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基础建材 > 正文

赣州古浮桥

周敏

赣州古浮桥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赣州古浮桥 学    名 惠民桥
别    名 东津桥、东河浮桥、建春门浮桥 分    类 桥梁

赣州古浮桥简介

赣州古浮桥,学名叫惠民桥,又称东津桥、东河浮桥。浮桥长约400米,由100

  

多只小舟板并束之以缆绳相连而成,始建于宋乾道年间(1163--1173)、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由知军洪迈所建,连接章江的两端,每天定时开启,以便来往商船通行。

江西赣州城区三面环水,因为河面较宽,河两岸往来主要靠渡船。宋代赣州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为了方便与外面的沟通,于是就在章、贡两河上先后建造铺就了东河、西河、南河三座浮桥以沟通城乡。建国以后,西河、南河浮桥因修建了公路大桥而被折除,在80年代被现代公路桥梁所代替,只有这座建春门浮桥,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文化景观,特意保存了下来,并至今还在为赣州市民服务。东河浮桥就成了现今赣州市的"国宝"级文物。

赣州古浮桥(12张)

始建于南宋时期,始建者是一位历史文化名人,叫做洪迈,他是江西鄱阳人,在赣州当过知军。他著有《容斋随笔》,是唐宋笔记中规模最大、影响甚深的一部笔记,毛主很喜欢此书。眼前的这座浮桥全长400米,用了100只小船拼接而成,每三只为一组,整座浮桥分为33组,用缆绳把它们连接起来,然后用钢缆锚固定在江面之上。赣江水运繁忙的时候,每天早上9:00和下午4:00都要开启一次,让船只通过。过去在很多临江的城市都有浮桥,现在其他城市已不多见了。这一古老的交通设施,在赣州已沿用了800多年,构成了赣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特有的人文景观。桥的那一头是城郊农村,还有一些工厂,夏天的傍晚,有不少赣州市民到这浮桥下游泳。晚上有不少人到浮桥上纳凉,一些青年男女还喜欢到这里谈情说爱。

  

近千年的浮桥成为赣州市人的骄傲。每当踏上浮桥,不仅强烈地感受到古朴的历史,感受到古老的赣州人民勤劳智慧、追求科学创造、崇尚发明创新的精神,而且还可以在桥上欣赏到

赣州古浮桥风光集萃(19张)

河边的洗衣女,钓鱼翁的英姿,城里人、乡下人进进出出,骑摩托车的、推自行车的、挑担的、背小孩的、走亲戚的、上学的人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幅美轮美奂的图画。这座800多年的浮桥,不知经历了多少腥风血雨、战火硝烟。新桥变旧、旧桥换新、修修补补、历尽沧桑,似一位不屈不挠的老人,昂首屹立在章江边,并与市内的古朴逶迤的古城墙、壮观秀美的八境台、雄伟沉重的涌门一道伴随着赣江的涛声,造福赣州人民,成为连接城乡的纽带,成为赣州市一道特有的风景线,被誉为赣州的一绝。

赣州古浮桥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赣州古浮桥常见问题

浮桥是什么桥?

浮桥古时称为舟梁。它用船舟来代替桥墩,故有“浮航”、“浮桁”、“舟桥”之称,属于临时性桥梁。由于浮桥架设简便,成桥迅速,在军事上常被应用,因此又称“战桥”。 浮桥的结构形式有两种:①传统形式。在船或浮...

浮桥的建造历史

我国建造浮桥的历史十分悠久,公元前8世纪《诗经·大雅·大明》中曾记述周朝周文王为娶妻而在渭水上架起一座浮桥,离今天已有三千年了,是建造浮桥最早的记录。它比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记,波斯王大流士侵希腊...

浮桥老板椅价格如何?

浮桥老板椅的价格   啊,一般了都是两三千左右的样子,所谓的老板椅   即通常是老板办公时使用的椅子,也有部分家庭追求舒适度,放在书房办公使用。通常老板椅是电脑...

浮桥老板椅价格如何?

浮桥老板椅价格在650元,老板椅都是采用PU皮、真皮制作而成,也有很小量的老板椅采用牛皮等原料制作而成。   市面上最常用的老板椅组成基本上和电脑椅不会差别太大.价格来源网络,仅供...

谁比较清楚太仓浮桥房价如何

太仓浮桥二手房本月房价走势:均价4468元/平米,环比上月涨幅0.00%,具体如下:   1、45万元   (单价:3515.6   元/㎡...

赣州古浮桥,小舟板并束之以缆绳相连而成

赣州古浮桥,浮桥长约400米,连接贡江的两端,由100多只小舟板并束之以缆绳相连而成,始建于宋乾道年间(1163—1173)、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

在80年代被现代公路桥梁所代替,只有这座建春门浮桥,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文化景观,特意保存了下来,并至今还在为赣州市民服务。东河浮桥就成了现今赣州市的"国宝"级文物。

桥的那一头是城郊农村,还有一些工厂,夏天的傍晚,有不少赣州市民到这浮桥下游泳。晚上有不少人到浮桥上纳凉,一些青年男女还喜欢到这里谈情说爱。

河边的洗衣女,钓鱼翁的英姿,城里人、乡下人进进出出,骑摩托车的、推自行车的、挑担的、背小孩的、走亲戚的、上学的人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幅美轮美奂的图画。

古浮桥就这样静静的屹立在江水上,默默的感受着这一切,跨越过几百年的历史沧桑。

近千年的浮桥成为赣州市人的骄傲,是赣州市一道特有的风景线,被誉为赣州的一绝。 如果你去赣州,一定不要错估这样独特的古浮桥!

靖州渠江浮桥浮桥重修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百业俱兴、工商繁荣、车流骤增,两岸居民群众绕到大桥,常遇人车拥挤,行走不便,纷纷要求重建浮桥。2000年底县委、县政府顺乎民意,决定以旧城改造为契机,重修浮桥,造成福于民。

重修浮桥的建设者任务,交由旧城改造指挥部负责实施。2001年初,开始走访原浮桥两岸的老住户、原浮桥管理人员及老船工,了解老浮的历史变迁、修造及管理情况。经调查走访与查看有关浮桥的历史资料后,结合龙凤岩景区建设的现状,力求新浮桥能取老浮桥之所长、补原浮桥之所短,拿出修复浮桥及两岸配套景区的设计。新浮桥长100米,宽2.5米,由14艘船连接而成,西端架设龙头,以利船只通行,两岸码头增建牌坊,使浮桥整体效果更为壮观。浮桥东岸设计了休闲平台和现代凉亭、新建江边园,并配套安装彩色射灯、高杆礼花等电器设施。新浮桥于2001年7月开工,10月底竣工通行。由于设计科学,施工精细,使目前耗资59万元修复的新渠江浮桥,既再现了民族历史风采,又展现了渠江浮桥的现代生活气息,还为县城建设新增了一处靓丽的休闲景点。

建春门浮桥概述

赣州城三面环水,且江面开阔。宋代以来,赣州城经济繁荣,为沟通城乡交通,便开始在章贡两江的江面上架设浮桥。赣州原有三座浮桥:东河浮桥(即建春门浮桥)、西河浮桥和南河浮桥。 建国后,因架设了公路桥,西河、南河浮桥被拆除,仅留下东河浮桥。

南宋乾道年间,知军洪迈在贡水上架设了东津桥,并一直沿用至今,即今日的建春门浮桥。建春门浮桥长约400米,桥面宽5米,构造方法系每三只木舟为一组,然后在木舟上架梁,梁上再铺木板。每一组木舟之间用竹缆绳捆绑,然后用铁锚固定在江面上,整座浮桥用了大约33--35组(视水位高低而定,水位高则江面宽),约100只木舟连接而成。

浮桥这一古老的交通工具,在赣州一直沿用了900多年,构成了赣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特有的人文景观。浮桥虽然沟通了两岸的交通,但同时也阻断了江面上船只的往来,为了便利航运,赣州的浮桥每天上午9点都要准时开启,以让船只通过。

赣州市通天岩到古浮桥有多远

高速驾车路线:全程约4969公里

起点:通天岩

1赣州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东方向出发,行驶16公里,右转进入京珠线

2) 沿京珠线行驶22公里,朝厦蓉高速/赣州北/G76方向,右转

3) 行驶580米,朝瑞金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2沿匝道行驶400米,直行进入厦蓉高速

3沿厦蓉高速行驶1142公里,朝安庆/鹰潭/厦门/南昌方向,稍向左转上匝道

4沿匝道行驶15公里,右前方转弯进入济广高速

5沿济广高速行驶31公里,朝龙岩/厦门方向,稍向右转进入瑞金枢纽立交桥

6沿瑞金枢纽立交桥行驶17公里,直行进入厦蓉高速

7沿厦蓉高速行驶1518公里,朝莆永高速/永定/S10方向,稍向右转进入龙门枢纽立交桥

8沿龙门枢纽立交桥行驶14公里,直行进入莆永高速

9沿莆永高速行驶1488公里,朝永春/泉州/莆田/福州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岩峰枢纽立交桥

10沿岩峰枢纽立交桥行驶870米,直行进入泉南高速

11沿泉南高速行驶601公里,在泉州西/霞美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12沿匝道行驶18公里,右前方转弯进入江南大街

13泉州市内驾车方案

1) 沿江南大街行驶34公里,直行进入浮桥街

2) 沿浮桥街行驶19公里,过右侧的新华都购物广场浮桥店约210米后,进入笋江路

3) 沿笋江路行驶930米,右后方转弯

4) 行驶36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左侧)

终点:古浮桥遗址

非高速驾车路线:全程约6027公里

途经:瑞临线、厦成线

起点:通天岩

从通天岩到京珠线,行驶16公里

右转,进入京珠线,行驶24公里

左转,进入狮子岩大道,行驶100公里

请直行,进入兴园大道,行驶14公里

左转,进入赣新大道,行驶590米

请直行,进入瑞临线,行驶463公里

请直行,进入红军大道,行驶27公里

请直行,进入西江大道,行驶529公里

请直行,进入G323,行驶980米

请直行,进入瑞临线,行驶101公里

请直行,进入G323,行驶14公里

请直行,进入瑞临线,行驶107公里

请直行,进入G323,行驶140米

请直行,进入红都大道,行驶63公里

右转,进入桔林大道,行驶17公里

请直行,进入厦成线,行驶359公里

右转,进入汀洲大道,行驶18公里

请直行,进入南环路,行驶10公里

请直行,进入厦成线,行驶587公里

请直行,进入山深线,行驶228公里

左转,进入G319,行驶50米

请直行,进入厦成线,行驶564公里

请直行,进入物流大道,行驶41公里

请直行,进入厦成线,行驶22公里

请直行,进入罗龙西路,行驶15公里

请直行,进入罗龙中路,行驶16公里

请直行,进入罗龙东路,行驶920米

请直行,进入西安北路,行驶710米

请直行,进入西安南路,行驶17公里

右转,进入东肖北路,行驶27公里

左转,进入双龙路,行驶130米

右转,进入厦成线,行驶1227公里

请直行,进入北环城路,行驶33公里

右转,进入漳华路,行驶20公里

靠左前方行驶,进入漳华中路,行驶27公里

右转,进入益民路,行驶240米

左转,进入腾飞路,行驶630米

右转,进入九龙大道,行驶60米

左转,进入迎宾大道,行驶106公里

请直行,进入福昆线,行驶800米

请直行,进入G324,行驶37公里

请直行,进入福昆线,行驶34公里

右转,进入角江路,行驶125公里

靠左前方行驶,进入角蒿路,行驶700米

请直行,进入马青路,行驶79公里

靠右前方行驶,进入石塘立交桥,行驶460米

靠右前方行驶,进入海虹路,行驶46公里

请直行,进入仙岳路,行驶50公里

靠左前方行驶,进入翔安大道,行驶201公里

靠右前方行驶,进入翔安大道辅路,行驶290米

靠右前方行驶,从翔安大道辅路到海翔大道辅路,行驶100米

靠右前方行驶,进入海翔大道辅路,行驶920米

左转,进入巷南路,行驶40公里

右转,进入巷东路,行驶12公里

请直行,进入民安大道,行驶12公里

靠左前方行驶,进入福昆线,行驶429公里

请直行,进入G324(旧),行驶52公里

靠右前方行驶,进入G324(旧)辅路,行驶420米

进入环岛,进入兴贤路,行驶24公里

右转,进入笋江路,行驶930米

右转,从笋江路到古浮桥遗址,行驶360米

终点:古浮桥遗址

超越三星堆和马王堆的世纪大墓——南昌海昏侯墓,为什么不那么著名呢?

历史渊源如何?赣州的三座古浮桥历史悠久?赣州的三座古浮桥历史悠

赣州市是一座三面环水的城市,桥梁是沟通城乡交通的工 具。

自宋代以来,赣州地区经济就高度发展,所以章水、贡水上架 设的桥梁可以说是历史悠久。赣州三座浮桥分别建于不同时期: 第一座浮桥西津桥由北宋熙宁年间知军刘瑾架设。

架设在章水 之上。第二座浮桥是南宋乾道年间知军洪迈架设的东津桥,东津 桥横跨贡水,现在又叫建春门浮桥。

宋代淳熙年间知军周必正在 镇南门外章江上架设了第三座浮桥南桥。这三座浮桥距今都有900多年的历史,从建造开始就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985年,赣江西河人行桥建成,南河浮桥被拆除。现在赣州市仍保存着建春门浮桥,这座桥长400米,共用100只木舟,每3只木舟为一组,整座桥分33节,每天定时开启给予船只通行。

建春门浮桥已历经900多年的历史,每当落日西下,走在悠悠荡荡的浮桥上极目望去,河面波光粼粼,令人滋生一种别样的豪情。

江西省赣州市的发展史

历史渊源 赣南政区历史悠久,远在四五千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开化远于唐虞”。

春秋战国时,先后属楚、吴、越,后又属楚国。秦并六国后,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天下为36郡,赣南属九江郡。

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发大军50万分五军战五岭,使尉屠睢将五军,其中一军守庾岭界,置南壄县,隶九江郡,为赣南建置政权之始。 汉高祖元年(前206年),南壄属楚。

四年(前203年),改九江郡为淮南国,南壄隶之。五年(前202年),汉灭楚,赣南始隶汉。

六年(前201年),置豫章郡,治南昌,领18县,其中赣南3县隶之:南壄县(约辖今南康、大余、上犹、崇义、信丰、龙南、定南、全南等地)、赣县(约辖今章贡区、赣县、兴国等地)、于都县(约辖今于都、宁都、石城、瑞金、会昌、安远、寻乌等地)。其中赣县、于都县为新增设县。

西汉末年(9~23年),改豫章郡为九江郡,赣南3县隶之。东汉建武元年(25年),九江郡复名豫章郡,南壄改为南野,赣南3县仍隶之。

兴平元年(194年),分豫章郡置庐陵郡,赣南3县隶庐陵郡。 三国·吴嘉禾五年(236年),析庐陵郡置南部都尉,隶扬州,治于都。

领于都、赣县、平阳(由赣县分出,即今兴国)、阳都、揭阳(析于都白鹿营地置阳都;析阳都陂阳地置陂阳县,随后改为揭阳)、南安(由南野分出,约辖今南康、信丰、龙南、定南、全南等地)、南野(约辖今大余、上犹、崇义等地)7县,为赣南设立市一级行政机构之始。 晋太康元年(280年),改南安为南康,改阳都为宁都,改平阳为平固。

三年(282年),罢庐陵南部都尉,置南康郡,治于都,将南野并入南康领6县。五年(284年),改揭阳为陂阳。

十年(289年),赣县移县治于葛姥城(今章贡区虎岗一带)。元康元年(291年),南康郡改属江州都督府。

永和五年(349年),郡治从于都迁至赣县(章、贡两水间,今章贡区)。 南北朝梁·大宝元年(550年),南康郡地大余改属广东东衡州始兴郡。

陈·太建十三年(581年),大余改隶广东东衡州安远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改南康郡为虔州,隶洪州总管府。

平固并入赣县、南野并入南康、虔化并入宁都。十三年(593年),陂阳县设石城场,并入宁都。

虔州领4县:赣县、于都、南康、宁都。 唐贞观元年(627年)分天下为十道,虔州隶江南道,辖县如前。

永淳元年(682年),析南康东南地复置南安县(约辖今信丰、龙南、定南、全南等地),虔州领5县。神龙元年(705年),复置大余县,虔州领6县。

天宝元年(742年),南安改名信丰县,并分出原南安地置百丈泉,后改虔南镇。贞元四年(788年),分出于都三乡和信丰一里复置安远县,虔州领7县。

天佑元年(904年),从于都县分出象湖镇置瑞金监。 五代十国后梁·开平三年(909年),虔州属梁。

四年(910年),以虔、韶2州置百胜军;南唐·升元元年(937年),改百胜军为昭信军,虔州属之。乾化元年(911年),析南康县地置上犹场。

保大十年(952年),改上犹场为上犹县,翌年改瑞金监为瑞金县,虔南场为龙南县,石城场为石城县。至此,虔州领11县:赣县、于都、信丰、南康、大余、虔化、安远、上犹、瑞金、龙南、石城。

宋开宝八年(975年),改昭信军为军州。大平兴国元年(976年),改军州复为虔州,隶江南西路;七年(982年),从赣县分出潋江镇7乡及庐陵泰和部分辖地置兴国县,从于都分出县东南6乡于九州镇置会昌县。

虔州领13县。淳化元年(990年),以虔州原辖南康、大余、上犹3县另置南安军,治大余。

虔州领10县,隶江南西路。为赣南分设两个政区之始。

宣和三年(1121年),龙南县改名为虔南。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校书郎董德元以“虔”字为虎头,虔州号“虎头城”,非佳名,奏请改名,诏改虔州为赣州(取章、贡二水合流之义),赣州名始此。

同时,虔化县改名为宁都,虔南县复名为龙南。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江南西路为江西行中书省,赣州、南安军隶江西行省。

至元十四年(1277年),赣州、南安军分别改为赣州路总管府、南安路总管府。隶属与领县如旧。

明明吴二年(1365年,元至正二十五年),赣州、南安两路改为府。洪武十八年(1385年),江西分为5道,赣州、南安2府均属岭北道。

成化十三年(1477年),设分巡岭北道于赣州,赣州、南安2府属之。弘治七年(1494年),置南赣巡抚都察院于赣州,称虔院。

正德十一年(1516年),置巡抚南赣汀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辖江西的南安、赣州,广东的韶州、南雄州,湖南的郴州和福建的汀州等州府。正德十二年(1517年),从上犹、南康、大余3县划出部分辖地置崇义县,属南安府,至此,南安府领4县:大余、南康、上犹、崇义。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增设分守岭北、岭东、岭南、漳南4道,统于虔院。岭北巡、守两道治赣州,赣州、南安2府隶之。

隆庆三年(1569年),从安远、信丰、龙南3县划出部分辖地置定南县,隶赣州府。万历四年(1576年),以安远县原辖寻乌等15堡另置长宁县,隶赣州府。

至此,赣州府领12县,南安府领4县。 清顺治十年。

赣州市在历史上有什么重要的事件

赣州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之一,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 所在地。

、朱德、周恩来、 、 、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赣州从事过伟大革命实践活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就是从赣州开始的。

因此,市内保存的革命史迹众多,县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达203处。以当年中央苏维埃 所在地“红色故都”瑞金为中心,集中了遗址群5处计15个文物单位,属全省、全国范围内有特色的近代革命史迹群落。

1955年授军衔时,仅兴国籍将军就有54名,兴国县因此誉为将军县。 赣州在春秋战国时,先后为木楚地、吴地、越地。

秦时属九江郡,汉时先属豫章郡,后属访庐陵郡。三国东吴时析庐陵郡置庐陵南部都尉,赣州从此开始设立地区一级领导机构,治所在于都。

西晋太康三年改为南康郡,治所迁至章贡区。隋朝开皇九年改为虔州。

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改为赣州。明洪武元年改赣州府。

民国时置赣南道,分为赣南、宁都两专区。 民国18年至23年(1929年至1934年)赣州大片土地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并于1934年8月在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 。

1949年8月赣州各县先后解放,设赣西南行政区。 1951年6月17日撤销西南行政区,赣州各县分属赣州专区、宁都专区。

1952年8月29日,宁都专区并入赣州专区。 1978年7月5日改设为赣州地区行政区,其管辖范围除广昌县于1983年7月划给本省抚州地区之外,基本未变。

1998年12月国务院批准赣州地区撤地改市,原赣州市改为章贡区,管辖范围不变。

赣州的历史资料

赣州之名,始自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改虔州为赣州。

历有二说:一因州治赣县而得名;另说章、贡二江在州治合流之故。赣州在春秋战国时,先后为楚地、吴地、越地。

秦时属九江郡。汉时先属豫章郡(赣、雩都、南壄县地),后属庐陵郡。

三国东吴嘉禾五年(236年)析庐陵郡置庐陵南部都尉,治雩都,属扬州。西晋太康三年(282年)改为南康郡,移治赣(今章贡区年),属江州。

隋开皇九年废南康郡置虔州,大业初复为南康郡。唐置虔州,贞观元年(627年)属江南道,开元二十一年属江南西道。

五代梁属百胜军,五代南唐改称昭信军。宋初复称虔州;淳化元年(990年年)析虔州之南康、大庾、上犹3县别置南安军。

绍兴二十三年改为赣州,属江南西路。元为南安、赣州路,属江西行中书省。

明为南安、赣州府,属江西承宣布政使司。清沿明制,增设宁都直隶州。

民国时置赣南道,分为赣南、宁都两专区。 1949年8月赣州各县先后解放,设赣西南行署区,辖赣州、瑞金、吉安3专区:赣州专区辖赣州市和赣、大庾、安远、虔南、崇义、龙南、定南、南康、上犹、信丰10县,;瑞金专区辖广昌、雩都、石城、会昌、瑞金、宁都、兴国、寻邬8县。

1949年11月撤销赣州专区,所属市、县直隶赣西南行署区;瑞金专区更名为宁都专区。1951年6月17日撤销西南行署区,恢复赣州专区,今赣州各县分属赣州专区、宁都专区。

1952年8月29日,宁都专区并入赣州专区,广昌县划归抚州专区。 1954年5月改称赣南行政区,广昌县来属。

1957年雩都、寻邬、虔南、大庾县分别更名为于都、寻乌、全南、大余县。 1964年5月赣南行政区复名赣州专区。

1971年1月改称赣州地区。1978年8月设立赣州地区行政公署。

1983年10月广昌县划归抚州地区。1994年瑞金撤县设市。

1995年南康撤县设市。 1998年12月,国务院批准赣州地区撤地改市,原赣州市改为章贡区,管辖范围不变。

1999年7月1日,地级赣州市正式挂牌成立。 2003年底,全市总人口806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74万人。

2004年底,全市总人口812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49万人。 截至2005年12月31日,赣州市辖1个市辖区、15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共有7个街道、138个镇、144个乡、1个民族乡。

(另一资料:138镇、145乡、8街道,另有5个管理区,10个营林林场)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置南壄县,隶九江郡,为赣南建置政权之始。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豫章郡,治南昌,领18县,其中赣南3县隶之:南壄县(约辖今南康、大余、上犹、崇义、信丰、龙南、定南、全南等地)、赣县(约辖今章贡区、赣县、兴国等地)、雩都县(约辖今于都、宁都、石城、瑞金、会昌、安远、寻乌等地)。

西汉末年,改豫章郡为九江郡。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九江郡复名豫章郡,南壄改为南野,赣南3县仍隶之。

兴平元年(194年),分豫章郡置庐陵郡,赣南3县隶庐陵郡。 三国东吴嘉禾五年(236年)析庐陵郡置庐陵南部都尉,治雩都,属扬州,领雩都、赣县、平阳(由赣县分出,即今兴国年)、阳都、揭阳(析雩都白鹿营地置阳都;析阳都陂阳地置陂阳县,随后改为揭阳年)、南安(由南野分出,约辖今南康、信丰、龙南、定南、全南等地年)、南野(约辖今大余、上犹、崇义等地年)七县。

晋太康元年(280年),改南安为南康,改阳都为宁都,改平阳为平固。 西晋太康三年罢庐陵南部都尉,置南康郡,治雩都,将南野并入南康,领6县。

五年(284年),改揭阳为陂阳。十年(289年),赣县移县治于葛姥城(今章贡区虎岗一带年)。

元康元年(291年),南康郡改属江州都督府。永和五年(349年),郡治从雩都迁至赣县(章、贡两水间,今章贡区年)。

南北朝梁大宝元年(550年),南康郡地大余改属广东东衡州始兴郡。陈太建十三年(581年),大余改隶广东东衡州安远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改南康郡为虔州,隶洪州总管府。平固并入赣县、南野并入南康、虔化并入宁都。

十三年(593年),陂阳县设石城场,并入宁都。虔州领4县:赣县、雩都、南康、宁都。

唐置虔州,贞观元年(627年)属江南道。永淳元年(682年),析南康东南地复置南安县(约辖今信丰、龙南、定南、全南等地年),虔州领5县。

神龙元年(705年),复置大余县,虔州领6县。天宝元年(742年),南安改名信丰县,并分出原南安地置百丈泉,后改虔南镇。

开元二十一年属江南西道。贞元四年(788年),分出雩都三乡和信丰一里复置安远县,虔州领7县。

天祐元年(904年),从雩都县分出象湖镇置瑞金监。 后梁开平三年(909年),虔州属梁。

四年(910年),以虔、韶2州置百胜军;南唐升元元年(937年),改百胜军为昭信军,虔州属之。乾化元年(911年),析南康县地置上犹场。

保大十年(952年),改上犹场为上犹县,翌年改瑞金监为瑞金县,虔南场为龙南县,石城场为石城县。至此,虔州领11县:赣县、雩都、信丰、南康、大余、虔化、安远、上犹、瑞金、龙南、石城。

宋开宝八年(975年),改昭信军为军州。大平兴国元年(976年),改军州复为虔州,。

赣州的历史,谁来给我说一下

赣南政区历史悠久,远在四五千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开化远于唐虞”。

春秋战国时,先后属楚、吴、越,后又属楚国。秦并六国后,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分天下为36郡,赣南属九江郡。

三十三年(前214),秦发大军50万分五军战五岭,使尉屠睢将五军,其中一军守庾岭界,置南壄县,隶九江郡,为赣南建置政权之始。 汉高祖元年(前206),南壄属楚。

四年(前203),改九江郡为淮南国,南壄隶之。五年(前202),汉灭楚,赣南始隶汉。

六年(前201),置豫章郡,治南昌,领18县,其中赣南3县隶之:南壄县(约辖今南康、大余、上犹、崇义、信丰、龙南、定南、全南等地)、赣县(约辖今章贡区、赣县、兴国等地)、于都县(约辖今于都、宁都、石城、瑞金、会昌、安远、寻乌等地)。其中赣县、于都县为新增设县。

西汉末年(9~23),改豫章郡为九江郡,赣南3县隶之。东汉建武元年(25),九江郡复名豫章郡,南壄改为南野,赣南3县仍隶之。

兴平元年(194),分豫章郡置庐陵郡,赣南3县隶庐陵郡。 三国·吴嘉禾五年(236),析庐陵郡置南部都尉,隶扬州,治于都。

领于都、赣县、平阳(由赣县分出,即今兴国)、阳都、揭阳(析于都白鹿营地置阳都;析阳都陂阳地置陂阳县,随后改为揭阳)、南安(由南野分出,约辖今南康、信丰、龙南、定南、全南等地)、南野(约辖今大余、上犹、崇义等地)7县,为赣南设立市一级行政机构之始。 晋太康元年(280),改南安为南康,改阳都为宁都,改平阳为平固。

三年(282),罢庐陵南部都尉,置南康郡,治于都,将南野并入南康领6县。五年(284),改揭阳为陂阳。

十年(289),赣县移县治于葛姥城(今章贡区虎岗一带)。元康元年(291),南康郡改属江州都督府。

永和五年(349),郡治从于都迁至赣县(章、贡两水间,今章贡区)。 南北朝梁·大宝元年(550),南康郡地大余改属广东东衡州始兴郡。

陈·太建十三年(581),大余改隶广东东衡州安远郡。 隋开皇九年(589),改南康郡为虔州,隶洪州总管府。

平固并入赣县、南野并入南康、虔化并入宁都。十三年(593),陂阳县设石城场,并入宁都。

虔州领4县:赣县、于都、南康、宁都。 唐贞观元年(627)分天下为十道,虔州隶江南道,辖县如前。

永淳元年(682),析南康东南地复置南安县(约辖今信丰、龙南、定南、全南等地),虔州领5县。神龙元年(705),复置大余县,虔州领6县。

天宝元年(742),南安改名信丰县,并分出原南安地置百丈泉,后改虔南镇。贞元四年(788),分出于都三乡和信丰一里复置安远县,虔州领7县。

天祐元年(904),从于都县分出象湖镇置瑞金监。 五代十国后梁·开平三年(909),虔州属梁。

四年(910),以虔、韶2州置百胜军;南唐·升元元年(937),改百胜军为昭信军,虔州属之。乾化元年(911),析南康县地置上犹场。

保大十年(952),改上犹场为上犹县,翌年改瑞金监为瑞金县,虔南场为龙南县,石城场为石城县。至此,虔州领11县:赣县、于都、信丰、南康、大余、虔化、安远、上犹、瑞金、龙南、石城。

宋开宝八年(975),改昭信军为军州。大平兴国元年(976),改军州复为虔州,隶江南西路;七年(982),从赣县分出潋江镇7乡及庐陵泰和部分辖地置兴国县,从于都分出县东南6乡于九州镇置会昌县。

虔州领13县。淳化元年(990),以虔州原辖南康、大余、上犹3县另置南安军,治大余。

虔州领10县,隶江南西路。为赣南分设两个政区之始。

宣和三年(1121),龙南县改名为虔南。绍兴二十三年(1153),校书郎董德元以“虔”字为虎头,虔州号“虎头城”,非佳名,奏请改名,诏改虔州为赣州(取章、贡二水合流之义),赣州名始此。

同时,虔化县改名为宁都,虔南县复名为龙南。 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江南西路为江西行中书省,赣州、南安军隶江西行省。

至元十四年(1277),赣州、南安军分别改为赣州路总管府、南安路总管府。隶属与领县如旧。

明明吴二年(1365,元至正二十五年),赣州、南安两路改为府。洪武十八年(1385),江西分为5道,赣州、南安2府均属岭北道。

成化十三年(1477),设分巡岭北道于赣州,赣州、南安2府属之。弘治七年(1494),置南赣巡抚都察院于赣州,称虔院。

正德十一年(1516),置巡抚南赣汀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辖江西的南安、赣州,广东的韶州、南雄州,湖南的郴州和福建的汀州等州府。正德十二年(1517),从上犹、南康、大余3县划出部分辖地置崇义县,属南安府,至此,南安府领4县:大余、南康、上犹、崇义。

赣州为什么是历史文化名城

1赣州市内的章贡区为赣州市 所在地,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文化名城-赣州

章贡区集中了众多宋代和民国时期文化景点,主要有保存完整的赣州宋代古城墙、巍然壮观的八境台、郁然孤峙的郁孤台、完整壮观的文庙、艺术宝库通天岩、蒋经国旧居等。全市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有1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8处,保存着一大批历史古迹。

2赣州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赣州的瑞金市以及周边几个县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 所在地,因此,瑞金市被誉为“共和国的摇篮”。全年都有大批的游客来到瑞金观光旅游,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周恩来、朱德、 、 、陈毅、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赣南从事过伟大革命实践活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就是从瑞金于都等地出发的。

赣州十大必去的景点有哪些?

2011年,因为群众举报有人盗墓,而被江西省文物部门发现的海昏侯墓,震惊了世人。这个南昌西汉大墓,不仅保存完整,也出土宝贝甚多。但是还是有人觉得,这个汉墓没有三星堆和马王堆汉墓的知名度高。而三星堆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开始发掘,马王堆汉墓也是上世纪七十年代被世人所知的。由此可知,海昏侯墓从被发现时间上看,还真是小弟弟级别的。

赣州古浮桥,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堪称赣州“国宝”级文物

在之前,很多的临江城市会看到这样一条水上通道,几十只甚至上百船只相连漂浮于水面之上,形成了一条两岸往来的通道,被称之为浮桥。不过,目前在赣州还一座这样的古浮桥至今仍在,且发挥着连接两岸人们往来的作用。它就是赣州古浮桥,位于赣州市老城区,学名惠民桥,又因临近建春门也被称之为建春门浮桥。如今仅保留下来了东河上的浮桥,也就是建春门浮桥,自然而然这处浮桥成为了赣州著名的历史文化景观、“国宝”级文物。

叶浅予,原名叶纶绮,笔名初萌、性天等。浙江桐庐人。叶浅予从事绘画教学和以舞蹈、戏剧人物为主的国画创作。擅人物、花鸟、插图、速写等。笔墨顿挫自如,豪放爽朗,形象生动传神,风格独具,成就显著。1926年起在上海当过柜台伙计,画过广告、教科书插图,并从事时装设计、舞台美术布景。1929年开始创作漫画,后集成《王先生别传》和《小陈留京外史》。

钢琴属于弦乐类乐器,弦乐类乐器都因为弦乐都有紧绷的琴弦,而且都是通过外力击发琴弦使琴弦充分振动而发声。钢琴是由230根琴弦组成,每根弦的张力大约有90公斤,整台钢琴绷紧后的总张力在20吨左右。如果没有适度保养钢琴的话,久而久之就会变得“五音不全”,多年不调音的钢琴,弹奏出来的声音就会像噪音一样难听。这下你知道钢琴为什么走音了吧!

你看到的这些书画作品,都是川妹子程丽用家乡的竹子编出来的,真是了不起!程丽编织的《五牛图》,不但形象栩栩如生,而且还高度还原了原作的丰富色彩。这并不是在竹编网布上添色描绘出来的,而是使用不同颜色的竹丝织出来的。这是程丽加工的竹丝,看看有多纤细,难怪她用竹子编织出来的书画,可媲美苏绣!

一墩一墩过河岸的叫什么桥?

赣州旅游必去十大景点有通天岩,石城通天寨,古浮桥,客家文化城,三僚风水文化景区,上堡梯田,聂都溶洞,灶儿巷,赣州古城墙,关西客家围。

1、通天岩

通天岩开凿于唐朝,历史悠久,至今保留着唐朝至宋代的石龛造像359尊。石龛造像工艺精湛,形态不一,让人赞叹不已。

2、石城通天寨

通天寨是一个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完美融合在一起的景区,这里怪石嶙峋,天然山洞神秘幽深,流水潺潺,且充满了宗教气息。

3、古浮桥

古浮桥始建于宋朝,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整座桥体造型奇特,用缆绳把一组组浮桥连接起来,然后用钢缆铁锚固定在江面上,十分具有年代感。

4、客家文化城

客家文化城有着浓郁的客家风情,展现了客家的文化与生活气息。这里的民居建筑是典型的客家围屋风格,厚重大气,且有一定的防御性。来这里感受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领略客家人独一无二的民俗风情。

5、三僚风水文化景区

三僚风水文化景区是中国风水文化的始祖地,里面还保留有众多风水作品,是中国风水文化保存最为完好、风水作品最为集中的古村落。

6、上堡梯田

上堡梯田是国内的三大梯田奇观之一,梯田景观美不胜收,别具一番风味。上堡梯田规模庞大,景色秀丽,让人心旷神怡。

7、聂都溶洞

聂都溶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天然溶洞,洞内景色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各种钟乳石千姿百态,壮丽且美观。

8、灶儿巷

灶儿巷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街巷,这里还保留有具有历史年代感的作坊、店铺、钱庄、衙署、民居等,古朴陈旧,且独具风格。

9、赣州古城墙

赣州古城墙始建于汉朝,距今已有两千年历史。经过了朝代的沧桑变幻,古城墙已经斑驳陈旧,到处都是历史的痕迹。

10、关西客家围

关西客家围是国内保存得最完整、规模最大、功能最俱全的赣南客家围屋,有“东方古罗马城堡”的美誉。围屋风格美不胜收,它独特的造型与格局,是建筑上的一大奇迹。

中国一座浮在水面的桥,没有一个桥墩,却800年屹立不倒

“要想富先修路”从古至今,有很多的公路、桥梁修建而起,也因为这些道路的修建,带动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旅游业作为我国第三大产业的一部分,不仅有很多的景区、建筑为旅游业的发展做着贡献,就连我国的道路、桥梁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座深受游客喜爱的桥梁,这里不仅风景 不错,而且整座桥没有一个桥墩、

建春门古浮桥位于我国江西省的赣州市,又叫做惠民桥,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惠民桥全长400米,曾是连接贡江两岸的主干道,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来来往往的人群,有的妇女在河边打水洗衣,有老人在河边垂钓,有小孩背着书包去上学。惠民桥没有一个桥墩,桥面使用木板拼接而成的,然后用揽胜连接固定在河岸之上。因为桥下是缓缓的水流,所以走在桥上会左右的晃动。

现在的惠民桥已经不是连接贡江的主干道,而是一处有悠久历史的旅游景点,告诉着游客赣州这个城市的悠久历史和独特的地域文化。惠民桥是不允许机动车辆通过的,在桥下有一排小船,会在每天的的早九点和下午四点开放,让小船通过。

古浮桥有着悠久的历史,是赣州一处必打卡的旅游景点。如果是夏天会看到当地居民在水里游泳,在日落时还会有很多的人在桥头纳凉。在古浮桥的一侧是赣州的古城墙,站在上面看古浮桥像一条浮在水面的巨龙,还能看到桥上熙熙攘攘的人群。

建春门古浮桥是赣州人民的智慧结晶,这里汇集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来动,有着悠久的厉害,在当地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走在上面会感叹设计的精巧和他浓厚的历史气息,站在上面还能看到赣州古城墙的全貌,是一处给古城墙拍照的绝佳地方。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