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基础建材 > 正文

铜锡锌

周敏

铜锡锌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外文名称 No Nickel
概述 用于替代电镀 特性 超导、无
适用行业 机械/五金/汽车/通信/医疗器械 别名 铜锡锌 三元合金 代镍 白铜

铜锡锌工艺流程

上挂→阳极电解→洗→洗→冲击镍→洗→洗→

铜锡锌三元合→洗→洗→钝化→洗→洗→纯水洗

→阴极电泳无色透明漆→洗→洗→纯水洗→甩去水

滴→烘烤→下挂检验

铜锡锌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铜锡锌参考资料:

ASTM_B571-97_金属镀层粘附力定性测试标准实验

ASTM_B117-09盐雾试验标准_中文版

GB_T_2423-18-2000_交变盐雾试验测试标准

QJ 2027-1990金属镀覆层耐盐雾试验方法

GJB150.11A-2009_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_盐雾试验

GB-T 10125-1997 人造气份 盐雾试验

GB-T 12611-2008_金属零(部)件镀覆前质量控制技术要求

GB-T 16921-2005_ 金属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X射线光谱法

GB-T 20018-2005_金属与非金属覆盖层 覆盖层厚度测量 β射线背散射法

铜锡锌应用领域

工业应用:

"镀铜锡锌三元合金技术"能使射频器件在经受工业气体、汗渍等的腐蚀或刮擦后,保持良好的外观,而无保护的银镀层即使在通常环境下也会迅速氧化。

"镀铜锡锌三元合金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同轴连接器滤波器、波导和微波器件及其他射频器件。"镀铜锡锌三元合金技术"结合了优良的电导性及"铜锡锌三元合金"的耐腐蚀性,而铜锡锌三元合金的薄镀层在10GHz的围内,不影响银优良电导性的表现。

交调产物产生自不规则的传输通道,诸如金属材料的不同、氧化膜、界面阶层,"镀铜锡锌三元合金技术"不含磁性元素,因此,与镍镀层相比,在对交调的影响特性方面,其表现呈中性。

铜锡锌常见问题

银锌锡合金对人体有害吗?

你搞清楚那些重金属对人体有害就OK了,铜、、锌、、镍、、金、银等。尽管锰、铜、锌等重金属是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但是大部分重金属如汞、铅、镉等并非生命活动所必须,而且所有...

电气中铜排镀锡与镀锌有何区别?

问题大了去了!铜排表面镀锡,作用一是防止铜排氧化、二是改善铜排连接的接触面,又因为,金属锡与铜结合层面会形成一种合金,增强了铜排镀层的附着力,此外金属锡导电率还不错。金属表面镀锌,通常是对钢铁而言,锌...

浴霸铜线好些还是锡铜好

浴霸的话呢,当然是锡铜好点的,使用这种材料是为了避免温度过高而与活性气体发生反应,使其生成有害物质和释放有害气体,或怕其物质变化而失去原有特性。一般多用于负载较大的导电元件。不过材料都是有优质的还有廉...

镀锡丝铜丝与不镀锡铜丝相比有哪些优点

镀锡丝铜丝与不镀锡铜丝相比,优点就是不易氧化和有助于焊接,镀锡铜线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铜丝通常是由热轧铜棒退火(但尺寸较小的丝可能要求中间退火)拉制而成的丝,可用于织网、电缆、铜刷过滤网等。铜丝分为...

锌锡镍合金是什么材料

代替洋白铜   生产屏障罩(锌锡镍合金)   生产罩   节省50%成本      锌锡镍合金材料为...

废锡回收含锡青黄铜回收锡

含锡低(1%~2%)的黄铜废料先用鼓风炉还原熔炼挥发锌,把锡富集于炉渣或粗铜中。炉渣和转炉渣经还原熔炼得含锡铜和次黑铜,再用转炉挥发锡,富集锡的粗铜用转炉或卡尔多炉(见顶吹转炉炼锡)挥发锡。含锡高(5%~15%)的青铜废料直接用转炉吹炼挥发锡。吹炼青铜废料所得产物的主要成分列于表。从表可见,锡挥发入烟尘的效率很高。一部分锡进入炉渣须返回处理,富集铅锡的烟尘经还原熔炼和精炼后,直接制成焊料或进一步分离成金属锡和金属铅

镀锡生产废铁时产出熔剂(氯化锌)渣、锡铁渣和油渣,其中锡主要以FeSn2形态存在。最早采用加热熔析法产出粗锡,精炼后返回热镀锡用。其中熔剂渣可先用水浸出氯化锌并回收利用。熔析法因锡回收率低,现今都改用湿法冶金或火法熔炼处理。湿法冶金是用浓盐酸浸出,浸出液用锌板置换得到海绵锡后,再经沉淀铁、浓缩,回收ZnCl2返回利用,锡回收率可达85%。火法熔炼是加入富硅铁(75%Si)用电炉熔炼生产粗锡,锡的回收率可达95%。

锡青铜分类

工业锡青铜锡青铜是工业上使用的重要铜合金。为改善其铸造、力学和耐磨性能,以及节约锡,在锡青铜中加入磷、锌、铅等合金元素。因而可把锡青铜分为锡磷青铜、锡锌青铜和锡锌铅三类。

锡青铜特性

锡青铜除了含有3%~14%锡,此外还常常加入磷、锌、铅等元素。是人类应用最早的合金,至今已有约4000年的使用历史。它耐蚀、耐磨,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并能很好地焊接和钎焊,冲击时不产生火花。分为加工锡青铜和铸造锡青铜。用于压力加工的锡青铜含锡量低于6%~7%,铸造锡青铜的含锡量为10%~14%。常用牌号有QSn4-3,QSn4.4-2.5,QSn7-O.2,ZQSn10,ZQSn5-2-5,ZQSN6-6-3等。锡青铜是铸造收缩率最小的有色金属合金,可用来生产形状复杂、轮廓清晰、气密性要求不高的铸件。锡青铜在大气、海水、淡水和蒸汽中十分耐蚀,广泛用于蒸汽锅炉和海船零件。含磷锡青铜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可用作高精密工作母机的耐磨零件和弹性零件。含铅锡青铜常用作耐磨零件和滑动轴承,含锌锡青铜可作高气密性铸件。

锡青铜的凝固范围大,枝晶偏析严重;凝固时不易形成集中缩孔,体积收缩很小;铸锭中易出现锡的逆偏析,严重时铸锭表面可见到白色斑点(8相析出),甚至出现富锡颗粒,一般称为锡汗(tinsweat),改进铸造方法和工艺条件可减轻逆偏析程度;液态合金中,锡易生成硬脆的夹杂物SnO2,熔炼要充分脱氧,防止由于夹杂物引起的合金力学性能的降低;对过热和气体的敏感性很小,能很好地焊接和钎焊;冲击时不发生火花,无磁性、耐寒,并有极高的耐磨性。

电镀用黄铜板据说有铜锌和铜锡两种,在实际生产中是否可以随便用哪种黄铜板都没关系?

首先铜合金分类是:铜锌合金称之为黄铜,铜锡合金或铜锡锌合金称之为青铜。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含有锡。但实践中,很多人把两者弄混淆了。

电镀阳极选用青铜板还是黄铜板要依据电镀也的组分而定,且使用的青铜板/黄铜板中合金成分的比例要与镀液的电镀比例相匹配,不可以互换。假如对于电镀青铜/黄铜要求不严格的话,混用也马马虎虎凑活。

广东省揭西县金坑矿区铜锡铅锌矿普查

属于本亚系列的含矿岩体主要是黑云母花岗岩,以及部分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在浙西、浙东南都有分布。其矿化的特色是出现钨、锡、铍、铌,而铁、铜、钼矿化较弱。矿床的类型较为多样,有高温气液充填型、矽卡岩型、热液交代型等。在成矿作用方面,不少特点与前一个亚系列有相仿之处(典型矿床六、二十八至三十二、四十六)。

(一)主要控矿条件

1含矿岩体主要为重熔型花岗岩

已知含矿中酸性—酸性岩体中与钨、锡、铍、铌、铅、锌、砷、锑、萤石等矿产有关的,主要是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部分钾长花岗岩,它们具有较高的酸度,总碱量高,多数铝过饱和,ANKC系数>1,C/ACF<033,Na2O/K2O<08,稀土总量较高,轻稀土稍有富集,Eu异常明显,87Sr/86Sr初始值较高,微量元素Be、Nb、W、Sn、F含量较高,Ba、Sr、Co、Ni、Cr含量较低,符合本省重熔型岩体共同的特点(表3-5-5)。

2含矿岩体的一般特点

含矿岩体主要属于燕山早期第二期或第三期侵入体,大都沿印支期褶皱的背斜轴部的主干断裂侵位,向北东倾没。浙西这类岩体主要分布在钱塘台褶带的西段,地壳厚度相对较大的地区。岩体两侧外倾,但不对称。一般北西侧受断裂控制,接触面相对陡峻、平直,变质带狭窄;南东侧接触面平缓、曲折,变质带宽在1km以上。

表3-5-5 浙江省燕山期重熔型(S型)中酸性—酸性岩类岩体特征

岩体一般剥露程度不大,大岩体如学川

梁修睦,浙江省安吉—淳安一带钨矿成矿规律与预测,1982。

、儒洪,面积60~120km2,其边缘相、过渡相部分还保存较多(图3-5-8,图3-5-9)。岩前岩体仅25km2,刚刚剥露了岩体顶端,沿岩体走向,尚有若干小岩枝陆续出露,显示岩体顶界面凸起。顶端往往有锡矿化。岩体年龄一般在150~140Ma之间,部分延至125Ma(岩前)。

岩体边缘的自变质作用一般仅在凸起的部位局部发育,主要有云英岩化、钾化、钠长石化、萤石化。

3赋矿围岩

赋矿围岩因岩体侵入部位而异。主要赋矿围岩的层位有:

1)震旦系志棠组、雷公坞组等。如学川岩体周围,主要为陆源碎屑岩构成的赋矿围岩,形成以脉状为主的高中温裂隙充填矿床(千亩田、夏色岭)。

2)寒武系杨柳岗组、华严寺组。如岩前岩体,围岩以碳酸盐岩为主,具广泛角岩化、大理岩化,发育矽卡岩,成矿以似层状含矿矽卡岩和脉状充填为主(如岩前、姜家)。

3)奥陶系砚瓦山组。如儒洪岩体,围岩以泥质岩和细碎屑岩为主,唯独砚瓦山组有碳酸盐岩组合,成为该矿田的主要赋矿层位(铜山、白沙坂)。上统文昌组中有透镜状碳酸盐岩夹层,有时也成为含矿围岩(双溪口、孙家桥)。

4)千里岗地区有隐伏岩体导致的变质角岩带,在志留系碎屑岩中,每产出锡石-硫化物矿脉。

在浙东南,重熔型岩体每侵入于火山岩系下部层位(大爽组)形成以裂隙控矿的矿化(如金华和村)。

4构造对矿化的控制

在区域分布上,重熔型岩体主要发育在地壳厚度较大(31~32km)、坳陷较深的区段,受区域窿坳转折部位断裂控制,与火山岩无直接联系。如学川岩体受昌化-普陀东西断裂的控制。儒洪、岩前岩体则沿印支期大型坳褶轴部断裂侵位。

每一岩体自内向外构成一个矿田。岩体穹顶凸起部分自变质、云英岩化,伴有钨、锡、绿柱石脉,脉体裂隙受继承构造活动影响,大致平行区域主干断裂,成组平行或旋转延伸(千亩田),或以充填横向纵向裂隙为主(岩前)(图3-5-10)。正接触带接触交代型矿化不发育,仅出现在局部碳酸盐岩层发育地段。似层状含矿矽卡岩较为常见,主要受层间断裂、破碎、滑移以及横向断裂的联合控制。单一的纵向断裂或横向断层其矿化富集程度较弱。

因距岩体的远近矿化组分的分带现象也较明显。岩体由内向外,矿化递变顺序大致是:W、Sn、Be→Sn、W(Cu、F)→Sn、Fe(Cu、Be)→Fe、Cu、Zn、S→S、Sn、Zn→Pb、Zn→As、Ag→F(图3-5-9)。

(二)成矿主要特点

重熔型岩体所构成的成矿亚系列,成矿组分复杂,一个矿田(床)内会出现多种矿石、矿物类型的矿体。

1气化热液石英脉型钨、锡、铍矿

矿床实例:千亩田、夏色岭、岩前、姜家等。

矿床产在岩体穹形凸起的内变质带到外变质带,呈平行脉组。视各矿床特点,脉体限于边缘相内变质带,或限于外接触带,单脉厚数厘米至12 m,一般03~05 m,长数十至500m不等。

脉侧花岗岩有云英岩化。围岩为碎屑岩时,变质为石英云母角岩。

脉中矿物组分主要为黑钨矿、锡石、绿柱石、白云母、石英,以及少量硫化物辉钼矿、白钨矿、黄铜矿、磁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等。一般是下部硫化物增多。矿脉向上、向两侧尖灭时,过渡为石英云母细脉—云母线,云母线中云母含成矿元素高。

图3-5-8 临安学川岩体千亩田矿田矿床(点)分布图

(据梁修睦等,1982)

图3-5-9 儒洪-铜山矿田矿化分带平剖面示意图

(据《浙江省区域矿产总结》,1988)

①铁锡矿带;②铜锡锌矿带;③铅锌矿带

矿石成矿温度最高330~350℃,一般石英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28~300℃,黑钨矿210~280℃,绿柱石280~330℃,钨矿脉中萤石240~270℃,辉钼矿140℃,黄铜矿170~190℃。个别硫同位素样测定值δ34S为5517‰(夏色岭),岩前芙蓉-姜家为01‰~266‰,数值少而分散。据岩前岩体及外围部分含锡岩体硫同位素δ34S值在01‰~+276‰之间,总之,硫源具混合源的特点(表3-5-6)。

图3-5-10 岩前岩体及矿田地质草图

(据邵寿生,1990)

1—含(钨)锡石英脉、锡矿(体)脉;2—铅锌矿脉;3—石英脉;4—萤石脉;5—二长花岗岩;6—花岗岩;7—花岗斑岩;8—闪长玢岩;9—辉绿玢岩;10—基性岩;11—斜闪煌斑岩

表3-5-6 岩前岩体及外围矿点硫同位素组成

据岩前及外围矿点矿体中石英、萤石、长石测定的氢氧同位素,δD为-50‰~-73‰,平衡水δ18O为-288‰~+908‰。在相关图上一处落入岩浆水,余者均在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线之间,说明成矿溶液有深部循环的天水参与(表3-5-7;图3-5-11)

郭桂木,浙江省常山岩前—衢州上方地区锡多金属成矿预测报告,1992。

表3-5-7 岩前和仙洞地区矿体中氢氧同位素测定数值表

图3-5-11 岩前和仙洞地区矿点脉石中氢氧同位素组成图

(据郭桂木,1992)

2含锡石、萤石矽卡岩

矿床实例:岩前高坞山矿段。

已知矿化产在岩体与碳酸盐岩的正接触带,沿岩体接触面产出,顶板为矽卡岩,底板为钠长石化花岗岩或矽卡岩。矿体由含锡石-硫化物矽卡岩、锡石钠长石化花岗岩、含锡多金属石英脉,以及萤石矿化组成,含Sn 020%~080%,含CaF231%左右。含锡厚度1~5 m,含萤石厚度4~50m。

矿石组分有:锡石、闪锌矿、磁铁矿、方铅矿、黄铁矿、黄铜矿、白钨矿、辉银矿,以及萤石、石榴子石、透辉石、符山石等。

含锡石萤石矽卡岩矿体内有陡立大脉型和似层状萤石,由灰黑(紫)色萤石和石英、长石、方解石、绢云母等组成,厚2~14 m。尤以似层状灰黑(紫)色萤石矿石容易被忽略。

3似层状含锡(磁铁矿)矽卡岩、含铅锌矽卡岩

矿床实例:铜山、白沙坂、洞坞、大溪边等。

已知矿床产在儒洪岩体与中奥陶统砚瓦山组的外接触带,沿瘤状灰岩形成似层状矽卡岩,其中不同矿床分别含锡石、磁铁矿和铜、铅、锌硫化物。矽卡岩以石榴子石、透辉石为主,少量符山石、方柱石、绿帘石、阳起石,呈似层状交代瘤状灰岩的顶部或底部。矿体受层间破碎、断裂、滑动等构造裂隙以及横断层的联合控制,呈透镜状产于矽卡岩中。主要矿床(点)有铜山(Sn、Fe)、白沙坂(Sn)、洞坞(Sn)、桑麻坞(Fe)、黄川源(Cu、Zn、S)、双溪口(Sn、S)等,自铜山向西有大溪边(Pb、Zn)、大横山(Pb、Zn)、外际底(As、Ag)等矿点。

外缘矿点赋矿层位为上奥陶系文昌组(双溪口)、下寒武统和震旦系(大溪边、大横山、外际底),以角岩化、硅化,少许矽卡岩化为特点。

矿物组分复杂,锡的赋存状态多样,相当比例的胶态锡与脉石、金属矿物关系密切,是本类矿床利用上要注意的问题。

4含锡硫化物脉

矿床实例:双溪口、仙洞等。

在岩体倾伏的走向线上,陆续分布出露的或隐伏的花岗岩小岩株(枝),出现围岩的热变质晕。在变质晕中产有含锡石硫化物脉、锡石-石英脉、锡石-矽卡岩脉,厚01~15 m,或更宽。脉中组分有锡石、石英、萤石、长石、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磁黄铁矿、毒砂等,以及硫盐矿物、自然银等,含Sn 01%~03%,少数达1%~2%。围岩具角岩化、钠长石化、矽卡岩化、硅化、绢云母化、萤石化等蚀变。

据上方仙洞地区流坑、黄家槽等锡石硫化物矿脉硫同位素资料,均为正值,且较分散。可能来源于地层硫(图3-5-12)。

图3-5-12 岩前和仙洞地区含锡矿体δ34S值直方图

(据郭桂木,1992)

(三)重熔型花岗岩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场

此类花岗岩密度相对低于早古生代地层岩石,重力场显示负异常。岩前-儒洪岩体构成一个30km2×50km2的剩余重力负异常(图3-5-13)。显示两岩体在深部会合。另儒洪岩体向东有负异常,显示孙家桥南西侧有隐伏岩体。岩前岩体向东为一长椭圆形负异常,显示岩体向东隐伏并延伸。

图3-5-13 常山、淳安千里岗地区花岗岩、矿产、物化探综合异常示意图

(据郭桂木,1992)

1—花岗岩;2—花岗斑岩;3—二长花岗岩;4—重力负异常等值线(mγ);5—锡矿化点;6—锡矿点;7—锡小型矿床;8—化探异常;9—重砂异常

酸性岩体一般无磁性,但往往边缘部分因角岩化、矿化而引起跳跃性异常。也是该类岩体的一个特点。

岩体及周围的矿化,可显示明显的W、Sn、Be、Bi、Cu、Pb、Zn、Ag、As地球化学和重矿物异常,是良好的找矿指示。

金华和村岩体与黄康、塔石岩体也都处在一大型重力负异常中,有锡多金属脉产出。庆云桃仙山也处重力负异常中,有锡异常和矿化点,提示了找矿范围和矿种目标。

(四)成矿模式

如燕山早期两种成因类型花岗岩有关的成矿模式图(见图3-5-7)。

CUSN12-C-GC是什么材料

(1)概况

勘查区位于广东省揭西县城335°方向直距约10千米处,行政区域隶属揭西县良田镇管辖,勘查面积1849平方千米。区内属山区,勘查区有简易公路约1千米与揭西县—良田公路相通,往南东约13千米可至揭西县城,交通较为方便。区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1月平均气温127℃,7月平均气温281℃,年均降雨量一般在2114毫米左右。矿区地处山区,属华侨之乡,经济以农业为主,主产水稻,水力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有锡、铜、铅、锌、钨、瓷土、稀土等,经济相对落后。

2007年至2013年,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931队开展了勘查工作,勘查矿种为铜、锡、铅、锌、银,工作程度为普查,2013年勘查资金652万元。

(2)成果简述

矿床为岩浆期后热液裂隙充填交代型矿床或动力变质热液改造型矿床。共发现了53条矿(化)体,其中马山区段40条、崆角区段6条、赤告岭区段4条、黄竹嶂区段3条,主要为铜、锡、铅、锌、银,主要矿物为黄铜矿、锡石、方铅矿、闪锌矿。

对马山、崆角区段矿体进行了资源储量估算,共获得推断的内蕴经济的金属量Cu1315万吨、Sn172万吨、Pb615万吨、Zn2377万吨、Ag780800千克。矿区资源储量规模为中型。资源储量尚未经过评审。目前平均品位:Cu060%、Sn025%、Pb114%、Zn164%、Ag4012×10-6。

(3)成果取得的简要过程

2007年至2008年,开展地质普查工作,通过工程揭露,认为该区具较大的寻找铜锡铅锌多金属矿的潜力。2008年11月至今,继续开展普查、详查工作。通过2013年普查工作,马山区段铜铅锌资源储量有大幅增加,预测铜铅锌资源量可达大型规模。

CUSN12-C-GC的主要材料是黄铜。一般用于做轴承的轴套。

CUSN12-C-GC的主要材料包括:

Cu

Sn

Zn

Pb

P

Al

Fe

Mn

硅Si

Sb

S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