形倒烟窑,采取注浆手轮修坯,生产茶具、花盆、酒具等。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喀左紫砂正处于鼎盛时期。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喀左紫砂正处于鼎盛时期,这期间紫砂生产企业发展到十几家。工艺产品有看盘、壁挂和引人瞩目的惊马、奔马,造型美观,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具有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
1、吴介春
姓名:吴介春
年代:现代
代表作品:《似锦》、《青蛙荷花》 等
职业:紫砂壶艺人、陶瓷艺人、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人物简介:
吴介春,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青年陶艺家,70年生于宜兴,91年毕业于江苏省宜兴轻工业学校(现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于95年创立了“介春砂壶”工作室。
作品曾多次在《茶与壶》《紫玉金砂》《紫泥如今》《当代中国紫砂图典》等海内外专业书刊登载,所创作品在港、澳、台、国内外客商和收藏家所珍爱。
2、吴菊芳
姓名:吴菊芳
年代:现代
家乡:江苏·宜兴
代表作品:《国色君子》、《集玉壶》等
类别:紫砂壶艺人、陶瓷艺人、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宜兴紫砂陶优秀承传人
人物简介:
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优秀中青年陶艺家
1966年出生于陶艺世家
1984年进入紫砂工艺厂从事紫砂壶的制作
1992年进江苏宜兴轻工业学校进修美术造型设计
2003年进江苏省广电工艺美术班学习并结业
2007年进江苏省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大专班学习并结业
2013年首届清华美术学院高级研究班毕业
2015年南京师范大学本科毕业
在传统基础上融入现代气息,工艺上神工巧 夺,具集精、气、神一派的儒生风格,作品深得其中妙味,具有较高的技艺功底和艺术含量,杰作《集玉壶》荣获《全国中青年陶艺家收藏精品大奖赛》金奖,其作品深受客户的喜爱和珍藏,升值潜力巨大。
3、吴小平
姓名:吴小平,又名吴小萍
年代:现代
代表作品:《秋韵》、《葫芦》等
职业: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工艺美术学会陶艺专业委员会委员
人物简介:
吴小平,1972年生,自幼跟随父母吴亚平、钱丽媛学艺,酷爱制壶艺术。
1990年进入中国美术家协会韩美林工作室工作,随后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
1995年到南京工艺美术学院进修。
作品以光素器为主,造型新颖、线条得体、具有时代气息。部分作品曾被《壶锦》、《紫砂风采》、《当代陶艺名家集》、《跨世纪知名陶艺家集》、《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精品集》、《中国紫砂名壶珍赏》收入。设计新作被台湾《茶与壶》杂志报道。
1998年在香港参加“中国名人名壶展”、“中国四大陶瓷产品名作展”。
1999年创作喜迎澳门回归的“普天同庆壶”参加上海“翠玉斋”举办的“紫砂茶具五朵金花展”。
4、吴贞裕
姓名:吴贞裕
年代:现代
代表作品:《朱坭葵八瓣壶》、《大彬提梁壶》等
职业:紫砂壶艺人、陶瓷艺人、工艺师
人物简介:
1965年生于江苏宜兴,工艺美术师(无锡市职改办评定)。
1988年毕业于江苏宜兴轻工业学校,1981年起师从谈耀坤学艺,从事紫砂雕刻。
2002年作品《朱坭葵八瓣壶》获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银奖,现宜兴陶瓷博物馆个人工作室从艺。
吴贞裕,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毕业于江苏轻工业学校(现改名为轻工业专科学院)。先后从师老艺人谈耀坤和全国人大代表、工艺美术大师谭泉海,并深得二老真传。在长期从事紫砂创作过程中,尤以雕刻和筋纹器制作见长。
作品融古贯今,显示了极强的艺术张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承传统,富创意,蕴书画、金石之气,体现出一种清秀、明快、灵巧、流畅之感,让人观赏之余心旷神怡。
5、吴扣华
姓名:吴扣华
年代:现代
代表作品:《梅椿松椿对壶》、《供春壶》、《喜上眉梢壶》等
职业:国家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工艺美术大师、世界艺术家
人物简介:
1964年7月生,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工艺美术大师,世界艺术家。
1982年涉足紫砂行业,师承徐秀堂、邵新和、吴汝莲等名师,系统学习了书画艺术、紫砂陶刻、紫砂雕塑、紫砂制壶等工艺。造型设计中讲究作品的形神兼备、新颖别致。在实践中创新全手工“贴梅花法”、“塑竹根法”等新工艺。
1993年参加香港93紫砂精品展,作品由港台多家报刊杂志报道。
1996年参加上海紫砂精品展,展出紫砂艺术届最大对壶 《八运壶》、《鸿运壶》
1998年,作品《一条龙组合壶》,由四壶组合,合则为龙,分则是壶,为行家所称道获首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 “金奖”。
2000年,作品《田园秋声》系列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银奖”。
2001年,作品《珍品三友壶》系列获两岸四地澳门文化艺术交流展“银奖”。
2003年,参加广州国际茶文化节,作品《大生春梅桩壶》被广州茶文化促进会收藏。
2004年,作品《喜上眉梢壶》获第二届中国(无锡)太湖博览会、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展 “金奖”。
2005年和邬梦兆先生合作的《雅韵茗陶——百首茶诗百把壶》,(集名壶、名诗、名书、名刻、名印于一体),获第四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评比 “一等奖”。
同年, 作品《束柴三友壶》获中日韩国际茶文化会 “特别金奖”。
2006年,作品《如意供春壶》获第三届中国民间艺术博览会民间工艺 “山花奖” (民间工艺最高奖),得到无锡政府与文联的嘉奖和奖励。
中秋节
八月十五
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墨迹刻痕
王银亮陶刻作品艺韵
缘起│ 行刀笔,游丝卷墨润金砂 。
一支笔 , 一把刻刀 , 一砚墨 , 一盏灯 , 一个人是毛笔舔舐的墨痕,留给紫砂陶坯一点颜色浓浓淡淡,总逃不过那一把刻刀深入浅出,单双游琢谁会想宣纸上的书画成了墨迹刀痕留在了江南 , 也留在茶台上那把壶上 。
陶刻的人都是有个性的。或挥毫泼墨,撒一纸情怀;或丹青凝墨,涂一片思绪;或书画同工,随性随行;或金石篆刻,古今共赏;不说妙笔生花,倒也把思想中的情怀,诉于墨中,执于笔端,落在纸上,浓浓淡淡,逃不过中国画风,撇不下生活总总。
⊙ 宜兴得一斋 一壶老氿 耳疾复痛梳理王银亮先生作品偶感
⊙ 摄影:得一斋 李光学
笔者个人简介:
资料为 2016年前的,按照当时职称标注
李光学(笔名:一壶老氿、彭城雁客、北江南、砂墨等)
宜兴得一斋文化艺术品发展有限公司 执行董事
2015-2016 凤凰网江苏频道 特约编辑
《上海工艺美术》 2011陶艺版 文案编辑
《东方收藏 ·壶中天地》第二、三、四、五期 栏目 策划编辑
《华人时刊 ·紫砂》2012夏、秋、冬之卷 策划编辑
“榕树下”全国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文学互动门户 策划编辑
《印象中国 ·读懂紫砂》 策划编辑
《陶冶性灵》 统筹策划
《紫泥之恋》 统筹策划
一、紫砂泰斗顾景舟高足、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吴亚平《莫等闲,艺苦道辛;亚相勤,云远波平》
二、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范建军《儒雅劲风 ·诗情蕴画染壶境》
三、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朱丹《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四、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顾勤《乐然清秋一抹红》、《诗韵江南品砂壶》
五、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徐青《承家训,徐门陶艺青》
六、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潘小忠《比翼双飞忠壶艺,天道酬勤芳谦德》
七、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蒋艺华《冬来雪作花》
八、国家级工艺美术师:王惠琴《妙点惠心识紫玉,佳弦琴声乐金砂》
九、国家级工艺美术师:贺洪梅《词句采撷陶砂情》
十、国家级工艺美术师:吴幼波《茶香诗吟紫播轩》
十一、国家级工艺美术师:范建中《围炉赏雪南瓜宴》
十二、国家级工艺美术师:盛中杰《盛世壶中杰,周邦玉叶勤》
十三、国家级工艺美术师:谈敏《君知艺德读翰墨》、《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十四、国家级工艺美术师:勇跃军《宝骏青玉 ·紫趣风雅》
十五、国家级助理工艺美术师:吴菊凤《菊香冬吟鸣丹凤》
十六、国家级工艺美术师:厉上清《文心 ·砚墨·清趣》
十七、国家级工艺美术员:陶建《别有洞天入 “陶”源》
十八、青年陶艺家:汪晖《闲云雅筑,若水自在》
十九、青年陶艺家:郭海坤《 “壶思茗想”心与灵感的对白》
二十、青年陶艺家:高菁《砂海撷英 ·紫玉菁华》
二十一、国家级助理工艺美术师:钱玮《花气浮芳润》
二十二、青年陶艺家:沈映呈《良材多壮志,砂海蕴风华》、《秋趣映朝霞,紫韵呈玉质》
二十三、红雨名壶会馆馆主:傅耀鸿《砂海撷英 ·尚古阅金琢良玉》
二十四、访雨艺轩主人:杨喜雨《卷墨书香随喜缘,刀笔留砂韵》
二十五、紫砂陶艺家:郑武《了悟知行,境随刀法入江南》
二十六、紫砂陶艺家:王京卫《形随心法,琢紫玉点砂成器》
二十七、紫砂陶艺家:王银亮《行刀笔,游丝卷墨润金砂》
······
刊物主要负责策划、编辑:
《东方收藏 ·壶中天地》正刊
《华人时刊 ·紫砂》正刊
《壶中天地 ·吴亚平师徒集》
《壶中天地 ·徐汉棠师徒集》
《周菊英紫砂艺术集》
《印象中国 ·读懂紫砂》五本
《谈敏紫砂艺术集锦 ·砂蝶共舞》
《大汉陶艺》
《古南街桂香正浓时》王桂芬作品集
《慢行龙池咏阳羡》宜兴市龙池山宣传册统筹编辑
《诗情画意逢花开》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吴俊杰画册
《印象中国》宜兴紫砂 统筹策划、编辑
《陶冶性灵》统筹策划、编辑
《壶生造器 -苏衍明紫砂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