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 文津圆桌 | 研讨主题 | 中国经济社会领域重大政策 |
---|---|---|---|
牵头主办 | 中国政府网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
小圆桌变大圆桌的原理是什么?
就是抽屉的原理呀.. 分两层,上层六个三角形,与下层六个三角形间隔排列,以便有足够的伸展空间,这个是折叠结构,用十二个三角型和一个园型或是六角型组成。共分三层,园或六角型为支...
组合圆桌价格如何?
你好,根据我的了解,得到以下数据给您作为参考 组合圆桌的价格如下: ...
圆桌的圆顶尺寸
你好知道了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度,就把它从对角线分开,想成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底X高÷2底是0.8+0.8+1.2=2.8 ...
食堂圆桌好还是条桌好?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l)方桌 760mm x 760mm的方桌和1070mm x &nb...
餐厅用放桌好还是圆桌好
这个主要看的是餐厅的大小和整体格局吧,不过一般家庭普遍用的好像都是方桌
信息来源:瞭望智库
原标题:第37次文津圆桌研讨会在京召开:聚焦“新动能”, 第37次文津圆桌研讨会在新华社瞭望智库、《财经国家周刊》具体组织下顺利召开,会议主题是“新动能的意义作用、壮大路径和推进政策”。会上各位嘉宾踊跃发言,从不同视角阐述了新动能的意义作用、内涵外延和推进政策。现摘要如下:
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司长任志武:
要解决新动能问题,必须先解决两个条件:一个是新质量,一个是新速度。新动能的培育有三条途径:一是加大质量提升,或者把原来没有质量的变成有质量的,或者要增添新质量;二是要提升速度;三是质量和速度同步提升。
新质量是什么?是新科技革命、新兴产业变化带来的满足社会新需求的新物质。2010年,国务院发布《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快培育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七个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质量的核心。
新速度是什么?是消费模式变化带来的新消费需求快速增加,像智能手机、新能源等等。技术进步和大范围的产业升级正在改变现行经济范式,互联网的存在更是颠覆了过去的商业模式和品牌,比如永久、凤凰牌自行车变成了共享单车品牌。
新动能的重点就是加速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只有新兴产业的壮大才会有新动能。对于我们已经取得的成绩,有几个数字分享一下:
一是新兴产业在全国发展:当时,国家发改委在做战略性新兴产业决定文件研究的过程中,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7个领域占GDP比重不到4%。实际上,在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GDP比重将近8%,总量上翻了一番。
二是“十二五”期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整个工业发展增速对比:近五年我国新兴产业增速比工业发展增速大概高5至6个百分点。201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是13.6%,工业只有7.0%,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是11.8%,工业只有0.8%,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是11.3%,工业只有4.9%。
三是上市公司业绩比较:2015年底,我国有2814家上市公司,从事新兴产业的有1018家,占36.2%。同年,1018家上市公司利润增速是16.3%,比非上市公司高12.4个点,新兴产业的表现比传统产业好得多。
四是区域分化比较明显:凡是有新兴产业的地区,经济下行压力没那么大,没有新兴产业的地区,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深圳最为典型,2015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40%,江苏是29%,浙江25%,安徽22%,这些地区经济都较好。
有人怀疑我们没有做新兴产业的能力,实际上经过近几年发展,我国不少战略新兴产业已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例如高铁,过去有人说我们没有核心技术、只有外壳,现在中国标准已经下线,不但有外壳也有核心。平板显示、光伏产业、智能手机、生物医药也都如此。实践证明,我们不但有创新能力,而且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已经形成良好态势。
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于晓东:
工信部按照中央确定的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振兴实体经济,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和新旧动能的转换。
首先,创新培育发展经济新动能必须加大研发创新支持力度。从中国制造2025发布以来,工信部推动成立了首批两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一个是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另一个是国家增彩制造创新中心(3D打印)。
第二,成立了19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信部通过政策扶植、培育建设而认定了19家创新示范企业、28家重点实验室,并且全面实施了智能制造工程,发布了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开展了226个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实验验证和新模式应用项目,一共投资300多亿。
第三,推动了高端装备创新,通过实施中国标准高速动车组、高铁创建技术研发等工程项目,实现了高铁九大关键技术和十项配套技术的重要突破。
第四,积极推动服务形式发展,加快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以制造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为导向,以价值链增值为主线,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第五,推动了产业结构协调发展、优化了经济结构,推动出台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处置僵尸企业的指导性文件,推动相关部门开展淘汰落后产能和违法违规建设项目。
第六,引导地方经济错位发展,工信部与地方省市进行工作对接,制定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的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等问题,推动形成因地制宜、特色突出、区域联动、错位竞争的制造业发展格局。
第七,工信部在绿色制造方面启动了83个重大项目,发布了199个绿色设计产品,其中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累计实施了57项高风险污染物削减项目,包括重点行业的清洁化改造。此外,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包括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韩国+制造业革新3.0等创新领域的国际对接,利用双边、多边合作机制,积极推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一些国际产能合作重大项目。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党委书记穆荣平:
新动能这个题目在中国还比较新,培育壮大新动能应关注八大新兴产业:1.数字化、信息化相关产业,比如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2.互联网社会服务业,这个行业在未来十年或者十五年会有一个爆发期;3.智能制造,不管是不是一些岗位的终结者,智能制造是未来的趋势,是经济结构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4.轨道交通,其中高铁是一块,未来还会出现一些新的技术路线,比如磁悬浮;5.海洋工程装备,中国要从区域大国向全球大国发展,就必须要有这样一个产业;6.绿色智能化的汽车制造;7.清洁能源,去年年底我国煤电油工业规模的生产线成功投产400万吨,这对中国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从目前的能源结构来看,传统的光、风,恐怕还解决不了根本问题;8.健康医学产业。
从政策角度,我给出几点建议:一是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比如信息上的宽带、超算中心、轨道交通、清洁能源、智能电网等,这些都属于基础性条件;二是行政审批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三是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四是加强市场引导和培育,特别是在早期创新产品进入市场时,政府如何补贴要有一个路线图;五是改进政府管理体制,包括大部制改革等都还有空间。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研所所长万东华:
新动能更多表现出“混业、跨界、变化快”的特点。为真实反映新动能的变化情况,国家统计局加强了对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等方面的调查,对知识能力、创新驱动、经济活力、数字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成效等与新动能密切相关的指标进行了跟踪测算。从测算结果看,我国经济新动能加快成长,经济活力进一步释放,新动能成为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重要支撑。
从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知识能力在不断提升,2015年硕士以上学历人数比重是0.6%,2014年0.5%,增长了20%;2014年“四上企业”从业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占比是13.3%,2015年是13.7%,增长了2.8%。
从孵化器数量上看,2014年是1748个,2015年是2533个,增长了44.9%;从创业板、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上看,2015年比2014年增长1.8倍;每万名研发人员的专利授权数,2015年比2014年增长超过20%。
从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看,2015年比2014年增长29.4%,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2015年比2014年增长1.03倍,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33%,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重增长39.7%,单位GDP能耗降低率是16.7%。
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黄汉权:
从概念上看,动能是一个物理学概念,经济学的动力是Drive power,是驱动力的意思。从这个角度来讲,它是驱动经济增长的新状态下的一种新动力,是以技术进步,需求升级及突破资源要素约束为导向,以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一些新的生产要素为支撑的。
新动能的本质是新的先进的生产力,新旧动能演进就是一个先进生产力替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这种新生产力有两种替代方式,一种是完全替代,或者是对落后生产力形成毁灭性替代;另一种是新的生产力渗透到落后生产力中,对传统业态进行重构,让它获得新生。
培育壮大新动能无非是三点,构建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支撑的新型一体两翼发展格局,一体是实体经济,新动能也好,新经济也好,重点还是落在实体经济上,两翼是培育壮大新动能和改造提升传统动能。
总体而言,培育壮大新动能的重要意义有四个方面:一是把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稳下来,延长中高速增长周期;二是把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提高起来,尽可能少投入、多产出,不是传统的拼资源、拼要素,并且破坏环境;三是把中国经济的结构优化起来,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往中高端升级;四是把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复兴起来,传统的劳动力资源要素投入要转移到创新和技术进步上来。
从路径上讲,培育壮大新动能要做好四个方面转型:一是观念理念和文化转型;二是体制机制创新转型,让市场机制发挥决定性作用;三是产业政策转型,要转移到促进创新、提质增效的方面上来;四是监管模式转型,要开放包容,要容忍试错。
皓天国际董事局主席毛毅: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要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就必须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新动能从何而来?从皓天国际集团发展实践来看,主要是两个驱动:一个是技术驱动,另一个是消费驱动。面对如何完成新旧动能转换,实现持续稳定发展这个课题,皓天国际通过自己的探索得出的答案是——用创新与绿色来实现技术与消费两个驱动,打造企业发展的“新动能”。
作为一家企业,皓天国际在实战中,对于新动能的理解也在逐渐加深。发展新兴产业是增加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达到一个新高度以后也是新动能。新动能背后是理念的更新,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生态重塑一样能迸发出无限活力。
新旧动能转换,还是要素利用模式的更新。传统增长主要依赖劳动力、资本、土地、矿产等要素投入,这种模式科技贡献率低,发展到一定时期也会遇到瓶颈。相比之下,新动能则是一种“全要素增长”,侧重于新要素与科技创新。高科技、知识产权及商业模式的创新等,对于新动能都会有重大贡献。
以下是部分网络媒体对本次会议转发报道,请您关注:
凤凰咨询
标题:第37次文津圆桌研讨会在京召开:聚焦“新动能”
网址链接:http://news.ifeng.com/a/20170726/51510583_0.shtml
头条财经
标题:第37次文津圆桌研讨会在京召开:聚焦“新动能”
网址链接:http://mini.eastday.com/a/170726210947395-7.html
hao123新闻
标题:第37次文津圆桌研讨会在京召开:聚焦“新动能”
网址链接:http://www.hao123.com/mid/6810502232403128409?key=&from=tuijian&pn=5
凤凰号
标题:第37次文津圆桌研讨会在京召开:聚焦“新动能”
网址链接:http://wemEDIa.ifeng.com/23769326/wemedia.shtml
科技讯
标题:第37次文津圆桌研讨会在京召开:聚焦“新动能”
网址链接:http://news.kejixun.com/article/ZJqoREx17_B2oWGI/
UC头条
标题:第37次文津圆桌研讨会在京召开:聚焦“新动能”
网址链接:https://news.uc.cn/a_1578773912060005156/
关注更多资讯:
餐桌,是在古时候就被创造出来的,不论贫穷人家还是富裕家庭,再小的地方都会放置一个餐桌,他们可能是长的也可能是圆的。
但是,别以为餐桌就只是用来吃饭的,在选择上可是藏着大学问的呢。也有许多朋友,在选择圆桌还是长桌上十分的纠结和困惑,我们今天就根据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客观因素,来分析到底您家里适合圆桌还是长桌。
用餐习惯,中西文化的区别和融合
中西方用餐礼仪文化的不同,导致对于餐桌的选择上也是不同的,西方主要是吃西餐,大家的餐食都是放在自己的碟子里,并且使用刀叉进行食用,所以西方多是长条形的餐桌。
而中国,则多是讲究圆满和睦,并且这与我们的餐饮习惯多有关联,中国人是在碟碗中夹菜,所以圆桌多是古人的选择。
赞比亚血檀休闲桌五件套
当然,古时候还有非常有名的“八仙桌”,这一餐桌设计也被流传至今。
但是在如今的时代,中西方文化也越来越融合,许多中国家庭也喜欢西方的餐饮习惯,甚至将厨房设置成西式的开放式厨房,这让许多人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户型的不同,对于餐桌的选择也有影响
不同的户型大小,推荐的餐桌也是不一样的,在现如今的套房设计中,如果是客厅与餐厅在同一个空间里,那么多推荐长条形餐桌,这样不仅仅方便过道走人节约空间,在空间布局设计上也是更为合理的。
但是如果别墅或者套房的设计中,餐厅是独立的一个空间,那么,则可以放心的选择圆桌啦!因为圆桌是相对比较占空间的,但是对于家庭建设和使用体验上来说,圆桌还是更为方便的。
根据实际情况以及需求进行区分选择
鉴于现在的生活的实际情况而言,我们在设计餐台的时候也会充分考虑到产品的实用性和空间性。
缅甸花梨圆餐桌七件套
例如:圆形餐桌,多是在1.28m-2m的范围区间,如果你家中一起用餐的人群不是很多,不超过5人,那么您可以选择1.28m长度的圆桌,因为这样不仅不会影响到夹菜,而且会让家人的距离感更为亲近。当然,如果人多的话,那么2m圆桌也是你的不错选择哟。这些餐桌我们便会配置转盘,方便多人用餐,旋转夹菜。
但是如果您喜欢长方形感觉的餐桌的话呢,我们1.5m的餐桌也是您不错的选择。
缅甸花梨长方形餐桌七件套
餐桌对于圆桌和方桌的选择上各有各自的说法和好处。这里我们分享一个餐桌的就坐礼仪知识:在长条餐桌上,两头多坐主坐;而在圆形餐桌上,入门看到餐桌的直视角多为主坐。
版权说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小编整理修改,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私信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餐桌,是在古时候就被创造出来的,不论贫穷人家还是富裕家庭,再小的地方都会放置一个餐桌,他们可能是长的也可能是圆的。
但是,别以为餐桌就只是用来吃饭的,在选择上可是藏着大学问的呢。也有许多朋友,在选择圆桌还是长桌上十分的纠结和困惑,我们今天就根据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客观因素,来分析到底您家里适合圆桌还是长桌。
用餐习惯,中西文化的区别和融合
中西方用餐礼仪文化的不同,导致对于餐桌的选择上也是不同的,西方主要是吃西餐,大家的餐食都是放在自己的碟子里,并且使用刀叉进行食用,所以西方多是长条形的餐桌。
而中国,则多是讲究圆满和睦,并且这与我们的餐饮习惯多有关联,中国人是在碟碗中夹菜,所以圆桌多是古人的选择。
当然,古时候还有非常有名的"八仙桌",这一餐桌设计也被流传至今。
但是在如今的时代,中西方文化也越来越融合,许多中国家庭也喜欢西方的餐饮习惯,甚至将厨房设置成西式的开放式厨房,这让许多人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户型的不同,对于餐桌的选择也有影响
不同的户型大小,推荐的餐桌也是不一样的,在现如今的套房设计中,如果是客厅与餐厅在同一个空间里,那么多推荐长条形餐桌,这样不仅仅方便过道走人节约空间,在空间布局设计上也是更为合理的。
但是如果别墅或者套房的设计中,餐厅是独立的一个空间,那么,则可以放心的选择圆桌啦!因为圆桌是相对比较占空间的,但是对于家庭建设和使用体验上来说,圆桌还是更为方便的。
根据实际情况以及需求进行区分选择
鉴于现在的生活的实际情况而言,我们在设计餐台的时候也会充分考虑到产品的实用性和空间性。
例如:东成红木的圆形餐桌,多是在1.28m-2m的范围区间,如果你家中一起用餐的人群不是很多,不超过5人,那么您可以选择1.28m长度的圆桌,因为这样不仅不会影响到夹菜,而且会让家人的距离感更为亲近。当然,如果人多的话,那么2m圆桌也是你的不错选择哟。这些餐桌我们便会配置转盘,方便多人用餐,旋转夹菜。
但是如果您喜欢长方形感觉的餐桌的话呢,我们1.5m的餐桌也是您不错的选择,如果更大一些的长形餐桌,有1.78米的餐桌供你选择。
餐桌对于圆桌和方桌的选择上各有各自的说法和好处。这里我们分享一个餐桌的就坐礼仪知识:在长条餐桌上,两头多坐主坐;而在圆形餐桌上,入门看到餐桌的直视角多为主坐。
《生命》([美] 约翰·布罗克曼)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提取码:rxip
书名:生命
作者:[美] 约翰·布罗克曼
译者:黄小骑
豆瓣评分:74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7-7
页数:340
内容简介:➢生命是什么?这本书集合了世界顶尖的生物学家、遗传学家和进化理论家来思考这个问题,众多“科学明星”同台辩论,在唇枪舌剑中开启生命科学的未来。
➢本书演讲者包括:奇点大学校长雷·库兹韦尔、进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社会生物学奠基人爱德华·威尔逊、人造生命之父克雷格·文特尔, 以及世界顶级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弗里曼·戴森等。
➢从生命的起源到进化之美、从破解DNA密码到构建超级有机体、从生物技术带来的希望到致命病毒的未知威胁,本书回顾了人类在生命历程中走过的路,也展望了我们未来的方向。
各方赞誉
段永朝(财讯传媒集团首席战略官 ):伟大头脑的伟大之处,绝不在于他们拥有“金手指”,可以指点未来;而在于他们时时将思想的触角延伸到意识的深海,他们发问,不停地发问,在众声喧哗间点亮“大问题”和“大思考”的火炬。
胡 泳(博士,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建筑学家威廉·J米切尔曾有一个比喻:人不过是猿猴的10版。现在,经由各种比特的武装,人类终于将自己升级到猿猴20版。他们将如何处理自己的原子之身呢?这是今日顶尖思想者不得不回答的“大问题”。
吴甘沙(驭势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对话最伟大的头脑”这套书中,每一本都是一个思想的热核反应堆,在它们建构的浩瀚星空中,百位大师或近或远、如同星宿般璀璨。每一位读者都将拥有属于自己的星际穿越,你会发现思考机器的100种未来定数,而奇点理论不过是星空中小小的一颗。
驭势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
周 涛(电子科技大学教授、互联网科学中心主任):一个人的格局和视野取决于他思考什么样的问题,而他未来的思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现在的阅读。这套书会让你相信,在生活的苟且之外,的确有一群伟大的头脑在充满诗意的远方运转。
苟利军(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第十一届文津奖”获奖图书《星际穿越》译者):作为美国著名的文化推动者和出版人,约翰·布罗克曼邀请了世界上各个领域的科学精英和思想家,通过在线沙龙的方式展开圆桌讨论。“对话最伟大的头脑”这套书就是活动参与者的观点呈现,让我们有机会一窥“最强大脑”的独特视角,从而得到思想上的启迪。
李天天(丁香园创始人):未来并非如我所愿一片光明,看看大师们有什么深刻的思考和破解之道,也许会让我们活得更放松一些。
刘 兵(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与最伟大的头脑对话,虽然不一定让你自己也伟大起来,但一定是让人摆脱平庸的最好方式之一。
王 烁(财新传媒主编,BetterRead公号创始人):以科学精神为内核,无尽跨界,Edge就是这样一个精英网络沙龙。每年,Edge会提出一个年度问题,沙龙成员依次作答,最终结集出版。不要指望在这套书里读到“ABC”,也不要指望获得完整的阐释。数百位一流精英在这里直接回答“大问题”,论证很少,锐度却很高,带来碰撞和启发。剩下的,靠你自己。
兰小欢(复旦大学经济学助理教授):术业有专攻,是指用以谋生的职业,越专业越好,因为竞争激烈,不专业没有优势。但很多人误以为理解世界和社会,也是越专业越好,这就错了。世界虽只有一个,但认识世界的角度多多益善。学科的边界都是人造的藩篱,能了解各行业精英的视角,从多个角度玩味这个世界,综合各种信息来做决策,这不显然比死守一个角度更有益也有趣吗
郝景芳(2016年雨果奖获得者,《北京折叠》作者):如果每位大思想家都是一道珍馐,那么这套书毫无疑问就是至尊佛跳墙了。很多名字都是让我敬仰的当代思想大师,物理学家丽莎·兰道尔、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他们都曾给我无数智慧的启发。
如果你不只对琐碎的生活有兴趣,还曾有那么一个瞬间,思考过全人类的问题,思考过有关世界未来的命运,那么这套书无疑是最好的礼物。一篇文章就是一片视野,让你站到群山之巅。
斯图尔特·布兰德(《全球概览》创始人):布罗克曼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智慧催化剂”。
杰伦·拉尼尔(“虚拟现实之父”):布罗克曼是个英雄,他使科学免于干涩无趣,使人文学科免于陈腐衰败。
作者简介:约翰·布罗克曼
• 美国著名的文化推动者、出版人,“第三种文化”领军人。
• 世界上最聪明的网站”(《卫报》赞誉)Edge的创始人。
• 他旗下汇集了一大批世界顶尖的科学家和思想家,每年就同一话题进行跨学科讨论。
中国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和居民的负债率到底是多少?这些债务的风险有多高,会不会对中国经济增长构成系统性风险或者区域性风险,应对这些债务和风险有哪些应对举措?基于此,日前,国务院信息公开办与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共同举办第25次文津圆桌闭门研讨会进行研讨。
债务总量持续增长但整体可控
数据显示,以广义信贷总量的指标,到2016年一季度末,广义信贷为134万亿,广义信贷和GDP之比是193%,比2008年末上升79个百分点。以各项贷款比GDP的指标,到2015年底这个指标差不多是150%左右,比2008年末上升475个百分点。这说明这些年我国债务总量在持续增长。
不过,中国银监会政策研究局副主任何国锋称,相对债务总量增长,债务结构的问题更加需要引起关注。
何国锋强调,值得关注的是,社会整个融资体系结构不合理,长期依赖银行体系。他说,近年来,直接融资尤其债券融资这块发展比较快,但股票融资占比比较低。2015年末债券和股票融资总量在社会融资规模占比14%左右,这导致实体经济融资压力和风险过度集中在银行体系,银行业承担了大量本来应该由资本市场解决的一些金融服务,像科技创新、大众创业、兼并重组这些应该由股权融资来做更好一些。
就整个银行体系来看,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体系的不良贷款率仍较低。何国锋提到,今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75%,同时整个贷款损失准备也比较充足,目前商业银行贷款拨备有24万亿,今年以来还在增长,拨备覆盖率175%,贷款拨备率306%,对于不良贷款仍有充足的拨备。
此外,企业债市场信用风险总体可控。
截至2016年3月底,企业债券存量规模417万亿元,占整个公司信用类债券余额的四分之一左右。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财政处处长关鹏表示,发改委管理的企业债券最大的特色是与投资项目直接挂钩,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重大规划和重大政策,资金的投入大都形成了一些比较优质的资产,能够产生稳定的经营收入,是债券还本付息的重要保障。因此,企业债券在整个公司信用类债券的各品种中违约数量最少,信用风险总体可控。
另外,财政部预算司债务处处长尹李峰也提到,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当前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尹李峰说,截至2015年末纳入预算管理的中央政府债务1066万亿,地方政府债务16万亿,两项合计全国政府债务2666万亿,占GDP的比重为394%,低于欧盟60%的预警线,也低于当前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水平。
尹李峰表示,从地方政府债务来看,目前债务风险也总体可控,以国际通用债务率(债务余额/综合财力)指标衡量,2015年地方政府债务率为892%,低于国际通行警戒线。与一些发生债务危机的国家不同,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形成了大量与债务相对应的优质资产作为偿债保障,加上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将保持中高速增长,也为债务偿还提供了根本保障。
不过,针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目前存在的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总体有所下降、局部地区的债务风险有所上升、地方政府违法或变相举债担保情况仍有发生、一些地方还有一些不规范的PPP模式等新情况和问题,尹李峰称,有关部门正在督促地方和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从居民负债来讲,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院长曹红辉提到,2013年中国达到555%,美国为113%(2007年为143%),日本是130%。相对来讲,中国的居民部门负债率还是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曹红辉说,消费的贷款在中国是两倍于经营性负债的,占到整个居民负债的32%,其中居民负债中,80%是用于购买房产,其次就是汽车和信用卡的贷款。另外,中国的居民人口结构中,40岁以下占5371%,这说明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并非是造成中国居民负债增长的一个显著制约因素,今后还有比较大的增长空间,人口结构没有成为一个约束。按照美国15%的居民负债的边界来看,大概我们可以新增4069万亿的居民负债空间。综合举措解决结构性债务问题
在论坛上,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院长曹红辉表示,全球债务同样在增长不能光拿中国说事。他说,从全球来看,2000年开始全球债务87万亿,2007年是142万亿,2014年是200多万亿。在2007年到2014年债务危机债务救助中全球性增加了57万亿美元。债务对GDP比例,全球上升了17%,绝对值和相对值都在上升。到现在为止这种持续上升的趋势没有发生根本性的逆转,但各个国家的情况不一样。
虽然总体负债水平上升,但相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GDP负债水平还是处于一个比较低位的水平。
曹红辉说,2001年到2014年,发达国家的债务规模达到497万亿美元,新兴市场为142万亿美元。从全球来看,数量众多的边缘化国家的负债率在下降,少数重要的经济体的负债率却在快速上升,这其中存在结构性差异。比如,美国2001到2014年负债率从53%上升到100%,日本从153%上升到200%。在去杠杆的过程中,美英两国效果最为显著,但其他发达国家的居民债务水平不减反增,比如加拿大、韩国和澳大利亚的债务持续膨胀,荷兰、丹麦、挪威的杠杆率大大超过了美国的峰值。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万喆说,中国的债务状况总的来看有三点,一是赤字总体比较小,二是经济增速仍然全球领先,三是中国政府掌握了很多生产性资源,不大会出现资不抵债的状况。整体来说,债务水平和状况应该是可控的。但问题是,既然债务实际可控,为什么坊间、尤其外围对中国的债务问题会有这么大的恐慌呢?
她说,这其中有一些问题值得关注,比如债务总体不透明,除了过去不愿意主动公开债务情况外,就是目前提到的大部分债务都是直接显性的债务,有一些直接隐性和间接的债务没有谈到,隐性债务如何清算出来也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另外,政策的不连续,在某些政策上有一些突然性,转向特别陡,或者一些政策到基层后出现异化,再有可能一些可执行的程度不是那么高,这容易招致质疑。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何帆也认为,中国的债务问题是结构性的。总体来看,中央政府的债务水平并不高,地方政府的债务水平增长速度比较快,企业负债水平较高。这反映出:第一,中央政府不愿意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还是希望地方多花钱,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和事权并没有明确划分清楚。第二,企业负债很高,跟依靠贷款的粗放增长方式,跟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都有关系。比如,大的央企融资超过了自己的需求,钱到手之后转手倒给中小企业,自己还能赚一笔钱,导致负债率越来越高。如果看这些指标,只能说中国经济处于亚健康状态,但并没有到了马上就要出现危机的地步。
何帆预测,如果真的出现危机,肯定反映在流动性方面。政府债务的腾挪空间更大,很有可能出事情的是企业的负债,企业到最后还不上钱了。只是目前来看,企业的盈利状况大体来讲还比较稳定,没有出现明显的恶化,另外,企业的资金仍然主要用于日常经营,尚未出现企业资金大量被占用还旧债的情况,也没有出现明显的还债挤占了投资的情况。
何帆认为,债务问题是必须尽快解决的。不过,中国还远远没有到了马上就要爆发债务危机的时候,不必过分担心。有时候,债务危机是自己吓出来的。
何帆建议,应该密切关注债务指标,同时尽快做好预案准备。各种解决债务问题的政策措施很可能会有一定的副作用。解决债务问题,需要“鸡尾酒疗法”,各种药效需要配合,剂量需要斟酌,对潜在的副作用要有充分考虑。
何国锋也表示,要实现经济有序去杠杆,把债务尽可能的降下来,还是应区别对待,分类施策。从银行信贷角度,总的思路还是应该通过信贷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对不同行业或不同产业采取不同的措施。从银行监管角度来看,企业负债整体较高,同时企业债务风险已经有所暴露。当前,主要以央企作为突破口来研究怎样降低企业债务负担和企业债务链,缓解企业相互拖欠资金的问题,同时稳妥处置僵尸企业的信贷风险。对僵尸企业,现在主要还是尽量推动其进行兼并重组、债务重组,尽量少实施破产清算,对于必须要破产清算的也是在多方研究信贷怎么退出来,包括信贷退出的方式、节奏,包括影响,尽量不搞大规模一刀切退出。